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附件连接结构、手柄及体感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4-03 21:0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件连接结构、手柄及体感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种交互式应用的迅猛发展,用以实现交互式应用中各种功能的体感设备也随着交互式场景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现有体感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与设备外壳连接的附件(如跟踪机构),以通过附件实现对体感设备使用者运动过程的跟踪识别。
3.根据交互式场景的不同,现有体感设备可具有球棒、球拍、指挥棒、鼓棒、钓鱼杆、方向盘、剑、枪、手术刀、钳子等多种外形的设备外壳。现有设备外壳和附件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根据不同的交互式场景切换设备外壳的外形时,需要将体感设备整体更换,增加了在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附件连接结构、手柄及体感设备,旨在解决现有体感设备在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6.附件连接结构,包括:
7.第一壳体,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口部;及
8.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安装附件,所述附件为跟踪机构,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经所述口部可拆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
9.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口部和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两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可拆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
10.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第二插接部。
11.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铁。
12.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止转连接。
13.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空间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方向的截面呈非圆形,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收容空间相匹配。
14.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连接,所述卡扣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抵接位置,在所述抵接位置,所述卡扣能够至少部分旋转至所述口部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15.在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旋转路径上还包括分离位置,所述卡扣由所述抵接位置向所述分离位置移动时,所述卡扣能够从所述口部移出并将所述弹性件压缩,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弹性臂,所述卡扣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弹性抵接的第二弹性臂,所述卡扣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时,所述第一弹性臂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弹性臂滑动。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7.手柄,包括:
18.如上所述的附件连接结构;及
19.附件。
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为:
21.体感设备,包括:
22.如上所述的手柄;及
23.仿真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24.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上述方案的附件连接结构应用装备于手柄及体感设备中,能够在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降低成本。具体而言,该附件连接结构包括设有收容空间和口部的第一壳体及能够经口部可拆安装于收容空间的第二壳体。如此使得第二壳体处于收容空间时能够受到第一壳体保护,进而进一步避免外界对附件造成破坏,保证附件工作的稳定性。而在需要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只需将安装有附件的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拆下并安装于下一交互式场景对应的第一壳体,即可通过同一附件实现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的切换,降低了在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的成本。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其中:
2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体感设备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体感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1所示体感设备中第二壳体、第二导电件和第二磁吸件的装配示意图;
33.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体感设备中第一壳体、卡扣和弹性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9.随着各种交互式应用的迅猛发展,用以实现交互式应用中各种功能的体感设备也随着交互式场景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现有体感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与设备外壳连接的附件(如跟踪机构),以通过附件实现对体感设备使用者运动过程的跟踪识别。
40.根据交互式场景的不同,现有体感设备可具有球棒、球拍、指挥棒、鼓棒、钓鱼杆、方向盘、剑、枪、手术刀、钳子等多种外形的设备外壳。现有设备外壳和附件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根据不同的交互式场景切换设备外壳的外形时,需要将体感设备整体更换,增加了在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的成本。
4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件连接结构、手柄及体感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体感设备包括手柄10和仿真结构20。手柄10包括附件连接结构。其中,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4。第二壳体14用于安装附件。本实施例中,附件为跟踪机构。跟踪机构包括跟踪器和供电单元。跟踪器用于跟踪所在体感设备的运动过程以得到各种跟踪数据,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对跟踪器的跟踪功能做改进。供电单元为电池或导线,以为跟踪器供电。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池作为供电单元,使得体感设备可为无线设备,以避免导线对体感设备的运动造成干涉。此时,跟踪机构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以将跟踪器获取的跟踪数据传输给手机或体感游戏主机。同样的,上述无线传输单元以及跟踪数据的传输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对无线传输单元以及跟踪数据的传输方式做改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导线作为供电单元,在为跟踪器供电的同时,可通过导线将跟踪器获取的跟踪数据进行传输。
42.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3,第一壳体11设有收容空间100。收容空间100能够在第一壳体11上形成口部101。第二壳体14能够经口部101可拆安装于收容空间100。
43.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附件连接结构应用装备于手柄10及体感设备中,能够在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降低成本。具体而言,该附件连接结构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0和口部101的第一壳体11及能够经口部101可拆安装于收容空间100的第二壳体14。如此使得第二壳体14处于收容空间100时能够受到第一壳体11保护,进而进一步避免外界对附件造成破坏,保证附件工作的稳定性。而在需要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只需将安装有附件的第二壳体14从第一壳体11上拆下并安装于下一交互式场景对应的第一壳体11,即可通过同一附件实现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的切换,降低了在进行不同交互式场景之间切换时的成本。
44.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5,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2、第一磁吸件13、第二导电件15及第二磁吸件16。第一导电件12设于第一壳体11且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100。口部101和第一导电件1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收容空间100的两端。第一磁吸件13环绕第一导电件12并设于第一壳体11。即口部101和第一磁吸件1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收容空间100的两端。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4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沿收容空间100滑动。第二导电件15设于第二壳体14的一端。第二磁吸件16设于第二壳体14。第二磁吸件16与第一磁吸件13能够互相吸引并磁吸连接,实现第二壳体14能够可拆安装于收容空间100的同时,使得第一导电件12与第二导电件15电连接。第一磁吸件13环绕第一导电件12,以保证第一导电件12与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此通过第一磁吸件13能够与第二磁吸件16互相吸引,进而驱动第二壳体14沿收容空间100移动,并在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连接后,使得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电连接。由于磁吸力作用,第二壳体14能够加速沿收容空间100移动,以在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连接时产生响声和振动,以提醒使用者跟踪机构与设备外壳连接到位。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4能够通过第二导电件15与第一导电件12电连接,即实现第二壳体14与设备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设于第一壳体11上的仿真结构20)之间的电连接。其中,仿真结构20可仿真呈球棒、球拍、指挥棒、鼓棒、钓鱼杆、方向盘、剑、枪、手术刀或钳子中的一种,以提升使用者的真实体验。本实施例中,仿真结构20的外形呈球拍形状。进一步地,手柄10还包括防滑件17,防滑件17套设于第一壳体11的外侧,在保证第一壳体11结构稳定的同时提升其防滑性能。第一壳体11包括上第一壳体111和下第一壳体112。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4和图5,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一插接部113。第一磁吸件13位于第一插接部113。第二壳体14上设有与第一插接部113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200。第二磁吸件16位于第二插接部200。如此通过第一插接部113和第二插接部200的插接配合,使得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之间的连接更紧密、连接精度更高。进而保证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2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二导电件15的数量与第一导电件12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中的一者为弹性导电触点,另一者为固定导电触点,通过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弹性抵接,进一步提升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5,第一插接部113呈环状,第一磁吸件13沿第一插接部113均匀分布。第二插接部200与第一插接部113相匹配,第二磁吸件16沿第二插接部200均匀分布。通过第一插接部113呈环状以及第二插接部200与第一插接部113相匹配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插接部113和第二插接部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13为环绕第一导电件12的凸起结构且第一导电件12固设于第一插接部113,第一磁吸件13呈环状且位于第一插接部113面向收容空间100的一侧。第二插接部200为与第一插接部113的端部相匹配的环槽结构。第二磁吸件16呈环状且位于第二插接部200的槽底。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113与第二插接部200间隙配合,间隙度接近0,以方便第一插接部113的端部能够收容于第二插接部200。
4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铁,以方便消除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之间的磁吸力,方便第二壳体14通过重力或设置辅助结
构与第一壳体11分离。电磁铁能够通过控制产生磁场,上述控制电磁铁产生磁场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对上述控制技术进行改进。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4为止转连接,以避免使用者在使用体感设备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4之间发生转动,辅助第一磁吸件13和第二磁吸件16保证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1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保证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电连接的稳定性。
4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和图2,收容空间100沿垂直于第二壳体14安装方向的截面呈非圆形,第二壳体14与收容空间100相匹配。其中,第二壳体14安装方向平行于图1中箭头x所指方向。通过设置非圆形截面的收容空间100,在形成收容空间100的同时形成止转结构,简便了设置止转结构的复杂程度,在保证止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第二导电件15能够正对于第一导电件12,方便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对接,方便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截面呈类椭圆形。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扣18。卡扣18与第一壳体11旋转连接。卡扣18相对第一壳体11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抵接位置。在抵接位置,卡扣18能够至少部分旋转至口部101并抵接于第二壳体14。本实施例中,在抵接位置,卡扣18能够至少部分旋转至口部101并抵接于第二壳体14远离第二导电件15的一端。如此通过卡扣1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1的位置精度,提升第一导电件12和第二导电件15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5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件19。旋转路径上还包括分离位置。卡扣18由抵接位置向分离位置移动时,卡扣18能够从口部101移出并将弹性件19压缩。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9为扭簧。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9还可为环形弹簧或其他弹性材质制成的弹性结构。弹性件19压缩后能够产生卡扣18复位的弹力,以保证卡扣18能够自动旋转至抵接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一弹性臂114。卡扣18上设有与第一弹性臂114弹性抵接的第二弹性臂115。卡扣18相对第一壳体11旋转时,第一弹性臂114能够相对第二弹性臂115滑动。如此通过第一弹性臂114和第二弹性臂115的配合,能够增加卡扣18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连接面积,保证卡扣18旋转的稳定性,降低卡扣18与第一壳体11旋转位置的受力大小,降低转转位置的磨损量,提升寿命和旋转精度。
5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