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03 15:11: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2.钻孔灌注桩多采用回旋钻机成孔。钻机就位后开始钻孔,钻孔时电机带动钻杆、钻杆根部钻头旋转,破坏土层结构,形成钻渣。沉渣厚度的控制是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质量将直接影响灌注桩的承载力,尤其对以桩端阻力为主的端承桩影响更甚,因此需要进行清孔作业以清除桩孔沉渣,传统的清孔方法有,旋挖打捞清孔、泥浆置换清孔、高压水泵抽水正向清孔等方法。
3.在泥浆置换清孔方法的作业过程中,现在采用的清浆器的进出口尺寸较小,导致出口流量较小,出口流速较低,而且泥浆在清浆器护筒内为紊流状态,不利于泥浆的顺利排出。现有清浆器的清孔效率较低,泥浆的上返速度较慢,排渣能力较差,清渣不够彻底,只适用于小桩径和不深的桩孔清孔。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包括圆柱护筒、曲面引流板、导流管和支撑架;所述圆柱护筒内壁连接所述曲面引流板,所述曲面引流板将所述圆柱护筒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底部连接两个所述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圆柱护筒的轴线成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架。
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轴线与所述圆柱护筒的底板成30
°
角。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呈十字交叉的两个半圆弧钢筋组成,并与所述圆柱护筒底板的圆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护筒直径30cm、长度50cm,所述导流管直径6cm。装置总重量约为4.5千克至5千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现场采用的清浆器,进口和出口各只有一个8cm进出浆孔,流量和流速较小,效率较低,本装置通过设置圆柱护筒、曲面引流板和导流管,加大进口直径,缩小出口直径,加大了进口流量,提高了出口流速,极大的提高了清孔效率。
12.2.在护筒内设置曲面引流板,将圆柱护筒分为两个独立空间,把泥浆流速状态由紊流变为均匀流,泥浆顺着曲面引流板进入导流管,减少了泥浆在护筒内翻滚停留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13.3.通过设置两个不同方向的导流管出口,极大提高了清孔面积,保证了清孔的质量。
14.4.终孔后桩孔泥浆底部悬浮沉渣较多,沉渣颗粒极容易从出口管进入护筒内,导致护筒内积累沉渣,本装置在底部设计支撑架和把导流管设计成与圆柱护筒成30
°
斜角,避免了悬浮沉渣的影响。
15.5.本装置与帆布管采用卡箍连接,适用各种功率的泥浆泵。
16.6.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19.附图标记:
20.1、圆柱护筒;2、曲面引流板;3、导流管;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详细说明。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包括圆柱护筒1、曲面引流板2、导流管3和支撑架4;所述圆柱护筒1内壁连接所述曲面引流板2,所述曲面引流板2将所述圆柱护筒1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1底部连接两个所述导流管3,两个所述导流管3相对于所述圆柱护筒1的轴线成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1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架4。
2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3的轴线与所述圆柱护筒1的底板成30
°
角。
2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4为呈十字交叉的两个半圆弧钢筋组成,并与所述圆柱护筒1底板的圆周连接。
26.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护筒1直径30cm、长度50cm,所述导流管3直径6cm。装置总重量约为4.5千克至5千克。
27.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过程:
28.冲击式灌注桩终孔完成后,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圆柱护筒1与帆布管采用卡箍连接,通过帆布管与泥浆泵连接后,将装置放入灌注桩孔底,底部的支撑架4能有效防止沉渣堵塞导流管3,泥浆泵通过帆布管,压新泥浆到圆柱护筒1后,通过曲面引流板2,顺滑的压到两侧导流管3内,泥浆从圆柱护筒1内到导流管3瞬间加速,分散冲击孔底沉渣快速上浮,随高密度泥浆排到孔外泥浆池内,完成桩基孔底清渣。
29.本实用新型的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护筒(1)、曲面引流板(2)、导流管(3)和支撑架(4);所述圆柱护筒(1)内壁连接所述曲面引流板(2),所述曲面引流板(2)将所述圆柱护筒(1)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1)底部连接两个所述导流管(3),两个所述导流管(3)相对于所述圆柱护筒(1)的轴线成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1)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的轴线与所述圆柱护筒(1)的底板成30
°
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为呈十字交叉的两个半圆弧钢筋组成,并与所述圆柱护筒(1)底板的圆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护筒(1)直径30cm、长度50cm,所述导流管(3)直径6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式灌注桩清孔的简易装置,包括圆柱护筒、曲面引流板、导流管和支撑架;所述圆柱护筒内壁连接所述曲面引流板,所述曲面引流板将所述圆柱护筒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底部连接两个所述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圆柱护筒的轴线成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独立空间,所述圆柱护筒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圆柱护筒、曲面引流板和导流管,提高了出口流速,减少了泥浆在护筒内翻滚停留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清孔面积,保证了清孔的质量;设计支撑架和把导流管设计成与圆柱护筒成30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飞 魏杰 施强强 赵晨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