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平衡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18:5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线缆(1)以及与第一线缆(1)铰接的第二线缆(11),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线缆(1)与第二线缆(11)的外壁上共同设置有橡胶层(12),所述橡胶层(1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固定圈(13),所述固定圈(13)底面设置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保护壳(15),所述第一线缆(1)、第二线缆(11)、橡胶层(12)以及固定圈(1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线缆(1)贯穿保护壳(15)的内顶壁,所述第二线缆(11)贯穿保护壳(15)的内底壁,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圈(13)的固定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壁上开设有安置槽(21),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内的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靠近安置槽(21)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22),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置槽(21)与卡接槽(22)内的安置杆(32)以及固定设置在安置杆(32)远离安装杆(31)侧壁上的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置槽(21)远离安装杆(31)的侧壁上,所述安置杆(32)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杆(3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置槽(2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滑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靠近安置杆(32)的侧壁与安置杆(32)相互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杆(4)远离安置杆(32)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4),所述固定槽(24)的内顶壁上贯穿开设有抵紧槽(25),所述固定槽(24)内滑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抵紧槽(25)内滑动设置有抵紧块(51),所述抵紧块(51)的底面与其靠近固定杆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槽(25)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26),所述复位槽(26)内滑动设置有复位块(6),所述复位块(6)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61),所述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槽(26)的内底壁上,所述复位块(6)与抵紧块(51)相互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壳(15)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27),所述转动槽(27)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帆布(7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壳(15)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阳光直射导致保护壳(15)内部温度升高的隔热棉(8)。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块(5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装置稳定性的橡胶片(9)。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线缆减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衡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线缆以及与第一线缆铰接的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外壁上共同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保护壳,所述第一线缆、第二线缆、橡胶层以及固定圈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线缆贯穿保护壳的内顶壁,所述第二线缆贯穿保护壳的内底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圈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线缆损坏概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降低线缆损坏概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降低线缆损坏概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 张东 佘世洲 杨亚 王建宾 史非 张玉兵 何芳 汪文杰 樊欣欣 程勇 牟树贞 王涛 许凡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