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尘座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12: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尘座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对扫拖机器人的尘盒中的垃圾进行收集,通常会为扫拖机器人配设带有集尘功能的集尘座,集尘座中通常设置有集尘袋和风机,在抽尘的过程中,风机运转,产生负压气流,从而将灰尘从尘盒中向集尘袋抽取,最终灰尘进入集尘袋中,经过集尘袋的过滤,将灰尘留在集尘袋内。
3.然而,在抽尘的过程中,在风机产生的气流作用下,集尘袋的体积会向风机的吸风口处膨胀,从而导致风机的吸风口容易被集尘袋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座及清洁系统,可以防止抽气装置的吸风口被集尘袋堵塞。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座,包括:座体,具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具有集尘腔以及与所述集尘腔连通的进污口;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过滤件具有第一通气孔;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尺寸,所述支撑件用于使所述集尘袋与所述过滤件之间保持透气间隙;抽气装置,安装于所述座体上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抽气装置具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在所述容置腔内产生负压,以使得垃圾经所述进污口进入所述集尘腔。
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以及集尘座;其中,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用于收纳垃圾的尘盒,所述尘盒上开设有排尘口,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在所述容置腔内产生负压,以使得所述尘盒内的垃圾从所述排尘口进入所述集尘袋内。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可以实现集尘腔和容置腔之间的气体流通,并且过滤件以及支撑件均可以阻止集尘袋向吸风口处膨胀堵塞吸风口,利用过滤件以及支撑件的双层阻隔作用,可以更好的将抽气装置与集尘袋隔开,避免在抽气装置产生的气流作用下集尘袋的体积向吸风口处膨胀堵塞吸风口,同时过滤件上的第一通气孔的尺寸小,可以利用过滤件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从集尘袋中漏出的灰尘等脏污颗粒通过出风口进入抽气装置导致抽气装置损坏,而支撑件可以将集尘袋与过滤件隔开,使得集尘袋与过滤件之间保持透气间隙,避免集尘袋堵塞过滤件上尺寸较小的第一通气孔。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尘座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尘座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14.附图标记:
15.10、座体;11、容置腔;12、出风口;13、尘袋取放口;14、集尘口;20、集尘袋;21、集尘腔;22、进污口;30、抽气装置;31、吸风口;40、过滤件;41、支架;411、第三通气孔;412、边框;413、架体;413a、凸棱部;50、支撑件;51、第二通气孔;52、支撑部;53、间隔部;70、密封件;80、导流肋板;9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7.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座及清洁系统,以解决在抽尘的过程中,在风机产生的气流作用下,集尘袋的体积会向风机的吸风口处膨胀,从而导致风机的吸风口容易被集尘袋堵塞的问题。
1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座,如图1和图2所示,集尘座包括座体10以及抽气装置30。
19.其中,座体10具有容置腔11以及与容置腔11连通的出风口12;座体10为集尘座的主体部分,用于为集尘座的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座体10的整体形状可以大致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状或其他形状,座体10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规则的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皆可,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容置腔11用于容置集尘袋20,容置腔11的形状可以是立方形、圆柱形腔体或其他形状的腔体,本技术也不做具体限定。
20.其中,集尘袋20具有集尘腔21以及与集尘腔21连通的进污口22;集尘座对清洁机器人的尘盒中的垃圾进行收集时,尘盒中的垃圾通过进污口22进入集尘腔21;集尘袋20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集尘腔21通过过滤孔与容置腔11连通。过滤孔可以实现集尘腔21和容置腔11之间的气体流通,同时能够过滤截挡大尺寸垃圾,以避免集尘腔21内的大颗粒灰尘、果皮纸屑等垃圾进入容置腔11,以集尘袋20为软质的滤袋为例,过滤孔即为滤袋上的网孔,当然,集尘袋20也可是支撑骨架外套设有软质滤袋结合的集尘袋20。集尘袋20的材质有多种选择,例如拒水防油毡、涤纶针刺毡、三防涤纶针刺毡等。
21.抽气装置30安装于座体10上且位于容置腔11外,抽气装置30具有吸风口31,抽气装置30用于在容置腔11内产生负压,以使得垃圾经进污口22进入集尘腔21。可以理解的是,抽气装置30的吸风口31与容置腔11连通,集尘座对清洁机器人的尘盒中的垃圾进行收集时,抽气装置30启动并抽取容置腔11内的气体,而由于集尘腔21通过过滤孔与容置腔11连通,容置腔11内部以及集尘腔21内部均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尘盒中的垃圾经进污口22进入集尘腔21。抽气装置30可以为抽气泵或吸风机等设备。
22.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集尘座还包括过滤件40以及支撑件50;过滤件40设置于出风口12处,过滤件40具有第一通气孔;支撑件50位于容置腔11中,支撑件50具有第二通气孔51,第二通气孔51的尺寸大于第一通气孔的尺寸,支撑件50用于使集尘袋20与过滤件40之间保持透气间隙;吸风口31通过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51与容置腔11连通。
23.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51可以实现集尘腔21和容置腔11之间的气体流通,并且过滤件40以及支撑件50均可以阻止集尘袋20向吸风口31处膨胀堵塞吸风口31,利用过滤件40以及支撑件50的双层阻隔作用,可以更好的将抽气装置30与集尘袋20隔开,避免在抽气装置30产生的气流作用下集尘袋20的体积向吸风口31处膨胀堵塞吸风口31,同时过滤件40上的第一通气孔的尺寸小,可以利用过滤件40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从集尘袋20中漏出的灰尘等脏污颗粒通过出风口12进入抽气装置30导致抽气装置30损坏,而支撑件50可以将集尘袋20与过滤件40隔开,使得集尘袋20与过滤件40之间保持透气间隙,避免集尘袋20堵塞过滤件40上尺寸较小的第一通气孔。
24.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40包括支架41以及滤网(图中未示出);支架41设置于出风口12处且与座体10连接,支架41具有第三通气孔411;滤网具有第一通气孔,第三通气孔411的尺寸大于第一通气孔的尺寸,滤网与支架41连接且自第三通气孔411露出。
25.可以理解的是,吸风口31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51以及第三通气孔411与容置腔11连通,滤网可以为尼龙滤网或其他材质的滤网,滤网可以起到过滤作用,从而防止从集尘袋20中漏出的灰尘等脏污颗粒通过出风口12进入抽气装置30导致抽气装置30损坏,而支架41可以为滤网提供支撑,便于滤网与座体10的连接,同时防止在抽气装置30产生的气流作用下滤网堵塞吸风口31。
26.还需要说明的是,滤网上的第一通气孔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通气孔可以均匀分布,以提升气流流动的稳定性;支撑件50上的第二通气孔5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通气孔51也可以均匀分布;支架41上的第三通气孔41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三通气孔411也可以均匀分布,且每一第三通气孔411中均设置有滤网。
2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架41包括边框412以及架体413,边框412与座体10连接;架体413位于边框412的内侧且与边框412连接,第三通气孔411形成于架体413内以及架体413与边框412之间。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三通气孔411中的滤网被架体413张紧,进一步防止在抽气装置30产生的气流作用下滤网堵塞吸风口31,同时可以减小风噪。
2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滤网可以与边框412以及架体413一体注塑成型,以提升滤网与边框412的连接强度。
2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边框412的整体可以呈环状,边框412的整体可以为圆环状、方环状或其他环状。
30.继续参见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架体413包括向远离抽气装置30的方向突出的凸棱部413a,当集尘袋20的部分穿过支撑件50上的第二通气孔51时,凸棱部413a可以将集尘袋20与滤网隔开,防止集尘袋20堵塞滤网。
31.更进一步的,凸棱部413a可以位于架体413的中部区域,凸棱部413a可以包括多条相互交叉的凸棱,以使得凸棱部413a可以为滤网提供支撑的同时,可以为吸风口31与容置腔11之间的气体流通提供更大的流通空间。
3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10可以与座体10可拆卸连接,以方便过滤10的更换和清洗。更具体的,支架41可以与座体10可拆卸连接。
33.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将滤网与支架41可拆卸连接,更加方便滤网的更换和清洗。
34.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50包括支撑部52以及间隔部53,至少部分第二通气孔51形成于支撑部52上,间隔部53与支撑部52连接并与座体10连接,间隔部53用于将支撑部52与过滤件40间隔开,以使得集尘袋20与过滤件40之间保持更大的透气间隙,从而为吸风口31与容置腔11之间的气体流通提供更大的流通空间。更具体的,支撑部52位于过滤件40远离抽气装置30的一侧;间隔部53位于支撑部52靠近过滤件40的一侧,间隔部53与支撑部52以及容置腔11的内侧壁连接。
3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间隔部53与支撑部52可以一体成型,以提升间隔部53与支撑部52的连接强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间隔部53设置有多个,多个间隔部53沿支撑部52的周侧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52与间隔部53以及容置腔11的内侧壁在容置腔11内围合形成一间隔腔,出风口12与间隔腔连通,间隔腔可以通过相邻间隔部之间的间隙加强与容置腔11内的其他部分的连通,以保证出风口12与间隔腔的气体流通。
3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通气孔51呈蜂窝状排布在支撑件50上。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通气孔51组成蜂窝状的孔洞结构,在支撑件50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孔洞结构中第二通气孔51的数量越多,第二通气孔51的尺寸越小,可以防止第二通气孔51的尺寸过大导致集尘袋20的部分穿过第二通气孔51。
3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与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支撑件50的投影覆盖过滤件40的投影,且支撑件50的投影面积大于过滤件40的投影面积,以使得集尘袋20与过滤件40的所有部分之间均保持透气间隙。进一步的,出风口12位于间隔腔所限定的区域内,且凸棱部413a容置于间隔腔内。
3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0可以与座体1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支撑件50以及清洗和更换。
3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尘座还包括密封件70(如图2),密封件70围绕吸风口31的周侧设置,过滤件40通过密封件70与出风口12密封连接,使得出风口12与吸气口之间的气体在较小的空间内流动,以提升抽气装置30对容置腔11的抽吸力,从而提升集尘座集尘效率,此外,密封件70还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防止抽气装置30工作时出风口12与底座10发生碰撞。密封件70的制备材料可以为橡胶、海绵或金属等。
4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座还包括导流肋板80(如图2),导流肋板80的一侧与容置腔11的内壁连接,导流肋板80的另一侧向容置腔11内延伸,导流肋板80设有多个,多个导流肋板80绕支撑件50间隔排布。导流肋板80可以防止集尘袋20贴合于容置腔11的内壁,同时相邻导流肋板80之间可以形成导流通道,使得集尘袋20中出来的气体会沿着导流通道流动。
41.进一步的,支撑件50的周侧与导流肋板80触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50的周侧与导流肋板80触接,使得支撑件50可以将容置腔11的内底壁的大部分覆盖,防止集尘袋20的部分越过支撑件50的边缘并堵塞过滤件40。
4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肋板80的整体呈l型,导流肋板80从支撑件50的侧方延
伸到支撑件50下方。
43.如图5所示,座体10还具有与容置腔11连通的尘袋取放口13,集尘座还可以包括盖板90,盖板90能够相对于座体10运动,以启闭尘袋取放口13。可以理解的是,盖板90可以与座体10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盖板90优先为与座体10转动连接。
4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尘袋取放口13位于座体10的顶部,出风口12位于容置腔11的底壁上,导流肋板80从尘袋取放口13向出风口12延伸。
45.继续参加图5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体10上还设置有集尘口14和风道,集尘口14位于座体的侧方,且集尘口14的开口方向与清洁机器人进入集尘座的方向相同;风道的一端与集尘口14连通,风道的另一端与容置腔11连通,且风道与容置腔11的连通口位于容置腔11的侧壁上,以使得集尘口14通过风道与容置腔11连通。当集尘座对清洁机器人的尘盒中的垃圾进行收集时,通过集尘口14与尘盒上的排尘口对接,尘盒中的垃圾通过排尘口以及风道进入位于容置腔11中的集尘袋20内。
46.基于上述集尘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集尘座;其中,清洁机器人包括用于收纳垃圾的尘盒,尘盒上开设有排尘口,抽气装置30用于在容置腔11内产生负压,以使得尘盒内的垃圾从排尘口进入集尘袋20内。可以理解的是,排尘口用以排出尘盒内的垃圾,当集尘座吸取尘盒内的垃圾时,排尘口通过进污口22与集尘袋20的集尘腔21连通。
47.清洁机器人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手持式吸尘器、手推清洁机或驾驶型清洁机等。
4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