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01:1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2.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城市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受场地限制,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技术在全面推广,随即而来的是内支撑混凝土立柱桩拆除难题,目前运用较多的内支撑拆除技术为绳锯切割法,因混凝土立柱桩外形为圆柱体,混凝土立柱桩切割时难固定,易失稳倒塌,转运时难固定等多种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在混凝土立柱的切割和转运过程中,便于混凝土立柱的支撑和固定。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用于辅助混凝土立柱的拆除和转运,包括:
7.第一支撑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企口,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上企口的底面均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成夹角设置,所述上企口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轴线垂直设置;
8.第二支撑件,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企口配合的下企口,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下企口的底面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成夹角设置,所述下企口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上企口与所述下企口拼接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混凝土立柱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同一侧弯折。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上企口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垂直设置,且所述下企口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凹槽贯穿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
12.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的截面均为矩形。
13.作为优选,所述上企口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轴线共面,所述下企口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轴线共面。
14.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
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的端面共面;
15.所述限位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侧面与所述下企口的侧面共面。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拼接后形成圆柱形杆件。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上企口的底面平行设置;
18.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下企口的底面平行设置。
19.作为优选,所述上企口与所述下企口拼接后,所述第一支撑面靠近所述上企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靠近所述下企口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混凝土立柱的直径。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在进行混凝土立柱拆除时,在混凝土立柱上开设水平孔洞,孔洞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直径,以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在孔洞内进行上企口和下企口的拼接,然后将叉车的两个货叉分别插入第一弯折部与混凝土立柱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弯折部与混凝土立柱之间的间隙,并使货叉后部的挡板与混凝土立柱抵接,举升货叉,使货叉与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抵接,此时可进行混凝土立柱的切割,在混凝土立柱的切割过程中,叉车的货叉通过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支撑和固定混凝土立柱,避免混凝土立柱失稳倒塌。在混凝土立柱切割完成后,叉车通过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举升并转运混凝土立柱。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起到限制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沿货叉的宽度方向窜动的作用,并且由于叉车的货叉具有向上的倾角,混凝土立柱与货叉后部的挡板抵接时,在混凝土立柱的重力作用下,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不会沿货叉的长度方向滚动,叉车能够稳定的举升和转运混凝土立柱。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三;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安装到混凝土立柱上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安装到混凝土立柱上的结构示意图二;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第一支撑件;11、第一支撑部;111、上企口;112、限位凸起;113、第一支撑面;12、第一弯折部;
30.2、第二支撑件;21、第二支撑部;211、下企口;212、限位凹槽;213、第二支撑面;22、
第二弯折部;
31.100、混凝土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6.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用于辅助混凝土立柱100的拆除和转运,包括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第一支撑件1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2固设于第一支撑部11的一端,第一支撑部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企口111,上企口111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12,限位凸起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部11轴线成夹角设置。第二支撑件2包括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2固设于第二支撑部21的一端,第二支撑部2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企口111配合的下企口211,下企口2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112配合的限位凹槽212,上企口111与下企口211拼接后,限位凸起112卡接于限位凹槽212内,且第一弯折部12与第二弯折部22朝向第一支撑部11以及第二支撑部21的同一侧弯折。
37.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在进行混凝土立柱100的拆除时,在混凝土立柱100上开设水平孔洞,孔洞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直径,以使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能够在孔洞内进行上企口111和下企口211的拼接,然后将叉车的两个货叉分别插入第一弯折部12与混凝土立柱100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弯折部22与混凝土立柱100之间的间隙,并使货叉后部的挡板与混凝土立柱抵接,举升货叉,使货叉与第一支撑部11以及第二支撑部21抵接,此时可进行混凝土立柱100的切割,在混凝土立柱100的切割过程中,叉车的货叉通过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支撑和固定混凝土立柱100,避免混凝土立柱100失稳倒塌。在混凝土立柱100切割完成后,叉车通
过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举升并转运混凝土立柱100。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22起到限制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沿货叉的宽度方向窜动的作用,并且由于叉车的货叉具有向上的倾角,混凝土立柱100与货叉后部的挡板抵接时,在混凝土立柱100的重力作用下,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不会沿货叉的长度方向滚动,叉车能够稳定的举升和转运混凝土立柱100。
38.可选地,如图1-3所示,第一弯折部12与第一支撑部11垂直设置,第二弯折部22与第二支撑部21垂直设置,保证叉车转运混凝土立柱100时,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22沿叉车货叉宽度方向的限位效果。
39.可选地,如图1-3所示,上企口111的底面与第一弯折部12垂直设置,且下企口211的底面与第二弯折部22垂直设置。在转运混凝土立柱100时,第一弯折部12与第二弯折部22保持竖直时,上企口111的底面和下企口211的底面能够保持水平,从而保证在限位凸起112与限位凹槽212的配合作用下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不会脱离。
40.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企口111的底面与第一支撑部11的轴线共面,且下企口211的底面与第二支撑部21的轴线共面。
41.可选地,如图1-3所示,限位凹槽212贯穿第二支撑部21设置,便于限位凸起112与限位凹槽212在混凝土立柱100上开设的孔洞内进行卡接。
42.可选地,如图3所示,限位凹槽212与限位凸起112的截面均为矩形,使限位凸起112与限位凹槽212卡接更为牢固稳定。
43.可选地,如图1-3所示,限位凸起112远离第一弯折部12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一支撑部11远离第一弯折部12的一端的端面共面;限位凹槽212靠近第二弯折部22的侧面与下企口211的侧面共面,便于在混凝土立柱100上开设的孔洞内进行上企口111和下企口211的拼接。
44.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拼接后形成圆柱形杆件。在混凝土立柱100上开设圆孔是最为方便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拼接后形成圆柱形杆件,能够便于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在圆形孔洞内的拼接和拆卸。
45.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支撑部21、以及第二弯折部22的直径均为80mm,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22的长度为240mm。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的长度根据混凝土立柱100的直径选定,只要保证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21在混凝土立柱100上开设的孔洞内拼接后,第一弯折部12与混凝土立柱100之间以及第二弯折部22与混凝土立柱100之间均能够留出供叉车的货叉进出的间隙即可。限位凸起112以及限位凹槽212的截面均为边长为15mm的正方形。
46.实施例二
47.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包括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11靠近第一弯折部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面113,第一支撑面113与上企口111的底面平行设置;第二支撑部21靠近第二弯折部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面213,第二支撑面213与下企口211的底面平行设置。在叉车进行混凝土立柱100的支撑和转运时,叉车货叉的顶面可以与第一支撑面113以及第二支撑面213贴合,使货叉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避免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相对货叉滚
动。
48.进一步地,上企口111与下企口211拼接后,第一支撑面113靠近上企口11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面213靠近下企口21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混凝土立柱100的直径。使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在混凝土立柱100的孔洞内拼接后,第一支撑面113和第二支撑面213能够完全外露于混凝土立柱100,便于第一支撑面113和第二支撑面213与叉车货叉的顶面贴合。
4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