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2023-03-24 15:39: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2.取暖器在工作过程中,风轮转动吸气,经蜗壳增压,由蜗壳出风风道排出;蜗壳出风风道上具有加热件,增压后的气体经加热件加热后从面罩上的热风出口吹出,从而对浴室空间进行加热。
3.但是,现有的取暖器通过单一的出风口出风,且该出风口沿取暖器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蜗壳风道对气流进行加压的过程中,由于气流具有附壁作用,气流的扩散范围较小;即使将面罩上的热风出口加长加大,在热风出口范围的气流均匀性也较差,难以实现增大吹风范围的目的。
4.同时,现有的取暖器通常通过降低风轮转速来实现平缓升温,但是降低风轮转速会影响出风风压,直接影响加热取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取暖器送风范围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送风范围大的取暖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包括:
7.蜗壳结构,设置于箱体内;所述蜗壳结构的内壁包围形成蜗壳内腔;所述蜗壳内腔由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为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
8.涡轮,沿第一方向穿过隔板设置;所述涡轮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蜗壳层内,另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蜗壳层内;
9.集风板,遮盖于箱体上;所述集风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适于将第一蜗壳层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适于将第二蜗壳层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
10.可选的,所述涡轮的周向与隔板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涡轮通过调节相对隔板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涡轮在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之间的分布比例。
11.可选的,所述集风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涡轮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适于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的顶部。
12.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13.盖板,遮盖于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14.第一切换风门,相对盖板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切换风门具有将所述通风口完全闭合的第一状态以及将至少部分的所述通风口开通的第二状态;
15.第一电机,固设于盖板上,适于带动第一切换风门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6.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
壳层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
17.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18.第二切换风门,转动设置于第二蜗壳层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与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中的任意其中一个相连通;
19.第二电机,适于带动第二切换风门转动。
20.可选的,所述集风板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蜗壳结构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一端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涡轮的底部并与第二蜗壳层连通;所述进风通道适于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的底部。
21.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底部与箱体的内底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电机与涡轮同轴设置,适于带动涡轮转动。
22.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23.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一端与第一蜗壳层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24.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一端与第二蜗壳层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和/或换气口相连通。
25.可选的,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26.第一加热件,设置于第一风道与第一出风口之间,适于对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加热;
27.第二加热件,设置于第二风道与第二出风口之间,适于对流向第二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加热。
2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通过设置隔板,使得隔板将蜗壳内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为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从而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中的至少其中一层流向取暖器的外部;所述涡轮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蜗壳层内,另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蜗壳层内;通过设置第一出风口,使得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蜗壳层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第一蜗壳层内的气流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通过设置第二出风口,使得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蜗壳层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第二蜗壳层内的气流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从而实现取暖器两侧同时出风,扩大取暖器的送风范围。
3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所述涡轮的周向与隔板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涡轮通过调节相对隔板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涡轮在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之间的分布比例,从而调节增压气流在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之间的分布比例;所述蜗壳内腔由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均匀分为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所述涡轮在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之间的分布比例相等,从而使得第一蜗壳层和第二蜗壳层内的过流流量趋于等同,进而在扩大取暖范围的同时,使得取暖器两侧出风更加均匀。
3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通过设置第一进风口,从而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盖板和第一切换风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切换风门相对盖板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切换风门具有将所述通风口完全闭合的第一状态以及将至少部分的所述通风口开通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带动第一切换风门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涡轮的顶部与取暖器外部之间的选择性导通,有利于丰富取暖器的出风模式,增强了取暖器的用户体验。
3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二切换风门,转动设置于第二蜗壳层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与第二出风口和换气口中的任意其中一个相连通;第二电机,适于带动第二切换风门转动;所述第二切换风门具有将第二蜗壳层仅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状态,以及将第二蜗壳层仅与换气口相连通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切换风门通过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取暖器在取暖模式和换气模式之间的切换,增强了取暖器的用户体验。
3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所述集风板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蜗壳结构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一端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涡轮的底部并与第二蜗壳层连通,从而实现涡轮的底部进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底部与箱体的内底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增大涡轮底部的气流流动空间,从而增大涡轮底部的进风风量。
3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且当所述第二切换风门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外部气流从涡轮的顶部和底部同时进入,第一蜗壳层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加热件加热,经由第一出风口流向取暖器外部;同时,第二蜗壳层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加热件加热,经由第二出风口流向取暖器外部;从而实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从而实现取暖器的强暖风或双出风模式。
3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当所述第二切换风门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外部气流不再从涡轮的顶部进入,而是仅从涡轮的底部进入,从而减少了进风量,此时,涡轮的转速仍然可以满足风压要求,第二蜗壳层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加热件加热,经由第二出风口流向取暖器外部,从而实现取暖器的弱暖风或单出风模式,进而满足用户平缓升温的需求。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在强风取暖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在换气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在弱风取暖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集风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43.1、箱体;11、换气口;12、进风通道;2、集风板;21、第一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23、第一进风口;24、第二进风口;3、蜗壳结构;30、隔板;31、第一蜗壳层;32、第二蜗壳层;41、涡轮;42、第三电机;51、盖板;510、通风口;52、第一切换风门;53、第一电机;61、第二切换风门;62、第二电机;71、第一风道;72、第二风道;81、第一加热件;82、第二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8.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暖器,包括:
49.蜗壳结构3,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蜗壳结构3的内壁包围形成蜗壳内腔;所述蜗壳内腔由隔板30沿第一方向间隔分为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
50.涡轮41,沿第一方向穿过隔板30设置;所述涡轮41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蜗壳层31内,另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蜗壳层32内;
51.集风板2,遮盖于箱体1上;所述集风板2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所述第一出风口21适于将第一蜗壳层31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22适于将第二蜗壳层32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
5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中箭头“z”所指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指的是图1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指的是图4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
53.可选的,所述蜗壳内腔由隔板30沿第一方向间隔均匀分为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从而使得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内的过流流量趋于等同,进而当取暖器双侧出风时使得取暖器两侧出风更加均匀。
54.可选的,所述涡轮41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蜗壳层31内,适于对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进行增压,从而为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循环提供动力;
55.所述涡轮41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蜗壳层32内,适于对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进行增压,从而为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循环提供动力。
56.可选的,所述集风板2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箱体1的开口侧。
57.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集风板2的两侧。
58.可选的,所述第一蜗壳层3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1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所述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21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从而实
现第一出风口21处的出风取暖;
59.所述第二蜗壳层32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所述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二出风口22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从而实现第二出风口22处的出风取暖。
6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板30,使得隔板30将蜗壳内腔沿第一方向间隔分为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从而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中的至少其中一层流向取暖器的外部;所述涡轮41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一蜗壳层31内,另一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第二蜗壳层32内;通过设置第一出风口21,使得第一出风口21与第一蜗壳层31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通过设置第二出风口22,使得第二出风口22与第二蜗壳层32直接或间接连通,以将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导送至取暖器的外部,从而实现取暖器两侧同时出风,扩大取暖器的送风范围。
61.具体地,所述涡轮41的周向与隔板30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涡轮41通过调节相对隔板3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
62.可选的,所述涡轮41的周向与隔板30形成间隙配合,从而避免涡轮41在转动过程中与隔板30之间摩擦和/或干涉。
63.可选的,所述涡轮41相对隔板3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以调节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从而调节增压气流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
64.可选的,在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或条件下,当对单侧出风需求较大时,可以调节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从而满足单侧出风时的风量要求。
65.可选的,所述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相等,进一步使得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内的过流流量趋于等同,进而使得取暖器两侧出风更加均匀。
66.本实施例中,所述涡轮41的周向与隔板30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涡轮41通过调节相对隔板3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从而调节增压气流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所述蜗壳内腔由隔板30沿第一方向间隔均匀分为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所述涡轮41在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之间的分布比例相等,从而使得第一蜗壳层31和第二蜗壳层32内的过流流量趋于等同,进而在扩大取暖范围的同时,使得取暖器两侧出风更加均匀。
67.具体地,所述集风板2上还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3,所述第一进风口23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涡轮41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23适于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41的顶部。
68.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23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涡轮41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23适于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41的顶部,此时气流由涡轮41的顶部进入第一蜗壳层31内,经过涡轮41增压经由第一蜗壳层31导送至第一出风口21,从而实现第一出风口21处的出风取暖。
69.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70.盖板51,遮盖于第一进风口23处;所述盖板51上开设有通风口510;
71.第一切换风门52,相对盖板51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具有将所述通风口
510完全闭合的第一状态以及将至少部分的所述通风口510开通的第二状态;
72.第一电机53,固设于盖板51上,适于带动第一切换风门52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板51可以与所述集风板2一体成型,从而简化取暖器部件的结构,所述盖板51也可以相对所述集风板2独立设置,从而便于第一切换风门52和第一电机53的安装;所述盖板51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集风板2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集风板2的下部,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
74.可选的,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与所述第一电机53同轴设置。
75.可选的,所述通风口510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通风口510相对所述盖板51环周间隔均匀设置。
76.可选的,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包括三组扇叶,三组所述扇叶环周间隔均匀设置;三组所述扇叶与三组所述通风口510一一对应设置;每相邻两组所述扇叶之间形成与所述通风口510对应的间隔口。
77.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扇叶通过轴向旋转到预设角度将所述通风口510完全封闭;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扇叶通过轴向旋转让位,使得所述间隔口至少部分的与所述通风口510相连通。
78.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取暖器外部的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口510导送至涡轮41的顶部,此时气流由涡轮41的顶部进入第一蜗壳层31内,经过涡轮41增压经由第一蜗壳层31导送至第一出风口21,从而实现第一出风口21处的出风取暖。
7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进风口23,从而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41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23处设置有盖板51和第一切换风门52;所述盖板51上开设有通风口510;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相对盖板51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具有将所述通风口510完全闭合的第一状态以及将至少部分的所述通风口510开通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电机53通过带动第一切换风门52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涡轮41的顶部与取暖器外部之间的选择性导通,有利于丰富取暖器的出风模式,增强了取暖器的用户体验。
80.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换气口11,所述换气口11开设于箱体1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32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
81.可选的,所述换气口11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
82.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83.第二切换风门61,转动设置于第二蜗壳层32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32与第二出风口22和换气口11中的任意其中一个相连通;
84.第二电机62,适于带动第二切换风门61转动。
85.可选的,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具有将第二蜗壳层32仅与第二出风口22相连通的第三状态,以及将第二蜗壳层32仅与换气口11相连通的第四状态。
86.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经由涡轮41增压导送至第二出风口22,从而实现第二出风口22处的出风取暖;
87.当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经由涡轮41增压导送至换气口11,从而实现取暖器的换气模式。
88.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暖器还包括换气口11,所述换气口11开设于箱体1的侧壁,适
于将第二蜗壳层32与取暖器外部相连通;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二切换风门61,转动设置于第二蜗壳层32的侧壁,适于将第二蜗壳层32与第二出风口22和换气口11中的任意其中一个相连通;第二电机62,适于带动第二切换风门61转动;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具有将第二蜗壳层32仅与第二出风口22相连通的第三状态,以及将第二蜗壳层32仅与换气口11相连通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通过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取暖器在取暖模式和换气模式之间的切换,增强了取暖器的用户体验。
89.具体地,所述集风板2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4;所述蜗壳结构3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通道12;所述进风通道12一端与第二进风口24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涡轮41的底部并与第二蜗壳层32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2适于将外部气流导送至涡轮41的底部。
9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进风口24的形状、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
91.可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24开设于所述集风板2上沿第二方向的至少其中一侧。
92.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三电机42,所述第三电机42底部与箱体1的内底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电机42与涡轮41同轴设置,适于带动涡轮41转动。
93.可选的,所述第三电机42底部与箱体1的内底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增大涡轮41底部的气流流动空间。
94.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风板2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4;所述蜗壳结构3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进风通道12;所述进风通道12一端与第二进风口24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涡轮41的底部并与第二蜗壳层32连通,从而实现涡轮41的底部进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第三电机42,所述第三电机42底部与箱体1的内底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增大涡轮41底部的气流流动空间,从而增大涡轮41底部的进风风量。
95.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96.第一风道71,所述第一风道71一端与第一蜗壳层31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21相连通;
97.第二风道72,所述第二风道72一端与第二蜗壳层3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22和/或换气口11相连通。
98.可选的,所述第一风道7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蜗壳层31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21相连通,所述第一风道71适于将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导送至第一出风口21;所述第二风道72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第二蜗壳层3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22和/或换气口11相连通,所述第二风道72适于将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导送至第二出风口22和/或换气口11。
99.具体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
100.第一加热件81,设置于第一风道71与第一出风口21之间,适于对流向第一出风口21的气流进行加热;
101.第二加热件82,设置于第二风道72与第二出风口22之间,适于对流向第二出风口22的气流进行加热。
10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加热件81和所述第二加热件82均采用ptc加热方式。
103.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且当所述
第二切换风门61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外部气流从涡轮41的顶部和底部同时进入,第一蜗壳层31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加热件81加热,经由第一出风口21流向取暖器外部;同时,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加热件82加热,经由第二出风口22流向取暖器外部;从而实现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同时出风,从而实现取暖器的强暖风或双出风模式。
104.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切换风门5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当所述第二切换风门61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外部气流不再从涡轮41的顶部进入,而是仅从涡轮41的底部进入,从而减少了进风量,此时,涡轮41的转速仍然可以满足风压要求,第二蜗壳层32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加热件82加热,经由第二出风口22流向取暖器外部,从而实现取暖器的弱暖风或单出风模式,进而满足用户平缓升温的需求。
10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