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2023-03-18 16:2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


背景技术:

2.激流,是流速超过0.51m/s且深度超过0.6m的水流统称。激流水域救援相比静水水域救援更加危险,具有作业环境恶劣、情况复杂、施救危险等特点。由于障碍物阻挡、河床高低不平等原因极易形成危险激流。危险激流包括微笑流、皱眉流、翻滚流、正“v”流、倒“v”流、旋涡流等。已有统计数据表明,救援人员在激流救援中的死亡率大约是火灾扑救的四倍。
3.专利号202122387152.x公开了一种防倾覆激流水域救生艇,极大的增加了救生艇的防倾覆性能,但是由于激流水域救援环境恶劣、情况复杂、施救危险,仍然存在倾覆的风险。该专利中设置了防倾覆的顶棚虽然增加了救生艇的防倾覆性能,但是一旦发生救生艇倾覆则顶部气囊可能会困住人员,导致人员脱困比较困难。另外,该专利中的防倾覆顶棚从顶部看呈矩形,在大风、激浪等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顶棚变形等情况。并且,该专利中的防倾覆顶棚,占据的船体上部空间较大,存在遮挡视线、影响救援作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旨在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包括船底与两个船舷,设定救生艇行驶方向为前方,救生艇宽度方向为横向,救生艇长度方向为纵向;还包括防倾覆浮筒结构,所述防倾覆浮筒结构设置于船舷上方且位于船舷靠向艉板的一端;所述防倾覆浮筒结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前端防倾覆浮筒与后端防倾覆浮筒,前端防倾覆浮筒与后端防倾覆浮筒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前端防倾覆浮筒与后端防倾覆浮筒的宽度大于救生艇宽度;所述后端防倾覆浮筒背离前端防倾覆浮筒一侧与两个船舷的后端分别通过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连接,所述前端防倾覆浮筒与船舷之间通过连接立柱浮筒连接,所述船底的中部设置有凹部形成水舱,所述船底前侧与水舱对应设置有单向阀。
6.优选的,所述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包括:
7.第一端部连接浮筒,一端连接于船舷的端部,另一端向上倾斜翘起;
8.中间连接浮筒,连接于第一端部连接浮筒翘起的端部;
9.第二端部连接浮筒,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浮筒,另一端连接于后端防倾覆浮筒的中部。
10.优选的,两个船舷的后端的两个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由下向上向中间汇拢;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的第二端部连接浮筒沿纵向方向延伸。
11.优选的,所述前端防倾覆浮筒与后端防倾覆浮筒之间紧密贴合且通过连接通过缓冲带连接。
12.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立柱浮筒的顶端向中间靠拢连接于前端防倾覆浮筒的中部,底端连接于船舷的纵向中部,两个连接立柱浮筒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
14.阀体,安装于所述船底;
15.阀芯,设置于阀体内部,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设置有腔体结构,所述阀芯的腔体内设置有浮动球,阀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阀芯的腔体连通。
16.优选的,所述船舷两侧设置有四个凸起气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后部上方设置前端防倾覆浮筒和后端防倾覆浮筒,且两个浮筒宽度大于舟艇宽度,保证救生艇在大角度横摇情况下不易翻覆。提高了救生艇的稳定性与抗倾覆能力。
19.2.本实用新型前端防倾覆浮筒和后端防倾覆浮筒紧密贴合,且两个浮筒分别通过连接立柱浮筒和弯折连接柱浮筒与舟艇侧部船舷形成类“工”字,大大提高了顶棚的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第一端部连接浮筒和第二端部连接浮筒设置与船体后部上方,有利于救生艇驾驶员观测航行方向前方的水面情况,保证了较好的视野,并在侧舷位置提供了足够的救援空间。
2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前部下方设置单向进水水舱,在船体行进过程中进入水体,可保证整体舟艇的重心下移,用来提升船体在激流波浪中的稳定性。且水舱设置于船体中前部位,校正了因两个防倾覆浮筒偏后带来的重心偏差。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单向阀的剖面示意图。
27.图中:1、船底;2、船舷;3、前端防倾覆浮筒;4、后端防倾覆浮筒;5、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501、第一端部连接浮筒;502、中间连接浮筒;503、第二端部连接浮筒;6、连接立柱浮筒;7、水舱;8、单向阀;801、阀体;802、阀芯;803、浮动球;804、通水孔;9、凸起;10、艉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9.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救生艇,包括船底1与两个船舷2,设定救生艇行驶方向为前方,救生艇宽度方向为横向,救生艇长度方向为纵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倾覆浮筒结构,所述防倾覆浮筒结构设置于船舷2上方且位于船舷2靠向艉板4的一端;所述防倾覆浮筒结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前端防倾覆浮筒3与后端防倾覆浮筒4,前端防
倾覆浮筒3与后端防倾覆浮筒4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端防倾覆浮筒3与后端防倾覆浮筒4的宽度大于救生艇宽度;所述后端防倾覆浮筒4背离前端防倾覆浮筒3一侧与两个船舷2的后端分别通过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5连接,所述前端防倾覆浮筒3与船舷2之间通过连接立柱浮筒6连接,所述船底1的中部设置有凹部形成水舱7,所述船底1前侧与水舱7对应设置有单向阀8。
30.实施中,在船体后部上方设置后端防倾覆浮筒4与前端防倾覆浮筒3,且两个浮筒宽度大于舟艇宽度,保证救生艇在大角度横摇情况下不易翻覆。提高了救生艇的稳定性与抗倾覆能力。
31.同时,通过在船体前部下方设置单向进水水舱,在船体行进过程中进入水体,可保证整体舟艇的重心下移,用来提升船体在激流波浪中的稳定性。且水舱设置于船体中前部位,校正了因两个防倾覆浮筒偏后带来的重心偏差。
32.具体地,所述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5包括:
33.第一端部连接浮筒501,一端连接于船舷2的端部,另一端向上倾斜翘起;
34.中间连接浮筒502,连接于第一端部连接浮筒501翘起的端部;
35.第二端部连接浮筒503,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浮筒,另一端连接于后端防倾覆浮筒4的中部。
36.具体地,两个船舷2的后端的两个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5由下向上向中间汇拢;弯折连接柱浮筒组件5的第二端部连接浮筒503沿纵向方向延伸。
37.具体地,第一端部连接浮筒501和第二端部连接浮筒503设置与船体后部上方,有利于救生艇驾驶员观测航行方向前方的水面情况,保证了较好的视野,并在侧舷位置提供了足够的救援空间。
38.具体地,所述前端防倾覆浮筒3与后端防倾覆浮筒4之间紧密贴合且通过连接通过缓冲带连接。
39.具体地,两个所述连接立柱浮筒6的顶端向中间靠拢连接于前端防倾覆浮筒3的中部,底端连接于船舷2的纵向中部,两个连接立柱浮筒6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结构。
40.具体地,所述单向阀8包括:
41.阀体801,安装于所述船底1;
42.阀芯802,设置于阀体801内部,与阀体801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802设置有腔体结构,所述阀芯802的腔体内设置有浮动球803,阀芯8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水孔804,所述通水孔与阀芯802的腔体连通。
43.具体地,所述船舷2的两侧设置有四个凸起气囊9。
44.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