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铁钻工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08 17:5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送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铁钻工移送机构。


背景技术:

2.铁钻工是修井机上的重要设备,其用于对油管上扣和卸扣。由于铁钻工不能遮挡井口,仅能在拆装油管时通过移送机构将铁钻工转移至井口,在拆装完成后,将铁钻工由井口移开,以避免遮挡井口上的其它设备。公告号为cn11110187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轨道式铁钻工,其包括轨道、基座、钳体、钳体升降支架及升降机构,基座能够沿轨道前行、止步或回位,钳体升降支架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相对于基座升降;钳体设置在钳体升降支架上,钳体中的两个冲扣钳分别布置于与各自同侧的两个旋扣滚轮之间,保证了旋扣及卸扣时上下钻具的同轴度,冲扣油缸布置于钳体外侧,卸扣或上扣时夹紧钳的转动依靠上钳箱沿弧形导轨组件的运动来实现,转动平稳,可以实现更大的卸扣角度和力矩,旋扣滚轮间距可以灵活调整,受力更加可靠,从而适用的钻具范围更广,抱紧上钻具时旋扣滚轮更加稳定;对钻具的抱紧力通过旋扣夹紧油缸驱动旋扣夹紧臂实现,纵向尺寸小,机构稳定性强。其通过轨道进行移送,虽然解决了铁钻工移送和回收的问题,但是由于其需要通过轨道进行转移,而并不是所有井口周围都适合安装轨道,如,井口周围地面或钻台上存在其他设备,轨道与设备干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铁钻工移送机构,使其有别于轨道移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轨道,即能对铁钻工进行移送的铁钻工移送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铁钻工移送机构,它由钻台、支撑架、摆臂和升降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钻台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摆臂,摆臂分别与支撑架和钻台铰接;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送缸,移送缸的缸体底部与钻台铰接,移送缸的活塞杆端头与支撑架后端的摆臂铰接;支撑架的前端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的顶部通过升降器与支撑架连接。
6.所述的升降器由错位设置的引导轮、升降马达、双排链轮和配重块构成,引导轮外侧设置有升降马达,升降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双排链轮,双排链轮下方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上并列设置有传动链,传动链端头依次穿绕过双排链轮、引导轮与升降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导轮、双排链轮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升降马达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7.所述的升降架的侧面呈倒“v”字状,传动链之间的升降架上套装有前滑套,前滑套的底部错位设置有顶部连接器;传动链外侧的升降架前端两侧分别通过滑轨与支撑架滑动连接;升降架的后端套装有后滑套,后滑套上设置有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上螺纹安装有调节套筒。
8.所述的顶部连接器由双头螺杆、上连接套筒和下连接套筒构成,双头螺杆的上端
螺纹安装有上连接套筒,上连接套筒的顶部端头与前滑套固定连接;双头螺杆的下端螺纹安装有下连接套筒,下连接套筒上设置有连接螺栓。
9.所述的支撑架前端的摆臂呈弯折状。
10.所述的支撑架前端两侧的摆臂下端之间以及支撑架后端两侧的摆臂下端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该铁钻工移送机构通过摆臂配合移送缸对支撑架进行移送,进而对铁钻工进行移送,其由钻台上方进行移送,而不是由钻台表面进行移送,相比于通过轨道由钻台表面进行移送,不易与井口周围钻台上的其它设备形成干涉;升降架通过顶部连接器与铁钻工的顶部连接,通过支撑螺杆和调节套筒与铁钻工的侧面连接,使铁钻工与升降架之间形成三角形,能有效提高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轨道移送方式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装配示意图;
15.图3是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1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
17.图5是图2中c处的剖面示意图。
18.图中:1、钻台,2、支撑架,3、摆臂,4、升降架,5、移送缸,6、引导轮,7、升降马达,8、双排链轮,9、配重块,10、传动链,11、前滑套,12、滑轨,13、后滑套,14、支撑螺杆,15、调节套筒,16、双头螺杆,17、上连接套筒,18、下连接套筒,19、连接螺栓,2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该铁钻工移送机构由钻台1、支撑架2、摆臂3和升降架4构成,钻台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摆臂3,摆臂3分别与支撑架2和钻台1铰接;以通过摆臂3使支撑架2、摆臂3以及钻台1形成四杆机构,同时由于支撑架2底部的初始位置与钻台1平行,且钻台1的位置在摆臂3和支撑架2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使支撑架2在运动过程中始终能与钻台1保持平行,进而保持支撑架2的状态,使支撑架2不易歪斜,由此在支撑架2移送铁钻工的过程中保证铁钻工运动至井口时的状态,使铁钻工能与井口处于同一轴线上。支撑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送缸5,移送缸5的缸体底部与钻台1铰接,移送缸5的活塞杆端头与支撑架2后端的摆臂3铰接;移送缸5的作用是通过移送缸5带动摆臂3运动,进而在摆臂3运动过程中带动支撑架2运动,使支撑架2能带动铁钻工运动,从而对铁钻工进行移送;由于支撑架2带动铁钻工转移时,支撑架2在钻台1上方进行转移,相比于通过轨道进行移送,使得铁钻工和支撑架2不易与钻台1表面的其它设备干涉。支撑架2前端的摆臂3呈弯折状,以使支撑架2前端的摆臂3与其它设备不易干涉。支撑架2前端两侧的摆臂3下端之间以及支撑架2后端两侧的摆臂3下端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板20固定连接。支撑架1的前端设置有升降架4,升降架4的顶部通过升降器与支撑架2连接;升降器的作用是通过升降器带动升降架4进行升降,进而在升降架4升降过程中带动铁钻工进行升降,使铁钻工移送过程中能在高处移送,进而确保不易与设备干涉,在铁钻工移送至井口后能向下移动,使铁钻工能移动至井
口。
20.升降器由错位设置的多个引导轮6、升降马达7、双排链轮8和配重块9构成,引导轮6外侧设置有升降马达7,升降马达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双排链轮8,引导轮6、双排链轮8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双排链轮8下方设置有配重块9,配重块9上并列设置有传动链10,传动链10端头依次穿绕过双排链轮8、引导轮6与升降架4顶部固定连接;升降马达7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升降马达7的作用是在升降马达7转动过程中带动双排链轮8转动,进而在双排链轮8转动过程中带动传动链10运动,由此带动升降架4进行升降,使升降架4能带动铁钻工进行升降。引导轮6的作用是通过引导轮6对传动链10进行引导,使传动链10移动过程中不易与支撑架2干涉,同时使传动链10带动升降架4升降过程中升降架4能直上直下,不易发生偏移。配重块9的作用是通过配重块9自身重力对传动链10的端头形成拉力,进而保持传动链10始终与双排链轮8啮合。
21.升降架4的侧面呈倒“v”字状,传动链10之间的升降架4上套装有前滑套11,前滑套11的底部错位设置有顶部连接器;以通过顶部连接器连接铁钻工的顶部,对铁钻工顶部进行固定。传动链10外侧的升降架4前端两侧分别通过滑轨12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以通过滑轨12进一步限制升降架4的位置,使升降架4仅能沿着滑轨12进行升降,使升降架4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晃动,进而使铁钻工在移送过程中不易晃动。升降架4的后端套装有后滑套13,后滑套13上设置有支撑螺杆14,支撑螺杆14上螺纹安装有调节套筒15,以通过调节套筒15与铁钻工的后侧连接,对铁钻工的后侧进行固定。由于分别对铁钻工的后侧和顶部固定,铁钻工、升降架4之间能构成三角形,提高铁钻工的稳定性。支撑螺杆14上还设置有锁定调节套筒15与支撑螺杆14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以避免调节套筒15由支撑螺杆14上滑脱。前滑套11和后滑套13的作用是通过前滑套11和后滑套13与升降架4位置的调整,调整铁钻工的位置,确保铁钻工能移动至井口。前滑套11和后滑套13分别通过紧定螺钉与升降架4固定连接,以在前滑套11和后滑套13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紧定螺钉锁定前滑套11和后滑套13的位置。
22.顶部连接器由双头螺杆16、上连接套筒17和下连接套筒18构成,双头螺杆16的上端螺纹安装有上连接套筒17,上连接套筒17的顶部端头与前滑套11固定连接;双头螺杆16的下端螺纹安装有下连接套筒18,双头螺杆16上还设置有锁定上连接套筒17和下连接套筒18与双头螺杆16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以避免双头螺杆16与上连接套筒17和下连接套筒之间滑脱。下连接套筒18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9,以通过连接螺栓19与铁钻工顶部固定连接。
23.该铁钻工移送机构对铁钻工向井口进行移送时,移送缸5启动,移动缸5的活塞杆向内回缩,移动缸5依次通过摆臂3、支撑架2升降架4带动铁钻工运动,使铁钻工运动至井口上方。铁钻工到位后,移动缸5停止,同时升降马达7启动,升降马达7带动双排链轮8转动,使双排链轮8在转动过程中依次通过传动链10、升降架4带动铁钻工下行,使铁钻工下落至井口处,完成对铁钻工的移送。
24.该铁钻工移送机构通过摆臂3配合移送缸5对支撑架2进行移送,进而对铁钻工进行移送,其由钻台1上方进行移送,而不是由钻台1表面进行移送,相比于通过轨道由钻台表面进行移送,不易与井口周围钻台上的其它设备形成干涉;升降架4通过顶部连接器与铁钻工的顶部连接,通过支撑螺杆14和调节套筒15与铁钻工的侧面连接,使铁钻工与升降架4之间形成三角形,能有效提高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轨道移送方式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