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08 09:21: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图像采集器是侦测无人机的主要零件之一,通过安装结构将图像采集器安装在无人机上,在天空中采集地面的图像。
3.如专利号为20212232587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图像采集摄像机的安装结构,包括有套板,所述套板固定套设在插块上;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固定安装在第二铰接块的底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滑动安装在连接筒内,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筒外;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四个减震球,四个减震球呈矩形分布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该安装结构具有使用方便、防抖效果更好的优点。但是现有的安装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图像采集器的安装位置是固定,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这使得装置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图像采集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安装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图像采集器的安装位置是固定,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这使得装置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图像采集器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包括有壳体和圆条传动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杆,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两组避位槽,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两端均与所述避位槽连通,所述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线槽与所述避位槽的连接处均可转动的卡设有导轮,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扣,所述导向槽与避位槽之间的隔板上均开设有过线孔,所述圆条传动带的两端均连接所述连接扣,所述圆条传动带的两端均穿设于所述过线孔内,所述圆条传动带均卡设在所述导轮内,所述圆条传动带连接有动力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开设的安装舱,所述安装舱的底部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线槽连通,所述安装舱内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卷线盒,所述圆条传动带的一段缠绕在所述卷线盒内,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组防撞架。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内可紧固的穿设有紧固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对位刻度,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对位针,所述
对位刻度与所述对位针对齐。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夹持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两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均穿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受力台,所述滑槽内均穿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受力台接触,所述压缩弹簧的表面均与所述伸缩杆的一侧接触,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可拆卸的安装有挡板,所述伸缩杆均穿设于所述挡板内。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配合穿设有调节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在使用时,通过动力组件控制圆条传动带移动,从而在圆条传动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导轮转动,而其一段端会通过连接扣拉动滑块在滑杆上移动,使得滑块可以通过夹持组件控制图像采集器移动,进而调节其位置,以适用各种型号的图像采集器,有效的提升了该安装结构的适用性。
14.在使用动力组件时,通过启动电机控制卷线盒转动,因圆条传动带的一段缠绕在卷线盒内,所以卷线盒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圆条传动带的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圆条传动带的一端会受到拉力,而另一端会松弛,从而带动滑块移动。
15.2、在使用夹持组件时,通过拉动第一夹持板,使第一夹持板控制伸缩杆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受力台对压缩弹簧进行挤压,使其逐渐收缩。当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足够时,在将图像采集器卡设在两者之间,松开第一夹持板,使第一夹持板在压缩弹簧的控制下对图像采集器的一侧施加推力,从而让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对图像采集器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剖视图。
20.图5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1.图6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3.1、壳体;2、安装台;3、导向槽;4、滑杆;5、避位槽;6、线槽;7、滑块;8、导轮;9、连接扣;10、过线孔;11、圆条传动带;12、安装舱;13、让位槽;14、电机;15、卷线盒;16、连接杆;17、支撑板;18、连接座;19、第二夹持板;20、滑槽;21、第一夹持板;22、伸缩杆;23、受力台;24、压缩弹簧;25、挡板;26、第一固定座;27、第二固定座;28、调节柄;29、紧固柄;30、对位针;31、对位刻度;32、防撞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
26.如图1、2、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机采集安装结构,包括有壳体1和圆条传动带11,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台2,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3,导向槽3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杆4,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避位槽5,壳体1内开设有线槽6,线槽6的两端均与避位槽5连通。
27.壳体1用于安装和保护内部的组件。安装台2可通过螺丝安装于无人机的底部,从而使无人机通过该安装结构将图像采集器托运至空中。导向槽3用于对滑块7进行导向,防止其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旋转的现象发生。滑杆4用于支撑和引导滑块7和滑块7底部连接的组件,使图像采集器能够根据滑杆4的方向进行移动。避位槽5用于对导轮8进行避位,并方便对其进行拆装。
28.滑杆4上滑动套设有滑块7,滑块7的底部连接有调节组件,线槽6与避位槽5的连接处均可转动的卡设有导轮8,滑块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扣9,导向槽3与避位槽5之间的隔板上均开设有过线孔10,圆条传动带11的两端均连接连接扣9,圆条传动带11的两端均穿设于过线孔10内,圆条传动带11均卡设在导轮8内,圆条传动带11连接有动力组件。
29.在使用时,通过动力组件控制圆条传动带11移动,从而在圆条传动带1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导轮8转动,而其一段端会通过连接扣9拉动滑块7在滑杆4上移动,使得滑块7可以通过夹持组件控制图像采集器移动,进而调节其位置,以适用各种型号的图像采集器,有效的提升了该安装结构的适用性。圆条传动带11为市面上常用的pu材质的圆条传动皮带。过线孔10的两端均有倒角,可以有效的防止圆条传动带11过度磨损。
30.如图1至图3所示,动力组件包括有安装台2的顶部开设的安装舱12,安装舱12的底部开设有让位槽13,让位槽13与线槽6连通,安装舱12内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卷线盒15,圆条传动带11的一段缠绕在卷线盒15内,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组防撞架32。
31.线槽6用于对圆条传动带11进行让位,让其能够在线槽6内移动,且两端用于安装导轮8。让位槽13用于安装卷线盒15,且内壁与卷线盒15相隔较近,可用于防止圆条传动带11从其中脱出。电机14为市面上常用的电机。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14控制卷线盒15转动,因圆条传动带11的一段缠绕在卷线盒15内,所以卷线盒15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圆条传动带11的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圆条传动带11的一端会受到拉力,而另一端会松弛,从而带动滑块7移动。防撞架32用于保护图像采集器,防止在无人机与物体相撞时对其造成伤害。
32.如图1、2、4、6所示,调节组件包括有支撑板17,滑块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6,支撑板17上设置有连接座18,连接杆16的一端与连接座18内可紧固的穿设有紧固柄29,支撑板17上设置有夹持组件。连接杆16的一侧开设有对位刻度31,连接座18上设置有对位针30,对位刻度31与对位针30对齐。
33.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支撑板17,从而调整其角度,使得其底部通过夹持组件夹持的图像采集器能够进行拍摄角度的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转动紧固柄29,使紧固柄29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座18,而连接座18夹紧内部的连接杆16,从而对调整的角度进行固定。在需要恢复角度时,可通过将支撑板17旋转到对位刻度31与对位针30对齐,从而确定支撑板17的角度为零度。
34.如图1、2、4、5所示,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夹持板21,支撑板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板19,支撑板17的另一端开设有两组滑槽20,第一夹持板2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伸缩杆22,伸缩杆22均穿设于滑槽20内,伸缩杆22的一侧均设置有受力台23,滑槽20内均穿设有压缩弹簧24,压缩弹簧24的一端均与受力台23接触,压缩弹簧24的表面均与伸缩杆22的一侧接触,支撑板17的一侧可拆卸的安装有挡板25,伸缩杆22均穿设于挡板25内。
35.在使用时,通过拉动第一夹持板21,使第一夹持板21控制伸缩杆22在滑槽20内移动,从而使受力台23对压缩弹簧24进行挤压,使其逐渐收缩。当使第一夹持板21与第二夹持板19之间的距离足够时,在将图像采集器卡设在两者之间,松开第一夹持板21,使第一夹持板21在压缩弹簧24的控制下对图像采集器的一侧施加推力,从而让第一夹持板和21第二夹持板19对图像采集器进行夹持。第一夹持板和21第二夹持板19的底部为l型,可以卡设在图像采集器的缝隙内,从而防止其掉落。挡板25用于密封滑槽20,防止压缩弹簧24和伸缩杆22从其中脱出。
36.如图1、2、4、5所示,支撑板17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6,第一夹持板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7,第一固定座26与第二固定座27内配合穿设有调节柄28。当图像采集器夹持好后,可通过将调节柄28插入第二固定座27内,并转动调节柄28,使其与第一固定座26内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对第一夹持板和21第二夹持板19的夹持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而造成图像采集器松动掉落。
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8.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14控制卷线盒15转动,因圆条传动带11的一段缠绕在卷线盒15内,所以卷线盒15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圆条传动带11的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圆条传动带11的一端会受到拉力,而另一端会松弛,从而在圆条传动带1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导轮8转动,而其一段端会通过连接扣9拉动滑块7在滑杆4上移动,使得可以将夹持组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39.之后在通过拉动第一夹持板21,使第一夹持板21控制伸缩杆22在滑槽20内移动,从而使受力台23对压缩弹簧24进行挤压,使其逐渐收缩。当使第一夹持板21与第二夹持板19之间的距离足够时,在将图像采集器卡设在两者之间,松开第一夹持板21,使第一夹持板21在压缩弹簧24的控制下对图像采集器的一侧施加推力,从而让第一夹持板和21第二夹持板19对图像采集器进行夹持。
40.当图像采集器夹持好后,通过转动支撑板17,从而调整其角度,使得其底部通过夹持的图像采集器能够进行拍摄角度的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转动紧固柄29,使紧固柄29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座18,而连接座18夹紧内部的连接杆16,从而对调整的角度进行固定。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