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06 15:1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工厂内预制的构件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可在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达到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劳动力投入的效果。
3.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预制构件包括装配式内墙,装配式内墙采用的是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内墙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使用支撑装置对装配式内墙进行支撑,以保证装配式内墙的稳定性。
4.现有的装配式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主要采用斜撑式支杆,斜撑式支杆支承于装配式内墙与楼板之间,然而,目前的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于装配式内墙的内部埋设预埋件,斜撑式支杆通过预埋件与装配式内墙连接。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之间通过螺栓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均会导致装配式内墙结构的破坏,使得安装过程存在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之间通过螺栓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导致装配式内墙结构的破坏,使得安装过程存在不便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安装于楼板的表面的固定板,固定板远离楼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板于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滑移块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以驱动滑移块沿滑槽移动的驱动装置;
8.滑移块远离滑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斜撑管,斜撑管内螺纹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斜撑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以贴合并支撑装配式内墙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装配式内墙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支撑板靠近楼板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时,装配式内墙竖直设立于楼板处,将固定板移动至装配式内墙的一侧并安装于楼板上,驱动装置驱动滑移块沿滑槽移动,调整斜撑管与固定板之间的角度。随后,转动连接杆,连接杆与斜撑管通过螺纹连接并调节连接杆与斜撑管连接的长度,进而使得支撑板向装配式内墙贴近,防滑层靠近装配式内墙的一侧与装配式内墙的对应侧贴合。斜撑管与连接杆斜撑于固定板以及支撑板之间,以确保装配式内墙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板支撑装配式内墙,可解决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之间通过螺栓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导致装配式内墙结构的破坏,使得安装过程存在不便性的问题。
10.可选的,所述滑移块沿滑移方向的一端贯穿开设有螺纹通孔,驱动装置包括穿设于螺纹通孔内并与螺纹通孔相适配的螺纹柱,螺纹柱沿滑移块滑动方向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滑移块于滑槽内的外壁与滑槽的槽壁滑移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转动可带动滑移块沿滑槽滑动,提高斜撑管与固定板角度调整的便捷性,可节省人力。
12.可选的,所述防滑层可采用橡胶防滑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防滑层回弹性能和防滑性能佳,有利于增加防滑层与装配式内墙之间的贴合程度,减小防滑层与装配式内墙之间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橡胶防滑层耐磨、耐腐蚀。
14.可选的,所述防滑层用以贴合装配式内墙的一侧设置有凸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纹的表面与装配式内墙的对应侧抵接,可增加防滑层与装配式内墙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防滑层与装配式内墙之间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提高支撑板支撑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滑移块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固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使得滑移块与固定板之间形成连接,可减少支撑装置支撑装配式内墙时,滑移块滑动导致斜撑管与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发生改变,支撑板难以支撑装配式内墙保持竖立以及稳定性的状况,提高支撑装置支撑的牢固性。
1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沿滑移块滑动方向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滑移块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开设有加固孔,加固件包括穿设于连接孔和加固孔内的插杆,插杆的外壁与加固孔的孔壁螺纹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插杆插入连接孔和加固孔中,插杆的外壁与加固孔的孔壁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
20.可选的,所述连接孔远离滑槽的一侧呈外扩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远离滑槽的一侧呈外扩状,能够降低插杆插入连接孔的难度,便于插杆快速、准确地与插入连接孔内,并与加固孔的孔壁螺纹连接。
22.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沿滑移块滑动方向的两侧贯穿至固定板靠近楼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固定板于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靠近容纳槽的槽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装置使用完毕后,转动滑轮至固定板靠近楼板的一侧,此时,推动固定板,滑轮带动固定移动以提高支撑装置移动的便捷性。当支撑装置需使用时,转动滑轮至固定板沿滑移块滑动方向的一侧,固定板可固定安装于楼板处,支撑装置可再次起到支撑装配式内墙的作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5.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时,驱动装置驱动滑移块沿滑槽移动,调整斜撑管与固定板之间的角度。随后,转动连接杆,连接杆与斜撑管之间实现连接长度调节,使得支撑板向装配式内墙贴近,防滑层靠近装配式内墙的一侧与装配式内墙的对应侧贴合。斜撑管与连接杆斜撑于固定板以及支撑板之间,以确保装配式内墙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26.通过支撑板支撑装配式内墙,可解决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之间通过螺栓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导致装配式内墙结构的破坏,使得安装过程存在不便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展示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固定板沿垂直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板;11、滑槽;12、滑移块;121、螺纹柱;122、电机;123、螺纹通孔;124、加固孔;13、连接孔;14、插杆;15、容纳槽;151、转动架;152、滑轮;2、斜撑管;3、连接杆;4、支撑板;41、防滑层;411、凸纹;5、装配式内墙;6、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参照图1,包括安装于楼板6处的固定板1,固定板1远离楼板6的一侧铰接有斜撑管2,斜撑管2内螺纹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远离斜撑管2的一端铰接有用以贴合并支撑装配式内墙5的支撑板4。
33.装配式内墙5为竖直放置于楼板6的顶面预制墙体,楼板6的顶面,并于装配式墙体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1,参照图2,固定板1为水平设置的长板状,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与装配式内墙5的高度方向相垂直。固定板1远离楼板6(参照图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为长条形凹槽,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板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贯穿至滑槽11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3,若干连接孔13沿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连接孔13为圆形通孔,且远离滑槽11的一侧呈外扩状。
34.固定板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固定板1靠近楼板6的一侧之间的相交处向固定板1内部开设有两组容纳槽15,两组容纳槽15分别位于固定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每组容纳槽15包括两个,两个容纳槽15沿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分布于固定板1的同一侧。容纳槽15呈l型凹槽,容纳槽15沿固定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槽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架151,转动架151为门型支架,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转动架151于远离与容纳槽15的槽壁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152,滑轮152的轴线方向与固定板1的轴线方向一致,转动支架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
35.固定板1于滑槽11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块12,滑移块12为水平设置的块状,滑移块12于滑槽11内的外壁与滑槽11的槽壁滑移连接。滑移块12远离装配式内墙5的一端贯穿开设有螺纹通孔123,滑移块12于螺纹通孔123内穿设有螺纹柱121,螺纹柱121为水平设置,螺纹柱12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螺纹柱121与螺纹通孔123相适配。螺纹柱121远离装配式内墙5的一端贯穿滑槽11的对应侧槽壁,并连接有用以驱动螺纹柱121转动的电机122,电机122放置于固定板1远离楼板6的一侧。参照图3,滑移块12靠近连接孔13的一侧开设有加固孔124,加固孔124为水平设置的圆形孔道,加固孔124的轴线方向与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结合图2,加固孔124内设置有插杆14,插杆14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插杆14位于加固孔124内的一端与加固孔124的孔壁螺纹连接,插杆14远离加固孔124的一段经连接孔13延伸至固定板1的外侧。
36.滑移块12远离楼板6的一端铰接有斜撑管2,斜撑管2与滑移块12之间的铰接处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斜撑管2为圆筒状,斜撑管2的内壁,于斜撑管2内螺纹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为与斜撑管2相适配的螺纹杆,连接杆3远离斜撑管2的一端铰接有用以贴合并支撑
装配式内墙5的支撑板4,支撑板4与连接杆3的铰接处通过摩擦力实现自锁。支撑板4为长板状,支撑板4靠近固定板1的端部与固定板1铰接。支撑板4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41,防滑层41可采用橡胶防滑层41,防滑层41靠近装配式内墙5的一侧设置有凸纹411,凸纹411的表面与装配式内墙5的对应面贴合以支撑装配式内墙5。
3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时,装配式内墙5竖直设立于楼板6处,将固定板1移动至装配式内墙5的一侧并安装于楼板6的顶面。
38.电机122驱动螺纹柱121转动,螺纹柱121带动滑移块12沿滑槽11移动,实现斜撑管2与固定板1之间角度的调整。当滑移块12滑动至合适位置时,插杆14经连接孔13插入至加固孔124内,与滑移块12螺纹连接。随后,转动连接杆3以调节连接杆3与斜撑管2连接的长度,使得支撑板4向装配式内墙5贴近,防滑层41靠近装配式内墙5的一侧与装配式内墙5的对应侧贴合。斜撑管2与连接杆3斜撑于固定板1以及支撑板4之间,以确保装配式内墙5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板4支撑装配式内墙5,可解决斜撑式支杆与装配式内墙5之间通过螺栓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导致装配式内墙5结构的破坏,使得安装过程存在不便性的问题。
39.当装配式内墙5完成安装后,将固定板1从楼板6处拆卸下来,转动滑轮152,滑轮152可提高固定板1移动的便捷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