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3-03 02:36: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静压气悬浮离心式压缩机的转轴采用气体轴承支撑,如果不对气体轴承持续进行供气,转轴无法悬浮,带来转轴磨损或卡死等可靠性问题现象;
3.利用外接供液罐的方式,接于系统流动方向的冷凝器后端,对系统内的冷凝器冷凝的液体,部分进行利用,将该罐内的液体加热为气体的方式,产生供气压力,整个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持续采用该方式对气体轴承供气;而采用该方式,一方面供气罐内的液体需要不断的进行加热,带来加热损耗;另一方面,需要对罐内不断补充液体的抽吸泵类装置,带来泵的耗功;影响整体的效率。
4.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轴承供气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可以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轴承供气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进口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通的冷凝器,所述压缩机内设置有气体轴承,还包括供气罐,所述供气罐的排气口连通至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所述供气罐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控制阀装置可关闭的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的进口通过所述控制阀装置可关闭的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控制阀装置可关闭的连通。
8.应用上述空调系统时,可以根据压缩机开启时间段的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进气,如在压缩机开始启动之前,以及启动时至压缩机工作功率达到要求之间,可以选择供气罐与冷凝器出口进行连通,以利用供气罐中液体形成的气体向气体轴承供气,以保证满足气体轴承气体需要。而当压缩机排气流量或压差足够大时,可以引用压缩机出口流出的气体制冷剂进入到供气罐中,进行稳压后,在供给至气体轴承处。而当压缩机排气流量或压差足够且转动平稳时,可以将压缩机出口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直接引入到气体轴承中,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损耗。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转动是否平稳,一般是由控制器控制的,所以压缩机转动是否平稳识别比较容易,可以使控制器进行联动控制,进而可以充分满足要求。综上所述,该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轴承供气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问题。
9.优选地,所述控制阀装置包括多通阀,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所述多通阀连通至所述供气罐的进口以及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
10.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内具有多个所述气体轴承,多个所述气体轴承的气腔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连通。
11.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低级压缩部和高级压缩部,所述低级压缩部的出口与所述高级压缩部的进口直接或间接连通,且所述低级压缩部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气体轴承的气腔连通。
12.优选地,所述高级压缩部的进口还与所述高级压缩部的出口通过控制阀连通,以能够可选地将所述高级压缩部的出口流出气体导入至所述高级压缩部的进口。
13.优选地,所述低级压缩部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气体轴承的气腔通过具有单向阀的第二连通通道连通,以能够向所述气体轴承供气。
14.优选地,至少在如下三处中一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压缩机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进口之间的管道中设置第一旁通口,所述第一旁通口与所述控制阀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冷凝器出口与节流装置的进口之间管道设置第二旁通口,所述第二旁通口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控制阀装置连通;所述供气罐的排气口、所述控制阀装置和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之间通过三通结构或管路转换元件连通,所述三通结构或管路转换元件与所述供气罐的排气口之间通过第三单向阀连通。
15.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后,并且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波动满足压差p1±
μp1时,控制所述控制阀装置,以使所述供气罐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关闭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的进口关闭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连通;
16.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后,并且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波动不满足压差p1±
μp1时,控制所述控制阀装置,以使所述供气罐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关闭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的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关闭连通;
17.其中0.5≥μ≥0。
18.优选地,在所述供气罐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关闭连通,及当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的进口连通,及当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关闭连通下,当所述供气罐内的当前气压p0小于最低气压p
min
时,通过所述控制阀装置,使供气罐的进口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而压缩机的出口与供气罐的进口关闭连通,而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的进气口关闭连通,并在所述供气罐内液体达到设定液位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对所述供气罐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19.优选地,所述压缩机的各级压缩部的出口均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在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值满足要求时,所述压缩机对应压缩部的出口与气体轴承连通或供气罐的进口连通。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标记如下:
28.压缩机1、冷凝器2、气体轴承3、供气罐4、控制阀装置5、第一连通通道6、控制阀7、第二连通通道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第三单向阀11、节流装置12、蒸发器13、振动传感器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排气端压力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8;
29.低级压缩部1-1、高级压缩部1-2、转轴1-3、级间通道1-4、叶轮1-5、蜗壳1-6、径向轴承1-9、轴向轴承1-10;
30.多通阀51、控制开关阀52、第一控制开关阀53、第二控制开关阀54、第三控制开关阀55。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以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轴承供气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问题。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具体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其中冷凝器2的进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通,一般还包括蒸发器13和节流装置12,压缩机1可用于将低温低压或高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到冷凝器2后降温,一般会液化成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然后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2后,形成低温低压制冷剂,低温低压制冷剂在蒸发器13中吸热,变成高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然后再进入到压缩机1中进行进一步压缩,以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排出。
35.其中压缩机1的转轴1-3上套设有径向轴承1-9以及端部的轴向轴承1-10,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径向轴承1-9和/或至少一个轴向轴承1-10为此处气体轴承3。其中径向轴承1-9由压缩机的机体进行径向支撑,其中轴向轴承1-10进行轴向支撑,而转轴1-3上设置有叶轮1-5,叶轮1-5外侧包围有蜗壳1-6,以转轴1-3带动叶轮1-5高速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卷入气体,然后压缩气体,以使得气体在蜗壳1-6等约束下气压增加,然后排出。
36.其中的气体轴承3,行业中常称为气浮轴承、气动轴承,即气体静压轴承,区别于气体动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在压缩机频繁启停下转轴易磨损损坏,需要持续供入高压气体
以保证其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进而使转轴与轴承之间形成气体间隙,即使转轴悬浮设置。采用气体静压轴承的离心式压缩机即静压气悬浮离心式压缩机,行业内也叫静压气浮离心压缩机。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供气罐4,其中供气罐4既可以储存液体,也可以储存气体,供气罐4设置有进口,以导入液体或气体,其中供气罐4用于提供稳压,及减小复杂度和节能。而供气罐4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加热、震荡等方式转化为气体,并对应设置有排气口,以将气体排出。其中供气罐4上一般会设置有罐内温度检测器、罐内气压检测器。
38.而供气罐4的加热可以是利用自身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也可以是利用外部的加热装置后期进行组装,以对供气罐4进行加热,此时供气罐4对应的应当具有导热部,以将外部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至内部,以加热其中的液体。其中内部加热装置、外部加热装置均可以采用电加热装置,而其中的外部加热装置也可以从冷凝器2或者压缩机1处补充热量,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热量。
39.供气罐4可以是一种简单的罐体,主要用于向外排出气体,如可以采用一般的储液罐,在其内储存液体,且至少设置一个进口、一个出气口。供气罐4可以是一个体积较大的罐体,以使得可以容纳较多的气体。当然供气罐4也可以是一个较小的罐体,以在需要气体时,通过加热装置或其它装置使液体转为气体,至少是使部分液体转为液体。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气罐4的排气口连通至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以能够将其中的气体排入至气体轴承3内,即为气体轴承3提供气体。需要说明的是,应尽量避免供气罐4中的液体进入到气体轴承3内,而气体中含有的液体成分,在进入到压缩机1内时,由于压缩机1处的温度比较高,所以不会进一步冷凝,而是会进一步气化,以起到增压的效果,进一步保证气体轴承3的悬浮支撑效果。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供气罐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关闭的连通。以使得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以使冷凝器2排出的液体制冷剂或气液混合的制冷剂,可以经该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进入到供气罐4中,以对供气罐4补充液体状的制冷剂;且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可以操作关闭,而当操作关闭之后,使得冷凝器2的出口流出的流体无法进入到供气罐4中。其中控制阀装置5,可以采用流量调节阀或其它无法进行流量调节的开关阀,以连接在冷凝器2出口与供气罐4进口之间。若采用流量调节阀,应当保证能够关闭,以阻止流体通过。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供气罐4进口与冷凝器2出口之间具体如何连通,以在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打开时,冷凝器2出口流出的流体至少部分能够流入至供气罐4中为准。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关闭的连通。以使得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以使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可以经该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进入到供气罐4中,以对供气罐4补充气体制冷剂;且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可以操作关闭,而当操作关闭之后,使得压缩机1的出口流出的流体无法进入到供气罐4中。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关闭的连通,此处的连通应当是不经过供气罐4的连通,以使得压缩机1出口流出的气体制冷剂能够直接进入到气体轴承3内。以使得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可以使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可以经该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直接进入到气体轴承3中,以对气体轴承3提供气体制冷剂;且控制阀装置5对应通道可以操作关闭,而当操作关闭之后,使得压缩机1的出口
流出的流体无法直接进入到气体轴承3中。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控制阀装置5可以为换向阀,如三位换向阀,三个阀芯位分别对应下述三种连通方式: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连通。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6所示,其中控制阀装置5还可以采用三个控制开关阀,三个控制开关阀分别为:第一控制开关阀53、第二控制开关阀54和第三控制开关阀55。其中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第一控制开关阀53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通过第二控制开关阀54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控制开关阀55连通。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控制阀装置5的控制操作可以是手动控制实现,也可以是电动控制实现。具体的,其中控制阀装置5可以是手动控制阀,也可以是电动控制阀。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上述空调系统时,可以根据压缩机1开启时间段的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进气,如在压缩机1开始启动之前,以及启动时至压缩机1工作功率达到要求之间,可以选择供气罐4与冷凝器2出口进行连通,以利用供气罐4中液体形成的气体向气体轴承3供气,以保证满足气体轴承3气体需要。而当压缩机1转动功率足够大时,可以引用压缩机1出口流出的气体制冷剂进入到供气罐4中,进行稳压后,再供给至气体轴承3处。而当压缩机1转动功率足够且转动平稳时,可以将压缩机1出口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直接引入到气体轴承3中,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损耗。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机1转动是否平稳,一般是由控制器控制的,所以压缩机转动是否平稳识别比较容易,可以使控制器进行联动控制,进而可以充分满足要求。综上所述,该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轴承3供气损耗的问题。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2,控制阀装置5包括多通阀51,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所述多通阀51连通至供气罐4的进口以及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以通过所述多通阀51,使得压缩机1的出口只能够择一的与其中供气罐4的进口或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连通,以保证压缩机1的出口气压稳定,且保证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气压稳定。而此时控制阀装置5还可以包括一控制开关阀52,以设置于冷凝器2的出口与供气罐4进口之间。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压缩机1出口与冷凝器2进口之间的管道中设置第一旁通口,以与上述控制阀装置5连通,如所述第一旁通口与上述三通阀51中的进口连通。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压缩机1出口与控制阀装置5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具体的,可以在上述第一旁通口与控制阀装置5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以避免控制阀装置5处的流体反流至压缩机1出口以及冷凝器2进口。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冷凝器2出口与控制阀装置5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以阻止供气罐4中的流体反流至冷凝器2出口处。具体的,可以在冷凝器出口2与节流装置12的进口之间管道设置第二旁通口,以与控制阀装置5连通,如通过第二单向阀10与控制阀装置5连通。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供气罐4的排气口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1,以避免控制阀装置5直接导向气体轴承3的制冷剂会导向供气罐4的排气口。具体的,可以使供气罐4的排气口、控制阀装置5和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之间通过三通结构或管路转换元件连通,而三通结构或管路转换元件与供气罐4的排气口之间通过第三单向阀11连通,以使得供气罐4的排气口仅能向三通结构或管路转换元件提供制冷剂,而不能反向流动。
5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般来说,其中压缩机1内会具有多个气体轴承3,如两级压缩机,其中转轴1-3的两端均具有径向气体轴承,同样的,在转轴1-3的一端还还可能同时具有径向气体轴承和轴向气体轴承。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可以使其中多个气体轴承3的气腔通过第一连通通道6连通,及至少两个气体轴承3的气腔通过第一连通通道6连通。具体的,可以使两级压缩机中,在转轴1-3两端的径向气体轴承通过第一连通通道6连通,以保证两端的气体轴承压力稳定。当然转轴1-3一端,径向气体轴承与轴向气体轴承之间也可以通过第一连通通道6连通。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压缩机多级压缩机,为了方便描述,可以至少具有低级压缩部1-1和高级压缩部1-2,而对于两级压缩机来说,低级压缩部1-1为第一级压缩部,高级压缩部1-2为第二级压缩部。
56.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直接地或间接地与所述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连通,其中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间接地与所述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连通,如包含三级及三级以上压缩部,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通过中间级压缩部与所述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连通,即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流出流体,经过中间级压缩部压缩后,再供给至高级压缩部1-2。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低级压缩部1-1和高级压缩部1-2是彼此相对而言的,对于第一级压缩部来说,后续各级压缩部均为高级压缩部;对应的,对于最后一级压缩部来说,前面各级压缩部均为低级压缩部。
57.其中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通过级间通道1-4连通,且所述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气体轴承3的气腔通过第二连通通道8连通。以使得低级压缩部的出口可以直接向其中一个气体轴承3直接供气。且优选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至少与其中一个气体轴承3的气腔通过单向阀连通,以能够向所述气体轴承3供气,以在气动初期,以尽量从多处获取气源,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连通通道6与第二连通通道8连通。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还与所述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通过控制阀7连通,以能够可选地将所述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流出气体导入至所述高级压缩部1-2的进口。以进行补气,以尽快提高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气体压力,以方便后期直接通过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排出的气体向气体轴承3供气,降低能耗。进一步的,可以压缩机的出口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其中控制阀7、冷凝器2进口以及控制阀装置5均通过上述第四单向阀连通至压缩机1的出口。其中控制阀7可以是一个三通控制阀,以分别连通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高级压缩机部1-2的进口以及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设置有排气端压力传感器17,以检测低级压缩部1-1的出口压力。而其中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处可以使设置温度传感器18,以检测高级压缩部1-2的出口温度。
61.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供气罐4内腔气压的供气压力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在供气压力检测器检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气体轴承3压力最低需求时,控制供气罐4向所述气体轴承3供气,且使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连通且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断开;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供气压力检测器检测值小于所述气体轴承3压力最低需求时,控制所述供气罐4向所述气体轴承3供气,且使所述供气罐4的进口
与所述冷凝器2的进口断开且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且控制所述供气罐4内加热装置加热。其中供气罐4中可以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6,以随时检测供气罐4中气压状态。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中,根据系统运行的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气采用的方式,实现满足轴承承载力即一定压差的条件下,更低的供气量和供气功耗,提高压缩机1的效率。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包含电机部分、气动部分、机械部分;电机部分:由定子、线圈、转子组成;气动部分:由叶轮、蜗壳、转轴、轴承组成,转轴为连接叶轮和电机转子的运动部件;轴承包括径向支撑部分和轴向支撑部分组成,对转子及其连带的叶轮进行支撑;蜗壳为一种压力容腔结构,具有进口和出口,能够收集叶轮中产生的气体,使其流向排气口;机械部分为壳体及相关的连接、密封结构;该离心式制冷压缩机1的轴承采用气体轴承;控制器主要监测各传感元件的状态和控制阀的通断,实现系统的不同流路;传感监测部件包括压力检测元件和/或温度检测元件。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压缩机振动幅度和/或频率的振动传感器。以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的振动检测气体轴承3的使用状态,当振动平稳时,说明气体轴承3稳定工作。对应的,还可以在气体轴承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5,以直接检测气体轴承3内部的压力状态,以判断气体轴承是否安全工作。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空调系统的压缩机1初始供电,控制器将检测供气罐4内的罐内当前气压p0,当p0大于或等于轴承供气压差p1,其中轴承供气压差p1,根据气体轴承3需要进行对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应当能够获取各个检测器的检测数据,而且能够根据各个检测器的检测值,控制对应的执行元件执行操作,检测器如振动传感器,各个压力传感器、各个温度传感器,其中执行元件如压缩机启停、加热装置、各个控制阀等。
66.此时通过控制阀装置5,使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连通,压缩机1启动,当判断供气罐4内的当前气压p0小于最低气压p
min
时,说明此时压缩机1的出口所提供的压力不足以弥补供气罐4损失的供气量。此时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使供气罐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关闭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关闭连通,避免压力的大幅度波动,冷凝器2的液体进入供气罐4内,达到设定液位后,加热装置对供气罐4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67.当发现供气罐4的排气压力p2已经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时,关闭加热装置;再次通过控制阀装置5,使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连通;而使供气罐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关闭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关闭连通。
68.当供气罐4内的当前气压p0已达到上限p
max
时,供气罐4的排气口依然未达到轴承供气压差p1时,也关闭加热装置。
69.继续进行判断,而当压缩机1的出口压力已经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后,并且压缩机1的出口压力波动满足压差p1±
μp1时,一般来说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使0.5≥μ≥0;此时,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使供气罐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关闭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关闭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连通。
70.当压缩机1的出口压力波动不满足压差p1±
μp1时,0.5≥μ≥0时,可以通过控制阀装置5,使压缩机1的出口与供气罐4的进口连通;而使供气罐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关闭
连通,而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关闭连通,此时供气罐4起到稳压作用。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压缩机1具有二级及其以上压缩部时,可以从出口排气压力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的对应级数压缩部开始,将该供气分支直接接入供气罐4,比如当第一级压缩部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时,第一级接入;当第一级不满足,第n-1级满足时,第n-1级接入;减小压力二次压缩的损失。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压缩机1具有二级及其以上压缩部时,并且压力或压差达到设定值,可以通过采用内供气的方式直接进入气体轴承3供气端,不需要引入外部管路。比如当第一级压缩部满足轴承供气压差p1时,第一级接入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当第一级不满足,第n-1级满足时,第n-1级接入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压缩机1的第一级及其以上压缩部,均满足轴承压力p1时,可以以第一级压缩部为基准,一级向靠近的一端气体轴承3供气,二级或二级以上靠近气体轴承3另外一端的,给其附近的气体轴承3供气。
74.进一步可以简化其结构,当轴承压力p1满足气体轴承3供气要求时,直接使对应压缩部的出口与气体轴承3的进气口关闭连通。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压缩机1的各级压缩部的出口均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在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值满足要求时,所述压缩机1对应级数压缩部的出口与气体轴承3连通或供气罐4的进口连通。
7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