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3-02 20:3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


背景技术:

2.nb_iot是中国近几年的新兴技术,目前处于应用爆发期,用量需求极大,nb_iot需要物联卡,运营商通过物联卡管理设备,工信部对物联卡有一定的监管要求,运营商据此对设备监管,发现异常,会发出锁卡操作,锁卡后设备不能正常通讯,失去智能功能。
3.nb_iot智能锁由于开卡地与使用地不同等因素,通常会发生锁卡,锁卡后需要通过申请继续使用,申请时需要提供iccid卡号,如果不提前获取到,发生锁卡后,因为锁卡后卡号不可读,只能拆锁获取,由此产生非常大的维护工作量;如果提前获取,发生锁卡时,平台查找,变得非常容易,既减轻了维护工作,又避免了打扰使用者,因此该研发非常必要和重要,其中的详细模块设计更是实现的关键研究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物联卡快速解锁的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包括mcu、nb_iot模块、云平台、物联卡、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复位模块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mcu和nb_iot模块连接,并进行供电;mcu与nb_iot模块连接并交互;nb_iot模块与云平台交互;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和复位模块与nb_iot模块连接并交互;物联卡与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nb_iot模块包括芯片u22、贴片天线j9、tvs二极管d22、tvs二极管d23、电容c65、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70、有极电容c69、有极电容c76、电阻r82、电阻r83、电阻r84和电阻r85;
8.芯片u22的1号引脚与芯片u22的2号引脚相互连接并接地;芯片u22的13号引脚接地;芯片u22的15号引脚与芯片u22的16号引脚、芯片u22的17号引脚、芯片u22的18号引脚、芯片u22的19号引脚、芯片u22的20号引脚和芯片u22的22号引脚相互连接并接地;芯片u22的21号针脚与电容c65的一端和电阻r85的一端连接;电容c6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5的另一端与电容c66的一端、tvs二极管d22的一端和贴片天线j9的1号端连接;电容c66的另一端接地;tvs二极管d22的另一端接地;贴片天线j9的2号端和贴片天线j9的3号端接地;芯片u22的41号引脚与芯片u22的44号引脚和芯片u22的45号引脚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2的42号引脚与芯片u22的43号引脚、tvs二极管d23的一端、有极电容c69的正极、有极电容c76的正极、电容c67的一端、电容c68的一端和电容c70的一端连接;tvs二极管d23的另一端接地;有极电容c69的负极接地;有极电容c76的负极与电容c67的另一端、电容c68的另一端和电容c70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
9.进一步的,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包括tvs管u23、芯片u21、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和电容c64;
10.芯片u21的1号引脚与电容c61的一端、tvs管u23的2号端和芯片u22的33号引脚连接;芯片u21的2号引脚与电容c6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1的3号引脚与电容c62的一端、tvs管u23的1号端和电阻r82的一端连接;电阻r82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2号引脚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1的5号引脚与电容c63的一端、tvs管u23的5号端和电阻r83的一端连接;电阻r83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1号引脚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1的6号引脚与电容c64的一端、tvs管u23的3号端和电阻r84的一端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0号引脚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tvs管u23的4号端接地。
11.进一步的,物联卡包括芯片u24、电容c77、电容c80、电容c81和电容c82;
12.芯片u24的1号引脚接地;芯片u24的3号引脚与电容c77的一端连接,电容c7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6号引脚与电容c80的一端连接,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7号引脚与电容c81的一端连接,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8号引脚与电容c82的一端连接,电容c82的另一端接地。
13.进一步的,复位模块包括电阻r80、电阻r81和三极管q4;三极管q4的1号端与芯片u22的24号引脚连接;三极管q4的2号端与电阻r80的一端和电阻r8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3号端与电阻r8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
14.进一步的,mcu包括芯片u25、swd接口j10、电阻r90、电阻r92、电阻r93、电阻r94、电阻r95、电阻r96、电容c85、电容c86、电容c87、电容c88、电容c89、电容c90、电容c91、电容c92、电容c93、电容c94、电容c95、电容c96、电容c97、电容c98、电容c99、晶振y5、晶振y6、电感线圈l10、电感线圈l11、电感线圈l12和电感线圈l13;
15.芯片u25的1号引脚与电阻r90的一端和电容c95的一端连接;电容c9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2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2的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12的另一端与电感线圈l13的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13的另一端与r90的另一端和电容c96的一端连接;电容c9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2号引脚与电容c97的一端连接,电容c9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3号引脚接地;芯片u25的15号引脚与电阻r94的一端连接,电阻r94的另一端与电阻r95的一端和芯片u22的25号引脚连接;电阻r9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7号引脚与电阻r93的一端连接,电阻r93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26号引脚连接;芯片u25的23号引脚与电阻r96的一端和swd接口j10的1号端连接;芯片u25的24号引脚与swd接口j10的2号端和电阻r92的一端连接,电阻r92的另一端接地;swd接口j10的3号端接地;芯片u25的29号引脚与电容c85的一端连接,电容c8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0号引脚与电容c86的一端和电感线圈l10的一端连接,电容c8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1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0的另一端和电感线圈l9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2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9的另一端和电容c87的一端连接,电容c87的另一端与电容c88的一端和电感线圈l11的一端连接,电容c88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线圈l11的另一端与电容c89的一端和电容c90的一端连接,电容c8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3号引脚与芯片u25的34号引脚和电容c91的一端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5的35号引脚与芯片u25的36号引脚和电容c9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7号引脚与晶振y6的一端和电容c92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8号引脚与晶振y6的另一端和电容c93的一端连接;电容c92的另一端与电容c93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接地;芯片u25的38号引脚与电容c94的
一端连接,电容c9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45号引脚与晶振y5的一端和电容c99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46号引脚与晶振y5的另一端和电容c98的一端连接;电容c98的另一端与电容c99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接地。
16.进一步的,物联卡在完成安装后,芯片u24的1号引脚与芯片u21的2号引脚和芯片u22的38号引脚接触;芯片u24的3号引脚与芯片u21的6号引脚和电阻r84接触;芯片u24的6号引脚与芯片u21的5号引脚和电阻r83接触;芯片u24的7号引脚与芯片u21的3号引脚和电阻r82接触;芯片u24的8号引脚与芯片u21的1号引脚和芯片u22的33号引脚接触。
17.进一步的,电源组件与swd接口j10的4号端、芯片u25的12号引脚、芯片u22的42号引脚和芯片u22的43号引脚连接。
18.进一步的,还包括模拟电路电源avdd,模拟电路电源avdd与芯片u25的35号引脚、芯片u25的36号引脚、电容c91、电容c96、电阻r90和电感线圈l13连接。
19.进一步的,复位模块还包括复位触发元件,电阻r80的另一端与复位触发元件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源组件为mcu和nb_iot模块供电后,即可通过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对物联卡的iccid号码进行读取,并对获取的的iccid号码进行本地保存;当nb_iot模块入网在线后,输入指定按键,如*键发起通讯,主动上报物联卡卡号到云平台;云平台解析后,对应设备的mac进行保存;发生锁卡时,云平台根据设备的mac查到物联卡iccic卡号转发给卡片供应商,申请解锁,卡片供应商处理解锁并通知结果,锁端重新入网解锁处理完成;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简便的进行解锁;无需维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解决,客户可自行进行快速解决,降低了产品的维护成本;相较于客户需要花费时间成本,等待维修人员进行上门维修,避免对客户的打扰,更提升了产品的可信赖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框架结构图。
23.图2为nb_iot模块的电路图。
24.图3为nb_iot模块中芯片u22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25.图4为nb_iot模块中tvs二极管d23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26.图5为nb_iot模块中贴片天线j9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27.图6为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的电路图。
28.图7为物联卡的电路图。
29.图8为复位模块的电路图。
30.图9为mcu的电路图。
31.图10为mcu中芯片u25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32.图11为mcu中电感线圈l13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33.图12为mcu中电感线圈l11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34.图13为mcu中电阻r93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35.图14为mcu中swd接口j10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36.图15为mcu中晶振y5所在区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
41.一种基于nb_iot智能门锁的物联卡解锁系统,包括mcu、nb_iot模块、云平台、物联卡、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复位模块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与mcu和nb_iot模块连接,并进行供电;mcu与nb_iot模块连接并交互;nb_iot模块与云平台交互;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和复位模块与nb_iot模块连接并交互;物联卡与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配合。
4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源组件为mcu和nb_iot模块供电后,即可通过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对物联卡的iccid号码进行读取,并对获取的的iccid号码进行本地保存;当nb_iot模块入网在线后,输入指定按键,如*键发起通讯,主动上报物联卡卡号到云平台;云平台解析后,对应设备的mac进行保存;发生锁卡时,云平台根据设备的mac查到物联卡iccic卡号转发给卡片供应商,申请解锁,卡片供应商处理解锁并通知结果,锁端重新入网解锁处理完成;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简便的进行解锁;避免锁卡后,需要维修人员随时跑现场解决问题,使得智能门锁恢复使用;同时避免了现场拆卸智能门锁,对客户造成打扰;进一步的提升了产品的可信赖性。
43.进一步的,所述nb_iot模块包括芯片u22、贴片天线j9、tvs二极管d22、tvs二极管d23、电容c65、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70、有极电容c69、有极电容c76、电阻r82、电阻r83、电阻r84和电阻r85;
44.芯片u22的1号引脚与芯片u22的2号引脚相互连接并接地;芯片u22的13号引脚接地;芯片u22的15号引脚与芯片u22的16号引脚、芯片u22的17号引脚、芯片u22的18号引脚、芯片u22的19号引脚、芯片u22的20号引脚和芯片u22的22号引脚相互连接并接地;芯片u22的21号针脚与电容c65的一端和电阻r85的一端连接;电容c6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5的另一端与电容c66的一端、tvs二极管d22的一端和贴片天线j9的1号端连接;电容c66的另一端接地;tvs二极管d22的另一端接地;贴片天线j9的2号端和贴片天线j9的3号端接地;芯片u22的41号引脚与芯片u22的44号引脚和芯片u22的45号引脚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2的42号引脚与芯片u22的43号引脚、tvs二极管d23的一端、有极电容c69的正极、有极电容c76的正极、电容c67的一端、电容c68的一端和电容c70的一端连接;tvs二极管d23的另一端接地;有极电容c69的负极接地;有极电容c76的负极与电容c67的另一端、电容c68的另一端和电
容c70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
45.进一步的,物联卡安装读取模块包括tvs管u23、芯片u21、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和电容c64;
46.芯片u21的1号引脚与电容c61的一端、tvs管u23的2号端和芯片u22的33号引脚连接;芯片u21的2号引脚与电容c6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1的3号引脚与电容c62的一端、tvs管u23的1号端和电阻r82的一端连接;电阻r82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2号引脚连接;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1的5号引脚与电容c63的一端、tvs管u23的5号端和电阻r83的一端连接;电阻r83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1号引脚连接;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1的6号引脚与电容c64的一端、tvs管u23的3号端和电阻r84的一端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30号引脚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tvs管u23的4号端接地。
47.进一步的,物联卡包括芯片u24、电容c77、电容c80、电容c81和电容c82;
48.芯片u24的1号引脚接地;芯片u24的3号引脚与电容c77的一端连接,电容c7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6号引脚与电容c80的一端连接,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7号引脚与电容c81的一端连接,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4的8号引脚与电容c82的一端连接,电容c82的另一端接地。
49.进一步的,复位模块包括电阻r80、电阻r81和三极管q4;三极管q4的1号端与芯片u22的24号引脚连接;三极管q4的2号端与电阻r80的一端和电阻r8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3号端与电阻r8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接地。
50.进一步的,mcu包括芯片u25、swd接口j10、电阻r90、电阻r92、电阻r93、电阻r94、电阻r95、电阻r96、电容c85、电容c86、电容c87、电容c88、电容c89、电容c90、电容c91、电容c92、电容c93、电容c94、电容c95、电容c96、电容c97、电容c98、电容c99、晶振y5、晶振y6、电感线圈l10、电感线圈l11、电感线圈l12和电感线圈l13;
51.芯片u25的1号引脚与电阻r90的一端和电容c95的一端连接;电容c9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2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2的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12的另一端与电感线圈l13的一端连接,电感线圈l13的另一端与r90的另一端和电容c96的一端连接;电容c9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2号引脚与电容c97的一端连接,电容c9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3号引脚接地;芯片u25的15号引脚与电阻r94的一端连接,电阻r94的另一端与电阻r95的一端和芯片u22的25号引脚连接;电阻r9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17号引脚与电阻r93的一端连接,电阻r93的另一端与芯片u22的26号引脚连接;芯片u25的23号引脚与电阻r96的一端和swd接口j10的1号端连接;芯片u25的24号引脚与swd接口j10的2号端和电阻r92的一端连接,电阻r92的另一端接地;swd接口j10的3号端接地;芯片u25的29号引脚与电容c85的一端连接,电容c8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0号引脚与电容c86的一端和电感线圈l10的一端连接,电容c8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1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0的另一端和电感线圈l9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2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9的另一端和电容c87的一端连接,电容c87的另一端与电容c88的一端和电感线圈l11的一端连接,电容c88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线圈l11的另一端与电容c89的一端和电容c90的一端连接,电容c8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33号引脚与芯片u25的34号引脚和电容c91的一端连接,并且接地;芯片u25的35号引脚与芯片u25的36号引脚和电容c9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7号引脚与晶振y6的一端和电容c92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38号引脚与晶振y6的另一端和电容c93的一端连
接;电容c92的另一端与电容c93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接地;芯片u25的38号引脚与电容c94的一端连接,电容c9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5的45号引脚与晶振y5的一端和电容c99的一端连接;芯片u25的46号引脚与晶振y5的另一端和电容c98的一端连接;电容c98的另一端与电容c99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接地。
52.进一步的,物联卡在完成安装后,芯片u24的1号引脚与芯片u21的2号引脚和芯片u22的38号引脚接触;芯片u24的3号引脚与芯片u21的6号引脚和电阻r84接触;芯片u24的6号引脚与芯片u21的5号引脚和电阻r83接触;芯片u24的7号引脚与芯片u21的3号引脚和电阻r82接触;芯片u24的8号引脚与芯片u21的1号引脚和芯片u22的33号引脚接触。
53.进一步的,电源组件与swd接口j10的4号端、芯片u25的12号引脚、芯片u22的42号引脚和芯片u22的43号引脚连接。
54.进一步的,还包括模拟电路电源avdd,模拟电路电源avdd与芯片u25的35号引脚、芯片u25的36号引脚、电容c91、电容c96、电阻r90和电感线圈l13连接。
55.进一步的,复位模块还包括复位触发元件,电阻r80的另一端与复位触发元件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出现错误时,可通过复位模块实现用来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的电路设备。
56.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