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继移频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3-02-26 17:4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3.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499,小于或等于2499间的整数,所述m1∈{-1,0,1};或者,
14.n1·
20
·k15.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833,小于或等于833的整数,所述k为整数,或者k=2-μ
,所述μ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或者,
16.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至2425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17.n1·
1.44[mhz]
[0018]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4756,小于或等于14756的整数;或者,
[0019]
n1·
96
·k[0020]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小于或等于-14756,大于或等于14756的整数,所述k为整数,或者k=2-μ
,所述μ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或者,
[0021]
n1·8·k[0022]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4756,小于或等于14756的整数,所述k为整数,或者k=2-μ
,所述μ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或者,
[0023]
当所述频移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至10000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24]
n1·
17.28[mhz]
[0025]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4383,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或者,
[0026]
n1·
288
·k[0027]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4383,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为整数,或者k=2-μ
,所述μ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或者,
[0028]
n1·
24
·k[0029]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4383,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为整数,或者k=2-μ
,所述μ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
[0030]
情形1.2,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同一gscn范围时,第一信号的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
[003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都属于第一gscn范围时,所述第一gscn范围包括索引为2至7498的gscn,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32]
n1·
0.4[mhz]
[0033]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7499,小于或等于7499的整数;或者,
[0034]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都属于第二gscn范围时,所述第二gscn范围包括索引为7499至22255的gscn,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35]
n1·
1.44[mhz]
[0036]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4756,小于或等于14756的整数;或者,
[0037]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都属于第三gscn范围时,所述第三gscn范围包括索引为22256至26639的gscn,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38]
n1·
17.28[mhz]
[0039]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4383,小于或等于4383间的整数。
[0040]
情形1.3,当所述频移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频移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不同的频率范围时,第一信号的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
[004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所述频移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0至3000mhz,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至2425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42]
3000 n2·
1.44-n1·
1.2-m1·
0.05[mhz]
[0043]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m1∈{1,3,5};或者,
[0044]
200000 n2·
96
·k2-n1·
80
·k1-1
[0045]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k1和k2为整数,或者,所述μ1为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所述μ2为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或者,
[0046]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所述频移后的第一信号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至10000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47]
24250.08 n2·
17.28-n1·
1.2-m1·
0.05[mhz]
[0048]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m1∈{1,3,5};或者,
[0049]
1616672 n2·
288
·k2-n1·
80
·k2-1
[0050]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8的整数,所述k2为整数,或者,所述μ2为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或者,
[005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52]
21250.08 n2·
17.28-n1·
1.44
[0053]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或者,
[0054]
1416672 n2·
288
·k2-n1·
96
·
k1[0055]
其中,所述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1和k2为整数,或者,所述μ1为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所述μ2为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
[0056]
第二种设计,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不在gscn上,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在gscn上。
[0057]
情形2.1,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同一频率范围。移频前第一信号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
[0058]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0至3000mhz,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满足以下公式:
[0059]nbs
·
1200 m
bs
·
50 15
·kbs
[khz],
[0060]
其中,所述n
bs
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8的整数,所述m
bs
∈{1,3,5},所述k
bs
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80的整数;或者,
[006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至24250mhz,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满足以下公式:
[0062]
3000 n
bs
·
1.44 0.015
·kbs
[mhz]
[0063]
其中,所述n
bs
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14755的整数,所述k
bs
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96的整数;或者,
[0064]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频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至100000mhz,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满足以下公式:
[0065]
24250.08 n
bs
·
17.28 0.06
·kbs
[mhz]
[0066]
其中,所述n
bs
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2的整数,所述k
bs
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88的整数。
[0067]
在上述情形2.1中,关于第一信号的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
[0068]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0至300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69]
n1·
1200 m1·
50 15
·
k1[khz]
[0070]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2499,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80,小于或等于80的整数,所述m1∈{-5,-3,-1,1,3,5};或者,
[007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至2425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72]
n1·
1.44 0.015
·
k1[mhz]
[0073]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4756,小于或等于14756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96,小于或等于96的整数;或者,
[0074]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至10000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75]
n1·
17.28 0.06
·
k1[mhz]
[0076]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4383,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288,小于或等于288的整数。
[0077]
情形2.2,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不同的频率范围。第一信号的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
[0078]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
率范围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0至3000mhz,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至2425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79]
3000 n2·
1.44-n1·
1.2-m1·
0.05-0.015
·
k1[mhz]
[0080]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80,小于或等于80的整数,所述m1∈{1,3,5};或者,
[0081]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所述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至100000mhz,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公式:
[0082]
24250.08 n2·
17.28-n1·
1.2-m1·
0.05-0.015
·
k1[mhz]
[0083]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1152,小于或等于1152的整数,所述m1∈{1,3,5};或者,
[0084]
当所述移频前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所述移频后的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所述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满足以下条件:
[0085]
21250.08 n2·
17.28-n1·
1.44-0.015
·
k1[0086]
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499的整数,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4383的整数,所述k1为大于或等于-1152,小于或等于1152的整数。
[0087]
应当指出,采用上述公式计算中继设备的移频值,可使得移频后的第一信号位于gscn上,提高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的成功率。尤其当第一信号为同步信号/物理层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时,可使得终端正常接入网络。
[0088]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或可以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电路或其它等),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等,包括: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移频值为中继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值;向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移频值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
[0089]fδ
=4
·
k或者f
δ
=384
·
k或者f
δ
=1152
·k[0090]
其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k为整数;或者,
[0091]fδ
=k或者f
δ
=32
·
k或者f
δ
=96
·k[0092]
其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k为整数;
[0093]
可选的,在上述公式f
δ
=32
·
k中,所述k∈{1,2,3,4}。
[0094]
在一种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可以具体为:f
δ
=4
·
k或者,f
δ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具体为f
δ
=384
·
k或者,f
δ
=32
·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具体为:f
δ
=1152
·
k或者f
δ
=96
·
k。
[0095]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中继设备,或可以为配置于中继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电路或其它等),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包括:接收来自
网络设备的移频值的指示信息,所述移频值为中继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与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移频值,对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号进行移频,所述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
[0096]fδ
=4
·
k或者f
δ
=384
·
k或者f
δ
=1152
·k[0097]
其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k为整数;或者,
[0098]fδ
=k或者f
δ
=32
·
k或者f
δ
=96
·k[0099]
其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k为整数;
[0100]
可选的,在上述公式f
δ
=32
·
k中,所述k∈{1,2,3,4}。
[0101]
在一种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可以具体为:f
δ
=4
·
k或者,f
δ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具体为f
δ
=384
·
k或者,f
δ
=32
·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移频值所满足的公式具体为:f
δ
=1152
·
k或者f
δ
=96
·
k。
[0102]
在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方法中,当采用上述方法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后,接收端无需进行额外的相位补偿,简化了移频后的后续操作。可以理解,当第一信号为上行信号时,接收端为基站,当第一信号为下行信号时,接收端为终端。
[010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频值与类型0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ci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的控制资源集合的带宽相关联。
[0104]
在该设计中,当移频值与上述带宽相关联时,中继设备或终端等可以根据上述带宽确定移频值的大小,而无需单独向中继设备或终端配置移频值的大小,节省了信令开销。
[010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确定移频后所述第一信号的绝对频率,移频后所述第一信号的绝对频率满足以下公式:
[0106]fref
=f
ref-offs
δf
global
(n
ref
–nref-offs
–nref-shift
)
[0107]
其中,所述f
ref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绝对频率,所述f
ref-offs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起点,所述δf
global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粒度,所述n
ref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编号,所述n
ref-offs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起始号,所述n
ref-shift
表示与所述移频值相关的参数。
[0108]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中继设备,或可以为配置于中继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电路或其它等),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包括:中继设备根据移频值满足的条件,确定移频值的大小;关于移频值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继设备按照确定的移频值的大小,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可选的,移频后的第一信号可位于gscn上,提高接收端成功接收第一信号的概率。
[0109]
在第五方面的设计中,中继设备根据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自主确定移频值的大小,无需基站再进行通知,节省了信令开销。
[0110]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该方法的执体主体为网络设备,或可以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电路或其它等),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包括: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或者存储有gscn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关于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或gscn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可满足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记载的公式。不同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可对应不同的移频值。以下以存
储有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为例描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可称为目标频率范围;根据目标频率范围,以及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移频值。所述目标移频值为第一信号的移频值;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移频值的指示信息。
[0111]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中继设备,或可以为配置于中继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电路或其它等),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包括:中继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或者存储有gscn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关于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或gscn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可满足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记载的公式。不同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可对应不同的移频值。以下以存储有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为例描述。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号时,确定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可称为目标频率范围;根据目标频率范围,以及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移频值。按照所述目标移频值,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
[0112]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执行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或模块,该单元或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0113]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方法。
[0114]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等。
[0115]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执行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或模块,该单元或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0116]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的方法。
[0117]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等。
[0118]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方法。
[0119]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的方法。
[0120]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
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方法。
[0121]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的方法。
[0122]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八方面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装置,和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装置。
附图说明
[0123]
图1为本技术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124]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中继通信的示意图;
[0125]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同频放大转发的示意图;
[0126]
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下行移频放大转发的示意图;
[0127]
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行移频放大转发的示意图;
[0128]
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ssb的示意图;
[0129]
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中继移频方法的一流程图;
[0130]
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nr始初接入的流程图;
[0131]
图9a为本技术提供的移频前后ssb都在gscn上的示意图;
[0132]
图9b为本技术提供的移频前ssb不在gscn上,移频后ssb在gscn上的示意图;
[0133]
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中继移频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134]
图11和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0135]
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示意图;
[0136]
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7]
图1是本技术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可选地,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0138]
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
(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这里的cu完成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功能,还可以完成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的功能;du完成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功能,还可以完成部分物理(physical,phy)层或全部物理层的功能,有关上述各个协议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技术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
[0139]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技术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ue作为终端的例子进行描述。
[0140]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技术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0141]
基站和终端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120j来说,终端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
[0142]
基站和终端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技术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0143]
在本技术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0144]
在本技术中,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终端为了与基站进行通信,需要与基站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连接。与终端建立了无线连接的小区称为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当终端与该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时候,还会受到来自邻区的信号的干扰。
[0145]
在一种通信场景中,由于基站与ue之间距离较远,对应的路损较高,使得ue可能无法与基站直接通信。如图2所示,在一种设计中,为了提高基站和ue间的通信距离,可以借助中继设备,辅助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进一步,中继方法可以包括同频放大转发(可参见图3所示),和移频放大转发(可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同频放大转发中,中继设备直接将接收信号放大后转发,并不改变信号的频率。比如,可参见图3所示,无论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基站或ue发送的原始信号位于频率f0,经中继设备转发后,该信号也位于频率f0。在移频放大转发中,中继设备可以改变所接收的信号的频率。比如,在下行传输中,如图4所示,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位于f0,中继设备可以将该下行信号由频率f0移频至f
rn
。中继设备在频率f
rn
向ue发送下行信号。同理,如图5所示,在上行传输中,ue发送的上行信号位于f0,中继设备可以将该上行信号由频率f0移频至f
rn
。中继设备在频率f
rn
向基站发送该上行信号。
[0146]
其中,同频放大转发可能会受到自激效应的影响,导致中继设备对信号的放大增益或放大倍数不够。所述自激效应是指中继设备转发天线的信号,在接收天线进一步被放大,且转发信号到接收天线信号逐渐升高,超过器件正常工作范围。自激效应会导致信号畸变,在中继通信中会使通信性能下降。移频放大转发由于放大前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则不容易产生自激效应,可能有更大的放大增益。在移频放大转发中,如何确定中继设备的移频值,是本技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147]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包括:基站确定第一信号的频率参数,例如移频值等。基站向中继设备发送频率参数的指示信息,中继设备按照所述频率参数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可保证移频后的第一信号位于gscn上。由于ue在gscn上接收第一信号,可提高ue接收第一信号的成功率。
[0148]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技术涉及的通信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通信名词或术语也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内容。
[0149]
1、同步信号/物理层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
[0150]
如图6所示,ssb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物理广播信号(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pbch)、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等。应当指出,在图6的示例中,pbch中包含pbch dmrs。
[0151]
在新空口(new radio,nr)中,定义了两种ssb,一种是小区定义(cell defining,cd)的ssb,简称为cd-ssb。另一种是非小区定义(none cell defining,ncd)的ssb,简称为ncd-ssb。虽然cd-ssb和ncd-ssb都位于同步栅格上,ue都可以搜索到,但是ue基于cd-ssb才能顺利完成接入,否则无法接入网络。
[0152]
2、同步栅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
[0153]
在nr中,定义了同步栅格,同步栅格对应于ssb可能被发送的频率位置,在ue接入网络之前,ue可以基于同步栅格搜索ssb。在3ghz以下载频,同步栅格的间隔可以是1.2mhz、
1.3mhz、1.4mhz等。在3至24.25ghz的载频范围内,同步栅格的间隔可以是1.44mhz;在24.25至100ghz的载频范围内,同步栅格的间隔可以为17.28mhz。同步栅格的间隔一般比较大,从而减少ue同步时需要搜索的次数。
[0154]
如表1所示,在所有频段上,定义了全局同步栅格(global synchronization raster),ssb的频域位置ss
ref
对应有一个全局同步信道编号(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gscn)。
[0155]
表1:全局同步栅格的gscn参数(gscn parameters for the global frequency raster)
[0156][0157]
通过表1可以看出,每个ssb的频率位置对应一个gscn。表1中的ssb的频率位置是可能发送ssb的频率位置,基站在上述可能的ssb频率位置,发送ssb。gscn可以预先配置给ue,ue在gscn对应的频率上,搜索ssb。若基站发送的ssb不位于gscn上,则ue可能搜索不到该ssb。或者,换而言之,gscn是一个全局同步栅格的索引,该索引对应的栅格的频率位置即为可能发送ssb的频率位置。比如,在0-3000mhz的频率范围内,当n的取值为1,m的取值为3时,ssb的频率位置ss
ref
等于1350khz(1*1200khz 3*50khz=1350khz),gscn等于3(3*1 (3-3)/2=3),也就是该索引等于3的gscn对应的栅格的频率位置,等于上述ssb的频率位置1350khz。基站可以在频率位置1350khz发送ssb。ue可以在索引为3的gscn对应的栅格上,即频率位置1350khz中,接收ssb。
[0158]
3、子载波
[0159]
在多载波波形中,传输的信号为带宽信号,带宽信号中有很多不同频率的信号,这些不同的频率称为子载波。基站与ue的数据调制到这些子载波上,这些子载波之间在一段时间内是正交的。以蜂窝系统现在支持的15、30或60khz的子载波间隔为例,每一个频率域的空格称为一个子载波,可以用来传输数据。以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为15至240khz为例。子载波间隔δf与子载波间隔索引μ的映射关系,可参见下述表2。
[0160]
表2:子载波间隔δf与子载波间隔索引μ的映射关系
[0161]
μδf=2
μ
·
15[khz]循环前缀015正常130正常260正常,扩展3120正常4240正常
[0162]
4、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0163]
资源块也称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thogonal frequency divided multiplexing,ofdm)通信系统中频率资源的基本单
元。一个资源块可以由n个资源元素(reource element,re)组成,一个资源元素也称为一个子载波,n的取值一般为12。
[0164]
5、ssb配置
[0165]
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的信元frenquecyinfodl向ue配置ssb,该信元中至少包括ssb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和点a(pointa)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等。
[0166][0167]
在一种设计中,ssb的绝对频率满足下述公式1:
[0168]fref
=f
ref-offs
δf
global
(n
ref
–nref-offs
),公式1
[0169]
在上述公式1中,f
ref
表示ssb的绝对频率,所述f
ref-offs
表示ssb频率的起点,所述δf
global
表示ssb频率的粒度,所述n
ref
表示ssb的arfch,所述n
ref-offs
表示ssb频率起始号。关于上述公式1中,各个参数的取值,可参见下述表3:
[0170]
表3
[0171][0172]
实施例一
[0173]
如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
[0174]
700:基站确定第一信号的频率参数,该频率参数可以为移频值,中继移频值或者中继设备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的频率差等。在后续描述中,以基站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为例,进行描述。该700是可选地。
[0175]
701:基站向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移频值的指示信息,该701是可选的。
[0176]
在一种设计中,基站中存储有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或者gscn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基站在待发送第一信号时,可以获取第一信号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在上述预先存储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当前第一信号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对应的移频值。基站将所述移频值通知给中继设备。在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将上述移频值的具体取值,通知中继设备。或者,基站可以将移频值的索引通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在接收到该索引后,根据该索引确定具体的移频值大小。示例的,移频值与索引值的映射关系,可参见下述表4a所示。
[0177]
表4a:移频值与索引的映射关系
[0178]
索引移频值
索引1移频值1索引2移频值2
……
索引n移频值n
[0179]
或者,可参见下述示例一或示例二中的记载,移频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计算公式。上述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或计算公式,中继设备是可以获知的。例如,基站预先配置给中继设备,或者协议规定的等。基站可以通知中继设备移频值条件或计算公式中各个未知参数的取值。比如,可将下表5中参数n1和m1的取值,通知中继设备。或者,可以将未知参数取值的集合通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自行在上述集合中选择一个具体的取值,计算移频值等,不作限定。
[0180]
在一种设计中,在不同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内,移频值所满足的条件或计算公式等,并不相同。中继设备可根据第一信号所在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以及不同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所满足的条件或计算公式,确定移频值。
[0181]
应当指出,中继设备可能只工作在某个频率范围,中继设备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频段,以及预设的规则等,直接接收移频值的指示信息,并确定移频值等。
[0182]
702:中继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
[0183]
703:中继设备根据所述移频值,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
[0184]
示例的,中继设备在从基站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可以按照基站通知的移频值的大小,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比如,按照图3的示例,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频率为f0,可以按照基站通知的移频值的大小,将第一信号由频率f0移频到f
rn
,在频率f
rn
向ue发送第一信号等。应当指出,在本技术中,中继设备按照基站指示的移频值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后,移频后的第一信号可位于gscn上。gscn对应于一个栅格,第一信号位于gscn上,可以指gscn对应的栅格的频率位置与基站可能发送ssb的频率位置相重叠或者相同,所述相重叠是指所述gscn对应的栅格的频率位置与所述基站可能发送ssb的频率位置两者之间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等,不作限定。所述两者的频率位置相同,可以指两者的频率位置完全相同。或者关于第一信号位于gscn上可参见上述通信术语解释第2部分同步栅格中的介绍。由于ue在gscn上搜索下行信号,移频后的第一信号位于gscn上,可以使得ue可以搜索到第一信号,提高ue接收第一信号的成功率。
[0185]
704:中继设备向ue发送移频后的第一信号。
[0186]
关于上述702至704的操作,可以描述成:中继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转发给ue。当然,中继设备还需要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以使得第一信号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应该理解,移频放大转发可以使得中继设备可以用更大的放大倍数或者更大的输出功率转发第一信号,且不会导致自激效应。
[0187]
应当指出,在上述图7的描述中,是以确定下行信号的移频值为例描述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7所示的流程,同样可以应用于对上行信号移频的过程。比如,第一信号可以为上行信号。基站可以按照700中的方式:确定上行信号的频率参数,例如移频值。且把上述频率参数指示给中继设备。后续,中继设备可以按照所指示的频率参数对上行信号进行移频等,过程与上述相似,不再赘述。
[0188]
示例一
[0189]
在该示例一中,上述700的过程可包括:基站根据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
[0190]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可以为基站待发送的下行信号,例如,ssb等。由于ue只有根据小区接入ssb,即cd-ssb,才可以顺利接入网络。因此,如没作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的ssb指cd-ssb。所述移频值指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频率,与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值。例如,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频率为f0、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频率f
rn,rx
、中继设备移频后第一信号的频率为f
rn,tx
,则移频值f
δ
=f
rn,tx-f
rn,rx
。在一种情况下,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频率f
rn,rx
与基站发送第一信号的频率f0相同,即f
rn,rx
=f0,则移频值f
δ
=f
rn,tx-f0。示例的,在本技术中,移频值f
δ
可以与以下至少一个参数有关:第一信号的gscn号、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频率f
rn,rx
、中继设备移频后第一信号的频率f
rn,tx
、或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频率f0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关于第一信号或ssb的频率,可以指第一信号或ssb的中心频率,或者起始子载波(或资源块)的频率位置,或者载波频率,或者其它频率等,不作限定。关于根据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下述说明。
[0191]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基站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移频值的大小,基站将上述移频值的大小指示给中继设备,中继设备按照上述移频值,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关于上述操作的原因,可以作如下解释:ue可以在gscn上,搜索下行信号,比如ssb。按照目前的方案,并没有规定中继设备的移频值的大小,中继设备可以任意对接收的下行信号进行频移,可能会导致移频后的下行信号不在gscn上,ue接收不到该下行信号。而在本技术中,基站根据下行信号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下行信号的移频值。后续中继设备按照基站指示的移频值对下行信号进行移频,可保证移频后的下行信号位于gscn上,提高了ue接收下行信号的成功率。
[0192]
为了便于说明,在后续的描述中,以第一信号为ssb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首先介绍下,nr中的初始随机接入过程,如图8所示,至少包括以下:
[0193]
800:基站在特定的位置发送同步信号。在nr中,基站发送的同步信号称为ssb,ssb可以由基站周期性发送等。通过上述通信术语中解释第1部分ssb的介绍可以看出,ssb可以由pss、sss、pbch和dmrs等构成。pbch承载的内容称为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mib中可以会指示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1,sib1)的搜索空间(即搜索空间0)和控制资源集合(控制资源集合0)等主要信息。其中,指示sib1的ssb称为cd ssb。而没有指示sib1的ssb称为ncd ssb。
[0194]
ue开机之后或者需要重新接入网络时,可以扫描基站的同步信号,进行下行时间和频率同步,此过程称为小区搜索过程。在小区搜索过程中,ue可以接收ssb,例如小区定义ssb,根据小区定义ssb指示sib1的搜索空间和控制资源集合等信息,在后续801中接收sib1。根据801中的sib1中承载的随机接入资源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随机接入资源等,或者可以描述为,上述sib1中承载可以为ue配置至少一个随机接入资源。
[0195]
801:基站在特定的位置,以广播方式发送系统消息,承载系统消息的信号称为sib。所述sib可以是sib1。该sib1中可承载有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消息2/消息4等pdcch搜索空间等信息,可以用于ue执行随机接入,建立ue与基站的连接,接入基站。
[0196]
802:ue根据该随机接入资源配置信息以及同步到的ssb,选择该ssb关联的随机接
入资源,该资源包括时间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码域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等。
[0197]
通过上述800中的记载可知,基站通过801中的sib1为ue配置至少一个随机接入资源,每个随机接入资源可以与ssb间存在映射关系。ue可以根据上述映射关系,选择同步到的ssb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等。ue可以利用上述随机接入资源,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示例的,ue的随机接入过程可包括:
[0198]
ue可以在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又称为消息1。基站在随机接入资源上,会尝试接收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成功后,向ue发送消息2。该消息2中调度ue上行传输,被调度的上行传输的消息可以称为消息3。也就是说,ue在接收到上述消息2时,可以根据消息2的调度,向基站发送消息3。可选地,为了解决随机接入冲突的问题,基站在接收到上述消息3后,还可以向ue发送消息4。如此操作的原因,可能为:在同一个随机接入资源上,可能存在多个ue向基站发送消息3,基站可以在上述多个ue中选择一个ue,向其发送消息4,而上述多个ue中没有接收到消息4的ue,可以在其它随机接入资源上,再次发起随机接入。
[0199]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如果ue不能成功接收ssb,可能会导致ue随机接入过程失败。通过上述通信名词解释第2部分的记载可以看出,每个gscn对应的栅格对应于基站可能发送的ssb的频率位置。由于在本技术中,基站发送的ssb需要经过中继设备进行中继移频,那么可能会出现中继移频后的ssb不位于gscn上,从而导致ue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同时,在本技术中,ssb的频率范围与gscn范围是存在对应关系的。比如,参见上述表1中的记载,第一频率范围对应于第一gscn范围,第二频率范围对应于第二gscn范围,第三频率范围对应于第三gscn范围等。在本技术中,基站基于ssb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ssb的移频值,且把移频值指示给中继设备,如此可保证中继设备移频后的ssb位于gscn上,提高ue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
[0200]
在本技术中,关于如何根据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ssb的移频值,可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来说明:
[0201]
第一种情况:如图9a所示,移频前的ssb的频率和移频后的ssb的频率都位于gscn上。关于该第一种情况,进一步细分以下两种情况说明。
[0202]
1.1、移频前的ssb的频率与移频后的ssb的频率属于同一频率范围。
[0203]
比如,可参见下述表4b所示,预先划分的频率范围包括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三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包括0-3000mhz,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00-24250mhz,第三频率范围包括24250-100000mhz。移频前的ssb的频率与移频后的ssb频率属于同一频率范围,是指移频前的ssb与移频后的ssb都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或者都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或者都属于第三频率范围。
[0204]
表4b
[0205][0206]
以第一频率范围为0-3000mhz为例,对表4b中每列参数进行说明。当ssb的频率范围位于上述0-3000mhz时,基站发送ssb的频率位置可以满足以下公式2;
[0207]nbs
·
1200 m
bs
·
50[khz],公式2
[0208]
基站发送ssb的gscn满足以下公式3,基站发送ssb的gscn取值范围为2至7498间的整数。
[0209][0210]
其中,在上述公式2或公式3中,n
bs
的取值为1至2449间的整数,m
bs
∈{1,3,5},也就是m
bs
的取值为1、3或5。
[0211]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n
bs
的取值为1,m
bs
的取值为3时,按照上述公式2计算出的ssb的频率位置等于1350khz,按照上述公式3计算出的ssb的gscn等于3。也就是,频率位置1350khz,对应gscn的索引为3。
[0212]
同样,以第一频率范围为0-3000mhz为例,中继设备移频后的ssb的频率位置满足下述公式4,移频后的ssb的gscn满足下述公式5,移频后ssb的gscn范围为2至7498。
[0213]nrn
·
1200 m
rn
·
50[khz],公式4
[0214][0215]
其中,在上述公式4或公式5中,n
rn
的取值范围为1至2499间的整合,m
rn
∈{1,3,5}。
[0216]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n
rn
的取值为2,m
rn
的取值为3时,按照上述公式3计算出的移频后ssb的频率位置等于2250khz,按照上述公式4计算出的ssb的gscn等于6。也就是,频率位置2250khz,对应gscn的索引为6。
[0217]
在上述表4b中,关于第二频率范围与第三频率范围的描述,与上述第一频率范围相似,不再一一说明。应当指出,在上述表4b中,频率范围与gscn范围间存在映射关系。比如,第一频率范围0-3000mhz与第一gscn范围2-7498存在映射关系,第二频率范围3000-24250mhz与第二gscn范围7499-22255存在映射关系,第三频率范围24250-100000mhz与第三gscn范围22256-26639存在映射关系。
[0218]
在该示例一中,关于ssb的移频值f
δ
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表5至表8。不同
的点可能在于,在下述表5、表7和表8中,描述了频率范围与移频值f
δ
的映射关系,在表5中移频值f
δ
的取值单位为khz,在表7中移频值f
δ
的取值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在表8中移频值f
δ
的取值单位为资源块。在下述表6中,描述了gscn范围与移频值f
δ
的映射关系,移频值f
δ
的取值单位为mhz。应该理解,在本技术中,所有表格中各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仅为示意,并不构成限定。比如,在下述表5、表6、表7、或表8中对参数n1和/或m1的取值,仅为示例,不构成限定。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移频值的指示信息可以用于确定n1和/或m1,或者移频值的指示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移频值f
δ

[0219]
表5:继移频值f
δ
满足条件
[0220][0221]
在本技术中,表5可以由表4b推导得出。比如,将表4b中的中继移频后的ssb的频率位置,与基站发送的ssb的频率位置作差,可以得到表5中计算移频值的公式。在上述表5中,n1的取值可以为n
rn
与n
bs
的差值,m1的取值可以为m
rn
与m
bs
的差值等。
[0222]
或者,表6:移频值f
δ
满足条件
[0223][0224]
或者,表7:移频值f
δ
满足条件
[0225][0226]
或者,表8:移频值f
δ
满足的条件:
[0227][0228]
在上述表7或表8中,所述μ表示ssb的子载波间隔索引。例如,当ssb的子载波间隔索引为15khz时,所述μ的具体取值为0。或者,当ssb的子载波间隔索引为30khz时,所述μ的具体取值为3。关于子载波间隔与μ的映射关系,可具体参见上述通信名词解释中第3部分中的表2。
[0229]
在该情况1.1中,基站可以按照表5、表7或表8中的条件,计算不同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f
δ
,且将不同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f
δ
通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若ssb属于第一频率范围,则中继设备按照基站通知的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对ssb进行移频。同理,若ssb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或第三频率范围等,则中继设备按照基站通知的第二频率范围或第三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对ssb进行移频等。或者,基站可以按照上述表6中的条件,计算不同gscn范围对应的移频值f
δ
,且将不同gscn范围对应的移频值f
δ
通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若确定ssb属于第一gscn范围,则按照第一gscn范围对应的频率移对ssb进行移频。同理,若中继设备确定ssb属于第二gscn范围或第三gscn范围,则按照基站通知的第二gsnc范围或第三gscn范围对应的移频值f
δ
,对ssb进行移频。或者,在本技术中,上述表5、表6、表7或表8中的条件,可以为协议规定的,或者,基站通知中继设备的。基站可以具体通知中继设备,上述表5、表6、表7或表8中,在不同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内,各个公式中未知参数的取值。比如,基站通知中继设备,表5中不同频率范围n1和m1的取值,或者,表6中不同gscn范围内n1的取值,或者,表7中不同频率范围中n1、m1和k的取值,或者,表8中,不同频率范围中n1和k的取值等。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确定ssb属于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后续以确定ssb属于频率范围为例,继续描述,所确定的ssb属于的频率范围可称目标频率范围。在根据表5、表7或表8中包含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值计算公式的映射关系,查询目标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计算公式,称为目标移频计算公式。根据基站通知的目标移频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具体取值,计算ssb的具体移频值。按照所计算的移频值大小,对ssb进行移频。或者,基站可以通知中继设备,上述表5至表8中任一个表中各个移频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该取值范围可以为上述表5至表8中规定取值范围的子集。例如,以表5中的第一频率范围为例,在上述表1中,规定的n1的取值范围为-7499至7499间的整数。基站通知给中继设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x1至x1间的整数等,所述x1的取值小于7499。中继设备在具体计算移频值时,可以在上述-x1至x1间的范围中,根据预设规定或其它方式等,确定n1的具体取值。
[0230]
应当指出,在上述情况1.1中,按照表5至表8中任一项表中的条件,计算移频值。中继设备按照上述计算出的移频值对ssb移频,移频后的ssb可以位于gscn上,提高ue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且移频前后的ssb都属于同一频率范围。
[0231]
1.2、移频前的ssb的频率与移频后的ssb的频率属于不同频率范围。以预先划分3种频率范围,分别为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三频率范围为例。移频前的ssb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后的ssb的频率范围可以组成9种频率范围组合。而在本技术中,以移频前ssb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后ssb的频率范围组成的频率范围组合分别为(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第三频率范围),或(第二频率范围,第三频率范围)为例说明。
[0232]
关于ssb的移频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表9或表10所示。所述表9或表10中,描述了移频前后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不同的是,在表9中,移频值的单位为mhz,在表10中,移频值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等。
[0233]
表9:移频值f
δ
满足条件
[0234][0235]
或者,表10:移频值f
δ
满足条件
[0236][0237]
在上述表10中,所述μ1为ssb的子载波间隔索引,所述μ2为除ssb之外其它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索引,例如,sib1的子载波间隔等。
[0238]
与上述情况1.1相似,在该情况1.2中,基站可以根据表9或表10中的条件,计算移频前后ssb的不同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通知ue。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确定接收ssb的频率范围,该频率范围可以认为是ssb移频前的频率范围;中继设备可以确定移频后ssb的频率范围,关于移频后的ssb的频率范围可以是中继设备自主决定的,或者是基站通知中继设备的,或者协议规定的,不作限定;中继设备组成ssb移频前后的频率范围组合,该组合可以称为目标频率范围组合;中继设备可以在基站通知的不同频率范围组合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中,确定目标频率范围组合对应的移频值,作为目标移频值;中继设备按照上述目标移频值,对ssb进行移频。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移频后的ssb位于gscn上,提高ue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与上述情况1.1不同的是,移频前后的ssb属于不同的频率范围。
[0239]
第二种情况:如图9b所示,移频前的ssb不在gscn上,移频后的ssb在gscn上。关于第二种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0240]
2.1、移频前ssb的频率与移频后ssb的频率属于同一频率范围。例如,移频前ssb的频率与移频后ssb的频率可以都属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或第三频率范围等。关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三频率范围的具体取值可参见下述表11。
[0241]
表11
[0242][0243]
应当指出,在表11中,记载了不同频率范围内,基站发送ssb的频率位置与移频后ssb的频率位置间的映射关系。与上述第一种情况不同的是,在该设计中,基站发送的ssb不位于gscn上,也就是说基站发送ssb的频率位置与gscn间不存在映射关系。但移频后ssb是位于gscn上的,也就是说,即使基站发送的ssb不位于gscn上,采用该设计,可以保证移频后的ssb位于gscn上,提高ue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在该设计中,ue一般不会直接检测该ssb,从而不会通过基站发送的ssb直接接入到基站,进而方便基站区分直连基站的ue和通过中继连接基站的ue。
[0244]
在该设计中,移频值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表12所示。
[0245]
表12:移频值f
δ
满足的条件
[0246][0247]
示例的,该表12可以通过表11得到,将上述表11中的称频后ssb的频率位置与基站发送ssb的频率位置作差,可以得到表12中的移频值的计算公式。
[0248]
在该设计中,基站可以按照上述表12中的描述,计算不同频率范围内移频值的大小,将不同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通知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可判断该ssb是否在gscn上;若不在gscn上,则确定该ssb属于的频率范围,称为目标频率范围。根据基站通知的不同频率范围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频率范围对应的移频值,称为目标移频值。中继设备按照目标移频值的大小,对ssb进行移频。或者,上述表12是中继设备可以预先获知的,该预先获知的方式可以为基站通知中继设备的,或者协议规定的等,不作限定。后续,基站可以通知中继设备,上述表12中各个移频值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具体取值,或者各个参数的取值范围等。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且确定基站发送的ssb不属于gscn上时,可结合上述表12的移频值计算公式与基站通知的各个参数的取值,自主计算移频值等。
[0249]
2.2、移频前ssb的频率与移频后ssb的频率属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同理,以预先划分的频率范围包括第一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和第三频率范围为例。移频前ssb所属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后ssb所属的频率范围可以组成9种频率范围的组合。而在下述表13a中,是以频率前的ssb频率范围与移频后的ssb的频率范围所组成的组合分别为(第一频率范围,第
二频率范围)、(第一频率范围,第三频率范围)、(第二频率范围,第三频率范围)为例描述的。
[0250]
表13a:移频值满足的条件
[0251][0252]
在该设计中,基站同样可以根据上述表13a中计算,不同频率范围组合对应的移频值大小,通知中继设备。或者,上述表13a是ue可以预先获知的,基站可以通知ue上述表13a中的移频值的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取值。中继设备可以结合表13a中的计算公式和基站通知的各个参数的取值,计算移频值等。与上述情况2.1不同的点可能在于,在基站接收到ssb,且确定该ssb不在gscn上时,可以将移频前ssb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后ssb的频率范围,组成频率范围组合,称为目标频率范围组合;在表13a中或者基站通知的不同频率范围组合与移频值的映射关系中,查找目标频率范围组合,对应的移频值。
[0253]
应当指出,在上述情况2.1和情况2.2中,都是以基站通知中继设备移频值的大小,或者移频值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取值为例描述的。在一种设计中,基站在发送ssb之前,还可以通知中继设备当前待发送ssb所属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可称为目标频率范围或目标gscn范围等。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可以根据目标频率范围或目标gscn范围,在上述表5至表13a中任一表中记载的频率范围与移频值计算公式的映射关系,或gscn范围与移频值计算公式的映射关系中,查找目标频率范围或目标gscn范围对应的移频值计算公式,根据查找出的计算公式,计算移频值;中继设备根据目标移频值,对ssb进行移频值等。示例的,采用基站通知中继设备ssb所属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对于有些中继设备,可能只负责移频转发ssb,可能并不关心ssb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等。或者,在另一种设计中,中继设备在接收到ssb时,可以根据ssb的频率位置,确定ssb所属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中继设备根据ssb所属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中继移频移。关于根据ssb所属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移频值的具体规则,可以是协议规定的,或者,基站通知的。例如,中继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5至表13a中任一项表中的移频计算公式,计算ssb的移频值等。
[0254]
示例二
[0255]
在该示例二中,上述700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包括:基站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
[0256]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可满足下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
[0257]fδ
=4
·
k或者f
δ
=384
·
k或者f
δ
=1152
·
k;公式14
[0258]
在上述公式14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元素或子载波,所述k为整数;或者,
[0259]fδ
=k或者f
δ
=32
·
k或者f
δ
=96
·
k;公式15
[0260]
在上述公式15中,所述f
δ
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所述f
δ
的单位为资源块,所述k为整数。在一种设计中,在上述公式f
δ
=32
·
k中,所述k∈{1,2,3,4}。
[0261]
在上述示例二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信号属于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信号可满足上述公式:f
δ
=4
·
k或者f
δ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属于第二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信号可满足上述公式:f
δ
=384
·
k或者f
δ
=32
·
k。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属于第三频率范围时,所述第一信号可满足上述公式:f
δ
=1152
·
k;或者,f
δ
=96
·
k等。
[0262]
在目前的方案中,当中继设备进行中继移频后,到达接收端的信号,生产生一个相位偏差,需要接收端进行额外的相位补偿,才能正常解调信号。而在本技术中,当采用上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计算出的移频值进行移频,接收端无需进行额外的相位补偿,简化了中继移频带来的影响。而且,中继设备按照上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计算出的移频值移频,移频后的ssb可位于gscn上,保证ue正常接入网络。
[0263]
以下继续描述上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的推理过程,且以第一信号为ssb为例描述。
[0264]
在目前的方案中,在ue与基站通信的过程,如果中继设备进行中继移频,则参见下述表13b所示,收发过程可以近似描述为:发送端的基带信号记为:其中a
k,l
为待发送数据信号;基带信号经过上述转换,在天线上的发送信号记为:中继端接收信号可以为其中h
k,l
为发送端到中继的信道系数,f0为发送端载波频率;接收端下转化的信号为:其中g
k,l
为端到端信道系数,f2为接收端载波频率。可以看到,接收端下转化后的信号可能存在相位偏差该偏差与时间l(l为ofdm符号索引)相关。
[0265]
表13b
[0266]
[0267][0268]
如果该相位偏差不等于1,会使得接收端残留一个与时间l(l为ofdm符号索引)相关的相位偏差,导致信号无法解调。接收端需要对接收的信号进行额外的相位补偿。通过研究发现,当移频值为f
δ
时,对应的相位补偿为时,对应的相位补偿为如果则相位补偿值对应的值为1,此时接收端可以不进行额外的相位补偿。当满足以下条时,存在k

,使得
[0269][0270]
因此,当移频值f
δ
采取资源元素的方式,移频值满足的条件可参见下述表14,在表14中,k为整数。
[0271]
表14:移频值f
δ
满足的条件
[0272][0273]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ue接入,保证移频后的ssb位于gscn上,则要求移频值也需要满足上述表7中的条件。结合上述两方面的条件,可以对表7和表14中的值取最小公倍数,从而推理得到上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
[0274]
由上可以看出,中继设备按照上述公式14、公式15或公式16计算出的移频值对ssb进行移频,接收端ue无需额外的相位补偿,简化了中继移频后的后续操作。且可以保证移频后的ssb位于gscn上,使得ue可以正常接入。
[0275]
除上述示例一或示例二外,700中的确定的移频值,可满足以下条件:移频值|f
δ
|≥n,例如,n的取值可以为24、48或96等,n的单位可以为资源块,对应ssb的子载波间隔、或者sib1的子载波间隔,或者公共子载波间隔等。或者,移频值可以为4.32mhz的整数倍。例如,f
δ
=4.32
×
n[mhz],其中,n为整数。或者,移频值可以为34.56mhz的整数倍,即f
δ
=34.56
×
n[mhz],其中n为整数。
[0276]
可选地,移频值可以为5.76mhz的整数倍。例如,f
δ
=5.76
×
n[mhz],其中,n为整数。或者,移频值可以为69.12mhz的整数倍,即f
δ
=69.12
×
n[mhz],其中n为整数。
[0277]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如果移频值大于sib1可能调度的带宽,例如,大于类
型0pdcch css的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 for type0-pddch css)的带宽有利于移频后的信号与移频前的信号在频率上错开,防止相互干扰。因此,在本技术中,移频值f
δ
可以与type0-pdcch css的coreset带宽有关。在本技术中,通过将移频值与关联,中继设备或ue可以根据确定移频值,基站无需单独配置移频值,节省信令开销。
[0278]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基站、中继设备或ue所确定的ssb移频后的绝对频率,可满足下述公式17:
[0279]fref
=f
ref-offs
δf
global
(n
ref
–nref-offs
–nref-shift
);公式17
[0280]
在公式17中,所述f
ref
表示移频后ssb的绝对频率,所述f
ref-offs
表示ssb的频率起点,所述δf
global
表示ssb的频率粒度,所述n
ref
表示ssb编号,也就是ssb的arfch,所述n
ref-offs
表示ssb频率起始号,所述n
ref-shift
表示与所述移频值相关的参数。
[0281]
应当指出,将上述公式17,与通信名词解释第5部分记载的公式1相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公式的差别在于:在上述公式17中,新增参数n
ref-shift
。在本技术中,基站可以通过ssb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ssb的移频值的字段,例如,frequencyshiftssb,或者,用于配置pointa的移频值的字段,例如,frequencyshiftpointa,将上述参数n
ref-shift
配置给中继设备或ue等。
[0282][0283]
实施例二
[0284]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中继移频方法的流程,利用该流程可以用于将上述实施例一中确定的频率参数,例如移频值,配置给中继设备,至少包括以下:
[0285]
1000:中继设备接入基站,与基站建立连接关系。
[0286]
1001:中继设备向基站上报中继能力,该过程可称为中继能力上报,可以包括中继能否支持移频转发、移频范围、移频取值、信号放大倍数、终端处理控制指令的时延、中继工作带宽、或中继工作载频等中的至少一项。
[0287]
可选地,如果移频取值有限,即仅支持有限集合的移频,则可以将支持的移频值上报。或者移频的范围有限,则将支持的范围上报。如果移频值和放大倍数之间有对应关系,还可以将该对应关系上报。上报时,可以基于差分的方式以减少上报开销。
[0288]
1002:中继开启工作,即放大转发。中继开启工作的触发条件可以是以下至少一种:中继设备根据基站指示信息确定开启工作,中继设备根据ue确定开启工作。例如,基站指示中继开启放大转发模式,还进一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放大倍数、接收信号的频率位置f
rn,rx
和/或移频后信号的频率位置f
rn,tx
、放大信号带宽、下行发送功率、上行发送功率、工作的时间(例如,时隙/ofdm符号),该是1002是可选地。
[0289]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根据中继设备下面是否有用户,控制中继设备是否开启工作。例如,如果基站确定有用户进入中继设备工作区,则指示中继设备开启工作。
[0290]
进一步地,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系统信息等信息(例如ssb、随机接入、寻呼消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间,开启中继。
[0291]
1003:确定移频触发条件,并触发移频转发工作模式。该1003是可选地,即中继默认开启移频转发功能。
[0292]
在一种设计中,中继设备可以根据以下至少一个信息确定是否开启移频转发:接收信号强度,放大倍数,中继发送天线-接收天线之间的路损。例如,如果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路损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差距未达到预定值,则开启移频转发。这种做法,可能使得中继设备对接收信号采取更大的放大倍数,使得中继设备对ue和基站之间通信辅助的有益效果更好。再例如,中继接收基站信号质量大于门限值或者放大倍数小于门限值,则不开启移频(采取同频)转发模式辅助下行通信,否则采取移频转发模式辅助下行通信;再例如,中继接收ue信号大于门限值或者放大倍数小于门限值,则不开启移频(采取同频)转发模式辅助上行通信,否则采取移频转发模式辅助上行通信。这里的信号质量的门限值或放到倍数的门限值可以由基站配置信息确定,或者为预配置值。
[0293]
或者,在另一种设计中,基站根据下行通信或者上行通信对信号质量的需求(或者,qos要求,例如时延、速率等),确定是否需要中继开启移频转发。此时,基站可以指示中继设备进行移频转发,基站进一步还可以指示移频值,ue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具体的移频值并进入移频中继模式。
[0294]
具有该1003的前提是,中继设备支持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是否移频转发的工作方法。
[0295]
1004:配置移频参数。例如,包括移频值f
δ
=f
rn,tx-f
rn,rx
,关于移频值的具体确定方式可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记载,或者移频后的中心频点f
rn,tx
等。移频参数可以是基站确定发送给中继设备的;还可以是中继设备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移频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取值后,请求基站配置具体取值;还可以进一步ue确定的移频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取值,以及中继设备确定的移频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取值,在ue和中继设备将这些参数上报后,由基站最终确定移频参数。
[0296]
1005:中继设备根据配置信息,对ssb进行移频、放大、转发,辅助ue和基站之间同步。
[0297]
1006:确定移频关闭条件,并触关闭移频转发工作模式。该1006是可选地。
[0298]
在一种设计中,中继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个信息确定是否关闭移频转发:接收信号强度,放大倍数,中继发送天线-接收天线之间的路损。例如,如果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路损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则关闭移频转发。这种做法,可能使得中继设备在接收信号放大转发时,不进行移频,从而简化中继操作,降低功耗和复杂度。再例如,中继设备接收基站信号质量大于门限值或者放大倍数小于门限值,则关闭移频(采取同频)转发模式辅助下行通信。这里的信号质量的门限值或放到倍数的门限值可以由基站配置信息确定,或者为预配置值。
[0299]
或者,在另一种设计中,基站根据下行通信或者上行通信对信号质量的需求(或者,qos要求,例如时延、速率),确定是否需要中继关闭移频转发。此时,基站可以指示中继
关闭移频转发,ue根据指示信息进入同频转发中继模式。
[0300]
具有上述1006的前提是,中继设备支持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是否关闭移频转发的工作方法。
[0301]
1007:中继设备进入同频转发工作模式,即中继放大并转发ssb信号,辅助ue和基站之间的同步。
[0302]
1008:关闭中继。中继关闭工作的触发条件可以是以下至少一种:基站确定,中继设备根据基站指示信息确定关闭工作,中继设备根据ue信号确定关闭工作。例如,基站指示中继关闭放大转发模式。该1008可选。
[0303]
1009:ue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
[0304]
应当指出,在上述图10中的1002和1003可以合并为一个,可以认为只有开启中继模式,则开启移频转发模块。上述图10中的1006和1008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可以认为只要关闭移频转发模块,即关闭中继模式等。
[0305]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基站和中继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本技术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0306]
图11和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中继设备或基站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0307]
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单元1110和收发单元1120。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图7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中继设备或基站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1110,可以进行内部处理;收发单元1120,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收发单元112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等。例如,收发单元112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基站或中继设备的发送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基站或中继设备的接收操作等。
[0308]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示例一中基站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对应的频率范围或gscn范围,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收发单元1120用于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移频值的指示信息。
[0309]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示例一中中继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12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移频值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110用于根据所述移频值,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移频。
[0310]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示例二中基站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用于根据移频值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信号的移频值。收发单元1120用于向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移频值的指示信息。
[0311]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示例二中中继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12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移频值的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110用于根据所述移频值,对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号进行移频。
[0312]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10和收发单元11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7所示的方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0321]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中继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中继设备中。
[0322]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0323]
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站、中继设备或ue可以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这些或操作仅是示例,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可以按照本技术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图7的流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中继设备的操作过程描述为,接收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发送第一信号。实际上,中继设备移频的过程可能是瞬间操作,如图10中的记载,中继设备在频率f0上接收到第一信号之后,直接在频率f
rn
上发送第一信号。
[0324]
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325]
本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技术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技术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包括a;包括b;包括c;包括a和b;包括a和c;包括b和c;包括a、b和c。
[0326]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