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云台装夹组件、用于云台的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05:58: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云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云台装夹组件、用于云台的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


背景技术:

2.通常云台设备一般不具有补光功能,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通过另外的光源组件进行补光,这种补光的方式十分繁琐。
3.现有技术中的存在带光源组件的云台设备,但现有技术中的带光源组件的云台设备存在缺陷,例如;
4.现有技术中的带光源组件的云台设备的散热效率极差,容易引起电路的烧毁,且只能适用于小功率的光源组件,不能适用于高功率的光源组件,使光源组件的光照弱,补光效果不佳,使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台装夹组件、用于云台的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6.一种云台装夹组件,包括:
7.动力端、支撑装置和导热部;
8.所述动力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所述导热部设置在所述动力端和/或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与外部的发热器件形成热传导。
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和底座;
10.所述支撑臂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动力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
11.一种用于云台的装夹机构,包括:
12.光源组件和装夹组件;
13.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装夹组件为面接触且互相配合,所述光源组件接触于所述装夹组件的一面包括第一导热部,所述装夹组件接触于所述光源组件的一面包括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用于传导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热能。
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动力端和支撑装置,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第二导热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外部拍摄设备;
15.所述动力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支撑装置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光源组件同步转动,使所述光源组件的补光方向与所述外部拍摄设备的拍摄方向一致。
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和底座,所述动力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连接于所述底座;
17.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第二导热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臂面接触于所述第一导热部的一面;
18.或,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导热部设置在所述底座面接触于所述第一导热部的一面。
1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为金属件或导热树脂件。
2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灯珠、线路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所述第一导热部;
21.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于所述led灯珠。
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填充有导热填充物;
23.所述导热填充物用于传导所述led灯珠和所述线路板产生的热能。
2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配重横梁,所述配重横梁穿设在所述支撑臂上;
25.所述配重横梁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臂互相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用于使所述支撑臂能相对所述配重横梁移动。
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横梁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配重横梁包括中空的腔体,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或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调节件和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
28.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用于接触所述卡接件,使所述配重横梁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还用于不接触所述卡接件,使所述支撑臂能相对所述配重横梁移动。
2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转动台;
30.所述转动台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动力端通过所述转动台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
31.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夹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用于固定外部拍摄设备;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面为面接触;和/或,
32.所述光源组件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面为面接触;和/或,
33.所述光源组件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传动臂的表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传动臂的表面为面接触。
3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35.所述光源组件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面和/或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面和/或所述传动臂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互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组件;
36.所述光源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和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可拆卸地设置。
37.一种云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夹机构。
3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夹组件、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能够通过光源组件与装夹组件之间的面接触,充分利用装夹组件上的大面积结构,以及通过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
的设置,将光源组件产生的热能传导至装夹组件,并从装夹组件散发,以提高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增大光源组件的功率,使装夹机构能适用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有更强的光照,保证外部拍摄设备在拍摄时的补光效果以及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能延长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40.动力端转动连接支撑装置,用于带动支撑装置转动,同时带动光源组件同步转动,使光源组件的补光方向与外部拍摄设备的拍摄方向一致,以保证光源组件打出的光能准确照向待拍摄物体,保证拍摄的效果、拍摄效率以及成片质量。
41.壳体内部填充有导热填充物,导热填充物用于传导led灯珠和线路板产生的热能。导热填充物的设置有利于光源组件的散热,增大光源组件的功率,加强光源组件的补光效率,保证光源组件的补光效果。
42.配重横梁穿设在支撑臂上,配重横梁侧壁设置有与支撑臂互相配合的滑轨,滑轨用于使支撑臂能相对配重横梁移动,同步带动动力端相对配重梁移动,配重横梁的设置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保证装夹机构的平衡,进一步保证安装在装夹机构上的外部拍摄设备的拍摄效果。
4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45.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实施例1中装夹机构安装有外部拍摄设备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7.图3是实施例1中光源组件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8.图4是实施例2中光源组件安装在第一夹臂上的结构示意图;
49.图5是实施例4中装夹机构的爆炸图;
50.图6是实施例1中对安装有装夹机构的led灯珠进行多点温升测试的温度曲线图;
51.图7是实施例1中对led灯珠单独进行温升测试的温度曲线图。
5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3.1-光源组件;101-led灯珠;102-壳体;2-动力端;3-外部拍摄设备;4-电机转轴;5-电机定子;6-手柄;7-支撑臂;8-底座;9-快装板座;10-快装板;11-配重横梁;111-腔体;12-滑轨;13-调节件;14-转动台;20-底板;21-第一夹臂;22-第二夹臂;23-卡槽;24-传动臂;25-伸缩拉杆;101-第一磁吸组件;102-第二磁吸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54.实施例1
5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台装夹组件,包括:动力端2、支撑装置和导热部,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装置,导热部设置在动力端2和/或支撑装置上,用于与外部的发热器件形成
热传导。
56.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7和底座8,支撑臂7连接于底座8,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臂7。
5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云台的装夹机构,包括:
58.光源组件1和装夹组件,光源组件1与装夹组件为面接触且互相配合,光源组件1接触于装夹组件的一面包括第一导热部,装夹组件接触于光源组件1的一面包括第二导热部,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均用于传导光源组件1产生的热能。
59.通过光源组件1与装夹组件之间的面接触,能够充分利用装夹组件上的大面积结构,以及通过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的设置,将光源组件1产生的热能传导至装夹组件,并从装夹组件散发,以提高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增大光源组件1的功率,使装夹机构能适用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1,有更强的光照,保证外部拍摄设备3在拍摄时的补光效果以及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能延长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60.本实施例中,装夹组件还包括动力端2和支撑装置,光源组件1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第二导热部设置在支撑装置的外表面上,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外部拍摄设备3,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装置,用于带动支撑装置转动,同时带动光源组件1同步转动,使光源组件1的补光方向与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方向一致。
61.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还可以设置在动力端2上。
62.具体地,外部拍摄设备3包括手机、相机或平板等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动力端2包括电机,电机包括电机转轴4、电机定子5和手柄6,电机转轴4转动连接支撑装置,电机定子5设置在电机转轴4的外围,手柄6连接于电机定子5,用户能够通过手持手柄6,通过电机转轴4转动连接支撑装置,使光源组件1的补光方向与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方向一致,还能保证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63.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装置,用于带动支撑装置转动,同时带动光源组件1同步转动,能够使光源组件1的补光方向与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方向一致,以保证光源组件1打出的光能准确照向待拍摄物体,保证拍摄的效果、拍摄效率以及成片质量。
64.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臂7和底座8,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臂7,支撑臂7连接于底座8,光源组件1设置在支撑臂7上,第二导热部设置在支撑臂7面接触于第一导热部的一面,或光源组件1设置在底座8上,第二导热部设置在底座8面接触于第一导热部的一面。需要说明的是,光源组件1设置在支撑臂7上或设置在底座8上,都与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方向一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优选设置在支撑臂7上。
65.支撑臂7可整体采用第二导热部制成,大大提高散热面积。
66.具体地,底座8包括快装板座9和快装板10,快装板10安装在快装板座9上,外部拍摄设备3安装在快装板10上。
67.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均为金属或导热树脂材质。
68.具体地,金属包括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铜、钛、银或金,导热树脂包括导热塑胶、导热硅胶或掺石墨塑胶等。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可以是相同材质或者不同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均为铝合金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可以为导热塑胶,第二导热部可以为镁合金;或者第一导热部为不锈钢,第二导热部为掺石墨塑胶。
69.现有技术中,光源组件1的外壳一般为全塑料材质构成,与光源组件1接触的结构也是塑料,而塑料的导热系数只有0.17-0.5w/mk,达不到导热的效果,使设备的散热效果极差,对光源组件1的功率也很限制,使光源组件1的补光效果不佳,拍摄出来的成片效果也不佳。
70.而本实施例中,铝合金的导热系数是155-226w/mk,镁锌合金的导热系数达100w/mk,不锈钢的导热系数是15-18w/mk,铜的导热系数是377w/mk,钛的导热系数是15.24w/mk,银的导热系数为412w/mk,金的导热系数是317w/mk,导热硅胶的导热系数为200w/mk。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的设置,能够将光源组件1产生的热传导至装夹组件,并从装夹组件散发,大大提高了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也增大了光源组件1的功率,使装夹机构能适用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1,有更强的光照,保证外部拍摄设备3在拍摄时的补光效果以及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能够延长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71.具体地,光源组件1包括led灯珠101、线路板(图中未示出)和壳体102,led灯珠101设置在壳体102的前端,线路板电连接于led灯珠101。本实施例中,壳体102由第一导热部构成,壳体102整体提供良好的热传导性能。
72.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2由第一导热部和外壳组件构成,第一导热部设置于壳体102与装夹组件直接接触的区域。采用部件组合构成的壳体102,在满足热传导的基础需求,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外壳组件。比如为了节省材料成本,外壳组件可采用成本低的普通工程塑料;或为了达到部分透光效果,外壳组价可采用透光材质的塑料制品。
73.led灯在工作时,会散发很高的热量。具体地,led灯发热的原因是因为所加入的电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光能,而是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led灯的光效目前只有100lm/w,其电光转换效率大约只有20~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70%的电能都变成了热能。具体来说,led灯结温的产生是由于两个因素所引起的:一是内部量子效率不高,也就是在电子和空穴复合时,并不能100%都产生光子,通常称为由“电流泄漏”而使pn区载流子的复合率降低。泄漏电流乘以电压就是这部分的功率,也就是转化为热能,但这部分不占主要成分,因为现在内部光子效率已经接近90%。二是内部产生的光子无法全部射出到芯片外部而最后转化为热量,这部分是主要的,因为目前这种称为外部量子效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转化为热量了。必须有良好的导热、散热体系才能确保led灯的使用寿命,减缓光衰。
74.通过壳体102包括第一导热部的设置,能够对光源组件1进行散热,将led灯珠101的热量快速传导到装夹组件上并从装夹组件传导出,使散热更顺畅,能加强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保证光源组件1的光照,延长光源组件1的使用寿命。
75.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壳体102内部填充可导热填充物(图中未示出),导热填充物用于传导led灯珠101所产生的热能。导热填充物的设置有利于光源组件1的散热,增大光源组件1的功率,加强光源组件1的补光效率,保证光源组件1的补光效果。
7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配重横梁11,配重横梁11穿设在支撑臂7上,配重横梁11侧壁设置有与支撑臂7互相配合的滑轨12,滑轨12用于使支撑臂7能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同步带动动力端2相对配重梁移动。
77.优选地,配重横梁11的设置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保证装夹机构的平衡,进一步保证安装在装夹机构上的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效果。
78.本实施例中,配重横梁11与壳体102一体成型,配重横梁11包括中空的腔体111,线
路板设置在壳体102内,或设置在腔体111内。
79.本实施例中,装夹组件还包括调节件13和卡接件(图中未示出),卡接件设置在支撑臂7上,调节件13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臂7上,用于接触卡接件,使配重横梁11固定在支撑臂7上,还用于不接触卡接件,使支撑臂7能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
80.具体地,当拨动调节件13至接触卡接件时,配重横梁11固定在支撑臂7内,支撑臂7不能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当拨动调节件13至脱离卡接件时,支撑臂7能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同步带动底座8以及动力端2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使用户能对装夹机构的重心进行调节。用户调节完重心之后,可以将调节件13拨动至接触卡接件,使配重横梁11固定在支撑臂7内。调节件13优选为拨杆。
81.本实施例中,装夹组件还包括转动台14,转动台14设置在支撑装置上,动力端2通过转动台14转动连接支撑装置。
82.具体地,电机转轴4与转动台14互相匹配连接,电机转轴4通过带动转动台14转动,同步带动支撑装置转动。
83.为了增强热传导性能,其他与支撑臂相接触的结构部件,如动力端2、配重横梁11等,都可采用第二导热部制成。
84.一种云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装夹机构。具体地,云台设备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于光源组件1和装夹组件,具体地,电路控制模块优选集成在线路板上,无需额外设置一个单独的电路控制模块,进一步节省云台设备整体的空间。
8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夹组件、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能够通过光源组件1与装夹组件之间的面接触,充分利用装夹组件上的大面积结构,以及通过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的设置,将光源组件产生的热能传导至装夹组件,并从装夹组件散发,以提高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增大光源组件1的功率,使装夹机构能适用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1,有更强的光照,保证外部拍摄设备在拍摄时的补光效果以及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能延长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86.动力端2转动连接支撑装置,用于带动支撑装置转动,同时带动光源组件1同步转动,使光源组件1的补光方向与外部拍摄设备的拍摄方向一致,以保证光源组件1打出的光能准确照向待拍摄物体,保证拍摄的效果、拍摄效率以及成片质量。
87.壳体102内部填充有导热填充物,导热填充物用于传导led灯珠101产生的热能。导热填充物的设置有利于光源组件的散热,增大光源组件的功率,加强光源组件的补光效率,保证光源组件的补光效果。
88.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腔体111内也可填充导热填充物。
89.配重横梁11穿设在支撑臂7上,配重横梁11侧壁设置有与支撑臂7互相配合的滑轨,滑轨用于使支撑臂7能相对配重横梁11移动,同步带动动力端2相对配重梁11移动,配重横梁11的设置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保证装夹机构的平衡,进一步保证安装在装夹机构上的外部拍摄设备的拍摄效果。
90.实施例2
9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夹组件、装夹机构及云台设备,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92.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可拆卸地设置在装夹组件上。光源组件1上可设置有导电端子,光源组件1可通过导电端子电连接于装夹组件,通过装夹组件向光源组件1供电;或者光源组件1内部本身设置有储能器件,光源组件1通过储能器件供电,储能器件优选为电池。
93.装夹组件包括底板20、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分别可伸缩地设置在底板20的两侧,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用于固定外部拍摄设备3。
94.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传动臂24,所述传动臂24一端与所述底板20转动连接。
95.所述传动臂24的另一端可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臂24的另一端与一电机传动连接,使所述传动臂23可进行转动。
96.所述光源组件1可采用固定或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装夹组件上,并且与所安装部位为面接触,以形成更大的热传导区域。
97.所述光源组件1可设置在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或传动臂24。具体的,所述光源组件1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21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夹臂22的第一面或所述传动臂24的表面。所述第一夹臂21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夹臂22的第一面,是区别于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固定外部拍摄设备的夹持面的其他侧面。
98.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1还可设置于所述底板20。
99.并且,所述光源组件1可以为1个,设置在上述任一位置;或所述光源组件1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提供多样化的补光效果和亮度。
100.为了提供更好的补光效果,当设置光源组件1后,外部拍摄设备3的拍摄方向与光源组件1的补光方向一致。
101.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1靠近底板20的一端和第二夹臂22靠近底板20的一端均设置有伸缩拉杆25,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分别通过伸缩拉杆25连接于底板20。第一夹臂21的第二面和第二夹臂22的第二面均包括卡槽23,卡槽23用于容纳外部拍摄设备3的外缘。
102.具体地,第一夹臂21的第二面和第二夹臂22的第二面均是靠近底板20的一面,第一夹臂21的第一面和第二夹臂22的第一面均是距离底板20较远的一面。第一夹臂21的第二面及第二夹臂22的第二面可设置有硅胶垫,用于对所固定的外部拍摄设备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103.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101,装夹机构设置一组或多组与第一磁吸组件互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组件102。具体的,第一夹臂21的第一面和/或第二夹臂22的第一面设置有与第一磁吸组件互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组件102;或者所述传动臂、所述底板也可设置第二磁吸组件102。
104.光源组件1通过第一磁吸组件101和第二磁吸组件102可拆卸地设置。
105.具体地,第一磁吸组件101和第二磁吸组件102均为磁铁;或第一磁吸组件101为磁铁,第二磁吸组件102为铁磁性金属件;或第二磁吸组件102为磁铁,第一磁吸组件101为铁磁性金属件,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之间能互相吸附。
106.同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101和第二磁吸组件102具有导电性,可作为触电进行电传导。
10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分别与底板20连接,而底板20与传动臂24连接,各个部件相互连接,形成热能的传导通道。光源组件1设置在任一位置,都可以将所产生的热能进行传导,提高了散热性能。
108.并且,底板20、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或传动臂24的内部可设置大量结构筋,且可设置散热孔位,以增加导热面积及增强散热条件。
109.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110.将实施例1得到的装夹机构在恒温箱内进行测试,对led灯珠101及附近点的温升进行采集测试,采集3609个温度数量构成温升曲线,测试环境温度为30℃,led灯珠101以6w功率工作,使用点温仪对温度进行采集,采集时间为1小时。
111.如图6所示,a曲线为led灯珠101的背面温度,b曲线为配重横梁11内距离led灯珠101较远的一面的温度,c曲线为支撑臂7距离led灯珠101较远的一端的温度,d曲线为动力端2处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a、b、c和d4条温升曲线在前期是快速上升的温升趋势,在中后半段均是比较平缓的温度变化趋势,在1个小时内,a曲线的最高温度是50.2℃,b曲线的最高温度是43℃,c曲线的最高温度是39.3℃,d曲线的最高温度是38.1℃,a曲线处的最高温度与b曲线、c曲线和d曲线的最高温度差值控制在10多度,a曲线处的温度与b曲线、c曲线和d曲线的温度差值也控制在20度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配重横梁11、支撑臂7和动力端2能够很好的对led灯珠101处的温度进行导热,将led灯珠101处的温度进行传导,实现对光源组件1的散热,提高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
112.对上述测试中的led灯珠101进行老化测试,老化测试共6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13.表1:
[0114][0115]
由表1中led灯珠101老化测试结果可得出:
[0116]
在大功率和较长时长下,灯珠是0损坏,本方案能够实现对led灯珠101的散热,能够实现光源组件1的散热,提高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还能保证光源组件1的使用寿命。
[0117]
将上述测试中的led灯珠101单独取出进行独立的温度测试,采集1106个温度数量构成温升曲线,测试环境温度为30℃,led灯珠101以6w功率工作,使用点温仪对温度进行采集,采集时间为1小时。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图中e曲线为led灯珠101背面的温度变化趋势,f曲线为led灯珠101侧面的温度变化趋势,由图可以看出,e和f两条温升曲线均在前期是快速上升的温升趋势,中期均是比较平缓的温度变化趋势,后期均是急剧下降的温度变化趋
势,在1个小时内,e曲线的最高温度是83.2℃,f曲线的最高温度是76.3℃,在工作一小时后,只能关闭电源,让led灯珠101自然降温。由此可以得出结论,led灯珠101在单独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散热效果极差,不能将温度降低,容易烧坏器件,引起短路,造成设备的毁坏。
[0118]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对led灯珠101的散热效果良好,散热温差达到45.1℃。采用本方案,能够为led灯珠101提供良好的散热环境,避免灯珠过热损坏,因此可选用远比现有常规产品更大功率的led灯珠101,大大增强了补光性能。使用本方案的led灯珠101的性能大大提升,能够将光源组件1产生的热能快速传导至装夹组件,并从装夹组件散发,以提高光源组件1的散热效率,增大光源组件1的功率,使装夹机构能适用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1,有更强的光照,保证外部拍摄设备3在拍摄时的补光效果以及拍摄出来的相片或视频效果,能够延长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0119]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01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121]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0122]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