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2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利用脱粒筒而对由割取部割取且由输送装置输送的穗秆进行脱粒的脱粒部。


背景技术:

2.以往,存在具备如下结构的联合收割机:利用输送装置对由割刀装置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将该穗秆供给至具有脱粒筒的脱粒部。关于这样的联合收割机,存在具备如下脱粒变速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该脱粒变速装置为用于与例如收割的农作物的种类、量等相应地使进行旋转动作的脱粒筒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的变速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脱粒变速装置设置于:接受来自发动机等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的脱粒筒输入轴、与以机体的前后方向为轴向的脱粒筒的旋转轴即脱粒筒轴之间。关于脱粒变速装置,在从脱粒筒输入轴至脱粒筒轴的传动机构中,通过变更相互啮合的齿轮的组合而使得向脱粒筒轴传递的旋转动力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
4.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作为脱粒变速装置,使得形成有变速用齿轮的移动体以能够通过花键嵌合而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以机体的左右方向为轴向的脱粒筒输入轴,具有与脱粒筒输入轴平行地配置并且借助锥齿轮而与脱粒筒轴啮合的中间轴。关于脱粒变速装置,将脱粒筒输入轴的旋转动力经由中间轴而传递至脱粒筒轴,接受移动体的移动操作而进行高速、中速、低速的3级的变速。对脱粒变速装置的变速操作通过使移动体移动的变速杆的操作而进行。
5.关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脱粒变速装置在脱粒部设置于对脱粒筒进行收容的脱粒室的前壁的前方。即,脱粒筒轴从脱粒部的前壁向前方延伸突出,关于从前壁突出的突出部分,构成为经由脱粒变速装置而接受旋转动力。而且,对构成包括脱粒变速装置在内的传动机构的轴等进行支承/收容的传动箱支承固定于脱粒部的前壁。此外,变速杆设置于传动箱的上侧。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859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脱粒部的前壁为借助脱粒筒轴而对作为重物的脱粒筒进行支承的部分,且为频繁地进行脱粒筒的旋转动作的通断而承受较大负担的部分。因而,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那样,根据将传动箱支承于脱粒部的前壁的结构,存在前壁的负担增大之类的问题。
10.这样,根据现有结构,将传动箱支承于承受脱粒筒的支承载荷的脱粒部的前壁,所以,当无法在脱粒部的前壁获得足够的支承强度的情况下,前壁的负担变得过大。脱粒部的前壁的负担变得过大有可能会成为例如产生前壁的变形、传动箱的倾斜等不良情况的原因。
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减轻脱粒部的前壁的负担,并且能够牢固地对脱粒筒传动箱进行支承,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伴随着变速动作的朝向脱粒筒的旋转动力的传递。
12.本发明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利用输送部对由割刀装置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将该穗秆供给至在脱粒室内具有脱粒筒的脱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筒输入轴,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脱粒变速装置,其具有用于使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向脱粒筒轴传递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的中间轴;以及脱粒筒传动箱,其对所述脱粒筒输入轴、所述中间轴以及所述脱粒筒轴的从所述脱粒室的前壁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部分进行支承,所述脱粒筒传动箱由所述前壁和所述输送部支承。
13.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脱粒筒传动箱相对于所述输送部而支承于所述输送部的上表面部。
14.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脱粒筒传动箱具有对所述中间轴进行支承的变速箱部,所述变速箱部具有将所述脱粒筒传动箱支承于所述输送部的上表面部的支承脚部。
15.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脱粒变速装置具有从所述变速箱部朝向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延伸设置的变速杆,所述联合收割机具有:杆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且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支承;以及杆移动限制部,其设置于所述杆支承部、且对所述变速杆的至少变速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16.发明效果
17.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脱粒部的前壁的负担,并且能够牢固地对脱粒筒传动箱进行支承,能够稳定地进行伴随着变速动作的朝向脱粒筒的旋转动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20.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21.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图。
22.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及其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
23.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及其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
24.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左视图。
25.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右视图。
26.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及其附近的结构的主视图。
27.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28.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
29.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30.图13是图12的d-d剖视图。
31.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的连结构造的平面部分剖视图。
32.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支承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33.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支承部的结构的平面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发明通过精心设计收容朝向包括脱粒变速装置在内的脱粒筒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的脱粒筒传动箱的支承结构,而想要减轻脱粒部的前壁的负担,并且使脱粒筒传动箱的支承变得牢固,实现伴随着变速动作的朝向脱粒筒的旋转动力的传递的稳定化。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5.[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0036]
首先,利用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朝向联合收割机1的前方时的左侧(图3中的下侧)及右侧(图3中的上侧)分别设为联合收割机1的左侧及右侧。
[0037]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是作为如下收割机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将割取的田地的农作物耙拢至机体内,进行脱粒/筛选/谷粒贮存,并能够适当地将其向收割机外输出。联合收割机1具有:能够自主行驶的行驶机体2;以及设置于行驶机体2的前端部的割取部3。割取部3构成为一边对稻谷、小麦等的未割取穗秆进行割取一边将其取入的割取装置,割取部3以能够升降的方式安装于行驶机体2。
[0038]
行驶机体2具备行驶部4,该行驶部4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部5、5的履带式行驶装置。在左右的履带部5、5之间架设有机体框架6。各履带部5具有:多个旋转体,它们包括设置于履带部5前端部的驱动链轮5a;以及履带5c,其卷绕于上述旋转体。驱动链轮5a接受联合收割机1所具备的发动机25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驱动。
[0039]
在机体框架6上的左侧设置有:对由割取部3割取并供给的穗秆进行脱粒的脱粒部7;以及对由脱粒部7脱粒而得到的谷粒进行筛选的筛选部8。脱粒部7以及筛选部8配设成使得脱粒部7处于上层且使得筛选部8处于下层的形式。
[0040]
在机体框架6上、且在脱粒部7以及筛选部8的右侧设置有谷粒贮存部9,该谷粒贮存部9具有对由筛选部8筛选的谷粒(清粒)进行贮存的谷粒箱10。在谷粒箱10内设置有朝向谷粒箱10的排出口输送贮存谷粒的下部排出输送机11(参照图4)。以与谷粒箱10的排出口连通的方式沿上下方向立起设置有纵向搬运输送机12。在纵向搬运输送机12的上端部连接设置有谷粒排出输送机13。谷粒排出输送机13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回转且能够绕水平轴上下摆动。利用上述输送机对谷粒箱10内的谷粒进行输送,并且将其从设置于谷粒排出输送机13末端部的稻谷投掷口14向卡车的货架、集装箱等排出。
[0041]
联合收割机1具备供操作员搭乘的驾驶部15。驾驶部15在机体框架6上设置于谷粒贮存部9的前方的位置、即机体框架6上的右侧前部的位置。因此,驾驶部15相对于脱粒部7而设置于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右侧)。
[0042]
驾驶部15由驾驶室16覆盖。在驾驶部15设置有:驾驶座席17;配置于驾驶座席17前方的操纵方向盘18;以及主变速杆19、副变速杆、作业离合器杆等各种操作部(参照图2)。作
业离合器杆为用于对脱粒离合器57以及割取离合器75(参照图4)进行接合断开操作的作业操作件。
[0043]
在机体框架6上的驾驶部15的下方设置有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25。发动机25利用驾驶部15的下方的空间而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的前部右侧的空间。发动机25例如为柴油发动机。
[0044]
对割取部3进行说明。割取部3具有作为输送装置的供料部30、谷物收割台(平台)31、割刀装置32、左右一对的分禾体33、33以及耙拢拔禾轮34。
[0045]
供料部30对由割取部3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向脱粒部7供给。供料部30具有:作为外壳的供料室35;以及设置于供料室35内的穗秆输送用的输送机36(参照图4)。供料部30位于驾驶室16的左侧,且设置为使得供料室35的后端开口部与脱粒部7的前侧的脱粒口7a连通的状态,该供料室35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将长边方向设为前后方向的近似四方筒状。
[0046]
谷物收割台31构成为横长斗状,并且以与供料室35的前端开口部连通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供料部30的前侧。在谷物收割台31内设置有耙拢绞龙(平台绞龙)37。耙拢绞龙37借助轴而架设为能够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方向进行旋转。
[0047]
割刀装置32设置于谷物收割台31的前下端缘部、且构成为推子状。左右一对的分禾体33、33设置为从谷物收割台31的前侧的左右侧部向前方突出。耙拢拔禾轮34为带拉杆的拔禾轮,并且设置于耙拢绞龙37的前上方的位置。耙拢拔禾轮34以能够将左右方向作为旋转轴方向而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端部借助枢轴支承在谷物收割台31的左右一对的拔禾轮支承臂34a、34a的末端部之间。耙拢拔禾轮3一边进行旋转一边连续地作用于穗秆的结荚部,由此将穗秆的结荚部向耙拢绞龙37侧耙拢。经由各种传动机构而传递的发动机25的动力用于割取部3的各部分的动作。
[0048]
关于供料室35内的输送机36,作为对其输送终端侧进行轴支承的驱动轴而具有设置于脱粒部7的前部且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割取输入轴(供料室输送机轴)38。供料部30的后端部以将割取输入轴38作为转动轴而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行驶机体2侧。另外,在供料室35的下表面部与机体框架6之间夹设有作为液压缸的升降用缸39。
[0049]
割取部3设置为:通过供料部30随着升降用缸39的伸缩动作而相对于行驶机体2转动来执行升降动作。通过割取部3的升降动作而进行割取部3的高度调节。割取部3的升降动作利用设置于驾驶部15的规定的操作部而操作。
[0050]
在供料部30的后侧设置有将由输送机36输送来的穗秆向脱粒口7a送入的前转动件26。前转动件26设置于输送机36的终端与脱粒口7a之间。前转动件26具有:称为脱粒滚筒等的近似圆筒状的转动件主体27;以及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前转动件轴28。前转动件轴28配置于转动件主体27的中心轴部,并且与转动件主体27一体地旋转。前转动件26设置于在行驶机体2的左前侧的部分的上方形成的前转动件室29(参照图7)内。
[0051]
由供料部30输送的穗秆从输送机36的终端利用前转动件26而从脱粒口7a向脱粒部7的脱粒室7b内喂入。在前转动件室29内设置有前转动件26的结构与供料部30一起构成联合收割机1的输送部20。
[0052]
对脱粒部7及筛选部8进行说明。脱粒部7具有:脱粒筒40,其设置于使得脱粒口7a在前侧开口的脱粒室7b内;以及承接网42,其配置于脱粒筒40的下方。脱粒室7b由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的机架形成。
[0053]
脱粒筒40被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脱粒筒轴41支承为能够旋转。脱粒筒40具有使脱粒筒轴41沿着中心轴的圆筒状的主体部,在主体部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叶片。在脱粒筒40的上侧以能够调节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对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进行调节的多个送尘阀。承接网42是使谷粒向下漏出的部件,并且设置为沿着脱粒筒40的下部的外周面。
[0054]
筛选部8具有:作为摆动部的摆动筛选盘43,其配置于承接网42的下方;摆动机构44,其包括利用来自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而使摆动筛选盘43摆动的摆动轴44a;一等品输送机45;二等品输送机46;以及扬谷机47。此外,如图4所示,在扬谷机47的前方设置有预风扇71,在扬谷机47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风扇72。
[0055]
摆动筛选盘43具有:供料盘、配置于供料盘的后方且对谷粒漏下量进行调节的粗筛、配置于粗筛的下方的谷粒筛等比重筛选用的结构。一等品输送机45配置于以使得一等品谷粒汇集的方式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一等品导槽内。二等品输送机46在一等品输送机45的后方的位置处配置于以使得二等品谷粒汇集的方式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二等品导槽内。扬谷机47对摆动筛选盘43输送从前下方朝后上方穿过的筛选风。
[0056]
另外,在脱粒部7以及筛选部8的配设部分的机体右侧设置有还原输送机48(参照图4)。还原输送机48以使得下端部位于二等品输送机46附近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二等品输送机46,并且以使得上端部位于脱粒筒40的前端部的附近的方式延伸设置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在还原输送机48的右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扬谷输送机49。扬谷输送机49将由一等品输送机45输送来的一等品向谷粒箱10内输送。
[0057]
具备如上结构的联合收割机1在田地通过以割取输入轴38为中心(支轴)的供料部30的升降动作而使得割取部3上升至相对于地上达到期望的高度(作为收割农作物的穗秆的割取高度)为止,从非作业状态变为作业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利用行驶机体2而行驶。由此,联合收割机1利用左右的分禾体33、33进行分禾而将收割农作物划分为割取对象与非割取对象,并且一边利用耙拢拔禾轮34对割取对象的穗秆的穗稍侧的结荚部进行耙拢一边利用割刀装置32对穗秆的结荚部进行割取。
[0058]
关于在期望的割取位置处割取的穗秆的结荚部,利用旋转驱动的耙拢绞龙37耙拢至谷物收割台31内,并且使其汇集于谷物收割台3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供料室35的入口附近,利用供料室35内的输送机36从供料室35内通过且利用前转动件26喂入至脱粒口7a进而向脱粒部7供给。
[0059]
利用脱粒部7对供给至脱粒部7的穗秆的结荚部进行脱粒处理。具体而言,供给至脱粒部7的穗秆一边利用旋转的脱粒筒40朝向后方输送一边主要在脱粒筒40与承接网42之间进行脱粒。比承接网42的网眼还要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承接网42向下漏出。未从承接网42漏下的秸秆屑等基于脱粒筒40的输送作用而从设置于筛选部8后部的排尘口向田地排出。
[0060]
另一方面,由脱粒部7进行脱粒处理并从承接网42向下漏出的谷粒利用筛选部8而进行筛选处理。具体而言,由脱粒筒40脱粒且从承接网42向下漏出的脱粒物通过摆动筛选盘43的比重筛选作用和扬谷机47的风力筛选作用而筛选为精粒等谷粒(一等品)、带枝梗的谷粒等谷粒与秸秆的混合物(二等品)、以及秸秆屑等并将其取出。
[0061]
通过筛选部8的筛选而从摆动筛选盘43掉落的谷粒(一等品)利用一等品输送机45
以及连接设置于该一等品输送机45的扬谷输送机49而向谷粒箱10输送。二等品利用二等品输送机46以及连接设置于该二等品输送机46的还原输送机48而向脱粒筒40的脱粒始端侧返回,并再次实施脱粒处理。秸秆屑等从设置于筛选部8后部的排尘口向田地排出。
[0062]
接下来,利用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的动力传递结构进行说明。联合收割机1利用发动机25的旋转动力而对割取部3、行驶部4、脱粒部7、筛选部8以及谷粒贮存部9进行驱动。
[0063]
发动机25具有第1输出轴25a以及第2输出轴25b。第1输出轴25a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行驶部4、脱粒部7、筛选部8以及割取部3。第2输出轴25b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谷粒贮存部9。此外,第2输出轴25b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设置于发动机25的冷却风扇25d的风扇轴。另外,发动机25具有对使升降用缸39等执行动作的供给泵54进行驱动的作业机泵轴。
[0064]
关于朝向行驶部4的动力传递系统,第1输出轴25a的旋转动力利用第1带传动机构51而传递至hst输入轴52,并且输入至包括行驶用hst以及回转用hst在内的变速器53。在此,“hst”是指采用如下方式的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利用液压马达将驱动液压泵而产生的液压再次转换为旋转力。利用变速器53的驱动力驱动构成行驶部4的履带部5的驱动链轮5a而使其旋转。
[0065]
关于朝向脱粒部7的动力传递系统,第1输出轴25a的旋转动力利用第2带传动机构55而传递至脱粒部输入轴56。在第2带传动机构55设置有将第1输出轴25a的旋转动力任意断续地向脱粒部输入轴56传递的脱粒离合器57。
[0066]
脱粒部输入轴56的旋转动力利用第3带传动机构58而传递至脱粒筒输入轴59。脱粒筒输入轴59的旋转动力经由脱粒变速装置60而传递至脱粒筒轴41。脱粒变速装置60对于从脱粒筒输入轴59向脱粒筒轴41输入的旋转动力而进行高速/低速的2个级别的变速。
[0067]
根据这样的结构,发动机25的驱动力向脱粒部7传递。而且,通过设置于驾驶部15的作业离合器杆的操作而使得脱粒离合器57接合/断开,由此断续地向脱粒部7进行动力传递。
[0068]
关于朝向筛选部8的动力传递系统,脱粒部输入轴56具有扬谷机47的支承轴部,脱粒部输入轴56的旋转动力利用第4带传动机构61而传递至轴支承于脱粒中间轴62的带轮旋转体63。带轮旋转体63的旋转动力利用规定的传动机构而传递至预风扇71以及扬谷机47。另外,脱粒部输入轴56的旋转动力利用规定的传动机构而分别传递至使一等品输送机45旋转的一等品输送机轴45a、使第二风扇72旋转的第二风扇轴72a、以及使二等品输送机46旋转的二等品输送机轴46a。
[0069]
一等品输送机轴45a的旋转动力利用规定的传动机构而传递至扬谷输送机49。二等品输送机轴46a的旋转动力利用第5带传动机构64而传递至摆动机构44的摆动轴44a。二等品输送机轴46a的旋转动力借助锥齿轮而传递至还原输送机48。
[0070]
关于朝向割取部3的动力传递系统,带轮旋转体63的旋转动力利用第6带传动机构73而传递至前转动件轴28。在第6带传动机构73设置有将带轮旋转体63的旋转动力任意断续地向前转动件轴28传递的割取离合器75。前转动件轴28的旋转动力利用第1链传动机构65而传递至割取输入轴38。通过割取输入轴38的旋转驱动而使得供料室35内的输送机36执行动作。
[0071]
割取输入轴38的旋转动力利用第2链传动机构66而传递至pf(平台)驱动轴67。pf
驱动轴67的旋转动力经由第3链传动机构68而传递至使耙拢绞龙37旋转的pf绞龙轴37a。另外,pf驱动轴67的旋转动力经由第7带传动机构69而传递至对割刀装置32进行驱动的割刀驱动轴32a。另外,pf驱动轴67的旋转动力利用包括拔禾轮中间轴70的第4链传动机构76而传递至使耙拢拔禾轮34旋转的拔禾轮轴34b。
[0072]
根据这样的结构,发动机25的驱动力向割取部3传递。而且,通过设置于驾驶部15的作业离合器杆的操作而使得割取离合器75接合/断开,由此断续地向割取部3进行动力传递。
[0073]
关于朝向谷粒贮存部9的动力传递系统,第2输出轴25b的旋转动力利用包括谷粒箱中间轴77的动力传递机构而传递至下部排出输送机11的旋转轴11a,旋转轴11a的旋转动力经由锥齿轮而传递至纵向搬运输送机12的旋转轴12a。旋转轴12a的旋转动力利用规定的传动机构而传递至谷粒排出输送机13的旋转轴13a。此外,关于谷粒贮存部9,作为接受谷粒箱中间轴77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进行驱动的结构而具备:具有吸引风扇轴78a的吸引风扇78;以及具有压缩机轴79a的压缩机79。
[0074]
如上,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利用输送部20对由割取部3的割刀装置32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将该穗秆供给至在脱粒室7b内具有脱粒筒轴41的脱粒部7。而且,关于联合收割机1,作为朝向脱粒筒40的动力传递结构而具备:脱粒筒输入轴59,其接受来自发动机25的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脱粒变速装置60,其具有用于使从脱粒筒输入轴59向作为脱粒筒40的旋转轴的脱粒筒轴41传递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的中间轴125;以及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图5~图14对朝向脱粒筒40的动力传递结构进行说明。
[0075]
如图5~图14所示,脱粒筒传动箱80设置于形成脱粒室7b的前壁81的上部前侧。前壁81为以前后方向为厚度方向的铅垂板状部分,并且位于脱粒筒40的前方。前壁81具有作为铅垂状平面的前表面81a。前壁81与位于脱粒筒40后方的脱粒室7b的后壁82(参照图1、图3)一起借助脱粒筒轴41而对脱粒筒40进行支承。
[0076]
前壁81与后壁82、左侧壁面83以及右侧壁面84一起形成作为在俯视观察时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空间的脱粒室7b。形成脱粒室7b的前后左右的各壁由多个板状部件等构成。
[0077]
脱粒筒传动箱80为对脱粒筒输入轴59、脱粒变速装置60以及作为脱粒筒轴41的前方延伸突出部的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进行收容的箱体(参照图10)。脱粒筒传动箱80对脱粒筒输入轴59、脱粒变速装置60的中间轴125以及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进行支承。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为脱粒筒轴41的前端部,且为脱粒筒轴41的从收容脱粒筒40的脱粒室7b的前壁81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部分。
[0078]
脱粒筒传动箱80具有:主传动箱部85,其对脱粒筒输入轴59进行收容;以及变速箱部86,其相对于主传动箱部85一体地设置且对脱粒变速装置60进行收容。变速箱部86包括对脱粒变速装置60的中间轴125进行支承的部分。另外,关于脱粒筒传动箱80,作为与变速箱部86一体设置的箱部分而具有对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进行收容的纵箱部87。
[0079]
主传动箱部85为沿着以左右方向为中心轴方向的近似圆筒状的外形的箱部分。主传动箱部85在左右方向上使得左侧的端部位于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右侧附近、并且使得右侧的端部位于与右侧壁面84大致相同的位置。使脱粒筒输入轴59位于主传动箱部85的中心轴部。
[0080]
变速箱部86作为相对于主传动箱部85扩径的扩径状的部分而设置于主传动箱部85的靠右侧的位置。变速箱部86为使得上侧相对于主传动箱部85而较大地突出的偏心凸缘状的箱部分。变速箱部86具有在侧视观察时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椭圆状的外形。
[0081]
变速箱部86的大致上半部设为从主传动箱部85朝向上方突出的上方突出部86a。变速箱部86将主传动箱部85在左右方向上分断为作为比变速箱部86更靠左侧的部分且构成主传动箱部85的大部分的左箱部85a、以及作为比变速箱部86更靠右侧的部分的右箱部85b。
[0082]
纵箱部87为具有以前后方向为中心轴方向的近似圆筒状的外形的箱部分。纵箱部87具有:构成纵箱部87的后部的基部箱部87a;以及构成纵箱部87的前部的扩径箱部87b。扩径箱部87b为相对于基部箱部87a而扩径的扩径部分且具有近似半椭圆筒状的外形。使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位于纵箱部87的中心轴部。
[0083]
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主传动箱部85、变速箱部86、以及纵箱部87而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大致呈“l”字状。主要收容/支承于主传动箱部85以及变速箱部86内的脱粒筒输入轴59以左右方向为轴向。使脱粒筒输入轴59的轴中心线位于与将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收容/支承于纵箱部87内的脱粒筒轴41的轴中心线共通的水平面上,由此使得脱粒筒输入轴59位于与脱粒筒轴41相同的高度。
[0084]
如上那样设置于脱粒室7b前方的脱粒筒传动箱80由构成联合收割机1的外部装配件的传动箱罩89以及左侧罩90覆盖(参照图1、图3)。传动箱罩89以及左侧罩90与前壁81等一起形成对脱粒筒传动箱80以及设置于其周围的结构进行收容的收容空间。
[0085]
传动箱罩89为主要将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上侧及前侧覆盖的罩。左侧罩90为将脱粒筒传动箱80的左侧及脱粒室7b的前端部的左侧等覆盖的罩,并且设置为一触即可拆装。
[0086]
利用图10~图13详细地对朝向脱粒筒传动箱80以及脱粒筒40的动力传递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图11的a-a位置的俯视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c-c位置的主视剖视图。图13是图12的d-d剖视图。
[0087]
关于脱粒筒传动箱80,作为其主要构成部件而具备:第1箱部件91,其形成纵箱部87;第2箱部件92,其形成主传动箱部85的左箱部85a以及变速箱部86的左侧部分;以及第3箱部件93,其形成变速箱部86的右侧部分以及主传动箱部85的右箱部85b。上述箱部件例如为铸造品,利用螺栓等而相互固定,由此构成一体的脱粒筒传动箱80。
[0088]
第2箱部件92的左侧固定于第1箱部件91的前部右侧。在第1箱部件91的前部右侧形成有在侧视观察时大致呈六边形的凸缘部91a。在第2箱部件92的左侧缘部形成有在侧视观察时大致呈六边形的凸缘部92a。第1箱部件91以及第2箱部件92在使凸缘部91a、92a的端面彼此对齐的状态下利用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10个)螺栓94而相互固定。
[0089]
第3箱部件93的左侧固定于第2箱部件92的右侧。在第2箱部件92的右侧形成有构成变速箱部86的左侧部分的变速左箱部92b。变速左箱部92b为与变速箱部86的侧视时外形对应地构成在侧视观察时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椭圆状的外形的凸缘状部分。第3箱部件93的左侧部分设为构成变速箱部86的右侧大部分的变速右箱部93a。变速右箱部93a与变速左箱部92b同样地构成在侧视观察时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近似椭圆状的外形。第2箱部件92以及第3箱部件93在使变速左箱部92b与变速右箱部93a的端面彼此对齐的状态下利用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个)螺栓95而相互固定。
[0090]
如图10所示,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利用轴承101、102而在前后2处部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1箱部件91。前侧的轴承101设置为与第1箱部件91所具有的扁平状的前壁部91b嵌合的状态,并且对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前端部进行支承。后侧的轴承102设置于第1箱部件9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并且对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进行支承。此外,脱粒筒轴41借助轴承103等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脱粒室7b的前壁81。
[0091]
脱粒筒输入轴59配置于变速箱部86的下部以及主传动箱部85内,并且利用轴承105、106、107、108而在4处部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2箱部件92以及第3箱部件93。左侧的轴承105设置于第2箱部件92的左侧的端部,并且对脱粒筒输入轴59的左侧的端部进行支承。
[0092]
中间的2个轴承106、107设置于第2箱部件92的右侧部分,并且对脱粒筒输入轴59的中间部进行支承。右侧的轴承108设置于第3箱部件93的右侧部分,并且对脱粒筒输入轴59的右侧部分进行支承。
[0093]
脱粒筒输入轴59使其右侧的端部从第3箱部件93的右侧朝向右侧且朝箱外突出而设为箱外突出部59a。在脱粒筒输入轴59的箱外突出部59a固定有脱粒筒输入带轮110。脱粒筒输入带轮110与轴支承于脱粒部输入轴56的带轮111以及卷绕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和带轮111的带112一起构成第3带传动机构58(参照图4、图8)。
[0094]
脱粒筒输入轴59的旋转动力利用相互啮合的第1锥齿轮115以及第2锥齿轮116而传递至脱粒筒轴41。第1锥齿轮115固定设置在位于纵箱部87的扩径箱部87b内的脱粒筒输入轴59的左侧的端部。此外,脱粒筒输入轴59借助构成第1锥齿轮115的基部的筒状部115a而受到轴承105的支承。第2锥齿轮116固定设置于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轴向的中央部。此外,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借助构成第2锥齿轮116的基部的筒状部116a而受到轴承102的支承。
[0095]
在纵箱部87的扩径箱部87b的上表面部设置有用于向纵箱部87内供给机油的注油口117。注油口117通过盖部件117b的拆装而开闭,该盖部件117b被螺纹固定于在扩径箱部87b的上表面部贯通形成的螺纹孔部117a。
[0096]
在脱粒筒传动箱80内、且在下游侧轴部122的支承部分的上下2处部位形成有通油路118。通油路118在第2箱部件92的内周面以在横剖视图中构成近似半圆状的凹部的方式形成为沿着脱粒筒输入轴59的轴向(以下称为“输入轴方向”。)的直线状的槽部分。上下的通油路118设置为:在输入轴方向观察时以脱粒筒输入轴59的轴心的位置为中心而上下对称。
[0097]
关于通油路118,在第2箱部件92遍及整个左右方向而形成,在左侧面向扩径箱部87b内而开口,在右侧面向变速箱部86内而开口。根据这样的结构,从注油口117供给至纵箱部87内的机油主要利用下侧的通油路118而从主传动箱部85的左箱部85a内向变速箱部86内以及右箱部85b内引导。上侧的通油路118主要作为空气通路而发挥功能。
[0098]
另外,在变速箱部86的下部设置有排泄螺栓119。排泄螺栓119在第2箱部件92的变速左箱部92b的下端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与变速箱部86内连通的排泄孔92c而拆装。此外,在纵箱部87的前表面部的下端部也同样地设置有排泄螺栓120(参照图9)。
[0099]
参照图10、图12及图14对脱粒变速装置60进行说明。脱粒筒输入轴59利用构成脱
粒筒输入轴59的右侧的大致一半的上游侧轴部121、以及构成脱粒筒输入轴59的左侧的大致一半的下游侧轴部122而分割为2个轴部分。上游侧轴部121以及下游侧轴部122配置于同一轴心上,并且在设置于第2箱部件92的右侧部分的轴承107的附近位置使端面彼此接近对置。
[0100]
上游侧轴部121为在箱外突出部59a受到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固定、并且在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受到轴承108的支承的轴部分。下游侧轴部122为在其左侧的端部受到第1锥齿轮115的固定、并且受到轴承105、106、107的支承的轴部分。
[0101]
脱粒变速装置60包括:设置于脱粒筒输入轴59的输入轴侧齿轮;与脱粒筒输入轴59平行地设置的中间轴125;以及与设置于中间轴125的输入轴侧齿轮啮合的中间轴侧齿轮。关于脱粒变速装置60,作为输入轴侧齿轮而具有第1齿轮131以及第4齿轮134,作为中间轴侧齿轮而具有第2齿轮132以及第3齿轮133。
[0102]
如图12所示,中间轴125位于脱粒筒输入轴59的上方,并且在变速箱部86的上方突出部86a内支承为能够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而旋转。中间轴125位于:处于变速箱部86下部的脱粒筒输入轴59的上游侧轴部121的左侧部分的上方。
[0103]
中间轴125支承为架设于上方突出部86a的左右的壁部之间的形式。关于中间轴125,利用设置为与上方突出部86a的右侧壁部嵌合的状态的轴承126而对右侧的端部进行支承,并且利用设置为与上方突出部86a的左侧壁部嵌合的状态的轴承127而对左侧的端部进行支承。
[0104]
在中间轴125的右侧部分固定设置有第2齿轮132,在中间轴125的左侧部分固定设置有第3齿轮133。第2齿轮132以及第3齿轮133分别设置于与上方突出部86a的左右的侧壁部接近的位置,并且与中间轴125一体地旋转。
[0105]
第1齿轮131在上游侧轴部121设置于与第2齿轮132对应的位置。关于第1齿轮131,以能够相对于上游侧轴部121而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游侧轴部121,并且使齿轮主体部与第2齿轮132啮合。
[0106]
第4齿轮134固定于下游侧轴部122的右侧的端部,并且设置为无法相对于下游侧轴部122而相对旋转。关于第4齿轮134,使齿轮主体部与第3齿轮133啮合,并且在齿轮主体部的左侧具有供下游侧轴部122的右侧的端部插入嵌合的筒状的支承筒部134a。脱粒筒输入轴59在下游侧轴部122的右侧端部借助支承筒部134a而受到轴承106、107的支承。下游侧轴部122与第4齿轮134一体地旋转。
[0107]
在第4齿轮134的齿轮主体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支承筒部134a连通的圆形的开口部134b。上游侧轴部121使其左侧的端部插入至开口部134b内、并且设置为相对于第4齿轮134而相对旋转自如。
[0108]
在上游侧轴部121、且在第1齿轮131与第4齿轮134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作为环状部件的引导环135。引导环135在上游侧轴部121构成扩径部,并且设为与上游侧轴部121一体旋转的部分。在引导环135的外周面部形成有沿着输入轴方向的花键槽。
[0109]
在第1齿轮131的齿轮主体部的左侧形成有卡止突部131c。卡止突部131c为与引导环135大致同径的圆环状部分,并且从右侧与引导环135接触。在卡止突部131c的外周部形成有外周凹凸部,该外周凹凸部通过与引导环135的外周面部的花键槽匹配而形成相对于花键槽连续的槽。
[0110]
另一方面,在第4齿轮134的齿轮主体部的右侧形成有卡止突部134c。卡止突部134c为与引导环135大致同径的圆环状部分,并且从左侧与引导环135接触。在卡止突部134c的外周部形成有外周凹凸部,该外周凹凸部通过与引导环135的外周面部的花键槽匹配而形成相对于花键槽连续的槽。
[0111]
在引导环135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移动体的变速滑块137。变速滑块137为圆环状部件,并且在内周侧形成有与引导环135的花键槽花键嵌合的凹凸形状部。也就是说,变速滑块137设置为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在输入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外嵌于引导环135状态。变速滑块137具有与引导环135的宽度尺寸(输入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尺寸。
[0112]
变速滑块137在输入轴方向的两侧具有扩径部137b,将上述扩径部137b之间的部分设为构成沿着圆筒面的外周面的滑块中间部137c(参照图14)。变速滑块137利用两侧的扩径部137b和滑块中间部137c而以在从中心轴线通过的剖视图中构成近似“u”字状的横截面形状的方式形成外周槽137a。
[0113]
变速滑块137能够以与相对于引导环135的嵌合形式相同的形式分别嵌合于第1齿轮131的卡止突部131c以及第4齿轮134的卡止突部134c。变速滑块137嵌合于第1齿轮131的卡止突部131c而形成为与第1齿轮131卡合的状态,并形成为无法相对于第1齿轮131而相对旋转的状态。同样地,变速滑块137嵌合于第4齿轮134的卡止突部134c而形成为与第4齿轮134卡合的状态,并形成为无法相对于第4齿轮134而相对旋转的状态。
[0114]
变速滑块137在输入轴方向上移动而保持相对于引导环135的嵌合状态且形成为与第1齿轮131或第4齿轮134卡合的状态。即,变速滑块137位于其移动范围的右侧而形成为一边使左侧部分与引导环135卡合一边使右侧部分与第1齿轮131的卡止突部131c卡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变速滑块137位于其移动范围的左侧而形成为一边使右侧部分与引导环135卡合一边使左侧部分与第4齿轮134的卡止突部134c卡合的状态。
[0115]
在这样的结构中,变速滑块137位于右侧而将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经由引导环135以及变速滑块137传递至第1齿轮131。也就是说,形成为第1齿轮13与上游侧轴部121一体旋转的状态。由此,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从第1齿轮131经由第2齿轮132、中间轴125、第3齿轮133、第4齿轮134而变速并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下游侧轴部122的旋转动力经由第1锥齿轮115以及第2锥齿轮116而传递至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此外,在变速滑块137位于右侧的状态下,上游侧轴部121与下游侧轴部122形成为相互断缘的状态。
[0116]
这样,将变速滑块137位于右侧而使得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变速并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的状态设为“第1卡合状态”。图10、图12及图14中示出了第1卡合状态。
[0117]
另一方面,变速滑块137位于左侧而使得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经由引导环135以及变速滑块137传递至第4齿轮134。也就是说,形成为第4齿轮134与上游侧轴部121一体旋转的状态,并形成为对第4齿轮134进行固定支承的下游侧轴部122与上游侧轴部121一体旋转的状态(同步旋转的状态)。由此,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不变速而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
[0118]
这样,将变速滑块137位于左侧而使得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以1:1的关系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的状态设为“第2卡合状态”。此外,图14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了第2卡合状态。
[0119]
关于第1卡合状态,第1齿轮131的直径小于第2齿轮132的直径,由此相对于第2齿
轮132而作为小齿轮发挥功能。第3齿轮133的直径小于第2齿轮132以及第4齿轮134的直径,由此相对于第4齿轮134而作为小齿轮发挥功能。例如,第1齿轮131以及第3齿轮133的齿数为19,第2齿轮132以及第4齿轮134的齿数为28。
[0120]
因此,在第1卡合状态下,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借助第1齿轮131以及第2齿轮132而减速并传递至中间轴125,中间轴125的旋转借助第3齿轮133以及第4齿轮134而减速并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与此相对,在第2卡合状态下,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不减速而传递至下游侧轴部122,上述轴部一体地等速旋转。
[0121]
这样,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脱粒变速装置60,变速滑块137位于右侧的第1卡合状态为输入至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被减速并传递至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低速状态。与此相对,变速滑块137位于左侧的第2卡合状态为输入至上游侧轴部121的旋转动力不变速而传递至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41a的高速状态。此外,构成脱粒变速装置60的各齿轮的齿数、齿轮之间的减速比等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0122]
如上,脱粒变速装置60构成为:将变速滑块137的移动操作作为变速操作而使得输入至脱粒筒轴41的旋转动力的旋转速度能够进行2级变速。在后面叙述用于进行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操作的结构。
[0123]
关于朝向具备如上结构的脱粒筒40的动力传递结构,对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脱粒筒传动箱80由脱粒部7的前壁81和输送部20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脱粒筒传动箱80支承于脱粒部7的前壁81,并且具有作为相对于输送部20上表面部的支承部的下方支承部。也就是说,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相对于前壁81的后侧支承部、与相对于输送部20上表面部的下侧支承部这2处部位的支承部而固定支承于联合收割机1的主体侧。
[0124]
对作为脱粒筒传动箱80的第1支承部的后侧支承部进行说明。脱粒筒传动箱80在纵箱部87的后端部具有在主视观察时构成近似正方形的外形的板状的凸缘部141而作为后方支承部。凸缘部141设置于纵箱部87的基部箱部87a的后侧,并形成为相对于基部箱部87a而构成凸缘状。凸缘部141具有在主视观察时使得大致整体与扩径箱部87b重叠的程度的大小,并且在主视观察时使得左侧的上下的角部从扩径箱部87b露出。
[0125]
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将凸缘部141贯通的固定螺栓142而固定于前壁81。固定螺栓142从前侧将分别形成于凸缘部141以及前壁81的孔部贯通,并且螺旋插入至设置于前壁81的后表面81b侧的螺纹孔部143。螺纹孔部143为具有供固定螺栓142螺纹卡合的螺纹孔的紧固用部分,例如将螺母状的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前壁81的后表面81b而设置。
[0126]
这样,脱粒筒传动箱80在凸缘部141利用固定螺栓142以及螺纹孔部143而紧固固定于前壁81。此外,也可以代替螺纹孔部143而使用与固定螺栓142螺纹卡合的螺母等紧固部件。
[0127]
基于固定螺栓142的固定部在凸缘部141设置于作为主视观察形状的近似正方形的四个角。也就是说,凸缘部141利用4个固定螺栓142而固定于前壁81。在脱粒筒传动箱80的后侧的支承部,前壁81的前表面81a设为相对于凸缘部141的接触面,并且设为相对于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面。
[0128]
对作为脱粒筒传动箱80的第2支承部的下侧支承部进行说明。脱粒筒传动箱80在变速箱部86的下侧具有构成下方支承部的支承脚部150。支承脚部150为在侧视观察时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下部形状的外形的底座部分。
[0129]
支承脚部150为与脱粒筒传动箱80的变速箱部86一体形成的部分。即,关于变速箱部86,将形成有对脱粒变速装置60进行收容的收容空间的部分设为箱主体部86a,并且具有与箱主体部86a一体形成的支承脚部150。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脚部150设置为第3箱部件93的一部分。
[0130]
支承脚部150具有右侧面部151、左侧面部152以及底面部153。右侧面部151以及左侧面部152为从箱主体部86a的下部向下侧延伸突出而形成的部分,在侧视观察时相互重叠,并且构成支承脚部150的侧视观察外形。底面部153为将右侧面部151以及左侧面部152的下端部彼此连结的平面状的面部,具有在俯视观察时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的外形,并且构成支承脚部150的底部。
[0131]
右侧面部151为铅垂板状的部分。与此相对,如图13所示,左侧面部152具有前斜边部152a、后斜边部152b以及中央边部152c。因而,在左侧面部152,利用前斜边部152a以及中央边部152c与变速箱部86的箱主体部86a的下部一起形成前侧开口部152d,利用中央边部152c以及后斜边部152b与变速箱部86的箱主体部86a的下部一起形成后侧开口部152e。
[0132]
在底面部153上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且在右侧面部151与左侧面部152之间形成有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中间壁部155。另外,在作为右侧面部151的右表面的外侧面、与第3箱部件93的右侧的筒状部之间形成有在主视观察时构成近似三角形的肋部156。
[0133]
脱粒筒传动箱80相对于输送部20而支承于输送部20的上表面部。即,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将支承脚部150的底面部153贯通的固定螺栓160而固定于构成输送部20的上表面部的右侧上表面部161。右侧上表面部161为从前壁81的右侧部分朝向前方呈水平状配置的右支承臂部件162的上表面部。
[0134]
右侧上表面部161为水平板状的部分,并且位于脱粒筒传动箱80的变速箱部86的下方。右侧上表面部161具有作为水平状的平面的上表面161a。右侧上表面部161在俯视观察时构成以左右外侧(右侧)为斜边部且宽度从后侧到前侧逐渐变窄的近似梯形。
[0135]
右支承臂部件162架设于构成前壁81的右侧部分的右前壁形成部件163、与设置于右前壁形成部件163前方的右前支承柱164之间。右支承臂部件162、右前壁形成部件163以及右前支承柱164在前转动件26的右侧用作形成前转动件室29的框架部件。
[0136]
右前壁形成部件163为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的柱状部件,由上部形成前壁81的右上侧部分。右前支承柱164以比右前壁形成部件163还要低的高度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转动件26与割取输入轴38之间。右前支承柱164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供料室35的右侧附近。
[0137]
对支承脚部150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160从上侧将分别形成于底面部153以及右侧上表面部161的孔部贯通,并且螺旋插入至设置于右侧上表面部161的下表面161b侧的螺纹孔部165。螺纹孔部165为具有供固定螺栓160螺纹卡合的螺纹孔的紧固用部分,例如将螺母状的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将右侧上表面部161的下表面161b而设置。
[0138]
这样,支承脚部150在底面部153利用固定螺栓160以及螺纹孔部165而紧固固定于右侧上表面部161。此外,也可以代替螺纹孔部165而使用与固定螺栓160螺纹卡合的螺母等紧固部件。
[0139]
基于固定螺栓160的固定部在底面部153设置于前后的两端部。也就是说,底面部153利用2个固定螺栓160而固定于右侧上表面部161。在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下侧的支承部,
右侧上表面部161的上表面161a设为相对于底面部153的接触面,并且设为相对于支承脚部150的支承面。
[0140]
如上,脱粒筒传动箱80在脱粒部7的前上方的位置处支承为固定于脱粒部7的前壁81以及输送部20的上表面部即右侧上表面部161的状态。而且,关于变速箱部86,作为与箱主体部86a一体形成的部分而具有将脱粒筒传动箱80支承于右侧上表面部161的支承脚部150。
[0141]
对用于进行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操作的结构进行说明。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操作通过从脱粒筒传动箱80延伸突出的变速杆170的操作而进行。脱粒变速装置60具有从变速箱部86朝向机体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延伸设置的变速杆170。即,通过变速杆170的操作而使得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滑块137进行移动,从而对第1卡合状态与第2卡合状态进行切换。变速杆170借助变速叉171以及变速支承轴172而与变速滑块137连结。
[0142]
变速叉171为以输入轴方向(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部件,并且具有:两股状的叉主体部171a;以及从叉主体部171a朝向前方延伸突出的叉延伸突出部171b(参照图14)。变速叉171在使叉主体部171a嵌合于变速滑块137的外周槽137a的状态下与变速滑块137卡合。随着变速叉171在输入轴方向上移动,变速滑块137与变速叉171一起在输入轴方向上移动。
[0143]
叉主体部171a为在输入轴方向观察时构成半圆状的凹部的部分,将敞开侧设为后侧,相对于变速滑块137而嵌合于外周槽137a。即,叉主体部171a的半圆状的凹部与变速滑块137的滑块中间部137c的外周面的弯曲形状一致,叉主体部171a以将滑块中间部137c夹入的形式嵌合于变速滑块137。外周槽137a的宽度、即左右的扩径部137b之间的间隔比变速叉171的板厚稍大,在叉主体部171a与扩径部137b之间存在间隙。由此,变速叉171能够以与该间隙对应的量相对于变速滑块137在输入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0144]
叉延伸突出部171b具有在输入轴方向观察时以前侧为顶部侧的近似三角形。变速支承轴172将叉延伸突出部171b的前侧的端部贯通。
[0145]
变速叉17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变速滑块137而相对旋转。变速叉171以在支承于变速滑块137以及变速支承轴172的状态下在旋转方向上保持姿势的方式(以不改变朝向的方式)设置于随着脱粒筒输入轴59的旋转而旋转的变速滑块137。
[0146]
在变速滑块137的旋转动作中,叉主体部171a的凹部的内周面设为相对于滑块中间部137c的外周面的滑动接触面。另外,在变速滑块137随着变速叉171的移动而在输入轴方向上进行的移动中,叉主体部171a的左右的侧面(板面)设为相对于扩径部137b的内侧面的接触面。
[0147]
变速支承轴172为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棒状部件,并且以输入轴方向为轴向而设置于脱粒筒输入轴59的前上方的位置。变速支承轴172在将形成于叉延伸突出部171b前端部的孔部171c贯通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而固定设置于变速叉171。
[0148]
变速支承轴172在支承于变速箱部86的状态下在输入轴方向观察时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变速支承轴172在变速箱部86的箱主体部86a位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前部。
[0149]
如图14所示,变速支承轴172使其右侧部分插入至在构成箱主体部86a的变速右箱部93a形成的引导孔部175。引导孔部175为将左侧设为开口侧的孔部,并且具有与变速支承
轴172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孔径。在变速支承轴172的轴向移动中,引导孔部175的内周面设为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的外周面172a的滑动接触面。
[0150]
变速支承轴172使其左侧部分支承于在构成箱主体部86a的变速左箱部92b形成的支承孔部176。变速支承轴172借助作为圆筒状部件的轴环177等轴支承部件而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孔部176。
[0151]
变速支承轴172使变速叉171固定于相对于引导孔部175的插入部分与相对于支承孔部176的支承部分之间的轴部分。也就是说,变速叉171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而支承于在变速支承轴172的轴向的移动范围内不与变速箱部86发生干涉的位置。
[0152]
变速支承轴172使其左侧的端部经由支承孔部176而向变速箱部86外突出,将该突出部分设为突出轴部172b。在突出轴部172b固定有变速杆170。
[0153]
变速杆170具有:杆主体部181;以及设置于杆主体部181的基端部的支承板部182。变速杆170使支承板部182固定于变速支承轴172的突出轴部172b,使杆主体部181从支承板部182朝向左侧延伸。也就是说,变速杆170从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的支承部朝向机体左侧延伸设置。
[0154]
杆主体部181将除了其末端侧(左侧)部分以外的大部分设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棒状部分即直线部181a。大致整个杆主体部181设为构成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圆棒状部分。在直线部181a的基端部(右端部)的后侧呈水平状地设置有支承板部182。支承板部182将板状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直线部181a而设置。
[0155]
支承板部182在俯视观察时具有近似三角形或者近似梯形的外形,并且在后侧的端部受到变速支承轴172的突出轴部172b的固定。支承板部182利用固定销183而固定于突出轴部172b。固定销183从上方沿上下方向将分别形成于支承板部182以及突出轴部172b的孔部贯通,并利用挡圈等卡止部件184而固定(参照图13)。
[0156]
如上,关于联合收割机1,作为脱粒变速装置60的操作部而具有变速杆170,该变速杆170从变速箱部86延伸突出并且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朝向驾驶部15侧的相反侧即左侧延伸设置。变速杆170的杆主体部181从箱主体部86a的前部朝向左侧延伸突出,从主传动箱部85的左箱部85a以及纵箱部87的前侧通过,延伸设置到前壁81的左侧缘部的位置。
[0157]
在杆主体部181的末端部设置有把持部181b。把持部181b为以与直线部181a一起构成近似直角状的角部的方式使棒状部分相对于直线部181a朝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的部分。通过把持着把持部181b在左右方向上对变速杆170进行推拉操作(参照图14的箭头a1),而使得变速杆170、变速支承轴172、变速叉171以及变速滑块137一体移动,由此进行脱粒变速装置60的操作。
[0158]
如图14所示,在变速支承轴172设置有作为定位机构的球座机构190。球座机构190随着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操作而将变速支承轴172保持于与第1卡合状态以及第2卡合状态的各状态对应的位置。球座机构190使由螺旋弹簧192施力的滚珠193嵌合于在变速支承轴172形成的2个外周槽191的任一个而使变速支承轴172定位。
[0159]
外周槽191为在从变速支承轴172的轴心通过的纵剖视图中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的外周面172a而构成半圆状的凹部的缩径部。2个外周槽191中的位于左侧的一个外周槽191a形成于与第1卡合状态下的变速支承轴17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位于右侧的端部附近的另一个外周槽191b形成于与第2卡合状态下的变速支承轴17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0160]
螺旋弹簧192插入至支承孔部195内,该支承孔部195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形成于变速右箱部93a、且是变速支承轴172的前侧的部位。螺旋弹簧192在由螺旋插入至支承孔部195的支承螺栓196支承的状态下设置为以与变速支承轴17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为伸缩方向的朝向。
[0161]
支承孔部195以从前侧与引导孔部175连通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形成于在变速右箱部93a的前壁部形成的凸台部93b内。支承孔部195的前侧部分为螺纹面,支承螺栓196在螺旋插入至支承孔部195的状态下将螺旋弹簧192支承于其末端侧部分。
[0162]
滚珠193夹持于螺旋弹簧192与变速支承轴172之间。滚珠193在被螺旋弹簧192向变速支承轴172侧施力的状态下使一部分面向引导孔部175内而突出,从而嵌合于变速支承轴172的外周槽191。
[0163]
关于如上结构,滚珠193从嵌合于任一外周槽191的状态起随着变速杆170的操作所引起的变速支承轴172的移动而被变速支承轴172推压并克服螺旋弹簧192的作用力而没入至支承孔部195内,并形成为与变速支承轴172的外周面172a抵接的状态。也就是说,随着变速支承轴172的移动而使得滚珠193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的卡合自动地解除。而且,通过变速支承轴172的移动而使得任一外周槽191到达与滚珠193对应的位置,由此基于螺旋弹簧192的作用力而使得滚珠193自动地嵌合于外周槽191,并形成为变速支承轴172被定位的状态。
[0164]
变速杆170在其把持部181b的附近固定支承于联合收割机1的本机侧。即,联合收割机1具有:杆支承部200,其设置于输送部20且对变速杆170进行支承;以及杆固定部220,其设置于杆支承部200且对变速杆170进行固定。
[0165]
杆支承部200设置于构成输送部20上表面部的左侧上表面部201上。左侧上表面部201设置为与支承变速箱部86的右侧上表面部161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左侧上表面部201为从前壁81的左侧部分朝向前方呈水平状地配置的左支承臂部件202的上表面部。
[0166]
左侧上表面部201为水平板状的部分,位于变速杆170的左侧端部的下方。左侧上表面部201具有作为水平状的平面的上表面201a。左侧上表面部201在俯视观察时构成以左右外侧(左侧)为斜边部且宽度从后侧朝向前侧逐渐变窄的近似梯形。
[0167]
左支承臂部件202架设于构成前壁81的左侧部分的左前壁形成部件203、与设置于左前壁形成部件203前方的左前支承柱204之间。左支承臂部件202、左前壁形成部件203以及左前支承柱204在前转动件26的左侧用作形成前转动件室29的框架部件。
[0168]
左前壁形成部件203为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的柱状部件,并且由上部形成前壁81的左上侧部分。左前支承柱204以比左前壁形成部件203还要低的高度立起设置于机体框架6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转动件26与割取输入轴38之间。左前支承柱204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供料室35的左侧附近。
[0169]
杆支承部200具有:支承基座部210,其设置于左侧上表面部201上;以及钩部218,其设置于支承基座部210。
[0170]
支承基座部210具有底面部211、左侧面部212、前表面部213以及上表面部214的4个面部。底面部211为在俯视观察时以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板状的部分,并且构成支承基座部210的底部。左侧面部212为铅垂板状的部分,并且具有在侧视观察时使得前侧呈铅垂状的近似梯形。
[0171]
前表面部213为铅垂板状的部分,并且具有在主视观察时使得左侧呈铅垂状的上下较长的倒立的近似梯形。上表面部214为在俯视观察时构成近似三角形的水平板状的部分,并且设置为架设于左侧面部212与前表面部213各自的上边部之间的形式。支承基座部210例如由利用1张钢板以左侧面部212为基部且使得其他面部弯曲形成的部件而构成。
[0172]
构成支承基座部210的多面状部件利用将底面部211贯通的固定螺栓216而固定于左侧上表面部201。固定螺栓216从上侧将分别形成于底面部211以及左侧上表面部201的孔部贯通,并且螺旋插入至设置于左侧上表面部201的下表面201b侧的螺纹孔部217。螺纹孔部217为具有供固定螺栓216螺纹卡合的螺纹孔的紧固用部分,例如将螺母状的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左侧上表面部201的下表面201b而设置。
[0173]
这样,构成支承基座部210的多面状部件在底面部211利用固定螺栓216以及螺纹孔部217而紧固固定于左侧上表面部201。此外,也可以代替螺纹孔部217而使用与固定螺栓216螺纹卡合的螺母等紧固部件。
[0174]
基于固定螺栓216的固定部在底面部211设置于前后两侧的部分。也就是说,底面部211利用2个固定螺栓216而固定于左侧上表面部201。
[0175]
钩部218为从下侧将朝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杆主体部181支承为保持其水平状态且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支承部。钩部218通过焊接等将弯曲为近似“l”字状的棒状部件固定于支承基座部210的左侧面部212的上部而设置。
[0176]
钩部218将一个边部设为沿着前后方向的横轴部218a,将另一个边部设为沿着上下方向的纵轴部218b。关于钩部218,将横轴部218a作为相对于左侧面部212的固定部,使得由两个轴部构成的直角状的角部位于比支承基座部210的前表面部213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使得纵轴部218b从横轴部218a的前端部朝向上方立起。杆主体部181位于前表面部213与纵轴部218b之间。
[0177]
根据如上结构的杆支承部200,杆主体部181由钩部218的横轴部218a从下侧支承,且支承为利用前表面部213与纵轴部218b使得前后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允许左右方向的移动的状态。此外,钩部218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在侧视观察时呈环状的部分等。即,作为钩部218,只要能够允许杆主体部181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与支承基座部210一起对杆主体部181的前后移动进行限制即可。
[0178]
如图15及图16所示,杆固定部220设置于杆支承部200,作为对变速杆170的至少变速操作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杆移动限制部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杆固定部220为将杆主体部181固定于支承基座部210的前表面部213的部分。
[0179]
杆固定部220利用杆固定部件230而将杆主体部181固定于支承基座部210的前表面部213。杆固定部件230为所谓的带把手的螺栓,并且具有在外周部具有多个凹部的把手部230a、以及形成有外螺纹部分的轴状的螺栓部230b。
[0180]
杆固定部件230使螺栓部230b从前侧将形成于杆主体部181的卡止孔181c、以及形成于前表面部213的孔部213a贯通,并螺旋插入至设置于前表面部213的背侧的螺纹孔部231。螺纹孔部231为具有供螺栓部230b螺纹卡合的螺纹孔的紧固用部分,例如将螺母状的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前表面部213的背面而设置。
[0181]
杆主体部181将卡止孔181c的形成部位设为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部181d。关于板状部181d,其板厚尺寸小于直线部181a的圆棒状的部分的外径,并且上下方向
的尺寸大于该外径。板状部181d在直线部181a构成相对于轴状部分而上下伸出的扁平状部分。
[0182]
关于杆固定部220,通过对杆固定部件230进行旋转操作而进行紧固,由此在利用杆固定部件230的把手部230a与支承基座部210的前表面部213夹持板状部181d的状态下对杆主体部181进行支承固定。杆固定部件230通过将把手部230a作为把持部手动地进行旋转操作而相对于杆主体部181以及支承基座部210拆装。
[0183]
在支承基座部210的前表面部213、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的2处部位,设置有作为杆固定部件230的安装部的孔部213a以及螺纹孔部231。右侧的孔部213a以及螺纹孔部231为与脱粒变速装置60的第1卡合状态(低速状态)对应的安装部,左侧的孔部213a以及螺纹孔部231为与脱粒变速装置60的第2卡合状态(高速状态)对应的安装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杆固定部件230的安装部而在支承基座部210侧设置有低速用/高速用的2处部位的安装部,但是,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例如将支承基座部210侧的安装部设为1处部位,在杆主体部181侧形成有低速用/高速用的2处部位的卡止孔181c。
[0184]
关于如上结构,当进行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时,首先,将覆盖脱粒筒传动箱80左侧的左侧罩90拆下,由此形成为能够对杆固定部220进行处理的状态。而且,在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中,在将杆固定部件230拆下之后的状态下,把持着把持部181b在左右方向上对变速杆170进行移动操作,从而进行第1卡合状态与第2卡合状态的切换。
[0185]
在此,在从第1卡合状态变为第2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低速状态切换为高速状态的情况下,作为变速操作而进行向左侧拉动变速杆170的操作。另一方面,在从第2卡合状态变为第1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从高速状态切换为低速状态的情况下,作为变速操作而进行向右侧压入变速杆170的操作。
[0186]
在进行第1卡合状态与第2卡合状态的切换之后,安装紧固杆固定部件230,从而形成为变速杆170的杆主体部181支承固定于机体左侧的部位的状态。另外,使变速杆170一体移动的变速支承轴172在第1卡合状态与第2卡合状态的各状态下受到基于球座机构190的定位作用。操作者能够利用球座机构190而将变速杆170到达与作为切换对象的各卡合状态对应的位置作为伴随着滚珠193相对于变速支承轴172的卡合作用的操作感来获得。
[0187]
如上脱粒变速装置6的变速操作在例如发动机25的停止时等、脱粒筒输入轴59停止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基于脱粒变速装置60的脱粒筒40的旋转速度的切换例如与收割的农作物的种类、量等相应地进行,以便进行脱粒部7的有效的脱粒处理。例如,脱粒筒40以比较高的速度旋转的高速状态用于稻谷、小麦的收割,脱粒筒40以比较低的速度旋转的低速状态用于大豆的收割。
[0188]
根据具备如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能够减轻脱粒部7的前壁81的负担,并且能够牢固地对脱粒筒传动箱80进行支承,能够稳定地进行伴随着变速动作的朝向脱粒筒40的旋转动力的传递。
[0189]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使得脱粒筒传动箱80形成为具有主传动箱部85和变速箱部86的结构,并且,具备利用相对于脱粒室7b的前壁81的后侧支承部、相对于输送部20的上表面部的下方支承部而对脱粒筒传动箱80进行支承的结构。也就是说,脱粒筒传动箱80由基于前壁81的纵向面与基于输送部20上表面部的横向面的两个面进行支承。
[0190]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多个支承部而分担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载荷,所以,
能够降低作用于脱粒室7b的前壁81的载荷。特别地,脱粒筒传动箱80包括对脱粒变速装置60进行收容的变速箱部86,所以,与不具备脱粒变速装置60时的脱粒筒传动箱的结构相比,形成为比较大型的重物。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脱粒室7b的前壁81的负担。
[0191]
由此,能够抑制例如前壁81的变形、脱粒筒传动箱80的倾斜等不良情况,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设置在脱粒筒传动箱80内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朝向脱粒筒40的旋转动力的传递,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脱粒变速装置60的脱粒筒40的变速。特别地,当进行对脱粒筒40的输入的通断时,由于脱粒筒传动箱80的振动等而使得对前壁81的负担增大,但是,即便针对这样的负担,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结构,也能够牢固且稳定地对脱粒筒传动箱80进行支承。
[0192]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变速箱部86具有:箱主体部86a;以及与箱主体部86a一体形成的支承脚部150。
[0193]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一部分设为下方支承部,所以,能够使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结形成为简单的结构。由此,能够在设置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下方支承部时避免导致部件件数的增加、组装工时的增加。
[0194]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作为脱粒变速装置60的操作部而具有:从变速箱部86延伸突出且朝向驾驶部15侧的相反侧即左侧延伸设置的变速杆170,并且具有:设置于输送部20的上表面部上的杆支承部200;以及设置于杆支承部200的杆固定部220。
[0195]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针对脱粒筒40的变速操作的操作性。即,从联合收割机1的本机侧方侧(左侧)这样的离开变速箱部86的位置通过变速杆170的推拉操作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进行脱粒筒40的变速操作,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性。另外,通过将一触即可拆装的左侧罩90拆下而能够进行变速杆170的操作,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变速操作。
[0196]
另外,通过使变速杆170借助变速叉171以及变速支承轴172而与脱粒变速装置60的变速滑块137连结并对变速杆170进行手动操作的结构,能够利用廉价且简单的结构而实现用于对脱粒筒40进行变速的结构。另外,能够牢固且稳定地对脱粒筒传动箱80进行支承,所以,针对从脱粒筒传动箱80延伸突出的变速杆170的推拉操作而能够获得稳定的操作感。
[0197]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变速装置60,安装有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上游侧轴部121与安装有第2锥齿轮116的下游侧轴部122呈同轴状地配置。也就是说,脱粒变速装置60的输入轴部与输出轴部呈同轴状地配置。
[0198]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备脱粒变速装置60的结构、与不具备脱粒变速装置60的结构中,能够使得输入轴部的位置与输出轴部的位置共通。由此,针对例如不具备脱粒变速装置60的已存的结构,不变更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第2锥齿轮116等的位置而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
[0199]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构成脱粒变速装置60的中间轴125相对于脱粒筒输入轴59而设置于上方的位置,变速箱部86设置为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箱部分。
[0200]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脱粒筒传动箱80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构成。由此,能够容易地避免脱粒筒传动箱80与传动箱罩89发生干涉。另外,与例如将中间轴125配置于脱粒筒
输入轴59的前方的结构等相比,能够降低作用于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部、特别是下方支承部的应力。因而,能够使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下方支承部变得紧凑。
[0201]
另外,根据具有下方支承部而作为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部的结构,能够容易地确保脱粒筒传动箱80针对脱粒筒输入轴59借助脱粒筒输入带轮110而从带112承受的张力的支承强度。
[0202]
即,如图8所示,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一起接受带112的卷绕的带轮111相对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而位于后下方,对脱粒筒输入带轮110作用有作为带112的张力的主要是下方的张力。这样作用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下方的张力经由脱粒筒输入轴59而支承于基于支承脚部150的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下方支承部。也就是说,针对利用带112作用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下方的拉伸力,支承脚部150形成为突出支承于右侧上表面部161的形式。
[0203]
由此,能够利用从下侧支承脱粒筒传动箱80的下方支承部而承受带112对脱粒筒输入带轮110施加的下方的张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承脱粒筒传动箱80。此外,在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后下方设置有从带112的外周侧抵接的张紧带轮113。
[0204]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脱粒筒传动箱80的支承结构,基于与带轮111相对于脱粒筒输入带轮110的配置结构的关系,从针对带112施加的张力的支承强度的观点来看,也能够稳定地支承脱粒筒传动箱80。
[0205]
如上那样利用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符合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形式。
[020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供料部30的后方设置有前转动件26,但是,输送部20可以是例如利用供料部30的输送机36向脱粒口7a内喂入穗秆的结构等不具有前转动件的结构。
[020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脱粒变速装置60形成为如下结构:对经由中间轴125而传递的旋转动力进行减速传递,但是,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对经由中间轴125而传递的旋转动力进行增速传递。
[020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脱粒筒传动箱80利用支承脚部150而相对于输送部20支承于作为形成前转动件室29的框架部件之一的右支承臂部件162的右侧上表面部161上,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即,脱粒筒传动箱80相对于输送部20的支承位置例如可以是前转动件室29的上表面部中的、右侧上表面部161与左侧上表面部201之间的中间部分。
[0209]
附图标记说明
[0210]
1联合收割机
[0211]
2行驶机体
[0212]
3割取部
[0213]
7脱粒部
[0214]
7b脱粒室
[0215]
15驾驶部
[0216]
20输送部
[0217]
25发动机(驱动源)
[0218]
30供料部
[0219]
26前转动件
[0220]
29前转动件室
[0221]
32割刀装置
[0222]
40脱粒筒
[0223]
41脱粒筒轴
[0224]
41a脱粒筒轴延伸突出部
[0225]
59脱粒筒输入轴
[0226]
60脱粒变速装置
[0227]
80脱粒筒传动箱
[0228]
81前壁
[0229]
85主传动箱部
[0230]
86变速箱部
[0231]
86a箱主体部
[0232]
125中间轴
[0233]
141凸缘部
[0234]
150支承脚部
[0235]
161右侧上表面部(上表面部)
[0236]
162右支承臂部件
[0237]
170变速杆
[0238]
200杆支承部
[0239]
201左侧上表面部
[0240]
210支承基座部
[0241]
220杆固定部(杆移动限制部)
[0242]
230杆固定部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