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用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22:3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用净水器。


背景技术:

2.家用水的主要来源就是自来水,而自来水又取自天然水源,目前随着环境的恶化,自来水的用水安全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自来水的便利性,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通常直接采用自来水清洗蔬菜、水果等食用物品,但其实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申请号:201922385052.6,公开了一种家用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储水盒、收纳包、输水装置、水管接头、水桶、第一支撑板、挡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出水口、指示灯、储物箱、橡胶垫、支撑柱、滚轮、过滤管、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紫外线消毒灯、中心管、第一纳滤膜片、第二纳滤膜片、胶带封套、进水隔网、产水隔网、压缩活性炭滤芯、pp聚丙烯喷熔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输液管、增压泵和阀门。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浪费水资源,比较环保,杀菌,消毒比较彻底,使得水质比较好,当需要使用大量水时,比较节省时间,适合家用,防止过滤管损坏,影响正常使用,使用方法简便,便于操作。
4.以上对比文件的净水器无法控制出水的温度,如需要特定温度的水通常需要等待,不够便捷,且在家用接水的过程中,如身边有儿童,则很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接水时的安全性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家用净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净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净水器无法控制出水的温度,如需要特定温度的水通常需要等待,不够便捷,且在家用接水的过程中,如身边有儿童,则很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接水时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包括开水器壳体,所述开水器壳体底部外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连通有管路,所述管路的设置有三个出水口,所述开水器壳体内顶部设置有三个水箱,三个所述水箱与管路的三个出水口相连通,三个所述水箱与管路的三个出水口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开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三个电磁阀并联,三个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低液位传感器,所述低液位传感器上方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所述低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三个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控制器与加热管电性连接,所述高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三个所述水箱下方连通有出水龙头,三个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的进水端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连通有ro反渗透膜滤芯,所述ro反渗透膜滤芯的出水口与管路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开水器壳体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防烫板,所述防烫板另一面设置有滑块,所述开水器壳体外表面开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开水器壳体内底部固定
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防烫板剖面呈凵字形。
11.进一步的,所述开水器壳体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表面固定设置有储物盒。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家用净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3.其一:本实用新型,本技术净水器通过低液位传感器、高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电磁阀来单独控制每个水箱的加水操作,且搭配温度传感器来控制不同水箱的水温,以满足不同的饮用需求,本技术的净水器无需等待水源加热至指定温度,可实现设好常用的温度,随用随取,十分方便。
14.其二:本实用新型,在接水的过程中,可手动按压水源按钮,在出水龙头出水的同时,电动推杆可推动防烫板向上升起,从而将接水区域周围防护起来,以免小孩碰撞或水杯不慎掉落而导致烫伤,其过程可有效提高接水时的安全性,水源按钮处可设置触碰感应器,从而保证人员按压取水的过程中,触碰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作业。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烫板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开水器壳体;2、进水口;3、活性炭滤芯;4、ro反渗透膜滤芯;5、管路;6、水箱;7、电磁阀;8、低液位传感器;9、高液位传感器;10、出水龙头;11、支撑台;12、储物盒;13、防烫板;1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家用净水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开水器壳体1,开水器壳体1底部外壁设置有进水口2,进水口2连通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连通有管路5,管路5的设置有三个出水口,开水器壳体1内顶部设置有三个水箱6,三个水箱6与管路5的三个出水口相连通,三个水箱6与管路5的三个出水口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7,开水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三个电磁阀7并联,三个水箱6内部设置有低液位传感器8,低液位传感器8上方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9,低液位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三个水箱6内设置有加热管,控制器与加热管电性连接,高液位传感器9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三个水箱6下方
连通有出水龙头10,三个水箱6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净水器可放置在家庭的墙边并通过进水口2接上水源,且连通电源即可,而开水器壳体1内顶部的三个水箱6内均设置有低液位传感器8,当低液位传感器8未感知到水源时,会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会控制相应的空水箱6电磁阀打开7,从而使水源流入该水箱6内补充水源,且在高液位传感器9感知水源后截停水路,而且在低液位传感器8感知到水源时,控制器会一同控制加热管进行加热,而每个水箱6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并可通过净水器的操作面板进行温度设定,从而通过控制器和加热管控制每个水箱6内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饮用需求,比如有些的茶叶和饮品需要100摄氏度的沸水,而有的需要80摄氏度,本技术的净水器无需等待水源加热至指定温度,可实现设好常用的温度,随用随取,十分方便。
24.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滤芯3,活性炭滤芯3的进水端与进水口2相连通,活性炭滤芯3连通有ro反渗透膜滤芯4,ro反渗透膜滤芯4的出水口与管路5相连通,通入水箱6内的水源可通过活性炭滤芯3进行异味和杂质的过滤,并配合ro反渗透膜滤芯4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过滤,以去除水源的细菌病毒,保证饮用水的食用安全。
25.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开水器壳体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防烫板13,防烫板13另一面设置有滑块,开水器壳体1外表面开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开水器壳体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的伸缩端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在接水的过程中,可手动按压水源按钮,在出水龙头10出水的同时,电动推杆14可推动防烫板13向上升起,从而将接水区域周围防护起来,以免小孩碰撞或水杯不慎掉落而导致烫伤,其过程可有效提高接水时的安全性,水源按钮处可设置触碰感应器,从而保证人员按压取水的过程中,触碰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4作业。
26.防烫板13剖面呈凵字形,可提高对开水器的前方和边缘进行防护,保证安全性。
27.开水器壳体1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台11,支撑台11表面固定设置有储物盒12,支撑台11表面的储物盒12可用于放置茶叶,饮品等,方便拿取,提高了净水器的功能性。
28.工作原理:首先本技术净水器可放置在家庭的墙边并通过进水口2接上水源,且连通电源即可,然后开水器壳体1内顶部的三个水箱6内均设置有低液位传感器8,当低液位传感器8未感知到水源时,会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会控制相应的空水箱6电磁阀打开7,从而使水源流入该水箱6内补充水源,且在高液位传感器9感知水源后截停水路,而且在低液位传感器8感知到水源时,控制器会一同控制加热管进行加热,而每个水箱6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并可通过净水器的操作面板进行温度设定,从而通过控制器和加热管控制每个水箱6内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饮用需求,比如有些的茶叶和饮品需要100摄氏度的沸水,而有的需要80摄氏度,本技术的净水器无需等待水源加热至指定温度,可实现设好常用的温度,随用随取,十分方便,而在接水的过程中,可手动按压水源按钮,在出水龙头10出水的同时,电动推杆14可推动防烫板13向上升起,从而将接水区域周围防护起来,以免小孩碰撞或水杯不慎掉落而导致烫伤,其过程可有效提高接水时的安全性,水源按钮处可设置触碰感应器,从而保证人员按压取水的过程中,触碰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4作业,液位传感器型号为
““
ele-802"”,控制器型号为“c8051f020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型号为“am2305”,触碰传感器型号为“crph4-1637554409011”,。
2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