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绕线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8:22: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管组件。


背景技术:

2.以往,有一种在马达等中使用的绕线管组件,如图10所示,包括:绕线管10x,该绕线管10x具有筒部11x、位于该筒部11x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凸缘部12ax和从该凸缘部12ax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台13x;第一端子销20ax和第二端子销20bx,该第一端子销20ax和第二端子销20bx分别从端子台13x的径向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且第一端子销20ax位于第二端子销20bx的周向上的一侧;以及线圈线,该线圈线的中间部构成卷绕于筒部11x的卷绕部31x,该线圈线的作为卷绕部31x的卷绕起始侧的端部构成从卷绕部31x的轴向上的一侧延伸至第一端子销20ax的第一延伸部32x,该线圈线的作为卷绕部31x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构成从卷绕部31x的轴向上的一侧延伸至第二端子销20bx的第二延伸部33x。
3.此外,在上述绕线管组件中,为了方便线圈线缠绕于第一端子销20ax和第二端子销20bx,在端子台13x的径向外侧面上,在第一端子销20ax与第二端子销20bx之间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1311x和第二突起1312x,第二突起1312x位于第一突起1311x与第二端子销20bx之间,并且,第一延伸部32x从卷绕部31x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一突起1311x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一突起1311x后,朝周向上的一侧折弯而朝第一端子销20ax延伸,第二延伸部33x从卷绕部31x朝周向上的一侧延伸至第二突起1312x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二突起1312x后,朝周向上的另一侧折弯而朝第二端子20bx销延伸。
4.不过,在上述绕线管组件中,有时需要在端子台13x的周向上的侧面安装其它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其它部件容易与线圈线的第一延伸部32x或第二延伸部33x接触而导致第一延伸部32x或第二延伸部33x断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管组件,有助于避免线圈线的朝端子销延伸的卷绕起始侧和卷绕结束侧的延伸部因与安装于端子台的周向侧面的部件接触而断线以及因卷绕起始侧和卷绕结束侧的延伸部彼此接触而引起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管组件,包括:绕线管,该绕线管具有筒部、位于该筒部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凸缘部和从该凸缘部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台;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该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分别从所述端子台的径向外侧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且所述第一端子销位于所述第二端子销的周向上的一侧;以及线圈线,该线圈线的中间部构成卷绕于所述筒部的卷绕部,该线圈线的作为所述卷绕部的卷绕起始侧的端部构成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子销的第一延伸部,该线圈线的作为所述卷绕部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构成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子销的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端子台的所述径向外侧面上,在所述第一端子销与所述
第二端子销之间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位于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端子销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卷绕部朝周向上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一突起后,折弯而朝所述第一端子销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卷绕部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突起后,折弯而朝所述第二端子销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卷绕部朝周向上的一侧延伸而开始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的点(即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突起的接触起始点)比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卷绕部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延伸而开始与所述第二突起接触的点(即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突起的接触起始点)靠轴向上的一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第一延伸部从卷绕部朝周向上的一侧延伸至第一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一突起后,折弯而朝第一端子销延伸,第二延伸部从卷绕部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二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二突起后,折弯而朝第二端子销延伸,因此,即使在端子台的周向上的侧面安装其它部件,也容易抑制该其它部件接触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而导致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断线;并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一突起的接触起始点比第二延伸部与第二突起的接触起始点靠轴向上的一侧,因此,有助于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在沿轴向观察时彼此交叉的部分在轴向上分离,从而避免因振动、冲击等而导致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接触部覆膜磨损、线圈线损伤以及由绝缘耐压变差引起的短路等。
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端子台在所述第一端子销与所述第二端子销之间具有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一面和朝向径向外侧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倒角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端子台在第一端子销与第二端子销之间具有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一面和朝向径向外侧的第二面,在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倒角部,因此,能防止第一延伸部因与形成在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处的棱边接触而断线。
1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所述第二延伸部且比所述第一倒角部靠近所述第一端子销的第二倒角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在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二延伸部且比第一倒角部靠近第一端子销的第二倒角部,因此,能防止第二延伸部因与形成在第一面与第二面的交界处的棱边接触而断线。
1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倒角部的靠近所述第一端子销的端部形成有避让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三倒角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在第一倒角部的靠近第一端子销的端部形成有避让第一延伸部的第三倒角部,因此,能防止第一延伸部因形成于第一倒角部的靠近第一端子销的端部的棱边而断线。
14.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面与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垂直。
1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沿轴向延伸至所述第一面所在的平面。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分别沿轴向延伸至第一面所
在的平面,因此,容易提高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1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端子台在所述第一端子销与所述第二端子销之间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朝径向内侧凹陷,在轴向上贯通,且供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一突起的面向所述第二突起的侧面与所述凹部的面向所述第二突起的侧壁面齐平,所述第二突起的面向所述第一突起的侧面与所述凹部的面向所述第一突起的侧壁面齐平。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端子台在第一端子销与第二端子销之间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朝径向内侧凹陷,在轴向上贯通,且供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穿过,因此,有助于减小整体的径向尺寸;并且,第一突起的面向第二突起的侧面与凹部的面向第二突起的侧壁面齐平,第二突起的面向第一突起的侧面与凹部的面向第一突起的侧壁面齐平,因此,在卷绕线圈线时,容易使第一延伸部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一突起且使第二延伸部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二突起,从而提高卷绕效率。
1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端子台的轴向上的一侧的面呈具有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波纹形状,所述第一端子销和所述第二端子销分别在轴向上与所述波纹形状的所述波峰部重叠。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端子台的轴向上的一侧的面呈具有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波纹形状,因此,在沿轴向以端子台彼此接触的方式并排设置两个绕线管组件时,可使一个绕线管组件的端子台的波峰部、波谷部与另一个绕线管组件的端子台的波谷部、波峰部彼此嵌合,从而缩短整体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分别在轴向上与波纹形状的波峰部重叠,因此,容易确保端子台的设有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的部分的壁厚,避免因端子台的设有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的部分强度不足而导致第一端子销、第二端子销歪倒等。
21.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端子销和所述第二端子销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在轴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在沿所述第一端子销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端子销与所述第二端子销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在周向上偏离所述绕线管的中心线。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在轴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在沿第一端子销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与第二端子销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在周向上偏离绕线管的中心线,因此,在使一个绕线管组件的端子台的波峰部、波谷部与另一个绕线管组件的端子台的波谷部、波峰部彼此嵌合时,容易抑制在与第一端子销、第二端子销和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整体尺寸,有助于小型化。
2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中,优选所述端子台的周向上的一侧的侧面形成有朝向周向上的另一侧凹陷的安装凹部,在沿所述第一端子销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端子销与所述第二端子销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相对于所述绕线管的中心线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偏移。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端子台的周向上的一侧的侧面形成有朝向周向上的另一侧凹陷的安装凹部,在沿第一端子销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与第二端子销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相对于绕线管的中心线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偏移,因此,即使在安装凹
部处安装其它部件,也容易抑制该其它部件接触第二延伸部而导致第二延伸部断线。
25.(实用新型效果)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延伸部从卷绕部朝周向上的一侧延伸至第一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一突起后,折弯而朝第一端子销延伸,第二延伸部从卷绕部朝周向上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二突起并从轴向上的一侧接触第二突起后,折弯而朝第二端子销延伸,因此,即使在端子台的周向上的侧面安装其它部件,也容易抑制该其它部件接触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而导致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断线;并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一突起的接触起始点比第二延伸部与第二突起的接触起始点靠轴向上的一侧,因此,有助于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在沿轴向观察时彼此交叉的部分在轴向上分离,从而避免因振动、冲击等而导致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接触部覆膜磨损、线圈线产生损伤以及绝缘耐压变差引起的短路等。
附图说明
27.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
28.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
29.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另一侧且与图2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状态。
30.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一侧观察的状态。
31.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一侧观察的状态。
32.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的端子台附近的局部俯视图。
33.图7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绕线管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
34.图8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变形例的绕线管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且表示从轴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
35.图9是示意表示将两个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组合使用时的俯视图。
36.图10是示意表示现有的绕线管组件的立体图。
37.(符号说明)
[0038]1ꢀꢀꢀꢀꢀꢀꢀꢀꢀꢀꢀꢀꢀꢀꢀꢀꢀꢀ
绕线管组件
[0039]
10
ꢀꢀꢀꢀꢀꢀꢀꢀꢀꢀꢀꢀꢀꢀꢀꢀꢀ
绕线管
[0040]
11
ꢀꢀꢀꢀꢀꢀꢀꢀꢀꢀꢀꢀꢀꢀꢀꢀꢀ
筒部
[0041]
12a
ꢀꢀꢀꢀꢀꢀꢀꢀꢀꢀꢀꢀꢀꢀꢀꢀ
凸缘部
[0042]
12b
ꢀꢀꢀꢀꢀꢀꢀꢀꢀꢀꢀꢀꢀꢀꢀꢀ
凸缘部
[0043]
13
ꢀꢀꢀꢀꢀꢀꢀꢀꢀꢀꢀꢀꢀꢀꢀꢀꢀ
端子台
[0044]
131
ꢀꢀꢀꢀꢀꢀꢀꢀꢀꢀꢀꢀꢀꢀꢀꢀ
径向外侧面
[0045]
132
ꢀꢀꢀꢀꢀꢀꢀꢀꢀꢀꢀꢀꢀꢀꢀꢀ
第一侧面
[0046]
1311
ꢀꢀꢀꢀꢀꢀꢀꢀꢀꢀꢀꢀꢀꢀꢀ
第一突起
[0047]
1312
ꢀꢀꢀꢀꢀꢀꢀꢀꢀꢀꢀꢀꢀꢀꢀ
第二突起
[0048]
133
ꢀꢀꢀꢀꢀꢀꢀꢀꢀꢀꢀꢀꢀꢀꢀꢀ
第二侧面
[0049]
20a
ꢀꢀꢀꢀꢀꢀꢀꢀꢀꢀꢀꢀꢀꢀꢀꢀ
第一端子销
[0050]
20b
ꢀꢀꢀꢀꢀꢀꢀꢀꢀꢀꢀꢀꢀꢀꢀꢀ
第二端子销
[0051]
30
ꢀꢀꢀꢀꢀꢀꢀꢀꢀꢀꢀꢀꢀꢀꢀꢀꢀ
线圈线
[0052]
31
ꢀꢀꢀꢀꢀꢀꢀꢀꢀꢀꢀꢀꢀꢀꢀꢀꢀ
卷绕部
[0053]
32
ꢀꢀꢀꢀꢀꢀꢀꢀꢀꢀꢀꢀꢀꢀꢀꢀꢀ
第一延伸部
[0054]
33
ꢀꢀꢀꢀꢀꢀꢀꢀꢀꢀꢀꢀꢀꢀꢀꢀꢀ
第二延伸部
[0055]
34
ꢀꢀꢀꢀꢀꢀꢀꢀꢀꢀꢀꢀꢀꢀꢀꢀꢀ
第一缠绕部
[0056]
35
ꢀꢀꢀꢀꢀꢀꢀꢀꢀꢀꢀꢀꢀꢀꢀꢀꢀ
第二缠绕部
[0057]
sf1
ꢀꢀꢀꢀꢀꢀꢀꢀꢀꢀꢀꢀꢀꢀꢀꢀ
第一面
[0058]
sf2
ꢀꢀꢀꢀꢀꢀꢀꢀꢀꢀꢀꢀꢀꢀꢀꢀ
第二面
[0059]
cf1
ꢀꢀꢀꢀꢀꢀꢀꢀꢀꢀꢀꢀꢀꢀꢀꢀ
第一倒角部
[0060]
cf2
ꢀꢀꢀꢀꢀꢀꢀꢀꢀꢀꢀꢀꢀꢀꢀꢀ
第二倒角部
[0061]
cf3
ꢀꢀꢀꢀꢀꢀꢀꢀꢀꢀꢀꢀꢀꢀꢀꢀ
第三倒角部
[0062]
cv
ꢀꢀꢀꢀꢀꢀꢀꢀꢀꢀꢀꢀꢀꢀꢀꢀꢀ
凹部
[0063]
ac
ꢀꢀꢀꢀꢀꢀꢀꢀꢀꢀꢀꢀꢀꢀꢀꢀꢀ
安装凹部
[0064]
s1
ꢀꢀꢀꢀꢀꢀꢀꢀꢀꢀꢀꢀꢀꢀꢀꢀꢀ
第一突起的被接触面
[0065]
s2
ꢀꢀꢀꢀꢀꢀꢀꢀꢀꢀꢀꢀꢀꢀꢀꢀꢀ
第二突起的被接触面
[0066]
l1
ꢀꢀꢀꢀꢀꢀꢀꢀꢀꢀꢀꢀꢀꢀꢀꢀꢀ
轴向上的一侧
[0067]
l2
ꢀꢀꢀꢀꢀꢀꢀꢀꢀꢀꢀꢀꢀꢀꢀꢀꢀ
轴向上的另一侧
[0068]
c1
ꢀꢀꢀꢀꢀꢀꢀꢀꢀꢀꢀꢀꢀꢀꢀꢀ
周向上的一侧
[0069]
c2
ꢀꢀꢀꢀꢀꢀꢀꢀꢀꢀꢀꢀꢀꢀꢀꢀꢀ
周向上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进行说明。
[0071]
此外,在本文中,“轴向”、“周向”、“径向”均以绕线管10的中心线为基准。
[0072]
(绕线管组件的整体结构)
[0073]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管组件1包括:绕线管10,该绕线管10具有筒部11、位于该筒部11的轴向上的一侧l1的端部的凸缘部12a和从该凸缘部12a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台13;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该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分别从端子台13的径向外侧面131朝径向外侧突出,且第一端子销20a位于第二端子销20b的周向上的一侧c1;以及线圈线30,该线圈线30的中间部构成卷绕于筒部11的卷绕部31,该线圈线30的作为卷绕部31的卷绕起始侧的端部构成从卷绕部31的轴向上的一侧l1延伸至第一端子销20a的第一延伸部32,该线圈线30的作为卷绕部31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构成从卷绕部31的轴向上的一侧l1延伸至第二端子销20b的第二延伸部33。
[0074]
此外,如图1至图5所示,在端子台13的径向外侧面131上,在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1311和第二突起1312,第二突起1312位
于第一突起1311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并且,第一延伸部32从卷绕部31朝周向上的一侧c1延伸至第一突起1311并从轴向上的一侧l1接触第一突起131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被接触面s1)后,折弯而朝第一端子销20a延伸。并且,第二延伸部33从卷绕部131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延伸至第二突起1312并从轴向上的一侧l1接触第二突起1312(在图示的例子中是被接触面s2)后,折弯而朝第二端子销20b延伸。并且,第一延伸部32从卷绕部31朝周向上的一侧c1延伸而开始与第一突起1311接触的点(即第一延伸部32与第一突起1311的接触起始点,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第一延伸部32与被接触面s1的周向上的另一侧c2的边缘之间的接触点)比第二延伸部33从卷绕部31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延伸而开始与第二突起1312接触的点(即第二延伸部33与第二突起1312的接触起始点,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第二延伸部33与被接触面s2的周向上的一侧c1的边缘之间的接触点)靠轴向上的一侧l1。
[0075]
(绕线管的结构)
[0076]
如上所述,绕线管10具有筒部11、位于该筒部11的轴向上的一侧l1的端部的凸缘部12a和从该凸缘部12a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端子台13。
[0077]
此处,绕线管10例如通过树脂一体成型。
[0078]
此外,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绕线管10还具有位于筒部11的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凸缘部12b。线圈线30在筒部11上卷绕于凸缘部12a和凸缘部12b之间。
[0079]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端子台13在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具有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第一面sf1和朝向径向外侧的第二面sf2,在第一面sf1与第二面sf2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一延伸部32的第一倒角部cf1。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端子台13具有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第一侧面132,该第一侧面132与轴向垂直,第一面sf1构成第一侧面132的一部分。端子台13还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径向外侧面131,该径向外侧面131与第一侧面132垂直,第二面sf2构成径向外侧面131的一部分。更具体而言,端子台13在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形成有凹部cv,该凹部cv朝径向内侧凹陷,在轴向上贯通,且供第一延伸部32和第二延伸部33穿过。并且,凹部cv的底面构成第二面sf2,在凹部cv的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边缘形成有第一倒角部cf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斜角,但也可以是圆角)。
[0080]
此外,如上所述,在端子台13的径向外侧面131上,在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1311和第二突起1312。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突起1311形成于凹部cv的周向上的一侧c1,第二突起1312形成于凹部cv的周向上的另一侧c2。并且,第一突起1311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面与凹部cv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壁面齐平,第二突起1312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面与凹部cv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壁面齐平。并且,第一突起1311和第二突起1312分别沿轴向延伸至第一面sf1所在的平面。并且,第一突起1311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突起1312的轴向长度。
[0081]
此外,如图4至图6所示,端子台13还具有朝向轴向上的一侧l1的第二侧面133,该第二侧面呈具有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波纹形状。
[0082]
此外,如图1至图5所示,端子台13的周向上的一侧c1的侧面形成有朝向周向上的另一侧c2凹陷的安装凹部ac。
[0083]
(第一端子销和第二端子销的结构)
[0084]
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例如由金属制成。
[0085]
此外,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在轴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
[0086]
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分别在轴向上与端子台13的第二侧面133的波纹形状的波峰部重叠。
[0087]
此外,如图1所示,在沿第一端子销20a(或第二端子销20b)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在周向上偏离绕线管10的中心线。具体而言,在沿第一端子销20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相对于绕线管10的中心线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偏移。
[0088]
(线圈线的结构)
[0089]
如上所述,线圈线30构成卷绕部31、第一延伸部32和第二延伸部33。
[0090]
此处,如图1所示,线圈线30还构成第一缠绕部34和第二缠绕部35,第一缠绕部经由第一延伸部32与卷绕部31连接,且缠绕于第一端子销20a,第二缠绕部经由第二延伸部33与卷绕部31连接,且缠绕于第二端子销20b。
[0091]
在绕线管10上卷绕线圈线30时,首先,线圈线30在从缠绕于第一端子销20a的部分起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延伸至筒部11的轴向上的一侧l1的端部之后,卷绕于筒部11,接着,例如朝轴向上的另一侧l2卷绕,直至筒部11的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端部,然后,例如朝轴向上的一侧l1卷绕,直至筒部11的轴向上的一侧l1的端部,最后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延伸至第二端子销20b,并缠绕于第二端子销20b。
[0092]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009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1,第一延伸部32从卷绕部31朝周向上的一侧c1延伸至第一突起1311并从轴向上的一侧l1接触第一突起1311后,折弯而朝第一端子销20a延伸,第二延伸部33从卷绕部131朝周向上的另一侧c2延伸至第二突起1312并从轴向上的一侧l1接触第二突起1312后,折弯而朝第二端子销20b延伸,因此,即使在端子台13的周向上的侧面安装其它部件,也容易抑制该其它部件接触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3而导致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3断线;并且,第一延伸部32与第一突起1311的接触起始点比第二延伸部33与第二突起1312的接触起始点靠轴向上的一侧l1,因此,有助于使第一延伸部32与第二延伸部33的在沿轴向观察时彼此交叉的部分在轴向上分离,从而避免因振动、冲击等而导致第一延伸部32与第二延伸部33的接触部覆膜磨损、线圈线损伤以及由绝缘耐压变差引起的短路等。
[0094]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件1,端子台13的第二侧面133(即轴向上的一侧l1的面)呈具有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波纹形状,因此,如图9所示,在沿轴向以端子台13彼此接触的方式并排设置两个绕线管组件1时,可使一个绕线管组件1的端子台13的波峰部、波谷部与另一个绕线管组件1的端子台13的波谷部、波峰部彼此嵌合,从而缩短整体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分别在轴向上与波纹形状的波峰部重叠,因此,容易确保端子台13的设有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的部分的壁厚,避免因端子台的设有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的部分强度不足而导致第一端子销20a、第二端子销20b歪倒等。
[009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0096]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面sf1与第二面sf2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一延伸部32的第一倒角部cf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如图7所示,在第一面sf1与第二面sf2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二延伸部33且比第一倒角部cf1靠近第一端子销20a的第二倒角部cf2(可以是斜角,也可以是圆角),还可如图8所示,在第一倒角部cf1的靠近第一端子销20a的端部形成避让第一延伸部32的第三倒角部cf3(可以是斜角,也可以是圆角)。
[0097]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面sf1与第二面sf2的交界处形成有避让第一延伸部32的第一倒角部cf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不设置第一倒角部cf1。
[009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面sf1与轴向垂直,第二面sf2与第一面sf1垂直,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面sf1也可相对于轴向倾斜,第二面sf2也可相对于第一面sf1倾斜。
[009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1311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面与凹部cv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壁面齐平,第二突起1312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面与凹部cv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壁面齐平,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突起1311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面也可形成于比凹部cv的面向第二突起1312的侧壁面靠周向上的一侧c1的位置,第二突起1312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面也可形成于比凹部cv的面向第一突起1311的侧壁面靠周向上的另一侧c2的位置。
[010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1311和第二突起1312分别沿轴向延伸至第一面sf1所在的平面,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突起1311和第二突起1312也可沿轴向延伸至不到第一面sf1所在的平面的位置。
[010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1311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突起1312的轴向长度,但第一突起1311的轴向长度也可形成为等于第二突起1312的轴向长度。并且,第一突起1311与第一端子销20a之间的周向距离既可以与第二突起1312与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距离相同,也可以与第二突起1312与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距离不同。
[010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台13的周向上的一侧c1的侧面形成有朝向周向上的另一侧c2凹陷的安装凹部ac,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端子台13的周向上的另一侧c2的侧面形成朝向周向上的一侧c1凹陷的安装凹部,当然,也可不形成安装凹部。
[010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台13的朝向轴向上的一侧l1的第二侧面133呈具有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波纹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二侧面133也可形成为平面。
[0104]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台13在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形成有凹部cv,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不形成凹部cv。
[0105]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沿第一端子销20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在周向上偏离绕线管10的中心线,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在沿第一端子销20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一端子销20a与第二端子销20b之间的周向中间位置处在绕线管10的中心线上的结构。
[0106]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在轴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端子销20a和第二端子销20b也可折弯延伸,也可在轴向上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0107]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