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10 16:36: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垂钓中的仿生鱼饵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


背景技术:

2.用仿生鱼饵/拟饵垂钓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垂钓娱乐方式,仿生鱼饵垂钓是捕鱼者利用模拟真鱼作诱饵,利用大鱼吃小鱼的生物特点,引诱目标鱼来捕食的垂钓方式,这种鱼饵携带方便,并且具备不污染水源及重复使用的特点。
3.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提高垂钓效益,就要利用鱼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垂钓效果。现实垂钓中,仿生鱼饵的目标鱼均为猎食性鱼种,这类鱼的特点是胆大且好奇心强同时还有领地意识,现在很多仿生鱼饵除了通过外形吸引目标鱼以外,还通过声音吸引视距外的目标鱼。故此,声音诱鱼法是提高垂钓效率的一种方式。
4.目前现有技术中产生声音的仿生鱼饵,都采用封闭式空心腔体的结构,由于水下压强较大,根据公式p=pgh计算,100米水深水下压强为980000pa,深水使用会导致封闭式空心腔体结构的鱼饵,水下受超高水下压力作用而严重变形和损坏,因此目前使用的发声鱼饵只能应用于中浅的水层,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致使现有的发声类型的仿生鱼饵使用价值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声音的仿生鱼饵不能抗击深水水压,无法深水垂钓的弊端。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包括:
7.鱼身结构,所述鱼身结构两侧均对应形成有行腔前轴孔和行腔后轴孔;所述行腔前轴孔位于鱼身前行腔,所述行腔后轴孔位于鱼身后行腔,所述鱼身前行腔与鱼身后行腔均设有行腔开放口,且鱼身前后行腔之间设置有行腔隔断,鱼身前行腔、行腔隔断和鱼身后行腔相序连接;所述行腔开放口为本体水下的进水口,鱼身前行腔、鱼身后行腔水下进水后与外部水域相通且水下压强一致,使得本体水下可以抗击高水压;
8.所述鱼身后行腔均对应设有多个行腔后轴孔和多个后行腔轴管并一一相连,每个后行腔轴管之间有间隙且下部也留有空间;上部放置有多个撞珠,每个撞珠均可自由活动,在本体水下移动产生的摇摆晃动状况下,撞珠将撞击鱼身后行腔左右撞壁及后行腔轴管产生声音;
9.声桶发声结构,所述声桶发声结构包括支臂,支臂上设多个支臂挂孔同时设有中轴通孔;所述中轴通孔及两侧中轴轴套与前行腔轴管同芯活动连接,所述前行腔轴管与鱼身结构两侧的行腔前轴孔相连接;所述多个支臂挂孔分别活动连接声桶挂钩,所述声桶管棒上设有声桶挂孔,声桶挂孔与声桶挂钩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后的声桶发声装置,在本体水
下移动产生的摇摆晃动状况下,声桶管棒将撞击鱼身前行腔左右两壁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的目标鱼。同时本体在水下移动时,声桶发声结构中轴通孔将以前行腔轴管为轴心,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转动保持自然下垂状态,不以鱼身结构整体的角度改变而变化,始终处于垂直状态,避免因整体角度改变而形成的发声管堆积,从而在更灵活的状态下因鱼身结构摇摆而撞击鱼身前行腔左右撞壁,提高了发声效率。所述声桶管棒可为管状和/或棒状。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鱼身结构上方还设置有多个鱼线挂环,并与鱼身结构一体相连,当实际使用时,鱼线拴系不同的鱼线挂环,本体在水下移动的角度不同,移动中产生的振颤与摆动也各不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鱼身结构前方还连接有鱼头,鱼身结构前下部及后部分别连接有鱼钩挂环,并均可悬挂鱼钩。
13.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4.通过本体移动时,声桶发声结构和撞珠分别在鱼身前行腔、鱼身后行腔中撞击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目标鱼;
15.本体水下使用时,鱼线拴系在鱼线挂环上拉动本体在水下移动,本体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振颤式摆动向前,设置于鱼身前行腔内部的声桶发声结构将受重力作用自然垂直向下,声桶发声结构的声桶管棒随着鱼身的振颤摆动而撞击鱼身前行腔两侧侧壁产生声音;同时位于鱼身后行腔的撞珠也将随着鱼身摆动撞击鱼身后行腔四周产生声音;本体在船钓时,操作者以垂直的角度抽拉顿挫扬竿等动作下,鱼身前行腔体内的声桶发声结构和鱼身后行腔内的撞珠将更剧烈的撞击四壁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目标鱼,提高垂钓效率。鱼线拴系不同位置的鱼线挂环可以使本体水下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鱼饵振颤摆动的幅度也有不同。鱼饵本体鱼身前后行腔均设行腔开放口,也为进水口,水下均为进水型腔体结构,内外水压相同,故此能水下抗击高水压,从而可以在更深的淡水和海水中使用。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该鱼饵结构通过对鱼饵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在鱼身结构设鱼身前行腔和鱼身后行腔,鱼身前行腔设有声桶发声结构,鱼身后行腔内设撞珠,当本体水下移动产生晃动时,声桶发声结构与撞珠撞击鱼身前后行腔两壁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目标鱼,声桶发声结构灵活转动的功能可以使本体在有倾斜角的时候,受自身重力导向保持垂直状态,鱼身结构下部的行腔开放口,使得本体入水后行腔内部进水并且与外界水域相通,鱼饵内外水下压力一致,保证了本体水下抗击高水压的能力,适应了深水层使用,显著提升了本仿生鱼饵使用价值。
18.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变形、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粗细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
涵盖的范围内。
2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整体结构对剖示意图。
2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结构透视示意图。
2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声桶发声结构组合示意图。
24.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鱼线拴系不同鱼线拉环水下状态示意图。
25.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简化组合声桶发声结构水下状态示意图。
26.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简化组合撞珠水下状态示意图。
27.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简化组合声桶管棒直接悬挂行腔轴管状态示意图。
28.其中附图标记为:
29.鱼身结构1;鱼身前行腔11、鱼身后行腔12、行腔前轴孔13、行腔后轴孔14、行腔隔断15、鱼线挂环16、鱼钩挂环17、鱼头18、行腔开放口19;
30.声桶发声结构2:中轴轴套21、中轴通孔22、支臂挂孔23、支臂24、声桶挂钩25、声桶挂孔26、声桶管棒27、前行腔轴管28、后行腔轴管29;
31.撞珠3。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深水使用可声音诱鱼的鱼饵结构,包括:
35.鱼身结构1,所述鱼身结构1两侧均对应形成有行腔前轴孔13和行腔后轴孔14;所述行腔前轴孔13位于鱼身前行腔11,所述行腔后轴孔14位于鱼身后行腔12,所述鱼身前行腔11与鱼身后行腔12均设有行腔开放口19,且鱼身前后行腔之间设置有行腔隔断15,鱼身前行腔11、行腔隔断15和鱼身后行腔12相序连接;所述行腔开放口19为本体水下的进水口,鱼身前行腔11、鱼身后行腔12水下进水后与外部水域相通,鱼饵内外水下压强一致,使得本体水下可以抗击高水压;
36.所述鱼身后行腔12均对应设有多个行腔后轴孔14和多个后行腔轴管29并一一相连,每个后行腔轴管29之间有间隙且下部也留有空间;
37.如图1至3所示,所述声桶发声结构2包括支臂24,支臂24上设多个支臂挂孔23同时设有中轴通孔22;所述中轴通孔22及两侧中轴轴套21与前行腔轴管28同芯活动连接,所述前行腔轴管28与鱼身结构两侧的行腔前轴孔13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膨胀铆砸也可紧配合装配或胶粘、点焊连接;所述多个支臂挂孔23分别活动连接声桶挂钩25,所述声桶管棒27上设有声桶挂孔26,声桶挂孔26与声桶挂钩25活动连接。所述声桶管棒27可为管状和/或棒状。
38.如图1图2所示,
39.所述鱼身后行腔内12内设置有多个撞珠3,撞珠3设置于后行腔轴管29之上并可自由活动;后行腔轴管29与行腔后轴孔14相连,其连接方式可以膨胀铆砸也可紧配合连接;当本体移动时撞珠3将撞击鱼身后行腔12左右两壁及下部后行腔轴管29,发出声音吸引远方目标鱼。
40.如图1图2所示, 所述鱼身结构上方还设置有多个鱼线挂环16,并与鱼身结构1一体相连。实际使用时,鱼线拴系不同的鱼线挂环16使本体有不同的水下姿态。
41.如图1图2所示,所述鱼身结构1前方还连接有鱼头18,鱼身结构1前下部及后部分别连接有鱼钩挂环17,每个鱼钩挂环17均可悬挂鱼钩。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请参考图4,所述多个鱼线拉环16,当船钓使用本体时,鱼线拴系不同位置的鱼线拉环16上拉动本体,本体将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不同,本体移动过程中晃动和产生声音的频率也有区别,本实施例是以垂直拉升鱼饵为实施例,实际操作可根据所需将鱼线拴系不同位置的鱼线拉环上使用。
43.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案,请参考图5,所述鱼身结构1为简化型单独的鱼身行腔,行腔内只设置声桶发声结构2时,鱼线拴系不同位置时,操作者从远方收线拉动本体水下移动时的姿态。
44.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案,请参考图6,所述鱼身结构1为简化型单独的鱼身行腔,行腔内只设置撞珠3与下面的行腔轴管29,鱼线拴系不同位置时,操作者从远方收线拉动本体水下移动时的姿态。
45.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案,请参考图7,所述多个声桶管棒27可以连接声桶挂钩25直接悬挂于多个行腔轴管28上;其鱼头前部所设鱼线挂环,可更加丰富鱼线拴系的位置,鱼线拴系前部鱼线挂环可以使本体水下阻力变小,移动速度更快,但摆动幅度会降低。
46.需要说明的是,本体鱼钩挂环上分别挂有鱼钩,当目标鱼吞噬本体时,鱼钩刺入鱼的口腔,获得垂钓收益。
47.本体水下使用时,鱼线拴系在鱼线挂环16上拉动本体在水下移动,本体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振颤式摆动向前,设置于鱼身前行腔11内部的声桶发声结构2将受重力作用自然垂直向下,声桶发声结构2的声桶管棒27随着鱼身的振颤摆动而撞击鱼身前行腔11两侧侧壁产生声音;同时位于鱼身后行腔12内的撞珠3也将随着鱼身摆动撞击鱼身后行腔四周产生声音;本体在船钓时,操作者以垂直的角度抽拉顿挫扬竿等动作下,鱼身前行腔11体内的声桶发声结构2和鱼身后行腔12内的撞珠3将更剧烈的撞击两壁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目标
鱼,提高垂钓效率。同时鱼线拴系不同的鱼线挂环16可以使本体水下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鱼饵振颤摆动的幅度也有不同。鱼饵本体鱼身前后行腔水下均为进水型腔体结构,入水后鱼身前后行腔内与外部水域相通且水压一致,本体无任何中空空间,故此本体水下可以抗击高水压,从而可以在更深的淡水和海水中使用,提高了本体使用价值。
4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