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行车座管的制作方法

2023-02-10 13:4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


背景技术:

2.专利cn2007201203155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座管调角结构,包括一个设在自行车的座管顶端的锁接体、两组分别设在锁接体的两侧用来夹紧固定自行车座垫底端的两支杆的夹固组件及用来将两夹固组件锁固在锁接体的两侧的两根螺栓。
3.通过该技术方案可知,现有的自行车座管结构上并没有设置导风结构,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耗费的体力较大,影响用户的骑行体验。
4.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座管结构上并没有设置导风结构,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自行车座管,包括座管本体,所述座管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座垫装配部,所述座垫装配部上设有用于装配座垫的装配机构、以及用于降低风阻的导风结构。
8.为了确保导风结构的正常运作,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上的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贯穿座垫装配部。
9.为了提高导风结构的导风效果,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上的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孔与第一导风孔相连通。
10.为了提高导风结构的导风效果,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上的第三导风孔,所述第三导风孔与第一导风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风孔位于第三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之间。
11.为了提高导风结构的导风效果,所述第二导风孔的朝向、第三导风孔的朝向分别与第一导风孔的朝向相互垂直。
12.为了降低自行车座管的生产成本,所述第三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沿座垫装配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13.为了确保装配机构的正常运作,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两组夹固组件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两组夹固组件固定在座垫装配部两侧,两组所述的夹固组件用于夹紧固定自行车座垫底端的两支杆。
14.为了确保夹固组件的正常运作,每一所述的夹固组件包括塞盖和夹片,所述塞盖上设有第一半圆凹槽,所述夹片上设有第二半圆凹槽,当塞盖与夹片组合装配后,所述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配合形成一能够夹紧固定其一支杆的夹槽;
15.每一所述夹片上设有第一穿孔,每一所述塞盖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座垫装配部上设有位于导风结构上方的第三穿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其一第一穿孔、其一第二穿孔、
第三穿孔、另一第二穿孔、另一第一穿孔,以使两组夹固组件固定在座垫装配部上。
16.为了便于夹片准确装配在塞盖上,每一所述夹片上设有与第二穿孔相对应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一穿孔依次贯穿夹片和定位凸起。
17.为了便于塞盖稳定的装配在座垫装配部上,所述座垫装配部的两侧上均设有供对应塞盖套入的安装部,每一所述的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凹凸齿,每一所述塞盖上设有与第一凹凸齿相对应的第二凹凸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座管包括座管本体,通过在座管本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座垫装配部,在座垫装配部上设置装配机构,自行车坐垫通过装配机构装配在座垫装配部上,座垫装配部上还设有导风结构,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导风结构对流向自行车座管的气流进行疏导,以降低自行车座管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实现降低用户骑行时所受到的风阻的目的,提高用户体验。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24.图4为图3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管,包括座管本体1,所述座管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座垫装配部2,所述座垫装配部2上设有用于装配座垫的装配机构、以及用于降低风阻的导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座管包括座管本体,通过在座管本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座垫装配部,在座垫装配部上设置装配机构,自行车坐垫通过装配机构装配在座垫装配部上,座垫装配部上还设有导风结构,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导风结构对流向自行车座管的气流进行疏导,以降低自行车座管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实现降低用户骑行时所受到的风阻的目的,提高用户体验。
29.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2上的第一导风孔41,所述第一导风孔41贯穿座垫装配部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孔41的朝向与自行车的直行行驶方向相同,当用户操控自行车行驶时,气流能够通过第一导风孔导出,使气流快速通过座垫装配部,从而降低自行车座管的管身受到的空气阻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还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2上的第二导风孔42,所述第二导风孔42与第一导风孔41相连通;通过设置与第一导风孔相连通的第二导风孔,从而增加导风结构的出风范围,提高导流效率越高。
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还包括设于座垫装配部2上的第三导风孔
43,所述第三导风孔43与第一导风孔41相连通,所述第一导风孔41位于第三导风孔43和第二导风孔42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操控自行车行驶时,气流通过第一导风孔输入端流入座垫装配部内,然后通过第一导风孔的输出端、第二导风孔输出端以及第三导风孔输出端导出,进一步提高导风结构的导流效率。
3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导风孔42的朝向、第三导风孔43的朝向分别与第一导风孔41的朝向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座垫装配部呈类棱台状结构,所述座垫装配部上设有四个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第一导风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导风孔设于第二侧面上,且与第一导风孔连通,所述第三导风孔设于第四侧面上,且与第一导风孔连通,以使气流能够分别通过位于第一侧面的第一导风孔输出端、位于第二侧面的第二导风孔输出端、以及位于第四侧面的第三导风孔输出端,将气流分别导出自行车的后方、以及左右两侧,确保导流效率;
33.且当自行车受到横风时,所述横风气流能够通过第二导风孔流入座垫装配部,然后通过第一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导出;或所述横风气流能够通过第三导风孔流入座垫装配部,然后通过第一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导出,采用这样的设计,从而增加导风结构的导风范围,能够实现全方位导风,确保导流效率。
34.如图4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三导风孔43与第二导风孔42沿座垫装配部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即第三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的结构相同,使得第三导风孔和第二导风孔能够实现对流,二者之间没有阻挡,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
3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孔41、第二导风孔42、第三导风孔43的角部均呈倒圆角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风阻。
36.优选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孔41、第二导风孔42和第三导风孔43,采用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自行车座管的重量,使自行车的更加轻量化,进一步降低风阻。
37.如图5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导风孔的长度为b,所述座垫装配部的长度为d,其中b和d满足:0.58≤b/d≤0.63;
3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孔的外轮廓为不规则孔状,所述第一导风孔的宽度最大值为e,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最大值为c,其中e和c满足:0.45≤e/c≤0.50;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导风孔的导流效率达到最佳;
39.若小于这个范围,使得第一导风孔的导流效率降低,导风效果不佳;
40.若大于这个范围,使得第一导风孔占用座垫装配部的体积过大,影响座垫装配部的结构强度,降低自行车座管的使用寿命。
41.如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二导风孔的长度为f,所述座垫装配部的长度为d,其中f和d满足:0.45≤f/d≤0.52;
42.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外轮廓为不规则孔状,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宽度最大值为g,所述第二侧面的宽度最大值为h,其中g和h满足:0.40≤g/h≤0.46;
43.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结构相同,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的导流效率达到最佳;
44.若小于这个范围,使得第二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的导流效率降低,导风效果不佳;
45.若大于这个范围,使得第二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占用座垫装配部的体积过大,影响座垫装配部的结构强度,降低自行车座管的使用寿命;
46.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风孔长度b的数值为62.4mm;
47.第一侧面宽度最大值c的数值为30.9mm;
48.座垫装配部长度d的数值为101.55mm;
49.第一导风孔宽度最大值e的数值为14.7mm;
50.第二导风孔长度f的数值为49.42mm;
51.第二导风孔宽度最大值g的数值为17.31mm;
52.所述第二侧面宽度最大值h的数值为40mm。
53.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机构包括两组夹固组件3以及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用于将两组夹固组件3固定在座垫装配部2两侧,两组所述的夹固组件3用于夹紧固定自行车座垫底端的两支杆,采用这样的设计,可通过两组夹固组件分别对自行车座垫底端的两支杆进行夹紧固定,操作方便。
54.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一所述的夹固组件3包括塞盖31和夹片32,所述塞盖31上设有第一半圆凹槽311,所述夹片32上设有第二半圆凹槽321,当塞盖31与夹片32组合装配后,所述第一半圆凹槽311和第二半圆凹槽321配合形成一能够夹紧固定其一支杆的夹槽;
55.每一所述夹片32上设有第一穿孔322,每一所述塞盖31上设有第二穿孔312,所述座垫装配部2上设有位于导风结构上方的第三穿孔21,所述固定件5依次穿过其一第一穿孔322、其一第二穿孔312、第三穿孔21、另一第二穿孔312、另一第一穿孔322,以使两组夹固组件3固定在座垫装配部2上;
5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螺栓,两个所述第一穿孔为螺纹孔;
57.具体的,在组装时,首先将塞盖和夹片分别装配在座垫装配部的两侧,然后将固定件旋入其一夹片的第一穿孔内,然后固定件依次穿过其一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和另一第二穿孔,然后旋入另一第一穿孔内,从而实现将两组夹固组件装配在座垫装配部上,然后可通过旋拧固定件,以调整其一塞盖和对应夹片之间的距离(相互远离),使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之间存在卡入空间,所述自行车座垫底端的其一支杆能够通过卡入空间卡入第一半圆凹槽或第二半圆凹槽内,然后往反方向旋拧固定件,以调整其一塞盖和对应夹片之间的距离(相互靠近),以使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相互靠近,合围形成一能够夹紧固定其一支杆的夹槽,以此将支杆加固在夹槽内,从而将自行车坐垫装配在自行车座管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上设有螺母,对应其螺母的第一穿孔上设有沉孔,所述螺母能够隐藏至沉孔内,以使自行车座管结构装配后更加美观。
5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位于第一导风孔的上方,且固定件靠近第一导风孔的端部,以使自行车座管的结构更加紧凑,缩小自行车座管的体积。
60.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一所述夹片32上设有与第二穿孔312相对应的定位凸起323,所述第一穿孔322依次贯穿夹片32和定位凸起323;每一所述的夹片能够通过定位凸起定位装配在对应塞盖上的第二穿孔内,具体的,所述定位凸起的外径尺寸与第二穿孔的孔径尺寸相近或相等,进一步提高定位凸起与第二穿孔之间的定位效果,便于夹片装配在塞盖上。
61.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座垫装配部2的两侧上均设有供对应塞盖31套入的
安装部22,每一所述的安装部22上设有第一凹凸齿221,每一所述塞盖31上设有与第一凹凸齿221相对应的第二凹凸齿313;具体的,所述第一凹凸齿和第二凹凸齿相噬合,通过旋拧固定件,以调整其一塞盖和对应夹片之间的距离(相互远离),以使塞盖和夹片能够在座垫装配部上周向旋转,以实现调整自行车座垫在座垫装配部上的角度,且通过第一凹凸齿和第二凹凸齿啮合作用,以加强塞盖和夹片对自行车座垫角度的固定效果,安全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2.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