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05:1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收割机的工作环境恶劣,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箱网罩上会吸附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尘土等,水箱的有效散热面积会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水箱的散热效率,导致发动机高温,影响发动机性能。收割机发动机一般是采用循环水散热,散热水箱多为网格状铝制芯体,水箱一侧安装吸风风扇为循环水冷却。由于风力较大,水箱网罩上会吸附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尘土,机手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停车对水箱表面进行清理后才能正常收割工作,既增加了机手的劳动强度,又影响收割效率。随着技术的改进,增加电液控制系统控制风扇定时反转,使风扇为吹风状态,从而将水箱表面灰尘吹落,但此方案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可靠性差,存在隐患,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风扇会停止不转,循环水得不到冷却,导致发动机快速高温,从而适得其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电液控制系统控制风扇定时反转,使风扇为吹风状态,从而将水箱表面灰尘吹落造成成本增加且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利用电机控制防尘网罩旋转,密封毛刷和风道毛刷清扫防尘网罩上的灰尘,同时利用吸风风扇产生的负压将灰尘吸走,从而实现对水箱风扇的自动除尘,保证水箱通风畅通,充分利用其散热效率,使发动机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运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可靠性,即使该除尘装置出现故障,仍不影响吸风风扇正常工作。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包括安装于防尘罩上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电机、挡风板、密封毛刷、除尘风道,所述电机、挡风板均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防尘网罩相连从而驱动防尘网罩转动;所述密封毛刷安装于防尘罩的左右两侧,所述除尘风道安装于防尘罩的一侧并与导风罩相连,所述除尘风道的下方安装有风道毛刷。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机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于连接板上。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尘网罩两端通过铆钉安装于防尘网罩安装板上,所述防尘网罩上还设置有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安装的异形孔或者键孔。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风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连接板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以及轴承座相连。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毛刷通过毛刷架和铆钉安装于防尘罩上。
9.作为优选方案,两所述除尘风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除尘风道的一端通过除尘风道连接板以及螺栓、螺母与连接板相连,另一端与导风罩相连。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风罩与水箱相连。
11.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吸风风扇,所述吸风风扇通过风扇驱动轮与发动机相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选择适配的电机来控制防尘网罩的转速,可将不同大小的杂物、灰尘刷落;
14.(2)利用吸风风扇在风道内产生的负压,从而将刷落的杂物、灰尘吸走,实现对防尘网罩的清洁;
15.(3)在不改变原有风扇传动的基础上可安装此自动除尘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方便安装,可靠性强,即使该除尘装置出现故障,仍不影响吸风风扇正常工作;
16.(4)采用此除尘装置成本较低,除尘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除尘风道、连接管与导风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防尘罩,2、水箱,3、除尘装置,301、电机,302、轴承,303、防尘网罩,304、挡风板,305、密封毛刷,306、除尘风道,307、风道毛刷,308、连接板,309、连接管,4、导风罩,5、吸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
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2.如图1至7所示,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包括安装于防尘罩1上的除尘装置3,除尘装置3包括电机301、挡风板304、密封毛刷305、除尘风道306,电机301、挡风板304均安装于连接板308上,除尘装置3通过连接板308和螺栓、螺母固定于防尘罩1上;电机301的动力输出轴与防尘网罩303相连从而驱动防尘网罩303转动;密封毛刷305安装于防尘罩1的左右两侧,除尘风道306安装于防尘罩1的一侧并与导风罩4相连,所述除尘风道306的下方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有风道毛刷307。
3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301通过轴承302和轴承座安装于连接板308上,轴承座通过螺栓紧固于连接板308上。
34.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尘网罩303两端通过铆钉安装于防尘网罩安装板上,防尘网罩303上还设置有供电机301的动力输出轴安装的异形孔或者键孔,则电机301的动力输出轴自防尘网罩303上的异形孔或者键孔穿过并通过螺栓紧固。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304的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连接板308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308以及轴承座相连。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毛刷305通过毛刷架和铆钉安装于防尘罩1上。
3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除尘风道306之间通过连接管309相连,除尘风道306的一端通过除尘风道连接板以及螺栓、螺母与连接板308相连,另一端与导风罩4相连。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罩4与水箱2相连。
39.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风风扇5,吸风风扇5通过风扇驱动轮与发动机相连,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风扇驱动轮,带动吸风风扇5旋转工作。
40.工作原理如下:
41.当收割机工作时电机301带动防尘网罩303旋转,防尘网罩303左右两侧灰尘由密
封毛刷305清扫,防止灰尘进入防尘罩1内;风道毛刷307将对防尘网罩303前方灰尘进行清扫,每旋转一周到达挡风板304位置时,吸附在防尘网罩303上的灰尘因失去吸附力(风被挡风板304挡住)而掉落,此时风道毛刷307处堆积的灰尘掉落至除尘风道306内,由于吸风风扇5风力在除尘风道306内产生负压,掉落的灰尘会通过9-连接管被吸风风扇5吸走,从而起到自动除尘清洁的作用,避免防尘网罩303堵塞,有效解决发动机高温问题。
42.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