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箱体及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10:4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1)、绝缘条(2)、履带轨道(3)、水管接头(5)、电池模组(6)、圆柱吊耳(7)、下箱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和下箱体构成了箱体本体;所述液冷板(1)集成在箱体本体内;所述电池模组(6)固定在液冷板(1)上;所述圆柱吊耳(7)的一端固定在箱体本体的下箱体侧板(4)的外部,另一端穿过履带轨道(3);所述水管接头(5)与液冷板(1)连接;所述绝缘条(2)设置在液冷板(1)上;所述履带轨道和整车的车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吊耳(7)为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轨道(3)包括中部卡头(302)、棘轮(303)和固定主板(304);所述固定主板(304)的外表面设置有棘轮(303)和中部卡头(302);所述中部卡头(302)与车身的连接孔连接;所棘轮(303)与车身啮合;所述固定主板(304)的中间为长圆轨道(301);所述圆柱吊耳(7)设置在长圆轨道(30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板(304)中内部包含电磁线圈,由电池总成低压线束供电,通电后形成电磁场;所述电磁线圈接收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对内部的圆柱吊耳(7)进行前后移动控制。5.一种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6.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总成。7.一种电池箱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电池热抗冲击最大安全系数cq及电池腔缓冲系数hl确定下箱体侧板(4)上的防爆阀的极限体积v;根据防爆阀的极限体积v确定履带轨道(3)的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的极限体积v=cq/cc*hl/cos(cosa*tanaa*expa)*cos(sina*exp(a)*a*a*cot(a)*(2cos[9/5(a*sinc/a*c)]cos[1/6(a/sincc)];式中,cc为电池安全防护系数,取0.66-0.82;a为防爆阀补偿参数,取8
°
>a>0
°
;hl为电池腔缓冲系数;c为箱体结构安全校正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轨道(3)的总体面积d=v/(bn*e)/(bn*e)*0.85*cos(cosa*tanaa*expa)*cos(sina*exp(a);式中,bn为设计高度极限尺寸;e为安全尺寸系数,取1.53-1.73;履带轨道(3)的长度履带轨道(3)的长度履带轨道(3)的长度10.一种电池箱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池总成安装在整车上时,整车控制器采集车况冲击信号并且将信号反馈给电池管理系统;步骤二、电池管理系统根据采集到的车况冲击信号进行判断,判断电池箱体是否需要缓冲冲击,判断模式分为四种模式:无工作模式、普通模式、极端模式;步骤三、定义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的电池最高冲击力为cm,电池最低冲击力为cn,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电池的冲击力cw=cm-cn,安全冲击力阈值为ca,温差为每100毫秒的实施测
试数据计算而来;无工作模式:cm≤ca/(1.13-lnc*ln(c*c)*lnc)且cw的变化曲率≤7*(1-lnc*cosc*cos(2*c)lnc*ln(cosc)),其中,c为冲击力补偿系数,取0.971<c<0.994;电池管理系统无动作,履带轨道(3)电磁场保持之前的工作,圆柱吊耳(7)收到的电磁力与冲击力方向相反,大小一致,按照10hz频率更新;普通模式:ca/(1-lnc*cosc*cotc*lnc)≥cm>ca/(1.13-lnc*ln(c*c)*lnc)且cw的变化曲率≤7*(1-lnc*cosc*cotc*lnc*ln(cosc)),其中,c为冲击力补偿系数;电池管理系统发出信号指令,履带轨道(3)电磁场改变之前的工作状态,圆柱吊耳(7)收到的电磁力与冲击力方向相反,大小为冲击力的1.02倍,按照10hz频率更新;极端模式:cm>ca/(1-lnc*cosc*cotc*lnc)或cw的变化曲率>7*(1-lnc*cosc*cotc*lnc*ln(cosc)),其中,c为冲击力补偿系数;电池管理系统发出信号指令,履带轨道(3)电磁场改变之前的工作状态,圆柱吊耳(7)收到的电磁力与冲击力方向相反,大小为冲击力的1.05倍,按照10hz频率更新;热失控模式: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电池热失控报警,电池管理系统发出信号指令,履带轨道(3)电磁场改变之前的工作状态,圆柱吊耳(7)收到的电磁力与冲击力方向相反,大小为冲击力的1.08倍,按照10hz频率更新;步骤四、动作反馈:对采集的电池冲击力进行信号反馈,信号判断:cm≤ca/(1.13-lnc*ln(c*c)*lnc)且cw的变化曲率≤7*(1-lnc*cosc*cotc*lnc*ln(cosc)),其中,c为冲击力补偿系数,取0.971<c<0.994;如果未达标,重复进行步骤三;否则,退出控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池箱体及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包括液冷板、绝缘条、履带轨道、水管接头、电池模组、圆柱吊耳、下箱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和下箱体构成了箱体本体;所述液冷板集成在箱体本体内;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液冷板上;所述圆柱吊耳的一端固定在箱体本体的下箱体侧板的外部,另一端穿过履带轨道;所述水管接头与液冷板连接;所述绝缘条设置在液冷板上;所述履带轨道和整车的车身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可以通过电磁场对电池箱体进行移动,节省了时间,能在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第一时间内,将有害的动力电池脱离车身,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与整车刚性连接存在内部撞击的问题。内部撞击的问题。内部撞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 于长虹 孙焕丽 李黎黎 南海 王锦标 陈蓓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