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和音频输出方法与流程

2023-02-02 02:0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音频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例如可折叠手机,包括两个壳体和连接于两个壳体之间的铰链机构,两个壳体可以翻转后叠设在一起或者翻转后展开,以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层叠或者展平。当可折叠电子设备层叠时,方便用户携带;当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开时,用户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显示屏幕。
3.为了能外放声音,可折叠电子设备通常会设置扬声器,但是,现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声音效果较差,使得用户体验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音频输出方法,可以提高声音效果。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6.柔性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中间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间部分相对的两侧,以使所述柔性屏呈现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7.机壳,至少包括相对转动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结构承载所述第二部分;
8.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扬声器出音的第一出声孔;和
9.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扬声器出音的第二出声孔;
10.其中,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朝向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所述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第二结构错开,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第一结构错开。
1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机壳、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中间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间部分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柔性屏呈现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机壳至少包括相对转动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结构承载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12.获取电子设备的状态;
13.当所述机壳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发出同一声道的声音;
14.当所述机壳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发出不同声道的
声音。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机身的第一结构设置有供第一扬声器出音的第一出声孔,第一出声孔朝向柔性屏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机身的第二结构设置有供第二扬声器出音的第二出声孔,第二出声孔朝向柔性屏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并且在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均位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且第一出声孔与第二结构错开,第二出声孔与第一结构错开,如此,当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无论柔性屏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均能够朝向用户观看的方向发出,并且由于在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出声孔与第二结构错开,第二出声孔与第一结构错开,也即第一出声孔不会被第二结构所遮挡,第二出声孔不会被第一结构所遮挡,有效地提高了声音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一种中间状态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二种中间状态图。
23.图6为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翻转了18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
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
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8.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一种中间状态图,可以理解的,图2中的虚线仅表示柔性屏20的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之间的边界。电子设备诸如图1的电子设备10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
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的示例性配置中,电子设备10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电子设备。图1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29.其中,电子设备100包括机壳10、柔性屏20、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柔性屏20包括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分别转动连接于中间部分23相对的两侧,以使柔性屏20能够呈现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30.机壳10至少包括相对转动的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第一结构11承载第一部分21,第二结构12承载第二部分22,可以理解的,柔性屏20具有连接于机壳10的连接面以及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具体的,第一部分21具有连接于第一结构11的第一连接面,第二部分22具有连接于第二结构12的第二连接面,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均具有显示面,当柔性屏20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是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其中一个的显示面显示画面,诸如可以是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显示画面。当柔性屏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的显示面共面且一起形成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
31.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柔性屏20处于折叠状态时,相应的,机壳10也处于折叠状态,当柔性屏20处于展开状态时,机壳10也处于展开状态。其中,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可以参阅图1,即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最终形成的状态。其中,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可以参阅图2,即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相对运动而形成的状态。
32.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相互远离,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的此种状态理解为处于展开状态。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相互叠设在一起,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的此种状态理解为处于折叠状态。
33.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作为输出声音的元器件,其中,第一扬声器设置于第一结构11,且第一结构11设置有供第一扬声器出音的第一出声孔111。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第二结构12,且第二结构12设置有供第二扬声器出音的第二出声孔121。如此,当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工作时,可以通过对应的出声孔出音。
34.其中,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朝向柔性屏20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柔性屏20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均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同一侧,且第一出声孔111与第二结构12错开,第二出声孔121与第一结构11错开。如此,当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时,无论柔性屏20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均能够朝向用户观看的方向发出,并且由于在柔性屏20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出声孔111与第二结构12错开,第二出声孔121与第一结构11错开,也即第一出声孔111不会被第二结构12所遮挡,第二出声孔121不会被第一结构11所遮挡,有效地提高了声音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3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
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电子设备100的具体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电子设备100的相关部件进行具体说明。
37.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1至图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结构11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12和第一承载部113,第一端部112连接于第一承载部113的一端,第一部分21承载于第一承载部113,并且沿柔性屏20的显示面方向,第一端部112和第一部分21并排设置,第一出声孔111设置于第一端部112。如此,第一部分21承载于第一结构11时,第一部分21不会遮挡住第一出声孔111,也不用在第一部分21上开设避让第一出声孔111的避让孔位。
38.可以理解的,第二结构12可以包括第二端部122和第二承载部123,第二端部122连接于第二承载部123的一端,第二部分22承载于第二承载部123,并且沿柔性屏20的显示面方向,第二端部122和第二部分22并排设置,第二出声孔121设置于第二端部122。如此,第二部分22承载于第二结构12时,第二部分22不会遮挡住第二出声孔121,也不用在第二部分22上开设避让第二出声孔121的避让孔位。
39.以电子设备100在折叠状态呈长方体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或者说x方向),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或者说y方向),x方向和y方向平行于显示面。其中,第一端部112和第一部分21在y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二端部122和第二部分22在y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22位于柔性屏20在y方向上的同一侧。
40.为了使得柔性屏20在处于折叠状态和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均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同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二种中间状态图。柔性屏20的第一部分21可以相对于中间部分23转动,并叠设于中间部分23背离中间部分23显示面的一侧。柔性屏20的第二部分22可以相对于中间部分23转动,并叠设于中间部分23背离中间部分23显示面的一侧。如此,在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同一侧,也即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位于中间部分23背离中间部分23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
41.可以理解的,此种结构的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第二部分22的显示面以及中间部分23的显示面均裸露在外。此时无需多增加一块外屏(或者说副屏)以给用户在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
42.经发明人研究发现,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当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第二部分22的显示面以及中间部分23的显示面均裸露在外时,电子设备100碎屏的风险增大。
43.基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中间部分23叠设于第一结构11背离第一部分21的一侧,第二部分22和第二结构12叠设于中间部分23背离第一部分21的一侧。如此,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柔性屏20的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被折叠在机壳10的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之间,并受到保护,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仍可以显示于外界,以供用户操作及观看。并且,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位于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如此,当用户在观看第一部分21的显示面所显示的画面时,声音
可以从显示面所在的一侧并朝向用户观看的方向发出,用户听到的声音效果更好。
44.可以理解的,柔性屏20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部分21、中间部分23和第二部分22共面。
45.其中,为了使得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总体厚度不至于太厚,可以在第一结构11背离第一部分21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空间114,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二部分22、中间部分23和第二结构12容纳于第一避让空间114,且第二结构12与第一结构11远离第一部分21的表面齐平。如此,电子设备100的总体厚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一结构11的厚度,而不是第一结构11的厚度加上中间部分23的厚度和第二结构12的厚度,极大地减小了电子设备100的总体厚度。
46.示例性的,柔性屏20的第一部分21的面积大小可以大致是柔性屏20展开时的总面积大小的二分之一,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的面积可以大致相等,并且第二部分22和中间部分23各自的面积大致等于第一部分21的面积大小的二分之一,如此,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中间部分23叠设于第一结构11的局部,此时第一结构11未被叠设的部分则可以提供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第一结构11的利用率。
47.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屏20呈展开状态时,第一端部112朝向第二端部122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空间117,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二端部122位于第二避让空间117。如此,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二端部122不会被第一端部112所遮挡,以防止第二出声孔121被第一端部112所遮挡。
48.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端部112可以包括第一面1121、第二面1122和第三面1123,第一面1121与柔性屏20的显示面同侧,第三面1123背离柔性屏20的显示面,第二面1122连接于第一面1121和第三面1123之间,且第二面1122远离柔性屏20。第二端部122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221、第二表面1222和第三表面1223,第一表面1221与柔性屏20的显示面同侧,第三表面1223背离柔性屏20的显示面,第二表面1222连接于第一表面1221和第三表面1223之间,且第二表面1222远离柔性屏20。
49.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面1121与第一表面1221齐平,和/或第二面1122与第二表面1222齐平,和/或第三面1123与第三表面1223齐平。如此设置,使得电子设备100在折叠后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50.其中,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为了进一步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成: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端部112与第二端部122之间相互抵接。
51.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端部112与第二端部122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
52.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端部112与第二端部122相邻设置,第一扬声器所对应的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扬声器所对应的第二出声孔121之间的最小边距的取值范围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第一出声孔111和第二出声孔121相邻设置,可以使得播放的声音类似于立体声,声音效果更好。
53.柔性屏20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部分21、中间部分23和第二部分22共面,第一部分21被第一结构11所承载,第二部分22被第二结构12所承载,为了使得柔性屏20在展开状态时结构更加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还可以包括第三结构13,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
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结构13的相对两侧,第三结构13承载中间部分23,如此,当柔性屏20呈展开状态时,在第一结构11、第二结构12和第三结构13的承载下,使得柔性屏20展开后的结构能够更加稳固。
54.其中,第一结构11和第二结构12可以通过铰链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结构13的相对两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第一结构11还可以包括第三端部115,第三端部115连接于第一承载部113远离第一端部112的一端,并且沿柔性屏20的显示面方向,第三端部115和第一部分21并排设置,且第三端部115和第一端部112位于第一部分21的相对两侧,第三扬声器设置于第三端部115,第三端部115设置有供第三扬声器出音的第三出声孔116,第三出声孔116朝向柔性屏20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如此,第一部分21承载于第一结构11时,第一部分21不会遮挡住第三出声孔116,也不用在第一部分21上开设避让第三出声孔116的避让孔位。
56.第二结构12还可以包括第四端部125,第四端部125连接于第二承载部123远离第二端部122的一端,并且沿柔性屏20的显示面方向,第四端部125和第二部分22并排设置,且第四端部125和第二端部122位于第二部分22的相对两侧,第四扬声器设置于第四端部125,第四端部125设置有供第四扬声器出音的第四出声孔126,第四出声孔126朝向柔性屏20的显示面所在的一侧。如此,第二部分22承载于第二结构12时,第二部分22不会遮挡住第四出声孔126,也不用在第二部分22上开设避让第四出声孔126的避让孔位。
57.柔性屏20呈展开状态时,第三端部115朝向第四端部125的一侧设有第三避让空间118,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四端部125位于第三避让空间118。如此,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四端部125不会被第三端部115所遮挡,以防止第四出声孔126被第三端部115所遮挡。
58.其中,第三端部115可以包括第四面、第五面和第六面,第四面与柔性屏20的显示面同侧,第六面背离柔性屏20的显示面,第五面连接于第四面和第六面之间,且第五面远离柔性屏20。第四端部125可以包括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四表面与柔性屏20的显示面同侧,第六表面背离柔性屏20的显示面,第五表面连接于第四表面和第六表面之间,且第五表面远离柔性屏20。
59.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四面与第四表面齐平,和/或第五面与第五表面齐平,和/或第六面与第六表面齐平。如此设置,使得电子设备100在折叠后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60.其中,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为了进一步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成: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端部115与第四端部125之间相互抵接。
61.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端部115与第四端部125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
62.可以理解的,当柔性屏20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端部115与第四端部125相邻设置,第三扬声器所对应的第三出声孔116和第四扬声器所对应的第四出声孔126之间的最小边距的取值范围可以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第三出声孔116和第四出声孔126相邻设置,可以使得播放的声音类似于立体声,声音效果更好。
63.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可以作为外放声音的喇叭,也可以作为受话器(或者说听筒),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控制芯片,重力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可以设置于机壳10,控制芯片与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连接,重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机壳10的方向信号并反馈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机壳10的方向信号控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的工作状态,诸如,控制芯片可以根据机壳10的方向信号控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切换声道,或者是,控制芯片可以根据机壳10的方向信号控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的打开或者关闭。
65.示例性的,控制芯片能够根据机壳10的方向信号控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切换声道。请参阅图2,当柔性屏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相互远离且大致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四个角,诸如第一扬声器大致位于左上角、第二扬声器大致位于右上角、第三扬声器大致位于左下角,第四扬声器大致位于右下角,可以理解的,图2中第一出声孔111、第二出声孔121、第三出声孔116和第四出声孔126的位置可以大致表示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的位置。其中,第一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一声道的声音,第二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二声道的声音,第三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三声道的声音,第四扬声器可以播放第四声道的声音,从而实现全景环绕声的效果。当电子设备100转动180度时,如图6所示,图6为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翻转了18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各扬声器之间的物理位置发生了改变,第一扬声器大致位于右下角、第二扬声器大致位于左下角、第三扬声器大致位于右上角,第四扬声器大致位于左上角。此时,重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到机壳10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为了适配柔性屏20所显示的画面,仍然需要在电子设备100的左上角播放出第一声道的声音,在电子设备100的右上角播放出第二声道的声音,在电子设备100的左下角播放第三声道的声音,在电子设备100的右下角播放第四声道的声音,因此,控制芯片能够根据机壳10的方向变化信号控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切换声道,具体可以为,将此时位于左上角的第四扬声器切换为第一声道,将此时位于右上角的第三扬声器切换为第二声道,将此时位于左下角的第二扬声器切换为第三声道,将此时位于右下角的第一扬声器切换为第四声道。如此,用户所听到的声音的出声位置则不会随着机壳10的旋转而发生改变,以确保每个声道的声音都能从特定方位的扬声器输出。
66.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电池和第一电路板可以设置于第一结构11,第一电池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电池和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结构12,第二电池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其中,控制芯片可以集成在第一电路板或者是第二电路板上。
67.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的音频输出方法,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上述的电子设备100,当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时,请参阅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音频输出方法包括:
68.101:获取电子设备100的状态。诸如,获取电子设备100的折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
69.102:当机壳1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同一声道的声音。如此,可以使得播放的声音类似于立体声,声音效果更好。
70.103:当机壳1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不同声道的声音。如此,可以使得播放的声音类似于环绕声。
71.当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时,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输出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音频输出方法包括:
72.104:获取电子设备100的状态。
73.105:当机壳1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同一声道的声音,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发出另一声道的声音。如此,可以使得播放的声音类似于立体声,声音效果比双扬声器的声音效果更好。
74.106:当机壳1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各自发出不同声道的声音,诸如第一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一声道的声音,第二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二声道的声音,第三扬声器可以播放第三声道的声音,第四扬声器可以播放第四声道的声音,从而实现全景环绕声的效果。
75.其中,步骤106可以替换成步骤107,步骤107具体可以为:当机壳1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发出同一声道的声音,第二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发出另一声道的声音,如此,也可以实现全景环绕的声音效果。
7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