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床垫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17:39: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床垫内包括垫体以及包裹垫体的面料层,面料层通过内壁与垫体表面贴合,使得垫体会因表面可形变幅度较小而影响躺卧舒适性,导致垫体表面无法通过有效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进而影响垫体舒适性。当面料层和垫体间填充海绵时,存在易老化、散发刺激性气味、不能回收重复利用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垫,通过在面料层内壁和垫体表面间填充3d保护层来提升床垫柔软度,既能提升躺卧舒适性,还确保使用安全性,提升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垫,包括垫体以及完整包裹垫体的面料层,所述面料层与垫体表面间夹设有3d舒适层,以增加面料层的受力形变幅度。面料层与垫体间设置3d舒适层,既通过增加面料层的受力形变幅度来提升使用者躺卧舒适性,还能通过替换原有的海绵材料来减少刺激性气味散发,并延长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所述3d舒适层包括聚酯纤维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设置在底面和顶面中间的聚酯纤维单丝,通过经编机织造工艺制成带有顶面、底面以及单丝的多层结构材料,相较于海绵具有不易老化、无有害的刺激性气味以及可重复回收利用的特点,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面料层内壁覆盖有3d保护层,在垫体表面和面料层间起到增厚缓冲作用,通过增加垫体顶部的可形变幅度来提升柔软性,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6.作为优选,所述3d保护层包括覆盖垫体顶面的上置部、覆盖垫体底面的下置部以及环绕垫体外侧壁设置的围边部。上置部、下置部以及围边部相互拼合并完整包裹垫体,既对垫体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增加垫体各壁面的形变幅度来改善垫体表面的柔软度,进而提升使用者接触时的舒适性。
7.作为优选,所述上置部的厚度为a,5mm≤a≤15mm;所述下置部的厚度为b,5mm≤b≤15mm;所述围边部的厚度为c,5mm≤c≤15mm。通过调节3d保护层的厚度来调节其形变幅度,进而调节垫体表面柔软度,既能通过增大3d保护层厚度来提升柔软度,还能通过限制3d保护层厚度来节省原料用量,减小床垫体积。
8.作为优选,所述上置部顶面与所述面料层对应区域间夹设有无胶棉层,所述无胶棉层的竖向投影轮廓与所述上置部的竖向投影轮廓匹配,所述无胶棉层的厚度为d,5mm≤d≤15mm。无胶棉层夹设在上置部和面料层之间,既能有效传递和扩散来自上方使用者的竖向作用力,还能利用其弹性驱使面料层在使用者离开垫体后收缩复位,确保垫体表面始终保持平整美观。
9.作为优选,所述面料层位于垫体上方的区域边缘与所述面料层位于垫体侧方的区
域顶缘间、所述面料层位于垫体下方的区域边缘与所述面料层位于垫体侧方的区域底缘间均通过包边带缝合固接。面料层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独立加工并缝合拼接的方式加工形成所述面料层,既方便加工,有效提升加工效率,还能确保面料层能紧密包裹垫体并对3d舒适层起到夹紧定位的作用,防止3d舒适层在面料层和垫体表面间发生相对滑动。
10.作为优选,所述面料层包括与上置部竖向投影轮廓匹配的上置布块、与下置部竖向投影轮廓匹配的下置布块以及与围边部轮廓匹配的围边布块,既能通过独立加工上置布块、下置布块以及围边布块来方便加工,还能通过拼合上置布块、下置布块以及围边布块来完整包裹垫体。
11.作为优选,所述上置布块设置在上置部上方并外露,所述下置布块设置在下置部的底面上,所述围边布块设置在围边部的外侧壁上。上置布块、下置布块以及围边布块拼合固接并紧密包裹垫体,既通过消除与垫体间缝隙来对垫体起到定型作用,还能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垫体,对垫体起到保护作用。
12.作为优选,所述垫体顶面与上置部间、所述垫体底面与下置部间均设有至少一层3d舒适层,所述3d舒适层的厚度为e,10mm≤e≤30mm。通过设置差异化的3d舒适层层数来使得垫体各壁面具有差异化的柔软度,进而获得不同的功能。
13.作为优选,所述垫体包括呈矩阵状设置的弹簧阵列、完整覆盖弹簧阵列顶面的上置无纺布以及完整覆盖弹簧阵列底面的下置无纺布,通过热熔胶分别粘连在弹簧阵列的顶面和底面上。弹簧能对使用者提供整体支撑,使得垫体各区域均具有均衡软硬度,确保使用者被平稳承托。上置无纺布和下置无纺布既起到隔离弹簧阵列和3d舒适层的作用,防止3d舒适层因与弹簧阵列接触摩擦而发生破损的情况,还起到粘连固接弹簧阵列和3d舒适层的作用,确保两者间相对位置固定,有效传递竖向作用力。
14.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阵列包括若干互为平行设置的单元排,所述单元排包括呈直线布置且依次被长条状布条包裹的簧体。单元排内包括若干呈线性等距排布的簧体,簧体间通过布条粘连定位,确保单元排能匹配拼合形成弹簧阵列,既方便规模化加工,还能根据需要截取包含任意数量簧体的单元排,所述单元排的长度与所述垫体宽度匹配,以满足不同尺寸弹簧阵列的加工需求。
15.作为优选,所述簧体外设有袋体,所述簧体通过袋体等距粘连在所述布条上。所述簧体通过包裹的袋体粘连在布条上,以使簧体在布条长度方向上等距分置,既对簧体起到定位作用,还能确保簧体保持轴线竖置姿态,又方便单元排间通过布条粘连固接,确保弹簧阵列能有效保持预设轮廓。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面料层与垫体间设置3d舒适层,既通过增加面料层的受力形变幅度来提升使用者躺卧舒适性,还能通过替换原有的海绵材料来减少刺激性气味散发,并延长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在面料层内壁上铺设3d保护层,既在垫体表面和面料层间起到增厚缓冲作用,通过增加垫体顶部的可形变幅度来提升柔软性,提升躺卧舒适性,还替换了原有的海绵材料,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所述床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所述上置部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所述下置部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图4为所述单元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所述弹簧阵列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垫体,2、面料层,3、上置部,4、下置部,5、围边部,6、无胶棉层,7、上置布块,8、下置布块,9、围边布块,10、包边带,11、3d舒适层,12、上置无纺布,13、下置无纺布,14、簧体,15、布条,16、单元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垫,由垫体1以及完整包裹垫体1的面料层2组成,所述面料层2与垫体表面间夹设有3d舒适层11,以增加面料层2的受力形变幅度。面料层与垫体间设置3d舒适层,既通过增加面料层的受力形变幅度来提升使用者躺卧舒适性,还能通过替换原有的海绵材料来减少刺激性气味散发,并延长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
25.在实际操作中,面料层2内壁上设置3d保护层,在垫体1表面和面料层2间起到增厚缓冲作用,通过增加垫体1顶部的可形变幅度来提升柔软性,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26.在实际操作中,所述3d保护层和3d舒适层均包括聚酯纤维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设置在底面和顶面中间的聚酯纤维单丝,单丝间互为间隔设置,以使3d保护层内预留了供压缩形变的空间,相较于原来填充海绵层的结构,既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防止3d保护层因老化而失去弹性,又不会向外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确保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还能在使用后对3d保护层进行回收并再次加工利用,利用环保,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27.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上置部3顶面与所述面料层2对应区域间夹设有无胶棉层6,所述无胶棉层6的竖向投影轮廓与所述上置部3的竖向投影轮廓匹配,无胶棉层6既起到隔离3d保护层和面料层2的作用,防止单丝发生穿透面料层2外露并扎置在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情况,提升使用舒适性,还能对面料层2起到拉紧复位的作用,却面料层2在使用者离开床垫后回复紧绷平整的状态,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28.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无胶棉层6的厚度为d,d=10mm,既有效控制垫体1厚度,进而节省原料用量,还能通过增加垫体1顶部的形变幅度来提升柔软度,又能提升对面料层2的拉拽复位预紧力,确保床垫顶面保持平整。此外,参数d还可以为5mm、7mm、12,mm、15mm等,只要符合5mm≤d≤15mm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9.在实际操作中,所述3d保护层包括覆盖垫体1顶面的上置部3、覆盖垫体1底面的下置部4以及环绕垫体1外侧壁设置的围边部5(如图2和3所示)。所述面料层2包括与上置部3竖向投影轮廓匹配的上置布块7、与下置部4竖向投影轮廓匹配的下置布块8以及与围边部5轮廓匹配的围边布块9。具体地,所述上置布块7设置在上置部3上方并外露,所述下置布块8设置在下置部4的底面上,所述围边布块9设置在围边部5的外侧壁上。3d保护层和面料层2均通过分体结构并装配拼合的方式形成,既有效降低加工成本,还能有效提升与垫体1表面的贴合紧密性,确保床垫轮廓保持不变,进而能对使用者进行有效承托。
30.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上置部3的厚度为a,a=10mm,所述下置部4的厚度为b,b=10mm,所述围边部5的厚度为c,c=10mm,既通过增大厚度来提升3d保护层的形变幅度,进而
提升床垫表面的柔软度,还能有效控制床垫尺寸,减少原料用量,又能利用3d保护层自身弹性来填满面料层2与垫体1间空间,确保垫体1与面料层2间卡置定位。上置部3、下置部4以及围边部5的厚度相同,方便统一加工形成原料,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参数a、参数b以及参数c还可以分别设置为5mm、7mm、12,mm、15mm等,只要在5mm-15mm间的预设范围内,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31.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面料层2位于垫体上方的区域边缘与所述面料层2位于垫体侧方的区域顶缘间、所述面料层2位于垫体下方的区域边缘与所述面料层2位于垫体侧方的区域底缘间均通过包边带10缝合固接。面料层2各区域独立加工并缝合固接,既方便加工,还提升拼合精度,确保垫体1被面料层2完整包裹。
32.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垫体1顶面与上置部3间、所述垫体1底面与下置部4间均设有至少一层3d舒适层11,3d舒适层11与3d保护层配合来增加床垫表面的形变幅度,使得床垫表面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具体地,在垫体1底面和下置部4件设置一层3d舒适层11来方便床垫底面与安置工位表面匹配贴合,确保垫体1平稳放置。在垫体1顶面和上置部3间设置两层3d舒适层11来提升床垫顶部柔软性,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躺卧体验。
33.在实际操作中,所述3d舒适层11的厚度为e,e=20mm,既有效控制床垫厚度,还能确保床垫表面具有更好的柔软度,提升躺卧舒适性。此外,参数e还可以为10mm、20mm、30mm等,只要符合10mm≤e≤30mm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3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垫体1包括呈矩阵状设置的弹簧阵列、完整覆盖弹簧阵列顶面的上置无纺布12以及完整覆盖弹簧阵列底面的下置无纺布13,所述弹簧阵列包括若干互为平行设置的单元排16,所述单元排16包括呈直线布置且依次被长条状布条15包裹的簧体14。在生产时,首先,簧体通过包裹其的袋体沿布条15长度方向依次粘连固接并形成所述单元排,使得簧体14沿布条15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布(如图4所示);之后,根据垫体1的宽度对装配有簧体14的布条15进行截取并获得对应长度的单元排16;最后,将单元排16整齐叠置并通过上置无纺布12和下置无纺布13粘连固接形成所述弹簧阵列(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既方便规模化加工装配簧体14的布条15,还能根据需要截取包含任意簧体14数量的单元排16,方便拼合装配形成任意尺寸的垫体1,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35.在实际操作中,上置无纺布12和下置无纺布13竖向叠置夹持弹簧阵列并通过热熔胶粘连固接,单元排16整齐排布,各单元排1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上置无纺布12和下置无纺布13粘连固接,确保相邻单元排16间相对位置固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