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数据传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3-01-15 08:5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传输链路连接;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逻辑器件、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和第一隔离电路;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隔离电路、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和第二逻辑器件;第一逻辑器件的输出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网络,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网络输出串联所述第一隔离电路,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经所述传输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另外一侧接入到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串接到所述第二逻辑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器件,用于生成逻辑信号的正向输出和逻辑信号的反相输出;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用于匹配发送端的电阻;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用于去除共模误差;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用于去除共模误差;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还连接提供共模电压的外接电源,用于匹配接收端的电阻;所述第二逻辑器件,用于接收符合逻辑器件差分输入电平标准的差分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逻辑器件的第一输入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逻辑器件的第二输入引脚;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引脚接收的电平与所述第二输入引脚接收的电平反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逻辑器件包括: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发出的电平与所述第二输出引脚发出的电平反相;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逻辑器件的第一输出引脚,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逻辑器件的第二输出引脚,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其中,第五电阻的选值为无穷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二隔直电容;所述第一隔直电容连接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隔直电容连接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第三隔直电容和第四隔直电容;所述第三隔直电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隔直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端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
接收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并联,用于保护所述第一逻辑器件;所述第二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并联,用于保护所述第二逻辑器件。6.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按照帧格式对用户数据进行封装;对数据进行直流平衡编码,并按高位在前方式进行并串转换,得到输出信号,发送端发送所述输出信号;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并进行消抖处理;对消抖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据提取预处理;对提取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用户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将通过消抖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同步时钟提取,获得发送端同源时钟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据进行直流平衡编码的过程,包括步骤:对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每个逻辑用两个单位表示,逻辑0表示为01,逻辑1表示为10。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传输链路连接,发送端包括:第一逻辑器件、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和第一隔离电路,接收端包括:第二隔离电路、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和第二逻辑器件,第一逻辑器件的输出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第一阻抗匹配网络输出串联第一隔离电路,第一隔离电路经传输链路连接到第二隔离电路的一侧,第二隔离电路的另外一侧接入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第二阻抗匹配网络串接到第二逻辑器件。本发明利用FPGA芯片等逻辑器件形成差分输出,不用额外采用专用的接口芯片来保护管脚就可实现长距离直接传输,大幅度降低成本。低成本。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殷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