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复合地层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与流程

2023-01-15 05:1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复合地层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软弱地层(103)中施工管幕钢管(101),且管幕钢管(101)的一端施工至软弱地层(103)与硬性地层(104)的分界面(105)处;相邻管幕钢管(101)通过锁扣接头(106)互锁在一起;s2、在管幕钢管(101)和锁扣接头(106)内灌注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管幕注浆体(107);s3、在管幕钢管(101)内的管幕注浆体(107)中施工管棚钢管(102);所述管棚钢管(102)的一端穿过软弱地层(103)与硬性地层(104)的分界面(105)而钻至硬性地层(104)中的预定位置;s4、在管棚钢管(102)内灌注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管棚注浆体(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层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钢管(101)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管幕注浆通孔(10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层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钢管(102)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管棚注浆通孔(110)。4.复合地层支护结构,包括管幕钢管(101)和管棚钢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钢管(101)设置在软弱地层(103)中,且其一端延伸至软弱地层(103)与硬性地层(104)的分界面(105)处;相邻管幕钢管(101)通过锁扣接头(106)互锁在一起;所述管幕钢管(101)与锁扣接头(106)内浇筑有管幕注浆体(107);所述管棚钢管(102)设置在管幕钢管(101)内的管幕注浆体(107)中,且管棚钢管(102)的一端穿过软弱地层(103)与硬性地层(104)的分界面(105)而延伸至硬性地层(104)中;所述管棚钢管(102)内浇筑有管棚注浆体(10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地层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钢管(101)的管壁上设置有管幕注浆通孔(109)。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地层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钢管(102)的管壁上设置有管棚注浆通孔(1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地层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软弱地层中施工管幕钢管,且管幕钢管的一端施工至软弱地层与硬性地层的分界面处;相邻管幕钢管通过锁扣接头互锁在一起;在管幕钢管和锁扣接头内灌注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管幕注浆体;在管幕钢管内的管幕注浆体中施工管棚钢管;所述管棚钢管的一端穿过软弱地层与硬性地层的分界面而钻至硬性地层中的预定位置;在管棚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管棚注浆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地层支护方法,避免了在软弱地层与硬性地层的分界面出现支护软弱区,提高了在软弱地层与硬性地层的交界处的支护效果。交界处的支护效果。交界处的支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史宣陶 王龙飞 张建祥 柴家远 徐搴 岳楹沁 何旭苏 彭健海 张先富 高跃峰 肖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