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04:4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与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二次电池有关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二次电池有关的技术中,电池所用的电池冷却结构的噪音是课题。
3.例如,在电池的周边设有作为电池冷却结构的冷却风扇与导管,从而冷却风扇通过导管将车室内的空气吸入并往电池送风,以此对电池进行冷却。此时,冷却风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噪音。为了抑制噪音,现有作法是在与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正对面配置吸音部件。然而,若为了有效抑制噪音而增加吸音部件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则吸入口周围的流路的高度降低,从而增加冷却风扇在吸气时的压力损失。若降低了吸音部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则可能会在导管所构成的流路的末端形成死角形状。此举导致吸入的空气产生乱流,进而提高压力损失。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以达成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为目的,进而有助于能源的效率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
6.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风扇,经由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往电池送风;导管,连接所述冷却风扇,并形成有与所述吸入口连接的开口部;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所述吸入口的周围,并接触所述导管;以及第一吸音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内部,其中所述导管具有形成有所述开口部且接触所述密封部件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对向的第二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吸音部件沿着所述第三壁配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音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之间,且隔着所述第一壁而以至少接触所述第一壁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密封部件的相反侧。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音部件配置为与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一部分构成同一平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设置有朝向所述冷却风扇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且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二吸音部件,设置在所述凹部内,且配置在与所述冷却风扇的所述吸入口对向的位置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风扇以所述吸入口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在将空气导向所述电池的底盘上。
11.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中,导管连接冷却风扇并形成有与冷却风扇的吸入口连接的开口部,密封部件配置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周围并接触导管,第一
吸音部件设置在导管的内部,其中导管具有形成有开口部且接触密封部件的第一壁、与第一壁对向的第二壁、以及连接第一壁及第二壁的第三壁,第一吸音部件沿着第三壁配置。如此,将吸音部件(第一吸音部件)沿着导管的构成侧缘部的第三壁配置,在抑制导管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导管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从而不会增加压力损失,且能够提升降低噪音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抑制冷却风扇的噪音往外部传出。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
12.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冷却结构应用在装设有电池的车用装置中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图1所示出的电池冷却结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15.图3是图2所示出的电池冷却结构的变形例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50:车用装置;
18.52:壳体;
19.52a:上盖;
20.52b:底盘;
21.52c:通风口;
22.54:电池模组;
23.56:车用零件;
24.58:发热体;
25.100、100’:电池冷却结构;
26.110:冷却风扇;
27.112:吸入口;
28.120、120’:导管;
29.120a:下导管;
30.120b:上导管;
31.122:开口部;
32.124:第一壁;
33.126、126’:第二壁;
34.128:第三壁;
35.129:凹部;
36.130:密封部件;
37.140:第一吸音部件;
38.142、152:内侧面;
39.150:第二吸音部件;
40.d:厚度;
41.e1:上游侧;
42.e2:下游侧;
43.h1、h2、h3:高度;
44.p:路径;
45.s1、s2:边缘;
46.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4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冷却结构应用在装设有电池的车用装置中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出的电池冷却结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出的电池冷却结构的变形例的局部侧视示意图。以下将搭配图1与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具体组成,并搭配图3说明电池冷却结构100的相关变形例即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具体组成,但此仅为其中一些示例,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48.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冷却结构100适用于设置在在电池的周边,来对电池进行冷却。举例来说,安装于车辆(未示出)中的车用装置50包括构成壳体52的上盖52a与底盘52b、装设在上盖52a与底盘52b之间的电池模组54、经由电池模组54的供电而驱动的车用零件56、以及设置在电池模组54的周边对电池模组54进行送风的电池冷却结构100。其中,电池冷却结构100包括冷却风扇110、以及导管120。导管120包括与冷却风扇110连接的下导管120a、以及与上盖52a所设的通风口52c连接的上导管120b,且通风口52c与车用装置50的外部连通,例如是在安装于车辆中时与车室(未示出)的内部连通。进而,冷却风扇110以吸入口112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在将空气导向电池模组54的底盘52b上,能够抑制冷却风扇110与导管120的高度。由此,电池冷却结构100能经由冷却风扇110的驱动而将车室内的空气经由通风口52c、上导管120b、以及下导管120a而吸入,并从与设有吸入口112的吸入侧相反的送风侧(如图1的下侧)将空气往电池模组54送风(如图1的虚线箭头所示的路径p),由此对电池模组54进行冷却。
49.在上述的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应用中,所述车用装置50例如是智慧处理单元(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ipu),所述车用零件56例如是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然而,此为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应用的其中一个示例。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车用装置50与车用零件56的种类、车用装置50的结构组成等,可依据需求选择。并且,电池冷却结构100不限于与电池模组54设置在同一壳体52中,也不限于应用在车用装置50中。类似地,电池冷却结构100不限于对电池模组54进行冷却,也可以对单一电池单元(未示出)进行冷却。进而,冷却风扇110与导管120的种类、具体结构等也可依据需求调整,例如是导管120不限于由下导管120a与上导管120b所构成。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50.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冷却结构100包括冷却风扇110、导管120、密封部件130、以及第一吸音部件140。冷却风扇110经由吸入口112吸入空气并往电池(例如是图1所示出的电池模组54)送风。导管120连接冷却风扇110,并形成有与吸入口112连接的开口部122。密封部件130配置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周围,并接触导管120。第一吸音部
件140设置在导管120的内部。其中,导管120具有形成有开口部122且接触密封部件130的第一壁124、与第一壁124对向的第二壁126、以及连接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的第三壁128,第一吸音部件140沿着第三壁128配置。
51.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管120构成为弯曲形状,以便于将空气往冷却风扇110的方向引导。由此,在导管120内流通的空气优选为从导管120的远离冷却风扇110的一侧往靠近冷却风扇110的一侧流通,从而导管120的远离冷却风扇110的一侧相当于上游侧e1,导管120的靠近冷却风扇110的一侧相当于下游侧e2,而从导管120的靠近冷却风扇110的下游侧e2朝向远离冷却风扇110的上游侧e1的方向即为上游方向。并且,导管120的相反于上游方向(即靠近下游侧e2)的末端设有开口部122,且开口部122优选为对应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而构成为大致圆形的开口。导管120的开口部122相当于位于导管120的下游侧e2,且与开口部122连接的吸入口112位于开口部122的下方,从而冷却风扇110位于导管120的下方。如此,在导管120中流通的空气从上游侧e1往下游侧e2流往冷却风扇110,且冷却风扇110将空气从吸入口112往另一侧(例如下方)送风(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出的路径p)。
52.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管120的第一壁124形成有开口部122而构成导管120的下部,第二壁126与第一壁124对向而构成导管120的上部,第三壁128连接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而构成导管120的侧缘部,且第三壁128位于导管120的靠近下游侧e2的末端,而邻近开口部122的边缘s1、s2中对应于下游侧e2的边缘s1。进而,将第一吸音部件140沿着导管120的构成侧缘部的第三壁128配置,从而在抑制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1)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导管120在吸入口112上方的流路空间,即流路空间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2)大于导管120的侧缘部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1)。也就是说,不须为了设置第一吸音部件140而过度扩大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1),同时也不会过度降低导管120在吸入口112上方的流路空间(例如具有图2所示出的高度h2),从而不会增加压力损失。
5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密封部件130配置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周围,并接触导管120的第一壁124。也就是说,密封部件130设置在导管120的第一壁124的下方且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上方,从而夹置在导管120与冷却风扇110之间。其中,密封部件130可以是环绕整个吸入口112的周围的密封环,也可以是分散在吸入口112的周围的多个密封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密封部件130的实施方式。如此,密封部件130能够抑制冷却风扇110所吸入的风从冷却风扇110与导管120的第一壁124之间的连接处流出。
54.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导管120连接冷却风扇110并形成有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连接的开口部122,密封部件130配置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周围并接触导管120,第一吸音部件140设置在导管120的内部,其中导管120具有形成有开口部122且接触密封部件130的第一壁124、与第一壁124对向的第二壁126、以及连接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的第三壁128,第一吸音部件140沿着第三壁128配置。如此,将吸音部件(第一吸音部件140)沿着导管120的构成侧缘部的第三壁128配置,在抑制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1)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例如具有图2所示出的高度h2),从而不会增
加压力损失,且能够提升降低噪音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抑制冷却风扇110的噪音往外部传出。据此,电池冷却结构100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
55.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着第三壁128配置的第一吸音部件140配置在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之间,且隔着第一壁124而以至少接触第一壁124的状态配置在密封部件130的相反侧。也就是说,第一吸音部件140沿着第三壁128夹置在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之间,且至少接触第一璧124而对第一璧124施加反向力。较佳地是,第一吸音部件140接触第一壁124及第二壁126。也就是说,第一吸音部件140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当于第三壁128的高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高度h1)而接触第一壁124与第二壁126。在此情况下,填充在导管120的侧缘部(即第三壁128周围的空间)的第一吸音部件140能够消除导管120内的死角形状来抑制乱流的产生。进而,第一壁124配置在上方的第一吸音部件140与下方的密封部件130之间且与第一吸音部件140与密封部件130接触,因而受到第一吸音部件140与密封部件130提供的反向力。在此情况下,第一吸音部件140对第一壁124产生的反向力能够抵消密封部件130对第一壁124产生的反向力,从而抑制密封部件130因反向力所导致的面变形,来维持密封部件130的密封效果。并且,第一吸音部件140的上述配置也能够抑制从密封部件130的内侧传出的噪音。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5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吸音部件140配置为与开口部122的边缘s1一部分构成同一平面。也就是说,第一吸音部件140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例如图2所示出的厚度d)相当于第一壁124所设的开口部122的边缘s1至第三壁128之间的长度,从而构成块状的第一吸音部件140的内侧面142与导管120的开口部122的边缘s1切齐。如此,第一吸音部件140与开口部122的边缘s1之间不存在段差,能够消除导管120内的死角形状来抑制乱流的产生,且导管120内的流路空间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不受到第一吸音部件140的影响,从而能够降低导管120内的压力损失。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57.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变形例中,电池冷却结构100’与前述的电池冷却结构100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异在于,电池冷却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吸音部件150。其中,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导管120’的第二壁126’设置有朝向冷却风扇110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129,第二吸音部件150设置在凹部129内,且配置在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导管120’的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对向的第二壁126’上设置有朝远离冷却风扇110的方向凹陷的凹部129,并以所述凹部129来收容第二吸音部件150。较佳地,第二吸音部件150与凹部129在垂直方向上与吸入口112重叠(例如具有图3所示出的宽度w),且第二吸音部件150在垂直方向上夹置在第二壁126’与第一吸音部件140之间(即,第二吸音部件150接触第三壁128)。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第一吸音部件140在宽度方向上夹置在第三壁128与第二吸音部件150之间(即,第一吸音部件140接触第二壁126’)。
58.如此,将吸音部件(第二吸音部件150)更配置在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对向的位置上且配置在凹部129内,在抑制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例如图3所示出的高度h3)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导管120’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例如具有图3所示出的高度h2)。特别是,在本变形例的导管
120’与前一实施例的导管120的流路空间均具有高度h2的情况下,虽然导管120’的下游侧e2的端部扩大为高度h3,但导管120’的上游侧e1的端部仍为高度h1,导管120’的高度仍然得到抑制。并且,作为第一吸音部件140的辅助,第二吸音部件150不须过分增加厚度也能够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因此高度h3与高度h1的差异不大。此外,在增加第二吸音部件150来提升吸音效果的情况下,透过凹部129的设置来维持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例如具有图3所示出的高度h2),从而不会增加压力损失,且能够提升降低噪音的效果。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凹部129也可以仅设于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正上方,使导管120’的下游侧e2的端部也维持高度h1。
59.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如图3所示,较佳地是,第二吸音部件150配置为与凹部129以外的第二壁126’的一部分构成同一平面。也就是说,第二吸音部件150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例如高度h1与高度h3的差值)相当于凹部129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构成片状的第二吸音部件150的面向冷却风扇110的内侧面152与导管120’的第二壁126’的内侧面切齐。如此,第二吸音部件150与导管120’的第二壁126’之间不存在段差,能够消除导管120’内的死角形状来抑制乱流的产生,且导管120’内的流路空间在冷却风扇110的吸入口112的垂直方向上不受到第二吸音部件150的影响,从而能够降低导管120’内的压力损失。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凹部129与第二吸音部件150的尺寸、设置位置、以及设置与否,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60.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车用装置50例如还设有发热体58。其中,所述发热体58例如是接线板、或者是用于固定接通/断开电池电源的接触器的板件等因运行而产热的构件。因此,较佳地是,冷却风扇110设置在导管120的相反于发热体58的一侧。即,吸入口112朝向上方的冷却风扇110、以及其末端所设的开口部122与吸入口112连接的导管120这两者均设置在发热体58的下方,从而导管120位于发热体58与冷却风扇110之间。如此,导管120的侧缘部(即,第三壁128周围的空间)所设的第一吸音部件140(如图2所示)位于发热体58与冷却风扇110之间。据此,导管120内所设的第一吸音部件140能够防止从发热体58传出的热往冷却风扇110传出,从而抑制由冷却风扇110所形成的冷却风的温度上升,能够提高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冷却效能。并且,在设有如前述变形例所示出的第二吸音部件150的情况下,导管120’的第二壁126’的凹部129内(即,第三壁128周围的空间)所设的第二吸音部件150(如图3所示)位于发热体58与冷却风扇110之间,同样也具备抑制由冷却风扇110所形成的冷却风的温度上升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电池冷却结构100’的冷却效能。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发热体58的种类及设置与否,其可依据需求选择。
61.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中,导管连接冷却风扇并形成有与冷却风扇的吸入口连接的开口部,密封部件配置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周围并接触导管,第一吸音部件设置在导管的内部,其中导管具有形成有开口部且接触密封部件的第一壁、与第一壁对向的第二壁、以及连接第一壁及第二壁的第三壁,第一吸音部件沿着第三壁配置。如此,将吸音部件(第一吸音部件)沿着导管的构成侧缘部的第三壁配置,在抑制导管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导管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从而不会增加压力损失,且能够提升降低噪音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抑制冷却风扇的噪音往外部传出。较佳地,第二吸音部件设置在第二壁的朝向冷却风扇的相反侧凹陷的凹部内,且配置在与冷却风扇的吸入口对向的位置上。如此,将吸音部件
(第二吸音部件)更配置在与冷却风扇的吸入口对向的位置上且配置在凹部内,能够确保导管在冷却风扇的吸入口的垂直方向上的流路空间,且提升降低噪音的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