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8:14: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

2.电缆保护管是电缆线路保护的关键设备,用于保护电缆免于外部损伤。现有的电缆保护管普遍为封闭式,当其发生损坏、或其内电缆损坏时,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修复,只能采用破坏式拆除的方式将电缆保护管拆除,以判断电缆是否需要修理,修理完成后还需将电缆的一端拆卸,从拆卸端套装新更换的电缆保护管,再将电缆连接,整个过程不仅效率低,还会影响电缆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电缆保护管只能整体更换、并且更换时需拆卸电缆以实现套装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包括若干段单管,所述单管包括套装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两个内半管,所述内半管的圆心角为180
°
,所述外管包括长弧半管和短弧半管,所述长弧半管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短弧半管的圆心角,且所述长弧半管的圆心角与所述短弧半管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
;一个所述内半管的外壁与所述长弧半管的内壁中部连接,以使所述长弧半管两侧形成一对外卡沿,另一个所述内半管的外壁与所述短弧半管的内壁中部连接,以使所述内半管两侧形成一对内卡沿,所述外卡沿的内壁能够与所述内卡沿的外壁卡接,以使所述外管及所述内管分别抱合;所述内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管之外,以形成插接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管之内,以形成插接槽,一个所述单管的所述插接部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单管的所述插接槽插接。
6.可选地,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同。
7.可选地,两个所述外卡沿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内卡沿的长度相同。
8.可选地,所述外管内壁沿轴向开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的任意一端贯通所述外管端面,所述内管外壁设有若干滑块,若干所述滑块与若干所述滑槽一一对应。
9.可选地,所述滑块为楔形块,所述滑槽为与所述滑块匹配的楔形槽。
10.可选地,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外管的内壁开有若干排定位槽,每排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凸起能够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11.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外壁开有限位环槽,所述插接部端面开有若干键槽,所述键槽沿所述插接部的轴向延伸,所述键槽与所述限位环槽连通;所述插接槽内设有若干限位键,若干所述限位键与若干所述键槽一一对应,所述限位键能够沿所述限位环槽滑动。
12.可选地,两个所述内半管之间的接触面开有榫槽,所述榫槽沿所述内半管的轴向延伸,所述榫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榫槽的槽底宽度,两个所述榫槽通过一根榫销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外壁开有限位环槽,所述插接部端面开有若干键槽,所述键槽
沿所述插接部的轴向延伸,所述键槽与所述限位环槽连通;所述插接槽内设有若干限位键,若干所述限位键与若干所述键槽一一对应,所述限位键能够沿所述限位环槽滑动;所述榫销用于插入所述榫槽的一端连有弹性件,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榫销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榫槽外,所述内管底端设有两个榫孔,两个所述榫孔与所述榫槽错位开设,所述榫销的伸出端能够插入所述榫孔内。
14.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块;所述榫孔与所述榫槽的错位角度为90
°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通过设置若干段单管,将保护管在长度方向进行分割,更换时只需更换损坏的段落即可,避免整体更换;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单管包括外管和内管,使两者套装并形成插接部和插接槽,以使单管可以首尾插接,提升保护管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外管包括长弧半管和短弧半管,设置内管包括两个内半管,使四者对应连接,利用抱箍的形式安装于电缆外,无需拆卸电缆即可实施安装;在此基础上,通过限定长弧半管、短弧半管以及内半管的圆心角,以形成一对外卡沿和一对内卡沿,外卡沿向内收拢,内卡沿向外撑开,两者卡接后即可将单管抱合,无需其他结构对单管的抱合缝处进行固定,安装速度快,效率高,且无需拆卸电缆即可实施安装。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正剖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俯视爆炸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正剖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外管的正剖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内管的正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俯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榫槽处的俯视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榫销的侧视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榫销的俯视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正剖示意图;
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正剖示意图;
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的榫销的侧视图。
3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3.10-单管;20-内半管;201-内卡沿;21-插接部;211-限位环槽;212-键槽;22-滑块;23-定位凸起;24-榫槽;25-榫销;251-弹性件;26-榫孔;30-长弧半管;301-外卡沿;31-短弧半管;32-插接槽;321-限位键;33-滑槽;3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5.实施例1
36.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包括若干段单管10,所述单管10包括套装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两个内半管20,所述内半管20的圆心角为180
°
,两个所述内半管20完全相同,所述外管包括长弧半管30和短弧半管31,所述长弧半管30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短弧半管31的圆心角,且所述长弧半管30的圆心角与所述短弧半管31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
,长弧半管30和短弧半管31能够拼接为一整根圆柱筒,即外管;一个所述内半管20的外壁与所述长弧半管30的内壁中部连接,由于内半管20的圆心角为180
°
,而长弧半管30的圆心角必然大于180
°
,因此所述长弧半管30两侧必然不会被内半管20覆盖,必然形成一对外卡沿301,另一个所述内半管20的外壁与所述短弧半管31的内壁中部连接,由于内半管20的圆心角为180
°
,而短弧半管31的圆心角必然小于180
°
,因此所述内半管20两侧必然不会被短弧半管31覆盖,必然形成一对内卡沿201,所述外卡沿301的内壁能够与所述内卡沿201的外壁卡接,以使所述外管及所述内管分别抱合;所述内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管之外,以形成插接部21,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管之内,以形成插接槽32,一个所述单管10的所述插接部21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单管10的所述插接槽32插接。
37.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电缆保护管,通过设置若干段单管10,将保护管在长度方向进行分割,更换时只需更换损坏段落的单管10即可,避免整体更换;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单管10包括外管和内管,使两者套装并形成插接部21和插接槽32,以使单管10可以首尾插接,形成一整根保护管,提升保护管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外管包括长弧半管30和短弧半管31,设置内管包括两个内半管20,使四者对应连接,利用抱箍的形式安装于电缆外,无需拆卸电缆即可实施安装;在此基础上,通过限定长弧半管30、短弧半管31以及内半管20的圆心角,以形成一对外卡沿301和一对内卡沿201,外卡沿301向内收拢,内卡沿201向外撑开,两者卡接后即可将单管10抱合,无需其他结构对单管10的抱合缝处进行固定,安装速度快,效率高,且无需拆卸电缆即可实施安装。
38.为了提升外管和内管的贴合度,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同。
39.为了提升抱合卡接后的稳定性,两个所述外卡沿301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内卡沿201的长度相同。通过设置外卡沿301的长度相同,且内卡沿201的长度相同,使两个卡接处的接触面积相同,受力情况对称,从而有效提升连接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0.实施例2
41.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4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为实施例1的改进,改进点在于:
42.为了便于加工外管和内管,并且使两者能够快速组装,所述外管内壁沿轴向开有若干滑槽33,所述滑槽33的任意一端贯通所述外管端面,所述内管外壁设有若干滑块22,若干所述滑块22与若干所述滑槽33一一对应。
43.通过上述设置,使外管和内管分开制备和加工,使两者通过滑块22和滑槽33进行滑动连接,将两者在周向限位并对齐,并且能够通过调整滑动的距离调整插接部21的长度,
以根据不同情况对插接部21的长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44.为了使内管能够卡接于外管内壁,所述滑块22为楔形块,所述滑槽33为与所述滑块22匹配的楔形槽。通过楔形,使滑块22沿滑槽33滑动的过程中始终卡于滑槽33内,不会从滑槽33的槽口脱出,从而使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始终贴合。
45.为了对插接部21的伸出长度进行定位,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若干定位凸起23,所述外管的内壁开有若干排定位槽34,每排所述定位槽34与所述定位凸起23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凸起23能够卡入所述定位槽34内。通过定位凸起23和定位槽34的卡接即可实现内管和外管轴向错位程度进行定位,从而对插接部21的长度进行确定。
46.实施例3
47.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8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为实施例1的改进,改进点在于:
48.为了进一步提升抱合后的单管10的连接强度,两个所述内半管20之间的接触面开有榫槽24,所述榫槽24沿所述内半管20的轴向延伸,所述榫槽24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榫槽24的槽底宽度,两个所述榫槽24通过一根榫销25连接。通过设置榫槽24和榫销25,将抱合后的两个内半管20的接触面榫卯连接为一体,从而进一步提升单管10的连接强度。
49.需要说明的是,榫槽24的形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形状,只需保证榫槽24靠近槽底的一侧的宽度大于榫槽24槽口的宽度即可,例如蝴蝶结形、双向箭头形、杠铃形等。
50.实施例4
51.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为实施例1的改进,改进点在于:
52.为了进一步提升单管10首尾连接的性能,所述插接部21外壁开有限位环槽211,所述插接部21端面开有若干键槽212,所述键槽212沿所述插接部21的轴向延伸,所述键槽212与所述限位环槽211连通;所述插接槽32内设有若干限位键321,若干所述限位键321与若干所述键槽212一一对应,所述限位键321能够沿所述限位环槽211滑动。通过上述设置,当进行单管10首尾连接时,将一截单管10的插接部21插入相邻单管10的插接槽32内,转动单管10,使限位键321落入对应的键槽212内,而后继续深入插接,使限位键321落入限位环槽211内,接着旋转单管10,使限位键321旋入限位环槽211内,从而将两根单管10固定连接为一体,有效避免两截单管10的插接处发生脱离。
53.实施例5
54.请在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保护管,为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结合及进一步改进,改进点在于:
55.所述榫销25用于插入所述榫槽24的一端连有弹性件251,当所述弹性件25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榫销25远离所述弹性件251的一端位于所述榫槽24外,所述内管底端设有两个榫孔26,两个所述榫孔26与所述榫槽24错位开设,所述榫销25的伸出端能够插入所述榫孔26内。
56.通过上述设置,当进行单管10首尾连接时,将一截单管10的插接部21插入相邻单管10的插接槽32内,利用内管的端面将两个榫销25完全压入榫槽24内,转动单管10,使限位键321落入对应的键槽212内,而后继续深入插接,使限位键321落入限位环槽211内,接着旋
转单管10,使限位键321旋入限位环槽211内,调整旋转角度,使榫销25端部与榫孔26对齐,从而使榫销25在弹性件251的作用下弹入榫孔26内,从而将两根单管10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且使两段单管10无法相对转动,彻底避免两截单管10的插接处发生脱离。
57.优选地,所述弹性件251为弹簧或橡胶块;所述榫孔26与所述榫槽24的错位角度为90
°

5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