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

2023-01-14 12:15: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包括储油模块、油量监测模块、燃油输送模块、动力模块和燃油回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设置于机翼内部,包含两个储油区,分别设置于两侧机翼;所述储油区包括一个预热油箱(1)和若干供料油箱(2),其中预热油箱(1)与供料油箱(2)连通,若干供料油箱(2)之间相互隔离;所述动力模块为涡喷发动机(3),包括涡流罩(4)和驱动涡轴(5),驱动涡轴(5)与涡流罩(4)旋转卡合;所述涡流罩(4)内部设置有预热腔(6),预热腔(6)与储油区连通;所述驱动涡轴(5)周侧面榫卯连接有若干驱动涡扇(7)和若干从动涡扇(8),其中驱动涡扇(7)和从动涡扇(8)分别设置于驱动涡轴(5)的相对两端;所述涡流罩(4)内表面焊接固定有燃烧罩(9),且驱动涡轴(5)与燃烧罩(9)旋转配合;所述燃烧罩(9)为筒体结构,其筒壁内部开设有燃烧腔(10);所述预热腔(6)设置于燃烧罩(9)与驱动涡轴(5)之间;所述预热腔(6)内部安装有预热管(11),其中预热管(11)为螺旋管结构,且旋转嵌套于驱动涡轴(5)与燃烧罩(9)之间;所述预热管(11)一端延伸连通至预热油箱(1)的内部,为预热端,另一端延伸至供料油箱(2)的内部,为供油回流端;所述涡流罩(4)的罩壁内部开设有连通腔道(12),连通腔道(12)与燃烧腔(10)之间焊接连通有若干燃料喷管(13);所述连通腔道(12)和燃料喷管(13)均设置于涡流罩(4)的预热管(11)的供油回流端一侧,且连通腔道(12)与预热管(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输送模块包括驱动输送盒(14)和输油轴(15),其中输油轴(15)周侧面焊接有螺旋龙骨(16);所述预热油箱(1)内表面焊接有挡板(17),所述输油轴(15)与挡板(17)旋转轴接,驱动输送盒(14)栓接固定于挡板(17)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轴(15)上端焊接有从动齿盘(18),且从动齿盘(18)设置于驱动输送盒(14)的内部;所述输油轴(15)的下端延伸至预热管(11)的预热端;所述驱动输送盒(14)内表面栓接固定有输送电机(19),输送电机(19)的输出轴一端焊接有驱动齿轮(20);所述驱动齿轮(20)与从动齿盘(18)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油箱(1)内部通过挡板(17)分设有缓冲区和供油区,其中缓冲区位于供油区的上方;所述挡板(17)表面开设有连通口,且供油区和缓冲区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量监测模块包括载油压板(21)和压力传感器,其中载油压板(21)与供料油箱(2)内表面滑动卡合,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载油压板(21)与供料油箱(2)的底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回流模块包括回流泵(22)和回流管(23);所述回流泵(22)与预热油箱(1)内表面栓接固定,且位于缓冲区内部;所述回流泵(22)为电动抽液泵,其数量与供料油箱(2)相同;所述回流管(23)设置于预热油箱(1)与供料油箱(2)之间,其一端延伸连通至回流泵(22)内部,另一端延伸至载油压板(21)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油压板(21)与回流管(23)固定连接,且回流管(23)为瓦形软管结构;所述载油压板(21)表面开设有若干回流孔(24),且回流孔(24)为倒锥形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3)一侧面安装有启动开关(25),其中启动开关(25)为轻触开关结构,且与回流泵(22)电性连接;所述燃烧罩(9)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气孔(26)和若干排气孔(27),其中进气孔(26)正对从动涡扇(8),排气孔(27)正对驱动涡扇(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行安全保障的飞机燃油冷却系统,涉及飞行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储油模块、燃油输送模块和燃油回流模块,其中储油区包括预热油箱和供料油箱,预热油箱内设驱动输送盒和回流泵。本发明通过在涡喷发动机内部加设预热腔和螺旋管结构的预热管,利用固态燃油作为冷媒对燃烧罩和驱动涡轴进行冷却降温,同时还能利用燃烧罩的预热和驱动涡轴工作产生的热量对固态燃油进行预热,使油箱内的燃油始终保持液态,避免燃油快速冰冻;通过设置驱动输送盒、输油轴和回流泵,能够将固态燃油从预热油箱排出,经预热和冷却工作后回流至供料油箱,而后再重新注入预热油箱内部,实现液态燃油动态平衡,解决问题的同时保障了飞行稳定。障了飞行稳定。障了飞行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荣 胡飞 陈宏 白杨 杨振波 许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