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的制作方法

2023-01-06 00:5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


背景技术: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年约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融合性和非融合性两大类。椎间融合的概念首先由cloward在1940年提出,即切除椎间盘,通过植骨或内植物将椎体间关节融合。经过不断的发展,椎间融合技术可以切除导致疼痛的椎间盘,并提供腰椎节段间坚强的融合固定,以维持腰椎的承重作用,同时可以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或缓解神经根压迫,脊柱椎间融合技术可以说是现代脊柱外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目前的椎间融合技术虽然可以在椎间隙内植入含有自体骨或异体骨的椎间融合器,但椎间隙的碎骨粒植入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术操作步骤。
3.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椎间隙的植骨操作主要采用传统的植骨器进行植骨操作。在应用传统的植骨器进行植骨操作时,碎骨粒需要从植骨器尾端一粒粒的植入,操作复杂繁琐,且碎骨粒极容易堵塞植骨通道,增加手术时间。且传统的植骨器前端缺少限深器,如术中操作不当,植骨器前端极易损伤神经或血管,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辅助椎间植骨的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本实用新型提高椎间植骨的效率,减少椎间植骨的操作步骤,减轻外科医生的劳动强度。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由植骨套管1和植骨推杆2组成,其中:植骨套管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中空的管状结构整体呈圆台形,植骨套管1尾端为植骨通道后孔4,前端为植骨通道前孔5,植骨通道前孔5内径大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植骨套管1侧面设有植骨装填腔3,所述植骨装填腔3整体呈漏斗形,植骨装填腔3与植骨套管1连接处设有植骨装填腔内口6,所述植骨装填腔内口6内径小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植骨套管1靠近头端15mm处有两个点状凸起,两个点状凸起为植骨套管限深器7;
6.植骨推杆2后端为植骨推杆限深器8,植骨推杆限深器8连接植骨推杆把持9,植骨推杆把持9可方便植骨推杆2在植骨套管1内抽拉;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等同于植骨推杆2前端外径;将植骨推杆2插入植骨套管1后,植骨推杆限深器8可限制插入深度,完全插入后植骨推杆2前端平齐于植骨套管1前端。
7.本实用新型中,植骨装填腔3位于植骨套管1的中段。
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9.传统的植骨器在植骨过程中需将固定大小的碎骨放置于植骨器尾端的植骨装填腔内,推杆将碎骨粒推至椎间隙,每次仅能推送少量的骨粒,操作繁琐且浪费手术时间。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植骨器的植骨装填腔改在植骨套管的中段,减少碎骨粒在整个植骨套管
内的行进距离,且植骨装填腔内口内径略小于植骨通道后孔内径,植骨通道后孔内径略小于植骨通道前孔内径,此设计可有效减少植骨过程中的碎骨粒堵塞,提高植骨效率。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碎骨粒放置于植骨套管的植骨装填腔内,经植骨推杆反复抽拉后连续植入椎间隙内,且因植骨套管的特殊结构,可有效减少碎骨粒在植骨套管内的卡顿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很好的辅助于椎间隙植骨操作,显著减少外科医生在椎间植骨操作的工作量,降低植骨粒外溢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全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其中a为植骨套管放置方法示意,b为椎间植骨工作过程示意;
13.图中标号:1为植骨套管;2为植骨推杆;3为植骨装填腔;4为植骨通道后孔;5为植骨通道前孔;6为植骨装填腔内口;7为植骨套管限深器;8为植骨推杆限深器;9为植骨推杆把持。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15.实施例1:
1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置由植骨套管1和植骨推杆2组成,其中:植骨套管1一侧设有植骨装填腔3,植骨装填腔3整体呈漏斗形,植骨装填腔内口6内径小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植骨套管1尾端为植骨通道后孔4,前端为植骨通道前孔5,植骨通道前孔5内径大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空腔整体呈圆台形,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等同于植骨推杆2前端外径。植骨套管1靠近头端15mm处有两个点状凸起,此为植骨套管限深器7。
17.植骨推杆2后端为植骨推杆限深器8,将植骨推杆2插入植骨套管1后,植骨推杆限深器8可限制插入深度,完全插入后植骨推杆2前端平齐于植骨套管1前端。植骨推杆把持9位于植骨推杆2后端,可方便植骨推杆2在植骨套管1内抽拉。
18.碎骨粒放置于植骨装填腔3内,植骨套管1头端放置于椎间隙,植骨套管限深器7卡在椎体后缘,放入植骨推杆2并反复推拉。每次拉出时,植骨推杆2头端需离开植骨装填腔内口6,此时植骨装填腔3内的碎骨粒经植骨装填腔内口6落入植骨通道内,植骨推杆2推入时,植骨推杆限深器8需触及植骨通道后孔4,此时落入植骨通道内的碎骨粒植入椎间隙。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0.患者麻醉后俯卧位于手术床,常规后入路暴露所需手术节段,切除病变椎间盘并处理相应椎间植骨面。剔除附着于游离骨块表面的韧带、肌肉,并粉碎为合适大小的碎骨粒。将碎骨粒放置于植骨装填腔3内,植骨套管1头端放置于椎间隙,植骨套管限深器7卡在椎体后缘(如图2a)。放入植骨推杆2并反复推拉(如图2b)。当植骨推杆2拉出时,植骨推杆2头端需离开植骨装填腔内口6,此时植骨装填腔3内的碎骨粒经植骨装填腔内口6落入植骨通道内,植骨推杆2推入时,植骨推杆限深器8需触及植骨通道后孔4,并将落入植骨通道内的碎骨粒植入椎间隙。因植骨推杆2在植骨过程中并未离开植骨套管1,在连续推拉的过程
中,每次均可将少量的碎骨粒植入椎间隙,故此实用新型可极大的提高植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由植骨套管(1)和植骨推杆(2)组成,其特征在于:植骨套管(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中空的管状结构整体呈圆台形,植骨套管(1)尾端为植骨通道后孔(4),前端为植骨通道前孔(5),植骨通道前孔(5)内径大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植骨套管(1)侧面设有植骨装填腔(3),所述植骨装填腔(3)整体呈漏斗形,植骨装填腔(3)与植骨套管(1)连接处设有植骨装填腔内口(6),所述植骨装填腔内口(6)内径小于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植骨套管(1)靠近头端15mm处有两个点状凸起,两个点状凸起为植骨套管限深器(7);植骨推杆(2)后端为植骨推杆限深器(8),植骨推杆限深器(8)连接植骨推杆把持(9),植骨推杆把持(9)可方便植骨推杆(2)在植骨套管(1)内抽拉;植骨通道后孔(4)内径等同于植骨推杆(2)前端外径;将植骨推杆(2)插入植骨套管(1)后,植骨推杆限深器(8)可限制插入深度,完全插入后植骨推杆(2)前端平齐于植骨套管(1)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植骨装填腔(3)位于植骨套管(1)的中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脊柱椎间植骨器,由植骨套管和植骨推杆组成,植骨套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呈圆台形,尾端为植骨通道后孔,前端为植骨通道前孔,植骨通道前孔内径大于植骨通道后孔内径,植骨套管侧面设有植骨装填腔,植骨装填腔整体呈漏斗形,植骨装填腔内口内径小于植骨通道后孔内径;植骨推杆后端为植骨推杆限深器,植骨推杆限深器连接植骨推杆把持,植骨通道后孔内径等同于植骨推杆前端外径;将植骨推杆插入植骨套管后,植骨推杆限深器可限制插入深度,完全插入后植骨推杆前端平齐于植骨套管前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很好的辅助于椎间隙植骨操作,显著减少外科医生在椎间植骨操作的工作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郑冰 郭永飞 蒋佳琳 张卫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长征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