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门窗中梃型材的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16:1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建材领域,特别是一种门窗中梃型材的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份专利申请号为202020624848.2、名称为“一种窗中梃”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外框体上方设有与玻璃接触的连接板,外框体外侧设有内凹槽,且外框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内凹槽相连通的排水孔。这样在下雨时,从玻璃与连接部之间的缝隙流入的雨水,会滴落在外框体的顶面上,然后通过排水孔流入到内凹槽中,最后从内凹槽的槽口排出到外框体外,从而起到排水的作用。然而,上述专利公开的外框体在使用时,会存在以下缺点:
3.一是,由于外框体的顶面为一水平面,使得雨水能在整个外框体顶面上流动,这样在排水时,落在外框体顶面上的雨水就需要足够多,并且能覆盖满整个外框体顶面才能使雨水流动起来,从而才能往排水孔方向流去。而当雨水没能覆盖满整个外框体顶面时,外框体顶面上的雨水就不能流动起来,从而不能使雨水快速地排走,导致雨水积存在外框体顶面上,且积水长时间停留在外框体上,容易引起腐蚀、生锈等问题,影响外框体的使用寿命。
4.二是,由于雨水能在整个外框体顶面上流动,且外框体顶面上无挡水结构,当外框体顶面上的雨水较多而没能及时排走时,雨水就容易往室内方向流去,导致室内渗水,其防水性十分差。
5.三是,由于内凹槽的槽口十分大,其槽口在外框体外侧上形成一大缺口,这样蚊虫就十分容易地从内凹槽的槽口爬到排水孔中,再进入到外框体顶面或室内,从而影响环境卫生。
6.四是,由于内凹槽的槽口在外框体外侧上形成一大缺口,且其槽口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无连接结构与支撑结构,这样会影响到外框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在长期的使用下,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会影响到外框体的使用寿命。
7.因此,鉴于前述外框体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十分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门窗中梃型材的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该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通过设置截水槽,能缩窄第一玻璃嵌装槽上供雨水流动的范围,使雨水更容易地集中在一起,并快速地排走,避免雨水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而造成腐蚀、生锈等问题。且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与截水槽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当雨水较多时,能起到集水与拦截的作用,防止雨水流到室内,防水性能好。同时,该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排水孔,能保证第二排水孔具有小的开口,其不仅能防蚊虫,而且能减少对外框体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保证外框体具有十分好
地使用寿命。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窗中梃型材的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一玻璃挡边部,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的内侧与外框体之间设有第一玻璃嵌装槽,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设有靠近于第一玻璃挡边部的截水槽,且在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与截水槽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所述外框体内部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上腔壁设有贯穿至截水槽槽底的第一排水孔,所述导流腔的腔底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的腔底上设有贯穿至外框体底面的第二排水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设有限流挡板。
11.优选地,所述导流腔的腔底上设有位于第一排水孔正下方的导水斜面。
12.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由第一端盖板、以及连接在第一端盖板左右两端的第一外侧板与第一内侧板构成并形成双层结构。
13.优选地,所述外框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玻璃挡边部,所述第二玻璃挡边部的内侧与外框体之间设有第二玻璃嵌装槽,所述引流腔开设于第二玻璃挡边部上,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至第二玻璃挡边部的底面。
14.优选地,所述第二玻璃挡边部由第二端盖板、以及连接在第二端盖板左右两端的第二外侧板与第二内侧板构成并形成双层结构,所述第二外侧板、第二端盖板与第二内侧板之间围合形成的内腔构成了引流腔,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至第二端盖板的底面。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截水槽,能缩窄第一玻璃嵌装槽上供雨水流动的范围,从而能更容易地将雨水集中在一起,无需使雨水覆盖满整个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就能快速地使雨水流动起来,并往第一排水孔方向流去,从而使雨水能更加快速地排走,不会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避免雨水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而造成腐蚀、生锈等问题,保证外框体具有十分好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截水槽靠近第一玻璃挡边部,这样在下雨时,玻璃与第一玻璃挡边部之间流入的雨水,能直接掉落在截水槽中,并通过第一排水孔排走,从而使雨水能更加快速地排走。同时,由于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与截水槽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当雨水较多时,截水槽能起到集水与拦截的作用,防止雨水直接流到第一玻璃嵌装槽的槽底上,从而能防止雨水流到室内,这样能提高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防水性能。
17.(2)通过第二排水孔的设置,并将第二排水孔贯穿至外框体外侧壁上,这样能保证第二排水孔具有小的开口,大大减少蚊虫爬进第二排水孔中的几率,起到很好的防蚊虫效果,从而使室内的环境卫生不易受到蚊虫的影响。同时,第二排水孔具有小的开口,其既能满足排水的需求,又能减少对外框体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这样在长期的使用下,外框体也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保证外框体具有十分好的使用寿命。
18.(3)通过导流腔的设置,能起到导流的作用,这样在排水过程中,就能使流入第一排水孔中的雨水快速地流通到引流腔中。通过引流腔的设置,能起到引流的作用,这样在排水过程中,就能引导导流腔中的雨水向下流通到第二排水孔中并排走。
19.(4)通过将导流腔与引流腔设置在外框体内,且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分别贯穿至截水槽槽底、外框体底面上,以实现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的目的,这样能提升门窗中梃型材
的美观性与档次。且由于第二排水孔贯穿至外框体底面,这样从正面就无法看到第二排水孔,从而能进一步地提升门窗中梃型材的美观性与档次。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顶面、底面、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门窗中梃型材的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包括外框体1,所述外框体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玻璃挡边部11,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11的内侧与外框体1之间设有第一玻璃嵌装槽1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所述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设有靠近于第一玻璃挡边部11的截水槽13,且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与截水槽13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所述外框体1内部设有导流腔14,所述导流腔14的上腔壁设有贯穿至截水槽13槽底的第一排水孔141,所述导流腔14的腔底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腔142,所述引流腔142的腔底上设有贯穿至外框体1底面的第二排水孔143。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设置截水槽13,能缩窄第一玻璃嵌装槽12上供雨水流动的范围,从而能更容易地将雨水集中在一起,无需使雨水覆盖满整个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就能快速地使雨水流动起来,并往第一排水孔141方向流去,从而使雨水能更加快速地排走,不会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避免雨水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而造成腐蚀、生锈等问题,保证外框体1具有十分好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截水槽13靠近第一玻璃挡边部11,这样在下雨时,玻璃与第一玻璃挡边部11之间流入的雨水,能直接掉落在截水槽13中,并通过第一排水孔141排走,从而使雨水能更加快速地排走。同时,由于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与截水槽13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当雨水较多时,截水槽13能起到集水与拦截的作用,防止雨水直接流到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从而能防止雨水流到室内,这样能提高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防水性能。
25.通过第二排水孔143的设置,并将第二排水孔143贯穿至外框体1外侧壁上,这样能保证第二排水孔143具有小的开口,大大减少蚊虫爬进第二排水孔143中的几率,起到很好的防蚊虫效果,从而使室内的环境卫生不易受到蚊虫的影响。同时,第二排水孔143具有小的开口,其既能满足排水的需求,又能减少对外框体1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这样在长期的使用下,外框体1也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保证外框体1具有十分好的使用寿命。
26.通过导流腔14的设置,能起到导流的作用,这样在排水过程中,就能使流入第一排水孔141中的雨水快速地流通到引流腔142中。通过引流腔142的设置,能起到引流的作用,这样在排水过程中,就能引导导流腔14中的雨水向下流通到第二排水孔143中并排走。
27.通过将导流腔14与引流腔142设置在外框体1内,且第一排水孔141、第二排水孔143分别贯穿至截水槽13槽底、外框体1底面上,以实现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的目的,这样能提升门窗中梃型材的美观性与档次。且由于第二排水孔143贯穿至外框体1底面,这样从正面
就无法看到第二排水孔143,从而能进一步地提升门窗中梃型材的美观性与档次。
2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设有限流挡板121。当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有雨水或雨水过多而溢出至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时,限流挡板121能将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的雨水拦截住,防止雨水流到室内,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防水性能。且由于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与截水槽13的槽底之间形成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该台阶状的防溢水结构使得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与截水槽13的槽底之间形成有高低落差,从而使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的雨水能往截水槽13方向流去并排走,这样雨水就不会积存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的槽底上,其使用的可靠性十分高。
29.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腔14的腔底上设有位于第一排水孔141正下方的导水斜面144。通过导水斜面144的设置,能便于导流腔14中的雨水快速地向第二排水孔143流去,从而能起到及时排走导流腔14中的雨水的目的,以避免雨水积存在导流腔14中,这有助于提高排水性能。
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11由第一端盖板112、以及连接在第一端盖板112左右两端的第一外侧板111与第一内侧板113构成并形成双层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使第一玻璃挡边部11具有十分高的结构强度,而且大大提升了其应用于大面积玻璃幕墙时的抗风压能力,使大面积玻璃幕墙不会发生坠落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门窗的抗风压能力,当其供大规格玻璃安装时,能极好地确保其具有十分高的安全系数,这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外框体1的应用可靠性与适用场合。
31.如图1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11的第一外侧板111与外框体1的外侧相连接,且第一外侧板111的外侧面与外框体1的外侧面呈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外侧板111、第一端盖板112、第一内侧板113之间围合形成的内腔与导流腔14相连通。这样能使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外形更加简洁、美观,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更加容易。
32.如图1所示,所述外框体1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玻璃挡边部15,所述第二玻璃挡边部15的内侧与外框体1之间设有第二玻璃嵌装槽16,所述引流腔142开设于第二玻璃挡边部15上,所述第二排水孔143贯穿至第二玻璃挡边部15的底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使外框体1的上方与下方都能嵌装玻璃。且通过使引流腔142开设于第二玻璃挡边部15上,以及使第二排水孔143贯穿至第二玻璃挡边部15的底面,这样能使结构更加紧凑,制造更加方便,且在排水时,能使雨水不会流到第二玻璃嵌装槽16中,从而能防止雨水流到室内。
33.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玻璃挡边部15由第二端盖板152、以及连接在第二端盖板152左右两端的第二外侧板151与第二内侧板153构成并形成双层结构,所述第二外侧板151、第二端盖板152与第二内侧板153之间围合形成的内腔构成了引流腔142,所述第二排水孔143贯穿至第二端盖板152的底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使第二玻璃挡边部15具有十分高的结构强度,而且大大提升了其应用于大面积玻璃幕墙时的抗风压能力,使大面积玻璃幕墙不会发生坠落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门窗的抗风压能力,当其供大规格玻璃安装时,能极好地确保其具有十分高的安全系数,这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外框体1的应用可靠性与适用场合。
34.如图1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述第二玻璃挡边部15的第二外侧板151与外框体1的外侧面呈同一平面。这样能使隐藏式弯道下排水结构的外形更加简洁、美观,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更加容易。
35.如图1与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所述外框体1通过隔热条2与内框体3连接一起,从而构成门窗的中梃。在安装玻璃4时,将玻璃4置于内框体3与外框体1之间,并将玻璃4嵌装在第一玻璃嵌装槽12中,以及通过玻璃压条31与第一玻璃挡边部11将玻璃4夹装固定住即可完成玻璃4的安装。
36.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玻璃挡边部11上设有第一胶条安装槽114,所述第一胶条安装槽114中安装有胶条5,胶条5紧贴在玻璃4外表面上。这样在使用时,能提高第一玻璃挡边部11与玻璃4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减少雨水流进第一玻璃嵌装槽12中的几率。
37.如图1与图2所示,在雨水天气时,所述玻璃4外表面上的一些雨水10会被胶条5挡住并排走到外框体1外,而部分雨水10会顺着其表面流到第一玻璃嵌装槽12中,并滴落在截水槽13中,然后雨水10会通过第一排水孔141进入到导流腔14中,接着雨水10会落在导水斜面144上并导流到引流腔142中,最后雨水10在引流腔142的引导下进入到第二排水孔143并排出。这样就能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其防水效果十分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