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6:15: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件连接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


背景技术:

2.避雷器用监测装置是避雷器用监测器和避雷器用放电计数器的总称,其作用是:通过放电动作机构的动作计数来显示所监测配套的避雷器遭受雷击的次数,并且实时记录和监测该避雷器本体的泄漏电流是否超过危险值。避雷器用监测装置主要与电力避雷器配套使用,分布在发电、输电、变电环节中各种避雷器安装区域。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对于瞬时高电压、高电流需要有良好的承受度。在避雷器用监测装置中会采用检测线圈,检测线圈设置在主回路上,因此对检测线圈的电流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要求较高,现有的检测线圈通常和主回路电路直接连接,在高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经常容易因为电磁干扰造成检测数据失真,对于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并且在大风或大雨的天气下,检测环境较为恶劣,会造成检测线圈震动幅度过大,进而造成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加避雷器用监测装置的抗震和抗干扰能力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5.一种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设置连接在上端板两侧并相对设置的抗干扰板和固定板;所述下端板两侧设置有弧形的抗撞击部,并在抗撞击部上设置有抗撞击部连接孔;所述上端板四个边的中点位置设置有防震条,所述防震条的厚度大于上端板,并外凸出于上端板上表面。
6.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上端板和下端板通过抗干扰板和固定板相互连接。抗干扰板和固定板设置在上端板的相对两侧边,并且等高设置并连接下端板,下端板包括中间的下端板中间板和设置在下端板中间板两侧的抗撞击部,抗撞击部优选的设置成等腰、前端弧形的抗撞击部,并且抗撞击部的宽度与下端板中间板的宽度一致。上端板和下端板中间板的大小优选的保持一致,并且下端板中间板优选的设置在上端板的正下方,这样有利于保证检测线圈在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空间内的安装固定。
7.抗撞击部上设置有贯穿抗撞击部的抗撞击部连接孔,优选的在抗撞击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撞击部连接孔。抗撞击部连接孔优选的设置在抗撞击部的中线位置,以更好的实现重力的均分。
8.防震条设置在上端板的多个侧边位置,优选的设置在两个侧边或者四个侧边的位置。防震条设置为高度高于上端板的上表面,这样设置能使得防震条连接的装置在震动时并不会直接造成上端板被直接带动震动,上端板与被连接装置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使得上端板的震动量减少。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10.优选的,所述上端板设置成正方形。上端板可以设置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上端板侧边连接的抗干扰板和固定板优选的竖直向设置,并且连接到下端板。
11.优选的,所述下端板的抗撞击部设置成等腰弧形。抗撞击部优选的设置成等腰三角形,并优选的在最外侧的角设置成弧形角。
12.优选的,所述抗撞击部连接孔设置成腰形孔。腰形孔设置在抗撞击部的中线位置,并优选的设置在弧形角位置附近。
13.优选的,所述防震条包括防震条凸板。优选的,所述防震条凸板上设置有防震条连接孔。防震条连接孔优选的设置在防震条凸板的中心位置。
14.优选的,所述抗干扰板与上端板的侧边连接,并保持边长一致。抗干扰板优选的与上端板、下端板中间板的宽度一致。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与抗干扰板相对的上端板的一侧边位置。
16.优选的,所述上端板中心设置有上端板中心孔。
17.优选的,所述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
18.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设置有上端板和下端板,尽量减少其他连接件对于检测线圈的电磁干扰;
20.2、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下端板两侧设置有抗撞击部,在极端冲击时能减少对检测线圈的冲击力;
21.3、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上端板、下端板、抗干扰板和固定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检测线圈,减少外部的电磁干扰和冲击,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正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立体图一;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立体图二;
26.具体的附图标记为:
27.1上端板;2下端板;3抗干扰板;4固定板;11防震条;12上端板中心孔;13上端板通孔;21抗撞击部;22抗撞击部连接孔;23下端板中间板;31抗干扰板连接孔;111防震条凸板;112防震条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包括上端板1、下端板2、设置连接在上端板1两侧并相对设置的抗干扰板3和固定板4;所述下端板2两侧设置有弧形的抗撞击部21,并在抗撞击部21上设置有抗撞击部连接孔22;所述上端板1四个边的中点位置设置有防震条11,所述防震条11的厚度大于上端板1,并外凸出于上端板1上表面。
3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上端板1和下端板2通过抗
干扰板3和固定板4相互连接。抗干扰板3和固定板4设置在上端板1的相对两侧边,并且等高设置并连接下端板2,下端板2包括中间的下端板中间板23和设置在下端板中间板23两侧的抗撞击部21,抗撞击部21优选的设置成等腰、前端弧形的抗撞击部21,并且抗撞击部21的宽度与下端板中间板23的宽度一致。上端板1和下端板中间板23的大小优选的保持一致,并且下端板中间板23优选的设置在上端板1的正下方,这样有利于保证检测线圈在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空间内的安装固定。
3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板1中心处设置有上端板中心孔12,用于金属轴(杆)穿过,上端板1的上表面上方设置其他连接的装置,下端板2的下表面下方设置其他连接的装置。
32.如图3所示,抗撞击部21上设置有贯穿抗撞击部21的抗撞击部连接孔22,优选的在抗撞击部21的两侧均设置有抗撞击部连接孔22。抗撞击部连接孔22优选的设置在抗撞击部21的中线位置,以更好的实现重力的均分。
33.如图4所示,防震条11设置在上端板1的多个侧边位置,优选的设置在两个侧边或者四个侧边的位置。防震条11设置为高度高于上端板1的上表面,这样设置能使得防震条11连接的装置在震动时并不会直接造成上端板1被直接带动震动,上端板1与被连接装置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使得上端板1的震动量减少。上端板1上还设置有一上端板通孔13竖直向贯穿所述上端板1,上端板通孔13约在约中心孔到对角线1/2的位置,主要用于细的金属轴(杆)穿过,金属轴(杆)用于连接、固定、旋转上方表盘部分的副齿轮转动。
34.为了更好的容纳检测线圈并减少电磁干扰,所述上端板1设置成正方形。上端板1可以设置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上端板1侧边连接的抗干扰板3和固定板4优选的竖直向设置,并且连接到下端板2。上端板1上方的电磁干扰相对较小,主要用于电线布局和其他非电的零部件连接,但是上方位置主要是受冲击力相对较大,因此设置成正方形有利于冲击力的受力缓冲,防止刚性断裂。
35.为了增加下端板2的抗冲击力,所述下端板2的抗撞击部21设置成等腰弧形。抗撞击部21优选的设置成等腰三角形,并优选的在最外侧的角设置成弧形角。下端板2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两侧,因此在有两侧冲击力的情况下,增加的抗撞击部21能第一时间分担冲击力,减少对检测线圈的影响。
36.为了在冲击的情况下,减少少量位移对连接件的冲击力影响,所述抗撞击部连接孔22设置成腰形孔。腰形孔设置在抗撞击部21的中线位置,并优选的设置在弧形角位置附近。在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使得检测线圈和其他连接件之间有部分位移的推力,在连接孔是腰形孔的情况下,能少量位移减少对检测线圈直接的冲击力。
37.为了使防震条凸板111与上端板1连接,所述防震条11包括防震条凸板111。
38.所述防震条凸板111上设置有防震条连接孔112。防震条连接孔112优选的设置在防震条凸板111的中心位置。所述抗干扰板3与上端板1的侧边连接,并保持边长一致。抗干扰板3优选的与上端板1、下端板中间板23的宽度一致。
39.所述固定板4设置在与抗干扰板3相对的上端板1的一侧边位置。固定板4优选的宽度大大小于抗干扰板3的宽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对检测线圈进行散热,在上端板1、下端板2、抗干扰板3的三面围合中的检测线圈散热时基本只能基于两侧的对流风散热,减少固定板4的宽度也是为了增加检测线圈的散热空间。固定板4上设置有固定板连接孔用于与检测
线圈连接。固定板连接孔水平向贯穿所述固定板4。
40.所述上端板1中心设置有上端板中心孔12。上端板中心孔12主要用于主要用于细的金属轴(杆)穿过,金属轴(杆)用于连接、固定、旋转上方表盘部分的主齿轮,并带动副齿轮转动。
41.为了减少对于其他部件的电磁干扰,所述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
42.现以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43.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包括上端板1、下端板2、设置连接在上端板1两侧并相对设置的抗干扰板3和固定板4;所述下端板2两侧设置有弧形的抗撞击部21,并在抗撞击部21上设置有抗撞击部连接孔22;所述上端板1四个边的中点位置设置有防震条11,所述防震条11的厚度大于上端板1,并外凸出于上端板1上表面。所述上端板1设置成正方形。所述下端板2的抗撞击部21设置成等腰弧形。所述抗撞击部连接孔22设置成腰形孔。所述防震条11包括防震条凸板111。所述防震条凸板111上设置有防震条连接孔112。所述抗干扰板3与上端板1的侧边连接,并保持边长一致。所述固定板4设置在与抗干扰板3相对的上端板1的一侧边位置。所述上端板1中心设置有上端板中心孔12。所述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
44.本实施例的抗震抗干扰机构骨架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45.先将检测线圈放置在上端板1和下端板2之间抗干扰板3和固定板4之内的空间,检测线圈与固定板4和抗干扰板3固定连接好后,贯穿上端板中心孔12的金属轴连接主齿轮,贯穿上端板通孔13的金属轴连接副齿轮,主齿轮和副齿轮啮合。将上方的电子件与防震条凸板111上的防震条连接孔112螺纹连接。上方的电子件与上端板1之间有一定的空间间距,使得上方的电子件与上端板1之间的震动联动幅度少。再将下方的电子件与下端板2的两侧的抗撞击部连接孔22螺纹连接好,并连接在抗撞击部连接孔22的中间位置,使得在冲击时能沿腰形孔有一定的滑动空间。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检测线圈与上方电子件之间有上端板1隔离、与下方电子件之间有下端板2隔离,能减少大量电磁干扰,增加检测精度。
4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