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与流程

2023-01-02 09:41: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林木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


背景技术:

2.杉木为杉科杉木属常绿针叶树种,与松树、桉树并称为我国南方三大用材树种,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门窗、家具、板料、木制用具。在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3.杉木种子园是杉木良种生产的主要基地,大多数营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初级种子园已进入老化期,开花结果少,而且由于树体高大,采种困难,种子产量低,严重影响了杉木良种的供应。目前杉木种子园已经进入第四代建设阶段,急需对现有种子园进行升级换代,为了不影响现有种子园的良种供应,在保留现有种子园继续产种的情况下进行升级换代,若重新选择园址重新建设高世代种子园,则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长的建设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在不影响现有种子园的良种供应的基础上完成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工作。由于原种子园种子产量逐渐降低,而重新选择园址新建高世代种子园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长的建设期,且建设期间种子园不产种。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同一园地内保持种子园持续产种,又能使种子园完成升级换代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所述的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的步骤为:(1)、砧木的培育;(2)、嫁接;(3)、挂牌标识;(4)、定植;(5)、母树培育;(6)、原种子园伐除;(7)、新高世代种子园建成。
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在实施时,在苗圃中将培育好的1年生实生苗移植到直径为8cm的容器杯中,按株行距50cm*50cm进行摆放,继续培育成为2年生的实生苗做嫁接砧木。
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在实施时,选用通过遗传测定评选出来的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作为接穗。
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大苗嫁接采用形成层对接法,在苗圃将接穗嫁接到砧木中,砧木的嫁接高度为距地面30-50cm。
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在实施时,对嫁接好的大苗按接穗号进行挂牌标识,待定植。
1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在实施时,定植时间选取在2月至3月,在矮化的原种子园内,选取相对空旷的林地进行定植,定植图按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标准事先做好,定植的嫁接大苗须成行成列排列。
11.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在实施时,将步骤(4)中定植好的母树培育3 年,期间做好
树冠的修枝整形,培育形成矮化挂果树冠,3年后便可挂果产种。
12.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中母树嫁接后3年因幼树没有挂果产种,期间继续采收原种子园母树的球果制种。
13.优选的,所述的步骤(6)在新嫁接的母树挂果产种后,将原种子园衰老的挂果量低的母树进行伐除,新嫁接的母树获得生长空间,逐渐达到产种盛产期。
14.优选的,所述的步骤(7)在伐除原种子园中的衰老母树后,剩下的新嫁接母树成为新的高世代种子园,完成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工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实现了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原种子园继续产种供种,新嫁接种子园前3-5年无产种或产种量少,在同一园地内实现了种子园的升级换代,又能保持种子园持续产种。该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解决了常规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时,重新选择林地进行建园的问题,此方法在原来种子园的林地中进行建园,无需再重新选择建园林地,提高了建园林地利用率。该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利用矮化的原种子园留下的空间完成定植,新定植的幼树所需空间少,待其挂果树冠形成后,通过伐除原有母树,将生长空间留给新嫁接的幼树生长,顺利完成了新老种子园的无缝对接升级换代。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大苗嫁接口;
19.图2为接穗成活示意图;
20.图3为定植的新嫁接大苗;
21.图4为高世代种子园整体示意图;
22.图5为幼树挂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所述的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的步骤为:(1)、砧木的培育;(2)、嫁接;(3)、挂牌标识; (4)、定植;(5)、母树培育;(6)、原种子园伐除;(7)、新高世代种子园建成。
25.步骤(1)在实施时,在苗圃中将培育好的1年生实生苗移植到直径为8cm 的容器杯中,按株行距50cm*50cm进行摆放,继续培育成为2年生的实生苗做嫁接砧木。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是形成新植株的基础,其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树体大小、结实及其品质、产量等具有很大影响。
26.步骤(2)在实施时,选用通过遗传测定评选出来的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作为接穗。接穗是指杉木稳定的母本的枝条,接穗在杉木嫁接操作中,用来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分生组织,采用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能够提高种子园的遗传改良水平。
27.步骤(2)中,大苗嫁接采用形成层对接法,在苗圃中将接穗嫁接到砧木中,砧木的嫁接高度为距地面30-50cm。形成层对接法可以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直接接触,因而成活率较高,大苗嫁接在苗圃开展,无需在林地中进行嫁接,地点集中,易于管理,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效率。
28.步骤(3)在实施时,对嫁接好的大苗按接穗号进行挂牌标识,待定植。定植是指将嫁接好大苗种植到原种子园内,根据定植图进行定植,使其符合杉木种子园营建标准。
29.步骤(4)在实施时,定植时间选取在2月至3月,在矮化的原种子园内,选取相对空旷的林地进行定植,定植图按种子园建园标准事先做好,定植的嫁接大苗须成行成列排列。嫁接大苗在定植后,利用矮化的种子园留下的空间进行培育,使其快速生长。
30.步骤(5)在实施时,将步骤(4)中定植好的母树培育3年,期间做好树冠的修枝整形,培育形成矮化挂果树冠,3年后便可挂果产种。
31.步骤(5)中母树嫁接后3年因幼树没有挂果产种,期间继续采收原种子园母树的球果制种。嫁接的新母树3~5年后才挂果产种,而原种子园的母树在此期间可以继续产种,解决了升级换代过程中新嫁接种子园3年无种子生产的问题,在原有园地中形成了新老种子园共存的理想状态,最终完成无缝升级换代。
32.步骤(6)在新嫁接的母树挂果产种后,将原种子园衰老的挂果量低的母树进行伐除,新嫁接的母树获得生长空间,逐渐达到产种盛产期。方法充分利用原有园地,无需再重新寻找建园林地;同时利用矮化的原种子园留下的空间完成定植,新定植的幼树所需空间少,待其挂果树冠形成后,通过伐除原有母树,将生长空间留给新嫁接的幼树生长;此外还完美解决了新建设的种子园3-5年没有种子采收的问题,通过此方法完成了新老种子园的无缝对接升级换代。
33.步骤(7)在伐除原种子园中的衰老母树后,剩下的新嫁接母树成为新的高世代种子园,完成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工作。此步骤解决了常规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时,重新选择林地进行建园的问题,此方法在原种子园的林地中进行建园,无需再重新选择建园林地,提高了建园林地利用率。
34.实施例
35.实施地点:在广西全州县咸水林场杉木良种基地,
36.实施方式:采用杉木种子园的建园方法完成了第1.5代杉木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工作。
37.技术方案:
38.首先,将第1.5代种子园的老化母树进行截干矮化,园区留出生长空间;在苗圃中选用1年生的实生苗,移植到直径为8cm的容器杯中,按株行距 50cm*50cm进行摆放,继续培
育成为2年生的实生苗做嫁接砧木,砧木规格为距地面30~50cm处径粗达3cm以上;选用通过遗传测定评选出来的第2代种子园建园材料作为接穗,采用形成层对接法,在苗圃中将接穗嫁接到砧木中,砧木的嫁接高度为距地面30~50cm,同时按接穗号进行挂牌标识,标明嫁接的建园无性系号。
39.定植前,做好新嫁接大苗的定植图,定植图须符合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标准;在1.5代种子园内挖定植穴,成行排列,待到2月至3月时,将成活的嫁接大苗按定植图进行定植;将定植好的幼树培育3年,做好树冠的修枝整形,培育形成矮化挂果树冠。
40.在培育新幼树3年期间,对原1.5代种子园母树继续进行产种,确保种子供应正常,填补这期间的新嫁接幼树无挂果产种的空窗期;待新嫁接的第2代种子园母树挂果产种后,将原1.5代种子园衰老的挂果量低的母树进行伐除,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新嫁接母树逐渐达到产种盛产期;
41.最后剩下的新嫁接母树成为新的第2代种子园,完成了种子园的无缝升级换代工作。
4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