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2023-01-02 07:0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2.死亡发生后,嗜尸性蝇类能够被尸体吸引,法医昆虫学可通过嗜尸性昆虫的演替规律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科学依据,不同地区存在的昆虫种类及演替规律有所不同。
3.目前对嗜尸性昆虫的演替研究大多采用野外直接放置实验动物尸体进行,没有防护设施来防止野生动物(如野狗等)啃食拖拉、降雨造成嗜尸性昆虫以外的影响。有些实验会通过放置铁丝网的方式避免野生动物的影响,但铁丝网往往不易固定,昆虫调查中每次观察和取样都需要将铁丝网移开,操作不便。同时,嗜尸性昆虫的捕捉主要通过捕虫网、陷阱等人工捕捉,操作繁杂。
4.例如,现有演替研究主要将尸体直接放置于野外环境下,通过捕虫网、设置陷阱及拾取等方式人工捕捉尸体环境中的嗜尸性昆虫。由于缺乏防护措施,降水、野外动物等会影响尸体环境进而影响演替实验的进行。
5.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314455u)公开的一种法医昆虫学样本诱捕装置,在塑料罐内盛入引诱目标昆虫的液体诱饵,通过散气孔撒发出气味,诱捕目标成虫。该装置可盛放诱饵有限,且只诱捕成虫。
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如下:
7.1、不能有效避免嗜尸性昆虫以外的野外动物及降水等恶劣天气对演替的影响;
8.2、昆虫捕捉过程较为繁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9.3、部分技术方法仅能实现对昆虫的采集,无法开展尸体的演替实验研究等;
10.4、部分技术方法仅实现对成虫样本的采集,而无法实现对死亡时间推断更加重要的幼虫的采集。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1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3.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包括
14.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为顶部敞开的五面容器;所述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底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幼虫收集瓶;
15.防护笼,为四面均为通道口的容器,设置在所述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上方;所述防护笼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插接;
16.成虫诱捕收集网,外部为底部开口的五面网兜,设置在所述防护笼的一侧;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内部设置内网。
1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内部设置一开口,悬挂线分别连接所述开口和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两组顶角,形成倒漏斗形的内网。
1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形,且所述开口的位置距离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顶部1/3的高度处。
1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底边由金属丝固定形状,且所述成虫诱捕收集网的底边长度和所述防护笼的的长度相同。
2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四个连接点处设置挂钩,所述防护笼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一线圈,所述线圈悬挂在所述挂钩上。
21.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笼的顶边设置拉链。
2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笼的顶部设置挡雨板。
2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底面四边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幼虫收集瓶。
2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底面中央开设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用于排出尸体腐败产生的液体。
2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为尖端,所述固定杆用于钉入地面固定所述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2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7.1、本实用新型实现尸体演替和昆虫采集两个任务,该装置可实现对幼虫和成虫的批量采集,根据蝇类的飞行特点,实现对蝇类的连续采集,弥补因人工采集的漏采。
28.2、本实用新型通过成虫诱捕收集网可使飞入的成虫无法飞出,无需人力捕捉,取出成虫诱捕收集网即可。
29.3、本实用新型通过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底部幼虫收集瓶可收集部分幼虫样本。
30.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雨板可在不受雨天影响、无需专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演替研究。
附图说明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笼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笼设置成虫诱捕收集网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成虫诱捕收集网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笼和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的连接示意图。
3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挡雨板的示意图。
3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2、第一支撑杆;3、第一连接孔;4、幼虫收集瓶;5、孔洞;6、固定杆;7、挡雨板;8、挂钩;9、第二支撑杆;10、防护笼;11、顶边;12、线圈;13、成虫诱捕收集网;14、悬挂线;15、开口;16、底边;17、连接点;18、内网;19、第二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0.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41.结合图1-图4,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包括
42.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为顶部敞开的五面容器;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2;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的底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幼虫收集瓶4;
43.防护笼10,为四面均为通道口的容器,设置在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的上方;防护笼10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和第一支撑杆2插接;
44.成虫诱捕收集网13,外部为底部开口的五面网兜,设置在防护笼10的一侧;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内部设置内网18。
45.上述提供了一种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无需专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演替研究,具体地,通过成虫诱捕收集网可使飞入的成虫无法飞出,无需人力捕捉,取出收集网即可,并且,可通过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底部的幼虫收集瓶可收集部分幼虫样本。
46.在本实施例中,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内部设置一开口15,悬挂线14分别连接开口15和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两组顶角,形成倒漏斗形的内网18。
47.优选地,开口15为圆形,且开口15的位置距离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顶部1/3的高度处。
48.在本实施例中,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高度为防护笼10高度的2/3。
49.在本实施例中,内网18的底部与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底部相连。被尸体吸引的昆虫若从倒漏斗形的内网18的下方飞入开口15进入上部,则很难飞出,停留于成虫诱捕收集网13中。
50.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第二支撑杆9和第一支撑杆2对应插接,第二支撑杆9的数量和第一支撑杆2的数量相同,均为四个,四个第二支撑杆9分别设置在防护笼10的四个顶角处,四个第一支撑杆2分别设置在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的四个顶角处。
51.在本实施例中,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为不透明金属容器,防护笼10为金属笼,成虫诱捕收集网13由细纱编织而成。
52.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笼10的四面通道口的大小设计以不影响嗜尸性蝇类进出的目的进行设计。
53.在本实施例中,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底边16由金属丝固定形状,且成虫诱捕收集网13的底边16长度和防护笼10的的长度相同。
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9的四个连接点17处设置挂钩8,防护笼10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一线圈12,线圈12悬挂在挂钩8上。
55.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笼10的顶边11设置拉链。
56.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笼10的顶部设置挡雨板7。具体地,挡雨板7为透明塑料板,且挡雨板7开设四个第二连接孔19,第二连接孔19用于穿过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高出防护笼10的部分。
57.在本实施例中,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的底面四边开设第一连接孔3,第一连接孔3用于连接幼虫收集瓶4。优选地,第一连接孔3的内壁设置多圈第一螺纹,幼虫收集瓶4的瓶口的外壁设置多圈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互咬合连接,即第一连接孔3和幼虫收集瓶4螺纹连接。
58.在本实施例中,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的底面中央开设多个孔洞5,孔洞5用于排出尸体腐败产生的液体。孔洞5的大小设计以不足以成熟幼虫钻过为目的进行设计。
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的底部设置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固定杆6用于钉入地面固定用于嗜尸性昆虫演替规律研究的蝇类昆虫诱捕装置。
6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61.动物尸体放置在尸体放置及幼虫收集层1,尸体用于吸引嗜尸性蝇类。根据蝇类的飞行特点,被尸体吸引的幼虫通过幼虫收集瓶4进行收集,被尸体吸引的成虫通过成虫诱捕收集网13进行收集。
62.本实用新型可配备多个幼虫收集瓶4和成虫诱捕收集网13,每次现场观察时,仅需更换新的幼虫收集瓶4或成虫诱捕收集网13,即可实现对蝇类昆虫持续的捕捉和收集。
6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