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以及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2023-01-02 00:46: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以及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在油炸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传统采用油炸锅进行制作,但是油炸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油烟,因此,在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少;随着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炸制过程的应用,形成了空气式炸锅,利用快速流动的热风气流对食物进行加热,相对于传统油炸锅,可降低80%的油脂,在家庭使用中,方便清洗,安全经济,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得到广泛的发展。
3.空气炸锅在使用时利用风扇形成热气流,热气流经过盛放食物的内胆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然而,现有的内胆底壁为平板状,风扇转动形成热气流会向四周扩散,会形成内胆的四周温度要高于中央区域温度30℃甚至更高;因此存在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温度差异较大的缺陷,最终导致食物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不利于制作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以及空气炸锅,能够很好地将边缘处的热气流归拢至中央,大幅缩小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的温度差,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5.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包括底壁以及侧壁,侧壁从底壁向上延伸以形成能够搁置食物的容器状,其中,底壁上设有用于将边缘处的热气流归拢至中央的导风部,以在底壁的中央形成聚风区域;导风部具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引导筋,引导筋从底壁的边缘向内延伸至靠近聚风区域。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互相独立的引导筋可以形成多股向中央归拢的热气流,从而快速实现热气流的流动,将热气流所携带的热量同样向中央归拢,有效缓解甚至消除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的温度差,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筋向上凸伸出底壁。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筋的截面呈山丘状。
9.进一步地,引导筋具有位于内侧的主体段和位于外侧的引导段,引导段的一端与主体段过渡连接,引导段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底壁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筋呈弯曲的旋叶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筋的数目为3-8个;多个引导筋以聚风区域为中心阵列分布。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壁呈方形,引导筋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引导筋从底壁的四个角部边缘向内延伸至靠近聚风区域。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聚风区域所占据的面积不超过底壁面积的四分之一。
14.进一步地,聚风区域所占据的面积不超过底壁面积的十分之一。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采用如前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的空气炸锅。
16.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内胆的底壁中央形成占据一定面积的聚风区域,利用导风部将边缘处的热气流归拢至聚风区域,大幅缩小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的温度差,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18.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引导筋之间互相独立设置,且引导筋呈弯曲的旋叶状以及引导筋的截面呈山丘状,在进行热气流向内收拢导向的同时,不会过分阻碍热气流的流动,有效地维持热气流原有的流动路径,避免出现湍流、乱流等不规则流动现象。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胆的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胆下部的结构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胆下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空气炸锅具体是一种抽屉式炸锅结构,由空气炸锅提供加热结构和风扇结构,一种常规的设置方式为加热结构的加热管和风扇结构中的风扇位于内胆的上方,通过风扇将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形成热气流,以对内胆结构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上述空气炸锅的结构只是为了提供示例性的介绍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施例不对空气炸锅的结构进行限定。具体的,为了便于内胆的取放操作,在内胆的前侧可以设有把手,把手例如通过螺栓形式连接在内胆上;以及为了观察食物的制作过程,在内胆的前侧可以设有透明视窗。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内胆的下部进行改进,不再一一展开介绍其他功能部件。
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胆结构包括底壁10以及侧壁20,侧壁20从底壁10向上延伸以形成能够搁置食物的容器状,其中底壁10与侧壁20优选为一体成型。
25.如图3所示,底壁10上设有用于将边缘处的热气流归拢至中央的导风部30,以在底壁的中央形成聚风区域40;其中,聚风区域40所占据的面积不超过底壁10面积的四分之一,优选的,聚风区域40所占据的面积不超过底壁10面积的十分之一,从而对非聚风区域40之外的气体形成归拢效果,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均衡。
26.进一步地,导风部30具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引导筋31,也就是说,多个引导筋31之间互不接触,只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呼应以形成配合;引导筋31从底壁10的边缘向内延伸至靠近聚风区域40;其中,聚风区域40与相邻两个引导筋31之间的空间是相导通的,以形成开放式的导风区域;具体的,引导筋31优选与底壁10一体成型。
27.其中,引导筋31的数目为3-8个;多个引导筋31以聚风区域40为中心阵列分布。多个互相独立的引导筋31可以形成多股向中央归拢的热气流,从而快速实现热气流的流动,
将热气流所携带的热量同样向中央归拢,有效缓解甚至消除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的温度差,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28.引导筋31向上凸伸出底壁10,引导筋31所形成的凸状结构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热气流的引导。具体的,引导筋31的纵截面呈山丘状,并且引导筋31整体呈弯曲的旋叶状,进行热气流向内收拢导向的同时,不会过分阻碍热气流的流动;
29.请再次参阅图2,引导筋31具有位于内侧的主体段311和位于外侧的引导段312,引导段312的一端与主体段311过渡连接,引导段312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底壁10上,具体是在引导段312的另一端形成有倾斜部,以通过倾斜部更顺畅地实现与底壁10的连接,从而逐步进行将周边的热气流更快速的向内部归拢。
30.进一步地,底壁1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也可以是其他专有形状,引导筋31的数目可以根据底壁1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底壁10呈方形,引导筋31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引导筋31从底壁10的四个角部边缘向内延伸至靠近聚风区域40。
31.本实施例中,内胆的底壁10中央形成占据一定面积的聚风区域40,利用导风部30将边缘处的热气流归拢至聚风区域40,大幅缩小内胆四周与中央区域的温度差,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相较于传统的平板状底壁10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内胆中央和外周的温度差缩小至10℃以下的正常范围,提高了对食物加热的均匀性。
32.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这些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化/修改,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变化/修改,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