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翻炒锅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6:17: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翻炒锅。


背景技术:

2.翻炒锅常用于火锅底料、酱制品、调料、骨汤或海汤等调味料的提取及翻炒,炒菜、炒饭、食物颗粒的烘焙等加工和生产,在食品加工业中应用广泛。
3.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81415.1公开了一种自动翻炒锅,解决了现有自动翻炒锅无法对圆底锅进行充分翻炒的问题而发明。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翻炒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为圆底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所述翻炒扇叶旋转的自转控制装置,和控制所述翻炒扇叶绕所述锅底旋转的公转控制装置,所述公转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圆底锅的正上方,所述自转控制装置和公转控制装置的转动轴延长线不重合,二者的交点与所述圆底锅所确定球的球心重合,所述翻炒扇叶覆盖所述圆底锅的锅心。
4.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厨师经常需要根据翻炒的食材种类及数量更换不同形状的锅铲,并调整锅铲与锅体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然而上述自动翻炒锅的翻炒扇叶(即锅铲)与传动装置为固定连接,无法进行拆换且与锅体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无法调节,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自动翻炒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翻炒锅的锅铲无法进行拆换且与锅体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无法调节,所导致的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烹饪需求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全自动翻炒锅,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锅体及转动设于机架的转轴,还包括锅铲、伸缩组件、锁定件及锁接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主体件、伸缩件及锁紧件,所述主体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轴和主体件连接,并用于调节转轴与主体件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主体件同轴滑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锅体内,所述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体件和伸缩件,并用于限制所述主体件与伸缩件相对滑动,所述锅铲与伸缩件可拆卸相连接,所述锁接件连接于所述锅铲和伸缩件,用于限制锅铲与伸缩件之间的连接角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机架并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及与转轴相连接的锅铲绕转轴的轴线旋转。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机壳、旋转件及电机,所述机壳设于机架,所述旋转件转动设于机壳,所述电机固设于机壳并与旋转件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旋转件固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旋转件及与旋转件固接的旋转件绕转轴的轴线转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座、升降驱动本体及升降部,所述升降座沿竖向滑动设于机架,所述升降驱动本体固设于机架,所述升降驱动本体与升降部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与升降部固接,所述机壳与升降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
驱动本体用于驱动升降部沿竖向进行升降。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升降座设有导向孔,所述升降座通过导向孔滑动套设于导向柱,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升降部与升降座固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杆,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螺栓及套筒,所述套筒滑动套设于转轴,所述主体件与套筒铰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及主体件铰接,所述套筒设有锁定螺孔,所述锁定螺栓与锁定螺孔螺接,所述锁定螺栓的螺杆端与转轴的侧壁相抵接,用于限制套筒与转轴的相对滑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所述主体件为筒状,所述筒状的主体件设有与其内部相贯通的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栓与锁紧螺孔螺接,所述锁紧件的螺杆端与伸缩件的侧壁相抵接,用于限制主体件与伸缩件的相对滑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接件包括锁接螺栓、锁接螺母及u形弹性夹板,所述u形弹性夹板与伸缩件固定连接,所述u形弹性夹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锅铲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接螺栓穿设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锁接螺母与锁接螺栓螺接,用于夹紧u形弹性夹板并通过u形弹性夹板压紧锅铲,以限制锅铲与伸缩件之间的连接角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仓壳及翻转机构,所述仓壳的两侧部分别设有枢轴,所述枢轴转动设于机架,所述锅体固设于仓壳,所述翻转机构固设于机架,并与枢轴传动连接,以驱动仓壳及锅体绕枢轴的轴线翻转,供锅体翻转后锅体内的食材排出。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仓壳内,所述加热组件位于锅体下方,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炒锅将伸缩组件的主体件与转轴转动连接,将伸缩件相对于主体件进行轴向伸缩滑动连接,并将锅铲与伸缩件可拆卸式连接,当需要根据翻炒的食材种类及数量更换不同形状的锅铲时,将锅铲从伸缩件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锅铲,再调整拆换后的锅铲相对于锅体内表面的角度,接着相对于转轴转动主体件、伸缩件及锅铲,并将伸缩件相对于主体件进行轴向滑动,调整锅铲相对于锅体内表面的位置,使锅铲贴合于锅体的内表面,完成锅铲的拆换及调整,从而很好地适应了不同的烹饪需求,有效提高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为锅铲、伸缩组件及转轴等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翻炒锅,包括机架10、设于机架10的锅体20及转动设于机架10的转轴30,还包括锅铲40、伸缩组件50、锁定件60及锁接件70,
所述伸缩组件50包括主体件51、伸缩件52及锁紧件53,所述主体件51与转轴30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60与所述转轴30和主体件51连接,并用于调节转轴30与主体件51之间的相对角度,所述伸缩件52一端与所述主体件51同轴滑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锅体20内,所述锁紧件5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体件51和伸缩件52,并用于限制所述主体件51与伸缩件52相对滑动,所述锅铲40与伸缩件52可拆卸相连接,所述锁接件70连接于所述锅铲40和伸缩件52,用于限制锅铲40与伸缩件52之间的连接角度。
22.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炒锅将伸缩组件50的主体件51与转轴30转动连接,将伸缩件52相对于主体件51进行轴向伸缩滑动连接,并将锅铲40与伸缩件52可拆卸式连接,当需要根据翻炒的食材种类及数量更换不同形状的锅铲40时,将锅铲40从伸缩件52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锅铲40,再调整拆换后的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内表面的角度,接着相对于转轴30转动主体件51、伸缩件52及锅铲40,并将伸缩件52相对于主体件51进行轴向滑动,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使锅铲40贴合于锅体20的内表面,完成锅铲40的拆换及调整,从而很好地适应了不同的烹饪需求,有效提高烹饪效果。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53包括锁紧螺栓531,所述主体件51为筒状,所述筒状的主体件51设有与其内部相贯通的锁紧螺孔511,所述锁紧螺栓531与锁紧螺孔511螺接,所述锁紧螺栓531的螺杆端与伸缩件52的侧壁相抵接,用于限制主体件51与伸缩件52的相对滑动。
24.伸缩件52可相对于主体件51进行轴向滑动,当调整好伸缩件52相对于主体件51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栓531拧紧后可将伸缩件52与主体件51进行锁紧固定。通过伸缩调整伸缩件52,可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接件70包括锁接螺栓71、锁接螺母72及u形弹性夹板73,所述u形弹性夹板73与伸缩件52固定连接,所述u形弹性夹板73设有第一通孔731,所述锅铲40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锁接螺栓71穿设于第一通孔731及第二通孔41,所述锁接螺母72与锁接螺栓71螺接,用于夹紧u形弹性夹板73并通过u形弹性夹板73压紧锅铲40,以限制锅铲40与伸缩件52之间的连接角度。
26.将锁接螺母72与锁接螺栓71拧松后,可将锅铲40绕锁接螺栓71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的内表面的角度,使锅铲40贴合于锅体20的内表面,将锁接螺母72与锁接螺栓71拆卸后,可将锅铲40从u形弹性夹板73上拆下,对锅铲40进行更换。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80,所述旋转驱动机构80设于机架10并与转轴30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80用于驱动转轴30及与转轴30相连接的锅铲40绕转轴30的轴线旋转,以翻炒置于锅体20内的食材。更具体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80包括机壳81、旋转件82及电机83,所述机壳81设于机架10,所述旋转件82转动设于机壳81,所述电机83固设于机壳81并与旋转件8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30与旋转件82固接,所述电机83用于驱动旋转件82及与旋转件82固接的旋转件82绕转轴30的轴线转动。
28.通过电机83可驱动旋转件82、转轴30、伸缩组件50及锅铲40绕转轴30的轴线旋转,并通过锅铲40对锅体20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在本实施例中,电机83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或齿轮机构等传动机构与旋转件82传动连接。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机构90,所述升降机构90包括升降座93、升降驱动本体91及升降部92,所述升降座93沿竖向滑动设于机架10,所述升降驱动本体91固设于
机架10,所述升降部92与升降驱动本体91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座93与升降部92固接,所述机壳81与升降座9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本体91用于驱动升降部92沿竖向进行升降,供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进行升降。更具体地,所述机架10设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导向柱12,所述升降座93设有导向孔931,所述升降座93通过导向孔931滑动套设于导向柱12,所述升降机构90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升降部92通过支架94与升降座93固接。
30.通过升降机构90可对升降座93、旋转驱动机构80、转轴30、伸缩组件50及锅铲40进行升降,从而将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进行升降,以便食材翻炒完毕将食材从锅体20内倒出时,将锅铲40从锅体20内提起便于排料。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90采用电动推杆,升降机构90还可采用升降气缸或齿轮齿条组件等升降机构。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杆100,所述锁定件60包括锁定螺栓62及套筒61,所述套筒61滑动套设于转轴30,所述主体件51通过第一销轴110与套筒61铰接,所述连杆10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0及第三销轴130与转轴30及主体件51铰接,所述套筒61设有锁定螺孔611,所述锁定螺栓62与锁定螺孔611螺接,所述锁定螺栓62的螺杆端与转轴30的侧壁相抵接,用于限制套筒61与转轴30的相对滑动,更具体地,转轴30的侧部设有凹槽31,锁定螺栓62的螺杆端与凹槽31的内端面相抵接。
32.当锁定螺栓62旋松后,可将套筒61相对于转轴30进行滑动,从而通过套筒61带动伸缩组件50及锅铲40相对于主体件51与套筒61的铰接点即第一销轴110进行转动,从而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仓壳140及翻转机构150,所述锅体20的上边沿设有出料槽21,所述仓壳140的两侧部分别设有枢轴141,仓壳140的枢轴141通过轴承组件142转动设于机架10,所述锅体20固设于仓壳140,所述翻转机构150固设于机架10,并与枢轴141传动连接,以驱动仓壳140及锅体20绕枢轴141的轴线翻转,供锅体20翻转后锅体20内的食材经由出料槽21排出。
34.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150采用蜗轮蜗杆机构,该蜗轮蜗杆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枢轴141的具体传动连接关系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必详述,通过转动蜗轮蜗杆机构的手柄151可驱动仓壳140及锅体20绕枢轴141的轴线翻转,使锅体20翻转后锅体20内的食材经由出料槽21排出。在对锅体20进行翻转排料前,需先通过升降机构90对锅铲40进行升降,将锅铲40从锅体20内提起,以便对锅体20进行翻转。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组件160,所述加热组件160设于仓壳140内,所述加热组件160位于锅体20下方,用于对锅体20进行加热。
36.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0采用燃气灶,加热组件160还可采用导热油或电加热等形式的加热组件。
37.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翻炒锅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翻炒的食材置于锅体20内,通过加热组件160对锅体20进行加热,同时通过电机83可驱动锅铲40绕转轴30的轴线旋转,对锅体20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当食材翻炒完毕后,通过翻转机构150驱动锅体20绕枢轴141的轴线翻转,使锅体20翻转后锅体20内的食材经由出料槽21排出。当需要根据翻炒的食材种类及数量更换不同形状的锅铲40时,可对锁接螺母72与锁接螺栓71进行拆卸,将锅铲40从u形弹性夹板73上拆下,对锅铲40进行更换,接着将锅铲40绕锁接螺栓71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的内表面的角度,再将锁接螺母72与锁接螺栓71拧紧,将锅铲
40与伸缩件52固定连接。再将锁定螺栓62旋松,将套筒61相对于转轴30进行滑动,通过套筒61带动伸缩组件50及锅铲40相对于第一销轴110的轴线进行转动,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内表面的位置,再将伸缩件52相对于主体件51进行轴向滑动,调整伸缩件52相对于主体件51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栓531拧紧使伸缩件52与主体件51锁紧固定,调整锅铲40相对于锅体20内表面的位置,使锅铲40贴合于锅体20的内表面,完成锅铲40的拆换及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