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6:2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


背景技术:

2.在家居装修中,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因为装修用的电线是穿过电线管的,而在电线的接头部位,因为线束比较长或者电线管要转角,就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在布置电线时,接线盒内的电线接头一般要预留出一段,以便接线等操作。接完线后,长出的线只能塞到接线盒内,如果接线较多,接线盒内便杂乱无章,不利于后续对线束的更改、检修等操作;而且,电线负载过大时,电线接头处烧毁有可能波及靠近的电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4.接线盒在接完线后,多出的线束只能塞到接线盒的内部,如果线束较多的话,接线盒内便会杂乱无章,不利于后续对线束的更改、检修等操作,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接线盒在接完线后,多出的线束只能塞到接线盒的内部,如果线束较多的话,接线盒内便会杂乱无章,不利于后续对线束的更改、检修等操作,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7.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8.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以改善上述问题。
9.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10.包括接线盒体,还包括:
11.底座,安装在接线盒体内壁;
12.束线组件,安装在底座顶端,用于对线束进行排序固定;
13.滑动调节组件,安装在底座顶端,用于对线束的位置进行调节控制。
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体侧壁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壁设有密封环。
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束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的束线架、等距开设在束线架顶端的束线槽、等距开设在束线架顶端且位与束线槽下方的限位槽、等距连接在限位槽内壁的弧形栏板、转动连接在限位槽内壁的双向丝杆。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束线组件还包括对称螺旋套接在双向丝杆外壁的夹板,所述夹板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栏板相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夹板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线束相配合的防滑垫。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束线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转动连接
有连杆,所述连杆外壁连接有蜗轮,所述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双向丝杆均固定套接在连杆的外壁上。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的改线盒、等距连接在改线盒内壁的滑座、开设在滑座顶端的滑槽、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的连接架、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内壁的绕线管。
1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连接架底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壁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绕线管固定连接。
2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线盒侧壁开设有与束线槽相配合的接线孔,所述绕线管的数量与束线槽的数量相一致。
2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绕线管底端开设有与接线孔相配合的绕线槽,所述绕线管外壁套接有与线束相配合的橡胶软套。
2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体外壁转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内壁连接有密封条,所述接线盒体侧壁对称连接有连接耳。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5.1.通过设置的束线组件,能够通过连杆可以控制多组双向丝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配合束线槽和夹板对多组线束进行夹持固定,使线束可以均匀且整洁的摆布在接线盒体的内壁,避免线束杂乱,便于后续对电路的更改、检修等操作;
26.2.通过设置的滑动调节组件,能够在线束的位置需要更改时,通过连接架控制线头进行同步移动,且连接架在移动时,会配合齿条控制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绕线管对线束进行同步缠绕或松放,从而避免线束较多且杂乱的储存在改线盒内部,不利于操作人员后期对线束进行更改或检修。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去除接线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改线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连接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束线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的夹板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示:
34.1、接线盒体;11、穿线孔;12、底座;13、盒盖;2、束线架;21、束线槽;22、限位槽;23、弧形栏板;24、空腔;25、夹板;26、连杆;27、蜗轮;28、蜗杆;29、双向丝杆;3、改线盒;31、滑
座;32、齿条;33、开口槽;34、连接架;35、绕线管;36、绕线槽;37、橡胶软套;38、齿轮;39、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实施例1:
41.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包括接线盒体1,还包括:
42.底座12,安装在接线盒体1内壁;
43.束线组件,安装在底座12顶端,用于对线束进行排序固定;
44.滑动调节组件,安装在底座12顶端,用于对线束的位置进行调节控制。
45.实施例2:
46.如图1所示,接线盒体1侧壁开设有穿线孔11,穿线孔11内壁设有密封环。
47.如图1所示,接线盒体1外壁转动连接有盒盖13,盒盖13内壁连接有密封条,接线盒体1侧壁对称连接有连接耳;通过设有的密封环和密封条,可以增加接线盒体1的密封性,提高接线盒体的防水效果。
48.实施例3:
49.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束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2顶端的束线架2、等距开设在束线架2顶端的束线槽21、等距开设在束线架2顶端且位与束线槽21下方的限位槽22、等距连接在限位槽22内壁的弧形栏板23、转动连接在限位槽22内壁的双向丝杆29。
50.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束线组件还包括对称螺旋套接在双向丝杆29外壁的夹板25,夹板25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栏板23相配合的卡接槽,夹板25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线束相配合的防滑垫;通过设有的双向丝杆29配合夹板25,可以对线束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适用
性,且使线束可以整齐的摆放在接线盒体1的内部,提高装置的整洁性,从而便于后期操作人员对线束进行更改或修整。
51.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束线架2内部设有空腔24,空腔24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26,连杆26外壁连接有蜗轮27,空腔24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轮27相啮合的蜗杆28,双向丝杆29均固定套接在连杆26的外壁上;通过设有的连杆26,便于通过蜗杆28控制蜗轮27和连杆26进行转动,从而同步控制多组夹板25分别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52.实施例4:
53.如图1-4所示,滑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2顶端的改线盒3、等距连接在改线盒3内壁的滑座31、开设在滑座31顶端的滑槽、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的连接架34、转动连接在连接架34内壁的绕线管35。
54.如图1-4所示,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32,连接架34底端开设有开口槽33,开口槽33内壁转动连接有与齿条32相啮合的齿轮38,齿轮38与绕线管35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齿条32,当连接架34进行移动时,会通过齿轮38配合齿条32控制绕线管35进行相应的转动,从而通过绕线管35对线束进行缠绕或放开,使处于改线盒3内部的线束始终处于悬空状态,避免线束较长的储存在改线盒3内部,影响操作人员的接线工作。
55.如图1-4所示,改线盒3侧壁开设有与束线槽21相配合的接线孔39,绕线管35的数量与束线槽21的数量相一致。
56.如图1-4所示,绕线管35底端开设有与接线孔39相配合的绕线槽36,绕线管35外壁套接有与线束相配合的橡胶软套37;通过设有的橡胶软套37,可以对线束的线头进行固定,通过绕线槽36便于线束缠绕在绕线管35的外壁,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57.具体的,本带束线结构的防水型接线盒壳体在使用时:先通过穿线孔11将线束插入至接线盒体1内部,然后分别将线束摆放在束线槽21内部,然后转动蜗杆28控制蜗轮27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连杆26控制多组双向丝杆29进行同步移动,进而通过多组夹板25分别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接线孔39分别将线束穿入至改线盒3内部,并控制连接架34沿滑座31移动至远离束线架2的一端,并控制线束穿过绕线槽36,通过橡胶软套37对线头进行固定,然后根据需要分别移动连接架34控制线束到达指定的位置,且连接架34移动时,会通过齿条32的配合控制齿轮38进行转动,从而配合绕线管35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对线束进行缠绕,从而使线束在改线盒3内部始终处于悬空的状态,避免线束较多的摆放在改线盒3内部而影响操作人员后期对线束进行更改或检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5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