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8:2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


背景技术:

2.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利用率不高,其中只是有一小部分作为燃料消耗掉,而大部分未加处理直接丢弃,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过剩的秸秆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现象。
3.对于农作物秸秆大多是作为加工原料或食料,农作物丰收的同时会伴随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产生,目前对于秸秆的存储没有一个良好的存储环境,容易受外界影响,尤其针对于南方潮湿的空气环境,很容易使秸秆潮湿发霉,造成大面积的浪费。
4.为此,提出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包括存储仓主体,所述存储仓主体外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管,所述存储仓主体的外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存储仓主体的外表面前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存储仓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仓顶,所述存储仓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上端面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承载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螺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外表面螺旋传动连接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侧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存储仓主体的内壁与滑块对应位置开设滑槽,所述螺旋杆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仓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控制器的内表面从下往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储存仓主体内径一致,且承载板为不锈钢金属构成。
8.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的数量为三组,且环形等距离分布在存储仓主体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延伸存储仓主体的内部,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铰接有盖板。
10.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镶嵌式连接在存储仓主体的内壁中,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等距离分布在承载板的内部,所述气孔内置有活性炭过滤包。
12.优选的,所述叶片下方设置有孔洞密集的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与仓顶边沿处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螺旋杆转动带动承载板上方的秸秆做上下往复运动,对仓内空气起到置换的作用,对秸秆进行干燥,根据天气的情况通过控制器观察仓内温度和湿度,通过调节承载板位置的高度避免底部受潮发霉,创造良好的存储环境,减少浪费。
16.2、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板发电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环保节约资源,在仓顶内设置有叶片,工作时旋转杆转动叶片随者转动产生的风力对秸秆表面有干燥作用,同时叶片下方设置有镂空板防止秸秆与叶片绞缠在一起发生危险或破坏设备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存储仓主体;2、仓顶;3、控制器;4、密封门;5、通风管;6、底板;7、电机;9、承载板;10、气孔;11、螺旋杆;12、叶片;13、太阳能板;14、湿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盖板;18、滑槽;19、滑块; 20、镂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一种秸秆存储用存储仓,包括存储仓主体1,所述存储仓主体1外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管5,所述存储仓主体1的外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存储仓主体1的外表面前面铰接有密封门4,所述存储仓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仓顶2,所述存储仓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的上端面设置有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的内部开设有气孔10,所述承载板9的中部设置有螺旋杆11,所述电机7输出轴与螺旋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11的外表面螺旋传动连接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侧面固定安装有滑块19,所述存储仓主体1 的内壁与滑块19对应位置开设滑槽18,所述螺旋杆11的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叶片12,所述仓顶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13,所述控制器3的内表面从下往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
2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使用者把秸秆堆在承载板9上,然后让电机7工作带动螺旋杆11转动,螺旋杆11旋转带动承载板9运动,也带动叶片12转动对秸秆表面进行干燥,
仓内空气通过通风管5与外界置换,在通过控制器3查看湿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的读数判断仓内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存储秸秆。
28.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承载板9与储存仓主体1内径一致,且承载板9为不锈钢金属构成。
2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承载板9在储存仓主体1内部移动时与储存仓主体1贴合,避免秸秆堵塞两者之间的缝隙,进而实现承载板9的上下位移动作。
30.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滑块19与滑槽18的数量为三组,且环形等距离分布在存储仓主体1的内部。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承载板9和秸秆具有一定的重量,通过滑槽18与滑块19的设置可以在承载板9做往复运动时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32.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通风管5的一端延伸存储仓主体1的内部,所述通风管5的另一端铰接有盖板16。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伸入存储仓主体1的一端可以与仓内气体更好的接触完成与外界的空气置换,设置盖板16是在雨天的时候使用防止在置换空气吸入潮湿空气对秸秆存储造成影响。
3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湿度传感器14与温度传感器15镶嵌式连接在存储仓主体1的内壁中,所述湿度传感器14与温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3 电性连接。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4镶嵌连接在存储仓主体1可以防止在秸秆上下移动时候与秸秆造成摩擦损坏感应器造成经济损失,通过控制器3可以查看感应器数值方便使用者操作。
36.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气孔10的数量为若干个等距离分布在承载板 9的内部,且气孔10内置有活性炭过滤包。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多处的气孔10的设置为了更好使承载板9两端的空气进行置换,气孔10内设置活性炭过滤包可以在来回置换空气时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创造良好的储存环境,防止秸秆底部受潮,减少浪费。
38.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叶片12下方设置有孔洞密集的镂空板20,所述镂空板20与仓顶2边沿处固定连接。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堆积在仓内的秸秆,在秸秆往上移动的时候可能会与叶片12搅拌在一起,即妨碍工作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失,因此设置有镂空板20防止秸秆与叶片12发生搅拌。
40.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板13、电机7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太阳能板13发的电通过逆变器转化至蓄电池内,然后蓄电池供电至控制器3传输给电机7供日常使用环保节约能源。
42.工作原理:工作时,使用者通过密封门4把秸秆运输到储存仓内,整齐堆放在承载板9上,关紧密封门4,由控制器3操控,电机7转动带动螺旋杆 11旋转,螺旋杆11带动承载板9往上移动会对承载板9上方的空气进行压缩,把上方潮湿的空气通过气孔10压缩到承载板9的下方,潮湿的空气排到承载板9下方,由通风管5对承载板9下方的潮湿空气与外界进行通风干燥处理,螺旋杆11转动也带动叶片12转动,叶片12转动产生吸力把承载板9下方干燥过的空气吸入承载板9上方,其中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包进一步干燥,干燥空气吸入承载板
9上方,承载板9上方空气压力变大达到一定程度会把上方空气排到承载板9下方,在空气来回吸排的过程起到对秸秆进行干燥,为秸秆存储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用者在通过控制器3查看仓内的温度传感器15 和湿度传感器14的读数了解仓内的情况,确保环境适宜秸秆存储,在雨天防止吸入潮湿空气可关闭盖板16停止通风管5使用,防止潮湿空气影响秸秆存储,承载板9的上端面设置有折叠气囊,折叠气囊的下端与承载板9固定,折叠气囊的上端与仓顶2固定,并且折叠气囊套接在螺旋杆11的外部,这样存储在承载板9上的秸秆在螺旋杆11转动时,折叠气囊会对内部螺旋杆11 起到防护,防止秸秆缠绕螺旋杆11。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