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强连接件和综合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4:0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机电设备管线安装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加强连接件,还是一种含有加强连接件的综合支吊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综合支吊架的安装基本形式有门型支架,基于槽钢之间的相对应连接,用于固定连接槽钢竖杆底部的连接件多为t字型的多孔连接,且连接件整体的形变多使用折弯技术与焊接技术,使得时常在项目进行到承重验算时普通的t型连接件在竖杆连接最底部连接点处不能承受更多的承重系数,无法保证综合支架的安全性,因此会产生以下不足与隐患:
3.1、折弯技术对原材料的拉伸性能要求高,无法大规模量产,数量一旦计算有误极易影响施工进度。
4.2、折弯技术在折弯后的板材存在折弯回弹,材料加工误差较大,且工件与模具摩擦损耗较大。
5.3、单纯的折弯与焊接处理的t形连接件在面对更重的承载时弯曲处极易产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上述提高横梁和立柱连接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连接件和综合支吊架,所述加强连接件提高了承重能力,减小了风险,降低了生产的难度,便于设计与施工。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加强连接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翼板和右翼板,左翼板和右翼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左翼板含有上下连接的左立板和左下横板,左下横板位于左立板的左侧,左立板内含有从上向下间隔设置的三个左侧螺栓安装通孔,左下横板内含有一个左下螺栓安装通孔,左立板与左下横板垂直,左立板的前侧边与左下横板的前侧边之间连接有左加强筋板,左加强筋板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左加强筋板内设置有左减重通孔,左减重通孔也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右翼板的构造与左翼板的构造相同,右翼板含有上下连接的右立板和右下横板,右立板的前侧边与右下横板的前侧边之间连接有右加强筋板,右加强筋板的构造与左加强筋板的构造相同,左立板的前侧边与右立板的前侧边通过连接板连接。
9.沿从上向下的方向,三个左侧螺栓安装通孔依次为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和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位于左立板的中部。
10.连接板内含有从上向下间隔设置的三个中间螺栓安装通孔,沿从上向下的方向,三个中间螺栓安装通孔依次为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和第三中间
螺栓安装通孔,所述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三中间螺栓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
11.所述加强连接件为整体铸造成型,左加强筋板含有三个侧边,左减重通孔也含有三个侧边,左加强筋板的三个侧边与左减重通孔的三个侧边对应平行,左减重通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相对应。
12.一种综合支吊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连接有从上向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上立柱,下横梁和中横梁之间设置有下立柱;下横梁的左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左立柱的下端连接固定,下横梁的右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右立柱的下端连接固定,上立柱的上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上横梁的中部连接固定,上立柱的下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中横梁的中部连接固定,下立柱的上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中横梁的中部连接固定,下立柱的下端通过加强连接件与下横梁的中部连接固定,加强连接件为上述的加强连接件。
13.左立柱、右立柱、上立柱和下立柱均含有左右并排连接的两根直立槽钢,所述两根直立槽钢的开口均朝后。
14.上横梁和中横梁均含有上下并排连接的两根水平槽钢,所述两根水平槽钢的开口均朝后,下横梁含有一根水平槽钢,所述一根水平槽钢的开口朝下。
15.上横梁的左端低于左立柱的上端,上横梁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与左立柱连接固定,上横梁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与左立柱连接固定;上横梁的右端低于右立柱的上端,上横梁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与右立柱连接固定,上横梁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与右立柱连接固定。
16.中横梁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与左立柱连接固定,中横梁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与左立柱连接固定;中横梁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与右立柱连接固定,中横梁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与右立柱连接固定。
17.上立柱和左立柱之间含有左上横梁和左下横梁,左上横梁和左下横梁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上立柱和右立柱之间含有右上横梁、右中横梁和右下横梁,右上横梁、右中横梁和右下横梁从上向下依次平行间隔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加强连接件提高了承重能力,减小了风险,降低了生产的难度,便于设计与施工。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连接件的主视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连接件的左视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24.图5是综合支吊架的示意图。
25.图6是综合支吊架的上部放大示意图。
26.图7是综合支吊架的中部放大示意图。
27.图8是综合支吊架的下部放大示意图。
28.图9是直角连接件的示意图。
29.图10是直角加强连接件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1.1、加强连接件;2、左立柱;3、右立柱;4、上横梁;5、中横梁;6、下横梁;7、上立柱;8、下立柱;
32.11、左翼板;12、连接板;13、右翼板;14、立柱安装空腔;
33.111、左立板;112、左下横板;113、左加强筋板;114、左侧螺栓安装通孔;115、左下螺栓安装通孔;116、左减重通孔;
34.121、中间螺栓安装通孔;
35.131、右立板;132、右下横板;133、右加强筋板;134、右侧螺栓安装通孔;135、右下螺栓安装通孔;136、右减重通孔;
36.71、左上横梁;72、左下横梁;73、右上横梁;74、右中横梁;75、右下横梁;91、直角连接件;92、直角加强连接件;93、横板;94、竖板;9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8.一种加强连接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翼板11和右翼板13,左翼板11和右翼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2,左翼板11含有上下连接的左立板111和左下横板112,左下横板112位于左立板111的左侧,左立板111内含有从上向下间隔设置的三个左侧螺栓安装通孔114,左下横板112内含有一个左下螺栓安装通孔115,左立板111与左下横板112垂直,左立板111的前侧边与左下横板112的前侧边之间连接有左加强筋板113,左加强筋板113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左加强筋板113内设置有左减重通孔116,左减重通孔116也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右翼板13的构造与左翼板11的构造相同,右翼板13含有上下连接的右立板131和右下横板132,右立板131的前侧边与右下横板132的前侧边之间连接有右加强筋板133,右加强筋板133的构造与左加强筋板113的构造相同,左立板111的前侧边与右立板131的前侧边通过连接板12连接,如图1至图4所示。
39.在本实施例中,左立板111呈直立状态,左立板111平行于前后方向,左立板111的下端和左下横板112的右端连接,左翼板11呈反l形结构,左加强筋板113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左立板111和左下横板112匹配对应连接,连接板12呈直立状态,连接板12与左立板111垂直,右翼板13与左翼板11完全相同,右翼板13与左翼板11互为镜像。右加强筋板133与左加强筋板113完全相同,右加强筋板133与左加强筋板113互为镜像。右立板131内含有三个右侧螺栓安装通孔134,右下横132内含有一个右下螺栓安装通孔135,右加强板筋133内含有右减重通孔136。左立板111、连接板12和右立板131依次连接围成立柱安装空腔14。
40.在本实施例中,沿从上向下的方向,三个左侧螺栓安装通孔114依次为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和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和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均位于同一个竖
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位于左立板111的中部。
4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2内含有从上向下间隔设置的三个中间螺栓安装通孔121,沿从上向下的方向,三个中间螺栓安装通孔121依次为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和第三中间螺栓安装通孔,所述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三中间螺栓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同,如图1至图4所示。
42.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和第三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均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第一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二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与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三中间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与第三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的轴线垂直并相交。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连接件为整体铸造成型,使其稳定性相对较高,避免出现折弯回弹,进一步保证了抗拉强度,同时减少了生产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大批量的生产。左减重通孔116和右减重通孔136的设计可以节省材料,所述加强连接件丰富了综合支架的连接形式,提高了承重能力,减小了风险。
44.在本实施例中,左加强筋板113含有三个侧边(一个斜边和两个直角边),左减重通孔116也含有三个侧边(一个斜边和两个直角边),左加强筋板113的三个侧边与左减重通孔116的三个侧边对应平行,左加强筋板113的斜边与左减重通孔116的斜边平行,左加强筋板113的两个直角边与左减重通孔116的两个直角边对应平行,左减重通孔11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相对应,即左减重通孔11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左侧螺栓安装通孔位于同一个高度。左加强筋板113、右加强筋板133和连接板12均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45.下面介绍一种综合支吊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左立柱2和右立柱3,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间连接有从上向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横梁4、中横梁5和下横梁6,上横梁4和中横梁5之间设置有上立柱7,下横梁6和中横梁5之间设置有下立柱8;下横梁6的左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左立柱2的下端连接固定,下横梁6的右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右立柱3的下端连接固定,上立柱7的上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上横梁4的中部连接固定,上立柱7的下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中横梁5的中部连接固定,下立柱8的上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中横梁5的中部连接固定,下立柱8的下端通过加强连接件1与下横梁6的中部连接固定,加强连接件1为上述的加强连接件,如图5至图8所示。
46.加强连接件1用于连接横梁(包括上横梁4、中横梁5和下横梁6)与立柱(左立柱2、右立柱3、上立柱7和下立柱8)。当加强连接件1与横梁连接时,横梁与加强连接件1的左下横板112和右下横板132上下或下上层叠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当加强连接件1与立柱连接时,立柱匹配的插入加强连接件1的立柱安装空腔14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
47.在本实施例中,左立柱2、右立柱3、上立柱7和下立柱8均含有左右并排连接的两根直立槽钢,所述两根直立槽钢的开口均朝后。上横梁4和中横梁5均含有上下并排连接的两根水平槽钢,所述两根水平槽钢的开口均朝后,下横梁6含有一根水平槽钢,所述一根水平
槽钢的开口朝下。
48.在本实施例中,上横梁4的左端低于左立柱2的上端,上横梁4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上横梁4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上横梁4的右端低于右立柱3的上端,上横梁4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上横梁4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如图5至图10所示。
49.在本实施例中,中横梁5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中横梁5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中横梁5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中横梁5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
50.在本实施例中,上立柱7和左立柱2之间含有左上横梁71和左下横梁72,左上横梁71和左下横梁72上下平行间隔设置。左上横梁71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左上横梁71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左上横梁71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左上横梁71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加强连接件92、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左下横梁72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左下横梁72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左立柱2连接固定,左下横梁72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左下横梁72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
51.在本实施例中,上立柱7和右立柱3之间含有右上横梁73、右中横梁74和右下横梁75,右上横梁73、右中横梁74和右下横梁75从上向下依次平行间隔设置。右上横梁73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上横梁73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上横梁73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右上横梁73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右中横梁74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中横梁74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中横梁74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右中横梁74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右下横梁75的左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下横梁75的左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上立柱7连接固定,右下横梁75的右端的上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右下横梁75的右端的下部通过直角连接件91、螺栓和螺母与右立柱3连接固定。
52.在本实施例中,直角连接件91含有横板93和竖板94,横板93与竖板94垂直;直角加强连接件92含有横板93、竖板94和加强板95,横板93与竖板94垂直,加强板95与横板93和竖板94均垂直,如图9至图10所示。
53.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如无特别说明,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1中的上侧方向,方位词“下”表示图1中的下侧方向,方位词“左”表示图1中的左侧方向,方位词“右”表示图1中的右侧方向,方位词“前”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方位词“后”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阅读者或使用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实施例与实施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