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光装置及其无限镜立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09:3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透光体,该透光体的一面呈弧状;一光穿透反射层,形成于该透光体的该面;以及一图案内衬,包含:一柔性元件,位于该透光体的另面;以及一光反射层,形成于该柔性元件的一面,且介于该柔性元件与该透光体之间,该光反射层包含一透光图样区与一围绕该透光图样区的全光反射区,其中当该光反射层与该光穿透反射层之间不具光线时,该光穿透反射层不显现该透光图样区,当一光线进入该光反射层与该光穿透反射层之间,该光穿透反射层显现出该透光图样区经多重反射的发光图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体包含一圆盖体,该圆盖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外周面与一内周面,该光穿透反射层直接形成于该外周面上,且完全围绕该圆盖体,该柔性元件位于该内周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内衬可拆卸地装设于该透光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元件包含一光穿透元件,该光反射层为一印刷油墨层,该印刷油墨层直接形成于该光穿透元件的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元件上贯设有至少一图样开口,该图样开口与该透光图样区彼此重叠,且其图案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层与该光穿透反射层之间的间距一致或不一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穿透反射层为一光穿透反射镀膜,且该光反射层为一全反射镀膜。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穿透反射层的光穿透率为40%~90%,且该光穿透反射层的反射率为10%~6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图样区包含一图样,该图样是选自一文字、一数字、一符号、一几何图形、一图腾及其组合。10.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镜立体结构,其中该透光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以及一发光模块,包含一载体与一发光单元,该载体承载该发光单元且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发光单元能够朝向该透光图样区发光,其中通过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第一卡合部相互接合,该无限镜立体结构固定于该发光模块上。

技术总结
一种无限镜立体结构包含一透光体、一光穿透反射层与一图案内衬。透光体的一面呈弧状。光穿透反射层形成于透光体的此面。图案内衬包含一柔性元件及一光反射层。柔性元件位于透光体的另面。光反射层形成于柔性元件的一面,且介于柔性元件与透光体之间。光反射层包含一透光图样区与一围绕透光图样区的全光反射区。当光反射层与光穿透反射层之间不具光线时,光穿透反射层不显现透光图样区;当光线进入光反射层与光穿透反射层之间,光穿透反射层显现出透光图样区经多重反射的发光图样。如此,通过以上架构,本新型的无限镜立体结构能够依据灯光创造出不一样的效果,更能将特定图案的镜像效果实现于立体物体的表面,从而从各个角度被观察到。察到。察到。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敏 刘彦伶 江名芫 唐俊俭 李美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维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