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08:2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


背景技术:

2.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的床上用品,枕头的种类多种多样,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枕头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的枕头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天然材质结合乳胶、记忆棉等材料制备的,一种是单一材质填充的,一种是分区填充的,通过对枕头进行分区,通过填充材料数量的多少来改变支撑区域的支撑效果。但是由于个人的体型不同,每个人的颈部曲线也不同,导致该分区填充的枕头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容易造成多梦、嗜睡等症状,并且该枕头使用时间长了会造成局部区域塌陷,导致落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其具有多个分区,通过调节各个分区内空气的填充量来调节分区的高度,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其包括:面料、空气垫片和填充层。所述面料内部围设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空气垫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空气垫片包括头部充气区、护颈充气区和侧睡充气区,所述头部充气区位于所述空气垫片的中部,所述护颈充气区位于所述空气垫片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侧睡充气区位于所述空气垫片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头部充气区、所述护颈充气区和所述侧睡充气区上均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管道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填充层位于容置腔内,所述填充层分布在所述空气垫片的上下两侧。
5.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面料包括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和立边,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层面料的周围边缘分别与所述立边的上下两端连接,从而形成所述容置腔。
6.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层面料为全棉面料、全涤面料或棉涤面料。
7.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立边的高度为4~8cm。
8.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在所述立边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直立棉层或乳胶层,所述直立棉层或所述乳胶层通过若干绗缝线与所述立边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头部充气区的最大充气高度低于所述护颈充气区的最大充气高度,所述护颈充气区的最大充气高度低于所述侧睡充气区的最大充气高度。
10.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头部充气区的可调节高度为2~8cm,所述护颈充气区的可调节高度为10~15cm,所述侧睡充气区的可调节高度为25~
39cm。
11.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头部充气区内设有若干支撑条,若干所述支撑条沿所述头部充气区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所述空气垫片朝向所述上层面料一侧的表面上。
12.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2~4个,所述支撑条的宽度为2~5cm,所述支撑条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所述头部充气区的长度。
13.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条分别沿着所述头部充气区的两条长边从所述头部充气区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两个所述支撑条的端部为圆弧形。
14.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充气装置为手动充气球,所述手动充气球通过充气管道与所述充气孔连接,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手动充气球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气流流向为从所述手动充气球流向所述充气管道内,所述充气管道上还设有放气阀。
15.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放气阀上设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与放气螺栓以螺纹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立边上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处的所述立边的内表面上设有口袋,所述开口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进行开合,所述口袋用于放置所述手动充气球。
17.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填充层包括上填充层和下填充层,所述上填充层位于所述上层面料与所述空气垫片之间,所述下填充层位于所述下层面料与所述空气垫片之间。
18.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填充层包括羽绒层、蚕丝层、乳胶层或记忆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内设有所述空气垫片,所述空气垫片能够提供多点空气感支撑,缓解头部疲劳,所述空气垫片上设有头部充气区、护颈充气区和侧睡充气区,各个区域的高度可以通过充放气进行调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空气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人体的头部和肩颈部位产生更加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缓解人体的疲劳。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中空气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中手动充气球和充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3.元件标号说明:
24.100
ꢀꢀꢀꢀꢀꢀꢀꢀꢀꢀꢀꢀꢀꢀꢀ
面料
25.110
ꢀꢀꢀꢀꢀꢀꢀꢀꢀꢀꢀꢀꢀꢀꢀ
上层面料
26.120
ꢀꢀꢀꢀꢀꢀꢀꢀꢀꢀꢀꢀꢀꢀꢀ
立边
27.121
ꢀꢀꢀꢀꢀꢀꢀꢀꢀꢀꢀꢀꢀꢀꢀ
开口
28.200
ꢀꢀꢀꢀꢀꢀꢀꢀꢀꢀꢀꢀꢀꢀꢀ
空气垫片
29.210
ꢀꢀꢀꢀꢀꢀꢀꢀꢀꢀꢀꢀꢀꢀꢀ
头部充气区
30.211
ꢀꢀꢀꢀꢀꢀꢀꢀꢀꢀꢀꢀꢀꢀꢀ
支撑条
31.220
ꢀꢀꢀꢀꢀꢀꢀꢀꢀꢀꢀꢀꢀꢀꢀ
护颈充气区
32.230
ꢀꢀꢀꢀꢀꢀꢀꢀꢀꢀꢀꢀꢀꢀꢀ
侧睡充气区
33.240
ꢀꢀꢀꢀꢀꢀꢀꢀꢀꢀꢀꢀꢀꢀꢀ
充气孔
34.300
ꢀꢀꢀꢀꢀꢀꢀꢀꢀꢀꢀꢀꢀꢀꢀ
手动充气球
35.310
ꢀꢀꢀꢀꢀꢀꢀꢀꢀꢀꢀꢀꢀꢀꢀ
充气管道
36.320
ꢀꢀꢀꢀꢀꢀꢀꢀꢀꢀꢀꢀꢀꢀꢀ
单向阀
37.330
ꢀꢀꢀꢀꢀꢀꢀꢀꢀꢀꢀꢀꢀꢀꢀ
放气阀
38.331
ꢀꢀꢀꢀꢀꢀꢀꢀꢀꢀꢀꢀꢀꢀꢀ
放气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40.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41.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中空气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其包括:面料100、空气垫片200和填充层,所述面料100内部围设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空气垫片200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内具有足够的充气膨胀空间,所述空气垫片200包括头部充气区210、护颈充气区220和侧睡充气区230,所述头部充气区210位于所述空气垫片200的中部,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宽度与人体头部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护颈充气区220位于所述空气垫片20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当人平躺时,将头部置于所述头部充气区210内,对应的所述护颈充气区220可以承托人体颈部的后侧。所述侧睡充气区230位于所述空气垫片20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侧睡充气区230的宽度大于人体脸部的前后两侧的宽度。所述头部充气区210、所述护颈充气区220和所述侧睡充气区230上均设有充气孔240,所述充气孔240通过管道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填充层分布在所述空气垫片200的上下两侧。
43.所述空气垫片200能够提供多点空气感支撑,缓解头部疲劳,请参阅图2中虚线分割的部分,所述空气垫片200上设有头部充气区210、护颈充气区220和侧睡充气区230,每个
区域为独立的空气存储空间,各个区域的高度可以通过充放气进行调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空气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人体的头部和肩颈部位产生更加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缓解人体的疲劳。所述填充层能够使空气枕更加贴合人的皮肤,从而使空气枕更加有效的支撑人的头部和肩颈部。
44.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面料100包括上层面料110、下层面料和立边120,所述上层面料110和所述下层面料的边缘分别与所述立边120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上层面料110和所述下层面料为全棉面料、全涤面料或棉涤面料。所述立边120的高度为4~8cm。在所述立边120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直立棉层或乳胶层,所述直立棉层或所述乳胶层通过若干绗缝线与所述立边120连接。所述立边120能够使空气枕更加挺括,外观更加立体,填充完成后,能够使空气枕更加饱满、柔软和舒适。
45.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最大充气高度低于所述护颈充气区220的最大充气高度,所述护颈充气区220的最大充气高度低于所述侧睡充气区230的最大充气高度。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可调节高度为2~8cm,所述护颈充气区220的可调节高度为10~15cm,所述侧睡充气区230的可调节高度为25~39cm。所述头部充气区210所在的区域向下凹陷,平躺时,配合所述护颈充气区220,更符合人头部和颈部的曲线,能够对人的头部产生更好的支撑,从而提高人的睡眠质量。所述侧睡充气区230的高度与人体的肩宽相配合,对人的头部和肩颈部产生有效支撑,使得人在侧睡时,手臂和身体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酸麻胀痛的现象。
46.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头部充气区210内设有若干支撑条211,若干所述支撑条211沿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条211设置在所述空气垫片200朝向所述上层面料110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支撑条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条211分别沿着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两条长边从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两个所述支撑条211的端部为圆弧形。所述支撑条211能够对人的头部产生更有效的支撑。
47.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支撑条211的数量为2~4个,所述支撑条211的宽度为2~5cm,所述支撑条211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所述头部充气区210的长度。如此设置的所述支撑条211能够对人的头部产生更有效的支撑。
48.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实施例中手动充气球和充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充气装置为手动充气球300,所述手动充气球300通过充气管道310与所述充气孔240连接,所述充气管道310与所述手动充气球300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320,所述单向阀320的气流流向为从所述手动充气球300流向所述充气管道310内,所述充气管道310上还设有放气阀330。所述放气阀330上设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与放气螺栓331以螺纹连接。人们可以通过所述手动充气球300控制所述头部充气区210、所述护颈充气区220和所述侧睡充气区230内的空气量,在向上述区域内充气时,可以不断挤压所述手动充气球300,所述手动充气球300内的空气会通过所述充气管道310进入所述头部充气区210、所述护颈充气区220或所述侧睡充气区230。在放气时,拧动所述放气阀330上的所述放气螺栓331,各个区域内的空气会通过所述充气管道310从所述放气阀330上的放气孔处排出。每个区域可以对应一个所述充气管道310和一个所述手动充气球300,从而对每个区域进行单独的充气和放气。
49.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立边120上设有若干开口121,所述开口121处的所述立边120的内表面上设有口袋,所述开口121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进行开合,所述口袋用于放置所述手动充气球300。
50.在本实用新型分区可调节的空气枕一示例中,所述填充层包括上填充层和下填充层,所述上填充层位于所述上层面料110与所述空气垫片200之间,所述下填充层位于所述下层面料与所述空气垫片200之间。所述填充层包括羽绒层、蚕丝层、乳胶层或记忆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充层更加的柔软,使得空气枕更加贴合人体,使得人更加舒适。
5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