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2-20 00:48: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房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预装式模块化电力房舱(以下简称电力房舱)。通过提高电力房舱箱体结构的保温性及隔热性,可以有效的改善舱体内的热环境。
3.(1)电力房舱的保温性能是指其箱体结构能在室外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阻止舱内向舱外传热,使舱内温度保待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确保电力设备能正常稳定的运行。
4.(2)电力房舱的隔热性能是指舱体结构在舱外温度比舱内温度高时,舱体在自然通风的条件,在舱外大气环境温度和舱内空气温度交换的影响下,舱内维持适当温度的能力。在室外比室内温度低时,舱外气温较低并且温度在一天中波动很小,此时舱体内的调温过程多以加热为主;在室外比室内温度高时,舱外气温在太阳辐射和地面高温的反射等多种因素影响,一天中随时间变换周期性的不稳定传热,舱体内的调温过程主要以降温为主。
5.(3)为了保证电力房舱有好的保温性能,在室外比室内温度低时采用轻质多孔或纤维类材料,通过复合保温或自保温来满足箱体的温度达到节能效果;而室外比室内温度高时隔热除了要求舱体结构有较大的热阻外,还要求有足够调温功能,同时需采取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6.然而,在进行室外比室内温度高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时,电力房舱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不同,为了保证室外的高温度不影响室内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控制。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7.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目前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的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舱体材料的热阻和蓄热系数,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
11.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12.判断所述热惰性指标是否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若否,根据所述标准热惰
性指标范围,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
13.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并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14.可选的,所述获取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具体为:
15.d=r
×s16.r=δ/λ
17.ε=s/λ
18.其中,r为舱体材料的热阻,s为舱体材料的蓄热系数,δ为舱体材料的厚度,λ为舱体材料的导热系数,ε为惰性系数。
19.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步骤,具体包括:
20.调用辐射强度与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对照表;
21.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在辐射强度与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对照表中进行匹配,获得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22.可选的,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为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内的任意热惰性指标。
23.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步骤,具体包括:
24.基于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确定目标热惰性指标关联的隔热层参数;其中,所述隔热层参数包括隔热层厚度和隔热层惰性系数。
25.可选的,所述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步骤,包括:根据隔热层厚度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26.可选的,所述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步骤,包括:根据隔热层惰性系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27.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包括:
28.获得模块,用于根据舱体材料的热阻和蓄热系数,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
29.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30.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热惰性指标是否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若否,根据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
31.隔热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并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32.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设备,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33.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3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
包括根据舱体材料的热阻和蓄热系数,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判断所述热惰性指标是否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若否,根据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并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本发明通过获取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和适用于目标地区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确定是否为电力房舱安设隔热层以及选取准确的隔热层参数,解决了目前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38.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0.目前,在相关技术领域中,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
4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本发明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和适用于目标地区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确定是否为电力房舱安设隔热层以及选取准确的隔热层参数,解决了目前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的技术问题。
42.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3.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设备可能被称为用户终端、便携式终端、台式终端等。
44.通常,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存储器3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配置为实现如前所述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45.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3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
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处理器3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操作,使得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模型可以自主训练学习,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46.存储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301所执行以实现本技术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选包括有:通信接口3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通信接口3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304、显示屏305和电源306中的至少一种。
48.通信接口3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外围设备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以及其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49.射频电路3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3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可获取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以及其他数据。射频电路3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3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3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3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定。
50.显示屏3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3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3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3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3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3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305可以为一个,电子设备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3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3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3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305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51.电源306用于为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306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306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5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4.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步骤s100,根据舱体材料的热阻和蓄热系数,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
56.具体而言,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具体为:
57.d=r
×s58.其中,r为舱体材料的热阻,平方米*度/瓦(

·
k/w),s为舱体材料的蓄热系数。
5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舱体材料的热阻的表达式,具体为:
60.r=δ/λ
61.其中,δ为舱体材料的厚度,米(m),λ为舱体材料的导热系数,瓦/(米*度)(w/(m k))。
62.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引入惰性系数ε对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进行转换。其中,惰性系数ε的表达式具体为:
63.ε=s/λ
64.在此基础上,转换后的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为:
65.d=ε
×
δ
66.由此可知,在舱体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厚度越大,热惰性指标也越大,而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热惰性系数ε越大,热惰性指标也越大。
67.需要理解的是,热惰性指标(d)表现出产品结构的热稳定性。热惰性指标值越大,对温度波动的衰减和延迟能力越强,舱内的温度波动就越小,热稳定性就越好。
68.步骤s200,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69.具体而言,在对目标地区的电力房舱进行隔热控制时,可先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在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70.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时,可调用预先存储的辐射强度与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对照表。在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即可利用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在辐射强度与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对照表中进行索引,以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71.步骤s300,判断所述热惰性指标是否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若否,根据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
72.具体而言,在获得的热惰性指标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当前舱体材料能够满足目标地区当前的辐射隔热要求;在获得的热惰性指标不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内时,可以认为当前舱体材料不能满足目标地区当前的辐射隔热要求,此时,需要增加隔热层以对电力房舱进行隔热控制处理。
73.需要说明的是,获得的目标热惰性指标为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的任意热惰性指标。
74.步骤s400,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并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
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75.在实际应用中,在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后,可基于该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
76.具体而言,可调用热惰性指标的表达式,确定目标热惰性指标关联的隔热层参数;其中,所述隔热层参数包括隔热层厚度和隔热层惰性系数。
77.在确定目标热惰性指标关联的隔热层参数时,可根据隔热层厚度和/或隔热层惰性系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由此,实现对电力房舱的隔热控制过程。
7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舱体材料的蓄热系数s可以采用如下表达式进行标识:
[0079][0080]
由此,可获得惰性系数ε的表达式:
[0081][0082]
其中,π为圆周率(本实施例取3.14),ρ为材料的干密度,c为材料的热比热容,t为蓄热周期(本实施例取24h)。
[0083]
由此可知,热惰性系数ε由材料的干密度ρ、导热系数λ和热比热容c来决定。即在选取隔热层时,可根据上述参数来确定热惰性系数。
[008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和适用于目标地区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确定是否为电力房舱安设隔热层以及选取准确的隔热层参数,解决了目前无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房舱所受到的辐射热影响,对电力房舱进行及时、准确的隔热操作的技术问题。
[0085]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86]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包括:
[0087]
获得模块10,用于根据舱体材料的热阻和蓄热系数,获得舱体材料的热惰性指标;
[0088]
确定模块20,用于获取目标地区的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辐射强度,确定适用于当前隔热条件的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
[0089]
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所述热惰性指标是否在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若否,根据所述标准热惰性指标范围,获得目标热惰性指标;
[0090]
隔热控制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热惰性指标,确定隔热层参数,并根据隔热层参数为所述电力房舱选取并安设隔热层。
[0091]
本发明电力房舱隔热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0092]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所述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力房舱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技术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确定为示例,程序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
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009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0094]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09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发明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