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电柜基础及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3:4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配电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柜基础及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2.配电柜是许多工厂等大型用电场所安装的配电系统末级设备。目前在低压配电领域,常用的配电柜型号有宽度尺寸不同的ggd、mns、gcs、gck等。低压配电系统是由多台配电柜并列安装构成,在配电柜的下方设有配电柜基础用来承载配电柜。在实际应用中,配电柜的宽度可能会因为内部元器件规格的调整而变化,因此可能会造成配电柜通向电缆沟的电缆通道错位,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大面积阻隔,进而导致配电柜基础不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配电柜,为相关的电缆敷设施工带来极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基础及配电系统,以实现提高配电柜基础的普适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配电柜基础,包括:
5.基底和支撑梁;
6.所述基底包含: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中间的一部分沿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具有容纳腔的突出部分;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连接;
7.所述支撑梁平行架设在所述突出部分之间,所述支撑梁的下方为镂空结构;使得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梁和底板形成主电缆沟,以及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突出部分和底板形成机柜电缆沟;
8.所述第一侧壁的突出部分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梁的顶端相配合以支撑多个配电柜。
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基础中,配电柜基础包括基座和支撑梁,基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底板,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平行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间隔设置,第一侧壁上沿远离第二侧壁的方向上形成有具有容纳腔的突出部分,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板可以共同围出放置电缆的空间。支撑梁架设于第一侧壁上的突出部分之间,且支撑梁平行于第二侧壁,因此支撑梁可以将放置电缆的空间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第二侧壁、支撑梁和底板形成的主电缆沟和支撑梁、第一侧壁中的突出部分和底板围成的机柜电缆沟。机柜电缆沟可以用于通过配电柜底部出线的电缆。由于支撑梁的下方为镂空结构,所以机柜电缆沟和主电缆沟可以通过支撑梁下方的镂空结构连通,进而使得配电柜的电缆可以通过机柜电缆沟直接进入主电缆沟。第一侧壁的突出部分的顶端和支撑梁的顶端可以用于共同支撑多个配电柜,其中,支撑梁能够支撑配电柜的靠近主电缆沟一侧的重量,使配电柜下方的机柜电缆沟能够和主电缆沟完全连通,即使配电柜宽度发生改变,也能使电缆出线进而顺利进入主电缆沟,从而提高了配电柜基础的普适性。
10.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配电柜基础,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突出部分的顶端,在面向所述支撑梁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柜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梁在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突出部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柜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机柜支撑结构和第二机柜支撑结构配合以支撑多个配电柜。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主体部和所述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主体部平行,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主体部垂直。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基础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机柜电缆沟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为电缆通道。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防火隔板。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基础包括多个支架,所述支架沿所述配电柜基础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多个所述支架用于支撑电缆。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垂直设置的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电缆。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基础还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撑结构垂直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梁。
18.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的一种配电系统,包括:
19.多个配电柜和以上所述的配电柜基础,多个所述配电柜架设于所述配电柜基础上。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基础结构图;
2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图。
23.附图标记如下:
24.10-配电柜基础;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支撑梁;110-主体部;120-突出部分;121-第一段;122-第二段;123-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31-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40-机柜电缆沟;141-容纳空间;150-主电缆沟;14-底板;20-配电系统;21-配电柜;22-备用位置;160-隔板;30-支架;31-支撑部;32-本体部;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h-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6.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
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27.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28.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29.为提高配电柜基础的普适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基础10,为了便于下文进行描述,本文定义配电柜基础10的长度方向为l,配电柜基础10的宽度方向为w,配电柜基础10的高度方向为h。如图1所示,配电柜基础包括基底和支撑梁13,基底包含: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以及底板14;其中,第一侧壁11中间的一部分沿远离第二侧壁12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具有容纳腔的突出部分120;底板14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底部连接;支撑梁13平行架设在突出部分120之间,支撑梁13的下方为镂空结构;使得第二侧壁12、支撑梁13和底板14形成主电缆沟150,以及支撑梁13与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和底板14形成机柜电缆沟140;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的顶端与支撑梁13的顶端相配合以支撑多个配电柜21。
30.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基础10中,配电柜基础10包括基座和支撑梁13,基座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底板14,其中,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相对平行且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间隔设置,第一侧壁11上沿远离第二侧壁12的方向上形成有具有容纳腔的突出部分120,容纳腔方便配电柜底部电缆的引出。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底板14可以共同围出放置电缆的空间。支撑梁13架设于第一侧壁11上的突出部分120之间,且支撑梁13平行于第二侧壁12,因此支撑梁13可以将放置电缆的空间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第二侧壁12、支撑梁13和底板14形成的主电缆沟150和支撑梁13、第一侧壁11中的突出部分120和底板14围成的机柜电缆沟140。机柜电缆沟140可以用于通过配电柜21底部出线的电缆。由于支撑梁13的下方为镂空结构,所以机柜电缆沟140和主电缆沟150可以通过支撑梁13下方的镂空结构连通,进而使得配电柜21的电缆可以通过机柜电缆沟140直接进入主电缆沟150。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的顶端和支撑梁13的顶端可以用于共同支撑多个配电柜21,其中,支撑梁13能够支撑配电柜21的靠近主电缆沟150一侧的重量,使配电
柜21下方的机柜电缆沟140能够和主电缆沟150完全连通,即使配电柜21宽度发生改变,也能使电缆出线进而顺利进入主电缆沟150,从而提高了配电柜基础10的普适性。
31.具体的,主电缆沟150是用以铺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
3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的顶端,在面向支撑梁13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23;支撑梁13在面向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31;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23和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31配合以支撑多个配电柜21。
3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侧壁11的突出部分120的顶端可以设有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23,支撑梁13的顶端可以设有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31。配电柜21架设于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23和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31之间,第一机柜支撑结构123和第二机柜支撑结构131可以对放置于其上的配电柜2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配电柜21沿宽度方向w移动,从而提高配电柜21整体的稳定性。
3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包括主体部110和突出部分120,突出部分120包括第一段121与第二段122,第一段121与主体部110平行,第二段122与主体部110垂直。
3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体部110与第二侧壁12平行,突出部分120的第一段121与主体部110平行,第二段122与主体部110垂直,使得突出部分120和支撑梁13围成的形状为长方形,进而可以与底部同为长方形的配电柜21适配。
3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电柜基础10包括多个隔板160,隔板160用于将机柜电缆沟140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141,容纳空间141为配电柜的电缆通道;一个配电柜21可以对应一个容纳空间141。
37.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配电柜21均需引出电缆,故多个配电柜21与所述多个容纳空间141对应,每个配电柜21相对悬空于与其对应的容纳空间141,配电柜21通过电缆通道将电缆引至主电缆沟150。
38.进一步的,隔板160可以根据配电柜21的宽度的变化而相继进行调整。
3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60可以为防火隔板160。
4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防火隔板160可以防止配电柜21的电缆起火时,燃烧至与其相邻的配电柜21的电缆而发生安全事故,进而提高配电柜2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1.具体的,防火隔板160的材料由不燃材料制成,阻燃性好,机械强度高,如若配电柜21的电缆起火,防火隔板160能够及时隔断火焰。
4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配电柜基础10包括多个支架30,支架30沿配电柜基础10的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支架30的一端与支撑梁13连接,支架30的另一端与底板14连接,多个支架30用于支撑电缆。
4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的第一段110和支撑梁13均设置有若干支架30,沿配电柜基础10的长度方向l上均匀排布,且支架30的方向垂直于支撑梁13,可以用来支撑支撑梁13且可以用来支撑主电缆沟150内的电缆。
44.具体的,支架30的材料可以为条形扁钢。
4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30包括本体部32和与本体部32
垂直设置的多个支撑部31,支撑部31用于支撑电缆。
4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架30本体部32上设置有若干靠近主电缆沟150一侧的沿本体部32垂直设置的支撑部31,每个本体部32上的支撑部31均匀分布。由于主电缆沟150内的二次电缆数量较多且用途不同,通常可按电压类别的不同分为交流二次电缆、直流二次电缆等,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等,一个电缆沟内敷设的二次电缆数量往往多达数百根,为了使数量众多的二次电缆在电缆沟内排列整齐,尽量降低工作时的相互干扰,同时也为了提高电缆沟内的空间利用率,方便后期增减电缆,电缆沟内都安装了多层电缆支架30,可将沟内敷设的电缆分门别类捆扎于电缆支架30上。
4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电柜基础10还包括支撑结构(图未示),用于支撑支撑梁13,支撑结构垂直于底板14和支撑梁13。
4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支撑梁13沿主电缆沟方向长度大于10米时,可以设置支承结构用支撑支撑梁13,支撑结构垂直于底板14且连接于底板14与支撑梁13之间。当支撑梁13长度大于10米时,增设支撑结构,可以减小因由于配电柜21的重力作用而引起支撑梁13变形或断裂的风险,增强配电柜基础1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配电柜2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9.在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20,包括多个配电柜21和配电柜基础10;配电柜21架设于配电柜基础10上。
5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配电柜基础10内的机柜电缆沟140沿配电柜21并列排列的方向上设有备用位置22,当配电柜21的宽度发生改变或配电柜21数量增加时,备用位置22可以用于容纳增加的配电柜21,进一步的提高了配电柜基础10的普适性。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