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1:1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保护测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低压配电保护测控设备集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事件记录、故障录波、操作防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可以和joyo系列综合操作系统配合完成电站控制、保护、防误闭锁和当地功能,还可以独立成套完成110kv及以下中小规模无人值守变电站或者作为220kv及以下变电站低压侧的成套保护和测量监控功能。低压配电保护测控设备在相对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侵入低压配电保护测控设备壳体的内部,对壳体内部的各种元器件造成侵蚀,会严重影响低压配电保护测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3.实践中发现,现有的低压保护测控装置中,其防潮方式大多是在散热孔附近设置干燥件(如干燥剂、活性炭包),通过干燥件对水蒸气的吸附达到对壳体除潮的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除潮的功能,但其除潮方式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干燥件内部因长时间吸附水蒸气会导致水分含量升高,影响后续的除潮效果,另一方面,频繁的对壳体内部的干燥件进行更换,会间接增加员工的劳动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包括低压配电保护控制主体,所述低压配电保护控制主体包括壳体、前功能板、后端板,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内部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通孔处分别设置有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除去所述壳体内部水蒸气的除湿件,所述除湿件远离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热蒸发除湿件上水分的加热件,所述矩形框架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排出矩形框架内部热量的负压件。
7.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呈阵列式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
8.优选的,所述除湿件包括矩形框状连接座,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平行于所述壳体左右侧面设置,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的外侧与所述矩形框架靠近通孔的一端连接,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内部设置有能够使空气经过并吸附空气中水蒸气的除湿面。
9.优选的,所述除湿面呈水平设置,所述除湿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湿面互相平行且沿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两两相邻的除湿面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空气经过的缝隙,多个所述除湿面之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加热件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支撑杆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所述
电热丝呈水平设置,且所述电热丝平行于所述壳体左右侧面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电热丝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热丝互相平行且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12.优选的,所述负压件包括抽风机,所述后端板上位于每个所述抽风机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开口。
13.优选的,所述抽风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抽风机且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14.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底部托板,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远离通孔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底部托板、前挡板、防护网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共同围成一用于容纳除湿组件的腔室,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腔室处设置有矩形开口。
15.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靠近通孔的一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除湿组件,除湿件能够对通孔附近以及壳体内部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到达除湿的目的,另外,当需要对除湿件自身进行除湿时,通过加热件的工作,能够使除湿件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挥发,并通过负压件排到壳体的外部,从而达到除湿件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湿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4所示,一种低压配电保护控制装置,包括低压配电保护控制主体,所述低压配电保护控制主体包括壳体1、前功能板2、后端板5,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通孔4,所述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通孔4处分别设置有除湿组件3,所述除湿组件3包括矩形框架31,所述矩形框架31靠近所述通孔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除去所述壳体1内部水蒸气的除湿件32,所述除湿件32远离通孔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热蒸发除湿件32上水分的加热件34,所述矩形框架3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排出矩形框架31内部热量的负压件33。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除湿组件,除湿件能够对通孔附近以及壳体内部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到达除湿的目的,另外,当需要对除湿件自身进行除湿时,通过加热件的工作,能够使除
湿件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挥发,并通过负压件排到壳体的外部,从而达到除湿件的循环使用,降低人工的频繁更换,降低工作量和成本。
24.所述通孔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4呈阵列式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通孔4用于外界空气与壳体内部空气的交换。
25.所述除湿件32包括矩形框状连接座321,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321平行于所述壳体1左右侧面设置,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321的外侧与所述矩形框架31靠近通孔4的一端连接,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321内部设置有能够使空气经过并吸附空气中水蒸气的除湿面322。所述除湿面内部干燥材料为干燥剂、活性炭中的一种,所述干燥剂或活性炭被透气网布进行包裹而成。用于吸附流动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降低水蒸气对壳体内部各元器件的侵蚀。
26.所述除湿面322呈水平设置,所述除湿面3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湿面互相平行且沿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321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两两相邻的除湿面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空气经过的缝隙,多个所述除湿面之间通过连接杆323与所述矩形框状连接座321连接。
27.所述加热件34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支撑杆35与所述矩形框架31连接,所述电热丝呈水平设置,且所述电热丝平行于所述壳体1左右侧面设置。电热丝的工作可以为固定周期的循环工作;也可以为通过湿度传感器对除湿件进行监测,当检测到除湿件自身湿度超过控制器预设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热丝工作。
28.所述电热丝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热丝互相平行且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29.所述负压件33包括抽风机,所述后端板5上位于每个所述抽风机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开口6。
30.所述抽风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抽风机且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31.所述壳体1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3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底部托板,所述壳体1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31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7,所述壳体1内部位于所述矩形框架31远离通孔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网8,所述底部托板、前挡板7、防护网8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共同围成一用于容纳除湿组件的腔室9,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腔室9处设置有矩形开口10。通过该设置,实现除湿组件与壳体之间的可分离设计,除湿组件能够经矩形开口放入腔室内部,实现对除湿组件的安装。
32.所述矩形框架31靠近通孔的一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矩形框架3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12相适配的限位滑槽11,所述限位滑槽1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除湿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33.工作原理:对壳体内部正常除湿时,电热丝不工作,两个除湿组件的抽风机交替工作,实现壳体内部空气与外界之间的流动和交换,方便带走壳体内部的热量,且流动期间空气中的水分被除湿件吸附,达到除湿的目的;当除湿件自身需要除湿时,两个除湿组件的电热丝交替工作,且与电热丝同组件的抽风机跟随电热丝工作而工作,用于排出除湿件自身挥发出的水分以及因电热丝工作而产生的热量。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块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