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体金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5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体金检测卡。


背景技术:

2.目前,胶体金检测卡检测时多采用一体化检测条,样品垫、金标垫、层析膜、吸水纸依次连接在一条试纸条上。由于加样后,液体快速沿试纸条方向层析,样品中检测目标物与金标抗体反应时间短,导致检测灵敏度相对于其他免疫方法要低很多。现有方式中,采用设置样品加样孔和金标加样孔,两次加样来克服其反应时间较短的方式,即先加少量待测液至金标垫位置,让金标垫上金标记抗体与少量待测液先反应,一定时间后再从样品垫区加入剩余待测液,使得金标抗体向层析膜区域层析,来解决反应时间短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加样两次,耗费时间和精力,且由于速度快,样液层析至金标抗体时结合反应不够充分,因此样品中能检测到的目标物浓度较少,进一步影响了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体金检测卡,在不影响操作简便性和检测效率情况下,能够延长抗原抗体反应时间增大免疫反应程度,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提升检测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胶体金检测卡,包括:托底,所述托底上固定底板,所述底板上顺次连接有样品垫、隔离垫、金标垫、层析膜、以及吸水垫,其中,样品垫的远端搭接在金标垫的近端的上方并通过隔离垫间隔,所述隔离垫由水溶性薄膜制成,所述层析膜上设置检测线和质控线;
5.可拆卸式连接在托底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在上盖长度方向上设置间隔布置的加样孔以及检测视窗,所述加样孔具有倾斜延伸的孔底,所述孔底的低端设置向下延伸的集流孔,所述集流孔的下口端位于所述样品垫远端的上方,所述集流孔的下口端内设置分液隔断,所述分液隔断将所述集流孔的下口端分割为用于向样品垫分流的第一分流道以及用于向金标垫分流的第二分流道。
6.所述加样孔具有长条形上开口以及与该上开口对应的长条形的孔底。
7.所述分液隔断的下端部具有外伸出集流孔下口端的下伸段,所述下伸段朝向金标垫的一侧设置引流件,所述引流件的远端的朝向金标垫的中心延伸,所述引流件具有用于将第二分流道排出液体引流至金标垫的引流通道。
8.所述引流通道呈平板状、槽状或者管状。
9.所述加样孔孔底与水平面夹角为30
°
,引流通道与水平面夹角为45
°

10.所述分液隔断、引流件一体成型,所述分液隔断通过内伸进集流孔的内伸段卡接在集流孔内。
11.所述引流件呈三棱柱状,其中一竖直棱柱面与下伸段连接,其中倾斜的棱柱面形成引流通道。
12.所述隔离垫由聚乙烯醇制成,所述层析膜由具有背衬的硝酸纤维素膜制成,所述样品垫由玻璃纤维素膜或者聚酯膜制成。
13.吸水垫由吸水纸制成。
14.第二分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集流孔的下口端横截面积的百分之三十。
15.采用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检测视窗便于观察检测结果,加样孔便于添加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倾斜的孔底流动实现整流,相比较滴加的滴状液体,形成厚度较为均匀的流束,待测液体在集流孔中进行快速聚拢,在集流孔中形成柱状的液层,并通过分液隔断进行分割,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分液的比例趋于稳定,便于控制分流的各流束的体积,避免直接滴加时候,分液比例不一致的情形,该结构将用于加样位置与分液位置分开布置,避免了直接加样的不稳定性,控制一定比例的待测液体直接流向金标垫,并与金标垫上金标抗体结合物进行免疫反应,由于待测液体只是部分直接流向金标垫,减弱、甚至不会使反应后的混合液向上层析,继续滞留在金标垫进行充分反应。第一分流道流出的待测液体,来到样品垫上,同时在样品垫区域待测液由于有隔离垫的阻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穿透水溶性薄膜使得样品垫区待测液流入金标垫区域,不需要人工计时,方便快捷,便于操作,从而增加了整个的免疫反应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一体化试纸操作方便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延长检测目标物与金标抗体反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俯视图;
18.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19.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垫布置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托底的结构视图。
22.附图中,100为托底,110为底板,111为样品垫,112为隔离垫,113为金标垫,114为层析膜,115为吸水垫,200为上盖,210为加样孔,211为孔底,212为集流孔,213为分液隔断,214为第一分流道,215为第二分流道,216为上开口,217为引流件,220为检测视窗,2131为下伸段,2171为引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24.参见图1至图5,一种胶体金检测卡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胶体金检测卡,包括托底100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托底100上的上盖200,可拆卸连接可通过盖合或者卡扣连接实现。所述托底100上固定底板110,固定时可采用卡接或粘接等方式实现,卡接时,在托底100上设置可卡接的卡槽,并将托底100卡接在卡槽内 。
25.所述底板110可采用pvc材质制成。所述底板110上顺次连接有样品垫111、隔离垫112、金标垫113、层析膜114、以及吸水垫115,其中,样品垫111的远端搭接在金标垫113的近端的上方并通过隔离垫112间隔,所述层析膜114上设置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隔离垫112可
由水溶性薄膜制成,例如聚乙烯醇薄膜,所述层析膜114由具有背衬的硝酸纤维素膜制成,所述样品垫111由玻璃纤维素膜或者聚酯膜制成,样品垫111使样品在层析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均一性和可控性,吸水垫115由吸水纸制成。
26.所述上盖200在上盖200长度方向上设置间隔布置的加样孔210以及检测视窗220,所述加样孔210具有倾斜延伸的孔底211;所述加样孔210可具有长条形上开口216以及与该上开口216对应的长条形的孔底211,长条形上开口216方便滴液,便于收集,同时滴液后的液滴随着在孔底211流动趋于形成稳定的流束。
27.所述孔底211的低端设置向下延伸的集流孔212,所述集流孔212的下口端位于所述样品垫111远端的上方,所述集流孔212的下口端内设置分液隔断213,所述分液隔断213将所述集流孔212的下口端分割为用于向样品垫111分流的第一分流道214以及用于向金标垫113分流的第二分流道215。优选地,第二分流道215的横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集流孔212的下口端横截面积的百分之三十,采用该结构,能够进行对集流孔212中液体进行按照一定流量比例进行分流,使较少一份液体流到金标垫113上,在金标垫113区域待测液立即与金标抗体进行反应,同时由于经过分流液体量少并不会使得混合液向上层析。
28.进一步地,所述分液隔断213的下端部具有外伸出集流孔212下口端的下伸段2131,下伸段2131可用于限制和阻挡第一分流道中待测液流向金标垫113,所述下伸段朝向金标垫113的一侧设置引流件217,所述引流件217的远端的朝向金标垫113的中心延伸,所述引流件217具有用于将第二分流道215排出液体引流至金标垫113的引流通道2171。所述引流通道2171呈可平板状、槽状或者管状,通过该构造可实现引流,将液体引导至金标垫113趋于中心位置,使其更偏离于隔离垫,使隔离垫能够更长时间的缓冲。具体地,所述引流件217可呈三棱柱状,其中一竖直棱柱面与下伸段2131连接,其中倾斜的棱柱面形成引流通道2171,该引流通道2171呈平板状。为更佳地控制流速,所述加样孔210的孔底211与水平面夹角为30
°
,引流通道2171与水平面夹角为45
°
,通过倾斜的角度可控制待测液在加样孔210以及第二分流道215中的流速。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液隔断213、引流件217一体成型,所述分液隔断213通过内伸进集流孔212的内伸段卡接在集流孔212内,采用该结构,能够简化上盖200的成型工艺,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快速固定,卡接结构可通过过盈配合,或者凸筋和凹槽配合等方式实现。当然所述分液隔断213、引流件217一体成型后,也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集流孔212中。
30.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检测视窗便于观察检测结果,加样孔210用于便于添加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倾斜的孔底211流动实现整流,相比较滴加的滴状液体,形成厚度较为均匀的流束,待测液体在集流孔212中进行快速聚拢,在集流孔212中形成柱状的液层,并通过分液隔断213进行分割,控制一定比例的待测液体直接流向金标垫113,并与金标垫113上金标抗体结合物进行免疫反应,由于待测液体只是部分直接流向金标垫113,不会使反应后的混合液向上层析,继续滞留在金标垫113进行充分反应。第一分流道流出的待测液体,来到样品垫111上,同时在样品垫111区域待测液由于有隔离垫112的阻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穿透水溶性薄膜使得样品垫111区待测液流入金标垫113区域,不需要人工计时,方便快捷,便于操作,在样品垫111区域待测液进入金标垫113上后也与金标垫113上金标抗体结合物进行免疫反应,从而使得层析正式开始,从而增加了整个的免疫反应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因此样品中能够检测到的目标物浓度较高,层析过程漫延到检测线时可通过肉眼观察其显色变化,游离的金标抗体运动至质控线时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出现显色变化。采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一体化试纸操作方便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延长检测目标物与金标抗体反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