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0:1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
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速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
2.

背景技术:
现有速冻机采用出风口为条缝式布风板,吹出的风冲击力大,造成产品表面风干大、干耗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另外采用条缝式布风板形式的速冻机,其条缝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无风或混流风区域,此区域占据速冻机总长度的2/3以上,使产品经过此区域时其产品内部冻结的过程和速度变得缓慢且不稳定,影响冻结效率。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采用出风口为条缝式布风板,吹出的风冲击力大,造成产品表面风干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以及产品经过条缝式布风板的无风或混流风区域时其产品内部冻结的过程和速度变得缓慢且不稳定,影响冻结效率等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底框架上设置保温箱体和保温库门,保温箱体两端设置入料传动机构和出料传动机构,其传动轴驱动输送带运行形成输送旋转回路,保温箱体内的出料端和/或入料端设置有缓冲隔间阻隔里外空气串通,保温箱体内部设置有内腔框架,内腔框架内设置风机,内腔框架内部设置有上风腔、下风腔,上风腔和下风腔之间设置为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传导风的风道,上风腔和下风腔各自对应设置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和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之间设置输送带,内腔框架上部设置换热器,换热器、风机、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上风腔、下风腔以及风道皆置于保温箱体内。其中,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结构是:左右两端设置可支撑于机架上的托板,左右两端的托板之间形成若干弧面槽和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的间隔排布,相邻弧面槽与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之间的凹陷部分形成涡流回风导流槽,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喷射出风的通孔。所述风道为圆角式拐弯风道。所述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上所设置的若干喷射出风通孔为多排阵列,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的布孔顶面为弧形。
4.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上部的换热器交换的冷空气经风机高速运转,使之在风腔形成高速气流,上风腔直接传导到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是由上风腔的高速气流经风道传输,到达下风腔传导到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随后高速式冷气流被传导进入输送带上下位置的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通过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高压风经过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弧面槽引流并进入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的收口加速,其进风集风槽端面上的通孔节流形成喷射气流,连续垂直的向速冻机输送带上的物体喷射,利用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使气流通过布风装置空气流速增大,喷射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360
°
气流环,食品随着输送带的传输,其输送带上下位置的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不断喷射出冷气流,连续垂直的对冻品进行冷热交换,使之形成对吹式冻结效果。喷出的气流从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涡流回风导流槽以及其之间的缝隙回流到换热器,经换热器重新冷却。由于布风装置端面通孔有效喷射面积同比采用条缝式布风板有效喷射面积增加了2倍以上,提高了有效速冻换热距离,速冻时间缩短
10%-30%;且经孔式节流喷射出的风对比采用条缝式布风板的风更加平柔,故减少了物品表面风干,降低干耗,提高产品品质。
5.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3、图4,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底框架9上设置保温箱体8和保温库门7,保温箱体8两端设置入料传动机构1和出料传动机构10,其传动轴驱动输送带6运行形成输送旋转回路,保温箱体8内的出料端和/或入料端设置有缓冲隔间2阻隔里外空气串通,保温箱体8内部设置有内腔框架14,内腔框架14内设置风机11,内腔框架14内部设置有上风腔12、下风腔13,上风腔12和下风腔13之间设置为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传导风的风道5,上风腔12和下风腔13各自对应设置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和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之间设置输送带6,内腔框架14上部设置换热器15,换热器15、风机11、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上风腔12、下风腔13以及风道5皆置于保温箱体8内;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的结构是:左右两端设置可支撑于机架上的托板16,左右两端的托板16之间形成若干弧面槽17和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间隔排布,相邻弧面槽17与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之间的凹陷部分形成涡流回风导流槽20,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喷射出风的通孔19;所述风道5为圆角式拐弯风道;所述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上所设置的若干喷射出风通孔19为多排阵列,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布孔顶面为弧形。
7.上述速冻机运行时,速冻腔内的热交换部分将速冻腔内的循环风经过换热器15变成低温冷气流,之后经内腔框架14的风机11高速运转,使之形成高速气流,随后高速冷气流经上风腔12、下风腔13和圆角式风道5的传导进入输送带6低顶位置的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通过布风装置的弧面槽17和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传导加速,经布风装置通孔19的孔式节流喷射的作用加强成均匀的冷气流,并连续垂直的喷射到输送带6的冻品上,对传输的冻品表面、冻品表面与冻品中心快速冷热交换,冷热交换完毕的气流从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的涡流回风导流槽5以及其之间的间隙回流到换热器15上重新冷却;最终冻结好的冻品被传输出保温箱体8,在出料传动机构10完成出货包装及其他后续加工。
8.进一步地,速冻机上设有多套换热器15和多台离心风机11同时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速冻机的冷却效率,以适应不同产量及冻品的需求。
9.作为优选,速冻机的内腔框架14、换热器15、风机11、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上风腔12、下风腔13以及圆角式风道5组成冷热交换及配风系统,其都可适用于所述输送带6为不锈钢网丝式输送带及不锈钢钢带式输送带等多种输送带样式和形式,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10.作为优选,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可手动快速自由调节高度,保证不同厚度食品的冻结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底框架(9)上设置保温箱体(8)和保温库门(7),保温箱体(8)两端设置入料传动机构(1)和出料传动机构(10),其传动轴驱动输送带(6)运行形成输送旋转回路,保温箱体(8)内的出料端和/或入料端设置有缓冲隔间(2)阻隔里外空气串通,保温箱体(8)内部设置有内腔框架(14),内腔框架(14)内设置风机(11),内腔框架(14)内部设置有上风腔(12)、下风腔(13),上风腔(12)和下风腔(13)之间设置为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传导风的风道(5),上风腔(12)和下风腔(13)各自对应设置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和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之间设置输送带(6),内腔框架(14)上部设置换热器(15),换热器(15)、风机(11)、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上风腔(12)、下风腔(13)以及风道(5)皆置于保温箱体(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3)、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4)的结构是:左右两端设置可支撑于机架上的托板(16),左右两端的托板(16)之间形成若干弧面槽(17)和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间隔排布,相邻弧面槽(17)与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之间的凹陷部分形成涡流回风导流槽(20),若干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喷射出风的通孔(1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5)为圆角式拐弯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上所设置的若干喷射出风通孔(19)为多排阵列,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布孔顶面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上所设置的若干喷射出风通孔(19)为多排阵列,双向倾斜进风集风槽(18)的布孔顶面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一种采用弧形孔式布风装置的速冻机。所解决问题是:采用出风口为条缝式布风板,吹出的风冲击力大,造成产品表面风干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以及产品经过条缝式布风板的无风或混流风区域时其产品内部冻结的过程和速度变得缓慢且不稳定,影响冻结效率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底框上设置保温箱体和保温库门,保温箱体内部设置有内腔框架,内腔框架上设置有风机、换热器、上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下弧形孔式布风装置、上风腔、下风腔以及圆角式风道组成冷热交换及配风系统。适用于速冻机的制造使用。具有对冻品快速冻结效果。具有对冻品快速冻结效果。具有对冻品快速冻结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伟 吴少祥 林涛 孙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家伟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