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热泵且具有制冷剂泄漏传感器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单元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12:2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单元,该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单元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热泵。


背景技术:

2.如ep3279590a1所描述那样,通常,在具有使用在气化时的比重大于空气的制冷剂的天花板安装式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中,在室内单元中形成有进气端口和吹出端口,该室内单元具有:室内风扇,上述室内风扇用于从进气端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从吹出端口吹出空气调节后的空气;进气温度传感器;室内侧制冷剂回路,上述室内侧制冷剂回路供制冷剂循环并从室内空气中产生空气调节后的空气;以及制冷剂温度传感器,上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室内侧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设备根据运转模式和/或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驱动室内风扇,并通过使用制冷剂气体传感器来检测制冷剂泄漏。
3.在ep3279590a1中,制冷剂气体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单元内的空气流动路径中。所描述的制冷剂气体传感器使用从室内吸入的包括泄漏制冷剂的空气。更具体地,在所描述的室内单元中,具有在气化时比空气大的比重的制冷剂在室内空间的底部积聚,因此,在不使室内风扇运转的情况下,无法可靠地检测制冷剂泄漏。该问题主要是由制冷剂气体传感器的位置引起的,即该问题主要由制冷剂气体传感器位于喇叭口的外表面引起的。由于制冷剂泄漏最有可能发生在制冷剂回路的管道处,因此,可能的泄漏位置与制冷剂气体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过大,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太多阻碍,因此,在不使使室内风扇连续运转的情况下,无法可靠地检测制冷剂泄漏。
4.由此,当室内风扇由于达到所需的室温而停止时,由于泄漏制冷剂所到达的出口与制冷剂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无法检测到泄漏的制冷剂。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ep3279590a1教导执行采样操作以驱动室内风扇来对制冷剂泄漏进行检测。因此,即使在不需要空调运转的情况下,室内风扇也运转,这会造成用户舒适度的牺牲和能耗的增加。最后,在出现任何导致室内风扇停止发挥作用的机械问题的情况下,会对泄漏制冷剂的检测造成不良影响。[引用列表][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ep3279590a1[专利文献2]ep2813777a1[专利文献3]jp2012-77952a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热泵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
内单元,上述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在能够提供高检测效率/精度和高检测可靠性的同时,避免室内单元的室内风扇连续运转,从而降低室内单元的能耗。
[0007]
该目标可以通过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热泵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来实现,该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由技术方案一限定。实施方式可以在从属的技术方案、以下描述和附图中找到。
[0008]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该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热泵,该室内单元包括:壳体,上述壳体包括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排水盘,上述排水盘位于壳体的底部部分,上述排水盘具有第一缘部(外周缘部)和第二缘部(内周缘部);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是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并布置在排水盘的上方,以使从热交换器滴落的水积聚在排水盘中;风扇,上述风扇容纳在壳体中,以将空气从空气入口吸入并经过热交换器而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排出;喇叭口,上述喇叭口位于空气入口处,并用于将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以及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上述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用于对从制冷剂回路中泄漏的制冷剂进行检测。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位于排水盘的第二缘部的外表面与喇叭口的内表面之间,其中,上述排水盘的第二缘部的外表面与喇叭口的内表面彼此面对。
[0009]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该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能够提供改进的检测效率/精度和检测可靠性。这是特别可能的,因为制冷剂气体传感器设置在通常会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喇叭口侧、即制冷剂回路侧。
[0010]
此外,由于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位于喇叭口上,因此,能够通过喇叭口容易地从室内单元的外部接触传感器,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0011]
存在不同类型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例如,本公开中包括的室内单元可以具有例如两个空气出口或四个空气出口。室内单元的类型不仅在出口的数量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出口的设计或位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0012]
例如,ep2813777a1描述了一种设置成从天花板表面t悬挂的天花板悬挂式室内单元(参见图11)。室内单元包括: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壳体;环形地配置在壳体中的热交换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内侧的风扇;以及设置在热交换器下方的排水盘。
[0013]
壳体在底部视图中呈矩形形状。壳体包括:装饰板,上述装饰板具有吸入格栅、顶板以及位于装饰板与顶板之间的四个角盖;四个上部装饰框,上述四个上部装饰框在彼此相邻的角盖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及四个下部装饰框,上述四个下部装饰框在彼此相邻的角盖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4]
在吸入格栅与风扇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在壳体的四个侧壁中分别设置有空气出口。上部装饰框设置在与之相应的空气出口的上方。下部装饰框设置在与之相应的空气出口的下方。热绝缘体沿着上部装饰框和顶板布置在上部装饰框的内侧,上述顶板与上部装饰框相连。
[0015]
例如,作为热交换器,可以使用交叉翅片类型的热交换器,在交叉翅片类型的热交换器中,大量板状翅片以正交状态附接到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传热管。然而,热交换器不限于此。热交换器在冷却运转期间用作蒸发器,在加热运转期间用作冷凝器。
[0016]
排水盘对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水进行收集。排水盘由泡沫树脂形成,诸如由泡沫聚苯乙烯形成。排水盘包括:位于热交换器的正下方的存储部,上述存储部能够临时地存
储排水;以及侧端部,上述侧端部位于相对于存储部更远离空气出口侧,上述侧端部形成空气出口的下边缘部的一部分。侧端部设置在下部装饰框的内侧(上侧)。
[0017]
作为风扇,例如,可以使用离心风扇(涡轮风扇)、斜流风扇等。该风扇包括叶轮,上述叶轮包括:圆形轮毂;圆形护罩,上述圆形护罩具有位于中心的空气引导开口;以及多个叶片,上述多个叶片保持在轮毂与护罩之间。风扇电动机的转轴连接到风扇的轮毂。在护罩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导至风扇的喇叭口。喇叭口在中心包括稍微小于护罩的开口的开口。当风扇的叶轮旋转时,室内空气从装饰板的吸入格栅吸入到壳体中,并且在经过热交换器之后,从空气出口吹出到侧面。
[0018]
空气出口是开口部,其形状和尺寸由形成壳体的构件标出。具体地,空气出口是大致矩形的开口部,由位于空气出口的两侧的角盖、上部装饰框和下部装饰框标出。空气出口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其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大于上下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在空气出口中设置有对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调节的百叶状件。
[0019]
此外,jp2012-77952a描述了具有两个空气出口的室内单元(另参见图12)。底板包括位于过滤器下方且几乎水平布置的装饰片。室内单元的吸入端口沿着装饰片的边缘在进气端口的中心之外的位置处延伸。此外,在吸入通路中设置有引导构件,其中,从吸入端口吸入的空气流向过滤器,以将从吸入端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过滤器中的进气端口的中央侧的区域。
[0020]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设置有集合管,所述集合管在热交换器的第一端处将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配管流体连接到制冷剂回路,其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一端和集合管的位置。
[0021]
此外,热交换器可以周向地围绕入口开口,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指向彼此,其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可以布置在热交换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附近。
[0022]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制冷剂回路附近、特别是制冷剂泄漏最可能发生的位置附近设置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从而消除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与可能干扰制冷剂泄漏检测的(一个或多个)制冷剂泄漏位置之间可能存在的阻碍。由此,能够确保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可靠性。
[0023]
此外,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可以是气体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具有外壳和位于外壳的一端处的制冷剂接收区域,该制冷剂接收区域允许气态制冷剂进入外壳,其中,制冷剂接收区域位于排水盘的第二缘部的顶部的下方和/或喇叭口的内表面的顶部的下方。
[0024]
通过这种方式,在水位接近朝向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溢出之前,排水盘中积聚的冷凝水会自动开始排放。由此,能够保护传感器不与冷凝水接触。
[0025]
涉及“气体传感器”的术语“制冷剂接收区域”在本公开中限定了气体传感器的外壳、特别是外壳的端部或顶部设置有允许制冷剂、特别是气态制冷剂穿透接收区域并由此进入气体传感器的外壳的区域或表面。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制冷剂接收区域使得气态制冷剂能够进入外壳并由此到达布置在外壳的内部的传感元件,另一方面,制冷剂接收区域能够防止水蒸气和水、特别是冷凝水进入外壳。换言之,优选是膜的制冷剂接收区域对水蒸气和水之类的液体是不可渗透的,但对空气是可渗透。替代地,制冷剂接收区域可以包括由二氧化硅过滤器制成的上层和由活性炭制成的下层。
[0026]
附加地,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还可以包括:传感器壳体;以及由传感器壳体包围的电路板,其中,气体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且在外壳中还具有传感元件,其中,外壳穿过传感器壳体的开口突出,以使制冷剂接收区域布置在传感器壳体的外部,传感元件位于传感器壳体的内部。
[0027]
术语“传感器元件”在本公开中限定为能够检测温度、压力或湿度等物理参数、特别是气态制冷剂的存在的任何装置(气体传感器)。
[0028]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传感器壳体可以具有安装于喇叭口的安装表面,其中,开口设置于壳体的面向安装表面的底壁,并且气体传感器的外壳朝向安装表面突出。
[0029]
在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中,传感器壳体可以包括将传感器壳体连接到安装表面的腿部,从而在腿部、底壁与喇叭口之间形成具有相对的开口端的通路。
[0030]
此外,具有开口的底壁的第一部分可以布置得比底壁的第二部分更远离安装表面,其中,第一壁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壁的第二部分优选通过倾斜表面连接。
[0031]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通路或空间的传感器壳体,传感器壳体周围的空气可以容易地流过该通路或空间,特别是流经气体传感器的制冷剂接收区域。相应地,气态制冷剂可以在传感器壳体周围更自由地移动并更容易与气体传感器接触。因此,能够实现更快和更高效的泄露制冷剂检测。
[0032]
附加地,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可以伴随第一部分面向喇叭口的内表面而被定位。
[0033]
将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定位在喇叭口内壁的底部有助于对密度高于空气且行进穿过室内单元的下部的制冷剂进行检测。
[0034]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可以在传感器壳体的面向排水盘的第二缘部的外表面的壁中设置通孔,并且,与气体传感器电连接的绝缘电缆可以特别以密封方式穿过壁的通孔。
[0035]
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还可以包括电气箱,其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经由传感器线缆与电气箱中的部件电连接。
[0036]
此外,壳体可以具有四个侧壁,电气箱可以位于其中一个侧壁的外侧,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可以位于靠近电气箱所在的侧壁的内侧的位置。
[0037]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排水盘可以具有空气入口侧表面,将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与电气箱中的部件连接的传感器线缆可以从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行进至排水盘的空气入口侧表面,并且沿着排水盘的空气入口侧表面直至电气箱中的部件。
[0038]
此外,可以在排水盘的空气入口侧表面中设置从排水盘的第二缘部延伸到排水盘的第一缘部的凹槽,并且传感器线缆可以容纳在该凹槽中。
[0039]
此外,还优选地在喇叭口与排水盘之间延伸的凹槽中设置密封件,以避免不适当的功能(错误吸入)。
[0040]
由于传感器电缆位于凹槽中,因此,能够在排水盘下方留出空间,从而减小室内单元的尺寸。此外,由于传感器电缆位于凹槽内,因此,可以在安装工序中防止损坏。
附图说明
[0041]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能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因此,能更容易地获取对本公开更完整的认识和本公开所附带的许多优点。
[0042]
图1是示出具有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传统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的三维示意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内的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位置的三维示意图;图4是示出图2和图3所示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内的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三维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示意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剖视图的三维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三维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电缆的三维示意图;图10是示出根据图9所示的方式的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电缆的布线的示意剖视图;图11是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排水盘和喇叭口的设计的示意剖视图;图12是示出设置成从天花板表面悬挂的天花板悬挂类型的已知的室内单元的示意剖视图;图13是示出具有两个空气出口的天花板悬挂类型的另一已知的室内单元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现在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对于空调装置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公开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而并非为了限制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公开。
[0044]
图1是示出具有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传统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的剖视图的示意说明。所示的室内单元40是天花板安装式室内单元,例如通过嵌入例如办公楼或其他类型建筑的房间中的天花板ce或从该天花板ce悬挂的方式进行安装。
[0045]
如图1所示,传统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42,上述室内热交换器42在冷却运转期间用作对室内空间进行冷却的使用侧热交换器;室内风扇43,上述室内风扇43用作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40中的鼓风机,其中,室内风扇43可以是涡轮风扇;喇叭口403;进气温度传感器46;以及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上述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在通过室内侧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泄漏到大气中时,对泄漏的气态制冷剂进行检测。此外,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从下面观察时具有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包括四个吹出端口402,这些吹出端口42沿着正方形的四边设置,并且室内热交换器42也沿着正方形的四边配置。例如,在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附接在进气端口401的左侧附近的情况下,当在沿着室内热交换器42的右侧延伸的点p1处发生泄漏且室内风扇43停止时,泄漏的制冷剂气体例如流入箭头ar3的路径。因此,当泄漏的制冷剂气体流过远离附接有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的位置的一点处时,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难以对泄漏的制冷剂进行
检测。在对室内风扇43进行驱动时,空气如双点划线r1所示那样流动,因此,从点p1泄漏的制冷剂在气流中被捕获,并通过箭头ar4所示的路径从吹出端口402排放。因此,由于制冷剂气体传感器45的位置未必与泄漏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一致,因此,泄漏的制冷剂的检测的可靠性较低。
[0046]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1的三维示意剖视图。如图2所示,用于包括供优选在气化时具有比空气更大的比重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回路的热泵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单元1包括:壳体2,上述壳体2具有一个空气入口2a和四个吹出端口2b;以及排水盘3,上述排水盘3具有外周缘部(第一缘部)3a和内周缘部(第二缘部)3b。室内单元1还包括热交换器4,该热交换器4是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并且在图2中观察时布置在排水盘3的上方,该图2示出了位于安装位置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单元。由于排水盘3布置在热交换器4的下方,从热交换器4滴下的冷凝水会在排放盘3中积聚。附加地,室内单元1包括风扇5,上述风扇5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使风扇5运转,将室内空气、特别是应被空气调节的空气经过空气入口2a吸入到壳体2中,并使空气穿过热交换器3而使空气与热交换器3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将空气从四个空气出口2b吹出。室内单元1还包括喇叭口,上述喇叭口位于空气入口2a的上方、或者形成空气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并将由风扇5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此外,室内单元1包括用于对从制冷剂回路中泄漏的制冷剂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从图2可以看出、更详细地从图3和4可以看出的是,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位于排水盘3的内周缘部3b的外表面8与喇叭口6的内表面9之间。
[0047]
图3是图2所示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1内的泄漏检测传感器7的位置的三维示意图。为了更好地说明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在室内单元1内的位置,截面的选择方式应确保仅示出室内单元1的底部、特别是排水盘3和喇叭口6。
[0048]
图3还示出了具有第一端4a和第二端4b的热交换器4,在该热交换器4中,集合管(未示出)将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配管与制冷剂回路流体连接。第一端4a和第二端4a指向彼此,并彼此垂直地布置。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布置在热交换器4的第一端4a和第二端4b以及集合管附近。
[0049]
图4是示出图2和图3所示的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内的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示意剖视图。为了便于定向,图4示出了与图3相同的室内单元的底部部分。在图4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被示出为位于喇叭口6的右侧。如图4所示,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位于排水盘的内周缘部3b的外表面8与喇叭口6的内表面9之间。在此,喇叭口6的内表面9面向壳体2的内侧。换言之,面向远离空气入口2a的一侧。图4还示出了排水盘3的内周缘部3b的外表面8面向喇叭口6的内表面9。
[0050]
图4还示出了制冷剂检测传感器7的制冷剂接收区域位于排水盘3的内周缘部3b的顶部下方和/或喇叭口6的内表面9的顶部下方,制冷剂接收区域位于制冷剂检测传感器7的外壳的一端处并允许气态制冷剂进入外壳。此外,如图4所示,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伴随第一部分(将参照图5至图7更详细地说明)面向喇叭口6的内表面9而被定位。
[0051]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的三维示意图。如图5所示,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包括传感器壳体102、电路板103(在图6中示出)和气体传感器104。气体传感器104具有:能在图6中更详细地看到的外壳105;以及制冷剂接收区域6,上述制冷剂接收区域6位于外壳105的端部、例如外壳105的顶部。制冷剂接收区域106构造为允
许气态制冷剂进入外壳105。通过这种方式,气态制冷剂能够进入外壳105并由此到达位于外壳105内的传感元件(未示出)。
[0052]
如同样可以从图5看出的那样,气体传感器104、特别是外壳105以制冷剂接收区域106布置在传感器壳体102的外部的方式穿过布置在传感器壳体102中的开口107而突出。另一方面,位于外壳105内部的传感元件(未示出)定位于传感器壳体102的内部。
[0053]
此外,为了更好地示出气体传感器104在传感器壳体102的内部的位置,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在图5中以倒置的方式示出。这意味着用于将传感器壳体102安装到外部结构元件、特别是喇叭口6的安装表面108被示出在传感器壳体102的顶部。然而,一般来说,安装表面108定位于传感器壳体102的下方。换言之,在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的通常安装情况中,传感器如图6所示那样被旋转180度。
[0054]
图6是图5所示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的示意剖视图。通过提供传感器7的剖视图,可以看出气体传感器104和相关元件在传感器壳体102的内部的布置。如图3所示,传感器壳体102包括主体116和盖117,主体116在传感器的标准安装位置中位于传感器壳体102的下部。盖117可拆卸地固定于主体116,其中,主体116和盖117的配合表面在垂直于固定方向的方向上重叠。在图6中,固定方向是竖直的,因此,主体116和盖117的配合表面在水平面中重叠。
[0055]
在图6所示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7中,盖117的配合表面布置在主体116的配合表面之外,这意味着盖117的配合表面特别地在整个外周范围包围主体116的配合表面。
[0056]
气体传感器104的电路板103布置在传感器壳体102的内部,并且平行于传感器壳体102的第一壁102a、特别是第一壁102a的平行于距电路板103最远且平行于安装表面108的部分。在图6所示的传感器7的标准安装位置中,第一壁102a是传感器壳体102的底壁且位于安装表面108侧。第一壁2a设置有开口107,气体传感器104的外壳105穿过该开口7朝向安装表面8突出。
[0057]
此外,如图5和图7所示,传感器壳体102设置有将传感器壳体102与安装表面108连接的两个腿部109。换言之,(一个或多个)安装表面108设置于腿部109的端部表面。腿部109以在两个腿部109与第一壁102a之间形成具有相对的开放端部的通路的方式布置。
[0058]
如同样可以从图6和图7看出的那样,传感器壳体102、特别是主体116设置在第一壁102a的外周的自由边缘处,该自由边缘是主体116的具有唇部110的部分。唇部110以朝向安装表面108突出的方式形成。
[0059]
图6还示出了电路板103,上述电路板3布置在传感器壳体102中且平行于第一壁102a、特别是平行于第一壁102a的距电路板103最远且平行于安装表面108的一部分,并且距离第一壁102a比距离第三壁102c更远,上述第三壁102c在图6所示的传感器7的标准安装位置中是顶壁,第三壁102a与第一壁102a相对。
[0060]
图7是图6所示的剖视图的三维示意图。如可以从图7(以及图6)看出的那样,第一壁102a的第一部分布置为与第一壁102a的第二部分相比距离安装表面108更远,第一壁102a的第一部分在图7中为第一壁102a的左部分,第一壁2a的第二部分在图7中为第一壁2a的右部分。相应地,传感器壳体102的总高度在气体传感器103所在的传感器壳体102一侧降低。同样如图7所示,第一壁102a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壁102a的第二部分通过倾斜表面连接,上述倾斜表面相应地布置在第一壁102a的中间。
[0061]
在图5到图7中示出的制冷剂检测传感器7的传感器壳体102中还设置有通孔112,上述通孔12位于传感器壳体102的第二壁102b,上述第二壁102b是传感器壳体2的侧壁。通孔112用于供绝缘电缆113通入到传感器壳体102中。在图5到图7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绝缘电缆113在位于传感器壳体102的内部的一端处具有能供插口114插入的插头115,上述插口14安装在电路板3上,以使绝缘电缆113能够连接到电路板103。
[0062]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1的三维示意图。除了在图8中示出的传感器1附加地设置有绝缘构件20之外,所示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1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图5至图7所描述的制冷剂泄露检测传感器1,上述绝缘构件20使传感器壳体2局部热绝缘。
[0063]
绝缘构件20设置有开口21,气体传感器4的外壳5穿过上述开口21局部突出。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外壳5以密封方式穿过开口21突出,使得外壳5能够特别地不以密封方式其带有间隙地穿过传感器壳体2的开口7突出。在绝缘构件20与气体传感器4的外壳5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压配来实现,这在绝缘构件20由聚乙烯泡沫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情形下特别有利或容易实现。
[0064]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泄漏检测传感器7的电缆11的三维示意图。如图9所示,室内单元1包括电气箱10,在该电气箱10中例如容纳有室内单元1的控制单元,其中,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经由传感器线缆11与电气箱10内的部件、例如控制单元电连接。传感器线缆11可以是绝缘电缆。
[0065]
电气箱10设置在室内单元1的壳体2的四个侧壁的外侧,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位于靠近电气箱10所在的侧壁的内侧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传感器电缆11所需的长度能够减少到最小。
[0066]
依旧如图9所示,排水盘3具有空气入口侧表面3c,为了便于说明,该空气入口侧表面3c在图9中朝向上方。将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与电气箱10中的部件连接的传感器线缆11从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7行进至排水盘3的空气入口侧表面3c,并且沿着排水盘3的空气入口侧表面3c直至电气箱10中的部件。为此,排水盘3的空气入口侧表面3c设置有从排水盘3的内周缘部3b延伸至其外周缘部3a的凹槽12,并且传感器电缆11容纳在凹槽12内。
[0067]
图10是示出根据图9所示的方式的泄漏检测传感器7的电缆或传感器线缆11的布线的示意剖视图。
[0068]
如图9和图10所示,设置在排水盘3中的凹槽12对排水盘3的内周与外周进行连接。由于传感器线缆11容纳在凹槽12内,因此,能够在排水盘上方留出空间,从而降低室内单元的总高度。
[0069]
图10还用虚线示出了传统的电缆13所在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由于热交换器4的配管的锋利边缘和高温,线缆容易损坏。本公开所建议的传感器电缆11的布线、特别是传感器电缆11在凹槽12内的容纳能够更好地保护电缆。
[0070]
图11是更详细地示出排水盘3和喇叭口6的设计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1所示,排水盘3和喇叭口6的设计方式使在热交换器上冷凝的水形成屏障。排水盘3设置有第一屏障(内周缘部3b的顶部)和第二屏障(外周缘部3a的顶部),上述第一屏障面向喇叭口6,上述第二屏障面向空气出口2b。第一屏障的进气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二屏障的进气方向上的高度。因此,在溢流的情况下,收集在排水盘3中、特别是两个屏障之间的冷凝水流向空气出口,而
不是流向喇叭口6。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位于喇叭口的制冷剂检测传感器7与冷凝水接触。
[0071]
图12是示出从天花板表面悬挂的已知的天花板安装式室内单元的示意剖视图,图13是示出具有两个空气出口的另一已知的天花板安装式室内单元的示意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
[0072]
1天花板安装式空调室内单元;2壳体;3排水盘;3a外周缘部;3b内周缘部;3c空气入口侧表面;4热交换器;5风扇;6喇叭口;7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8内周缘部的外表面;9喇叭口的内表面;10电气箱;11传感器线缆;12凹槽;102传感器壳体;102a第一壁(底壁);102b第二壁(侧壁);102c第三壁(顶壁);103电路板(pcb);104气体传感器;105(气体传感器的)外壳;106制冷剂接收区域;107(传感器壳体中的)开口;108(一个或多个)安装表面;109腿部;110(一个或多个)唇部;112(侧壁中的)通孔;113绝缘电缆;114插口或插头;115插头或插口;116主体;117盖;120绝缘构件;
121(绝缘构件中的)开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