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小微水体的净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10:2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微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微水体的净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小微水体”是指分布在城市和乡村的沟、渠、溪、塘等,其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流动性差、自净化弱,目前小微水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垃圾掩盖;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夏季藻类或水生植物大量爆发。
[0003]
现有的小微水体净化过程中,需要用到过滤装置对小微水体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水体中的藻类和垃圾容易堵塞过滤网,影响后续对水体的过滤,同时滤网堵塞容易造成水体入出不平衡,使得过滤装置内部未排放的水体过多,影响装置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小微水体的净水循环装置,通过净化循环装置,以解决过滤过程中水体中的藻类和垃圾容易堵塞过滤网,影响水体的过滤效果和过滤装置使用安全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微水体的净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净水循环机构;
[0006]
所述净水循环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内部转动连接有龙骨支架,所述龙骨支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筒滤网,所述龙骨支架外部固定套设有齿环一,所述齿环一底部设有齿轮一,所述齿环一与齿轮一相啮合,所述齿轮一内部固定插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龙骨支架一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固定设有齿环二,所述齿环二内部设有齿轮二,所述齿环二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齿轮二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部固定套设有筒刷,所述过滤箱底部开设有通槽与落水槽,所述落水槽底部设有吸附过滤组件。
[0007]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设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流水通道一侧开设有弧形槽。
[0008]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箱内部,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与电机箱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吸附过滤组件包括空心滤板,所述空心滤板设于底座与过滤箱之间,所述空心滤板分别与底座和过滤箱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滤板一侧固定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延伸入弧形槽内部并与弧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空心滤板内部固定设有活性炭。
[0010]
优选的,所述齿轮一设于电机箱内部,所述齿轮一顶部贯穿通槽并延伸入过滤箱内部。
[0011]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固定设有两个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均与龙骨支架通
过轴承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过滤箱内部两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顶部固定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部固定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延伸入滚筒滤网内部。
[0014]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一侧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箱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板,所述排污口与排污板相连通。
[00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6]
1、通过滚筒滤网对滚筒滤网内部的水体进行过滤,同时滚筒滤网转动使得滚筒滤网一直通过通畅的部分对水体进行过滤,防止滚筒滤网堵塞造成水体过多地处于滚筒滤网内部,进而防止水体溢出,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行,水体流过空心滤板时通过空心滤板内部的活性炭对水体中小型颗粒杂质进行吸附,使得水体净化效果更佳;
[0017]
2、通过连接杆转动带动筒刷转动,筒刷转动对转动中的滚筒滤网进行清扫,防止垃圾及藻类依附在滚筒滤网表面,从而防止滚筒滤网被垃圾及藻类堵塞,使得滚筒滤网被清扫的区域呈通畅状态,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9]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立体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剖视图立体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循环机构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过滤组件处剖视立体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过滤组件处爆炸立体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26]
图中:1底座、2流水通道、3弧形槽、4弧形板、5空心滤板、6活性炭、7电机箱、8电机、9传动轴、10齿轮一、11齿环一、12龙骨支架、13连接环、14过滤箱、15通槽、16落水槽、17滚筒滤网、18固定环、19齿环二、20齿轮二、21连接杆、22筒刷、23固定块、24进水口、25出水口、26排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小微水体的净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有净水循环机构;
[0029]
净水循环机构包括过滤箱14,过滤箱14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过滤箱14内部设有龙骨支架12,龙骨支架12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筒滤网17,龙骨支架12外部固定套设有齿环一11,齿环一11底部设有齿轮一10,齿环一11与齿轮一10相啮合,齿轮一10内部固定插接有传动轴9,龙骨支架12一端固定设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一侧固定设有齿环二19,齿环二19内部设有齿轮二20,齿环二19与齿轮二20相啮合,齿轮二20内部插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外部固定套设有筒刷22,过滤箱14底部开设有通槽15与落水槽16,落水槽16底部设有吸附过滤组件,底座1内部固定设有流水通道2,流水通道2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5,流水通道2一侧开设有弧形槽3,吸附过滤组件包括空心滤板5,空心滤板5设于底座1与过滤箱14之间,空心滤板5分别与底座1和过滤箱14滑动连接,空心滤板5一侧固定设有弧形板4,弧形板4延伸入弧形槽3内部并与弧形槽3滑动连接,空心滤板5内部固定设有活性炭6,电机箱7顶部固定设有进水口24,进水口24内部固定插接有固定块23,固定块23一端延伸入滚筒滤网17内部,过滤箱14一侧设有排污口,过滤箱14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板26,排污口与排污板26相连通;
[0030]
本实施方案中,为了实现防止对水体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防止水体中的垃圾及藻类堵塞过滤网的目的,水体通过进水口24流入滚筒滤网17内部,通过传动轴9转动带动齿轮一10转动,齿轮一10转动带动齿环一11转动,齿环一11转动带动龙骨支架12转动,龙骨支架12转动带动滚筒滤网17转动,对滚筒滤网17内部的水体进行过滤,同时滚筒滤网17转动使得滚筒滤网17一直通过通畅的部分对水体进行过滤,防止滚筒滤网17堵塞造成水体过多地处于滚筒滤网17内部,进而防止水体溢出,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龙骨支架12转动带动固定环18转动,固定环18转动带动齿环二19转动,齿环二19转动带动齿轮二20转动,齿轮二20转动带动连接杆21转动,连接杆21转动带动筒刷22转动,筒刷22转动对转动中的滚筒滤网17进行清扫,防止垃圾及藻类依附在滚筒滤网17表面,从而防止滚筒滤网17被垃圾及藻类堵塞,提高过滤效果,过滤出的垃圾和藻类从龙骨支架12右端排出,通过排污口与排污板26排出过滤箱14内部,同时过滤后的水体流到龙骨支架12外部,通过龙骨支架12底部开设的落水槽16流到空心滤板5表面,水体流过空心滤板5时通过空心滤板5内部的活性炭6对水体中小型颗粒杂质进行吸附,使得水体净化效果更佳,净化后的水体从空心滤板5底部流入流水通道2内部,通过流水通道2一端的出水口25排出,使得受污染的小微水体经进水口24进入该装置过滤净化,过滤净化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25再次排入小微水体内部,从而实现对小微水体循环净化的效果;
[0031]
其中,为了实现齿轮一10带动齿环一11转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电机箱7,电机箱7与过滤箱14固定连接,电机箱7内部固定设有电机8,电机8输出端与传动轴9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9另一端与电机箱7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齿轮一10设于电机箱7内部,齿轮一10顶部贯穿通槽15并延伸入过滤箱14内部,启动电机8,电机8转动带动传动轴9转动,传动轴9转动带动齿轮一10转动,齿轮一10转动带动齿环一11转动,通过通槽15防止齿环一11转动受到阻挡;
[0032]
其中,为了实现龙骨支架12稳定转动,同时使得过滤后的水体集中流入落水槽16内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过滤箱14内部固定设有两个连接环13,两个连接环13均与龙骨支架12通过轴承连接,龙骨支架12通过与连接环13的轴承连接,使得龙骨支架12能稳定的转动,同时连接环13对流出龙骨支架12的水体进行阻挡,使得水体集中流入落水槽16内部;
[0033]
其中,为了实现连接杆21稳定的带动筒刷22对滚筒滤网17进行清扫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连接杆21两端分别与过滤箱14内部两侧壁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21通过两端与过滤箱14的轴承连接,对连接杆21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连接杆21的转动,进而使得筒刷22持续与滚筒滤网17接触,使得筒刷22能稳定的对滚筒滤网17进行清扫,防止滚筒滤网17堵塞。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本新型连接外部电源,进水口24的一端连接抽水装置,水体通过进水口24流入滚筒滤网17内部,启动电机8,电机8转动带动传动轴9转动,传动轴9转动带动齿轮一10转动,齿轮一10转动带动齿环一11转动,齿环一11转动带动龙骨支架12转动,龙骨支架12转动带动滚筒滤网17转动,对滚筒滤网17内部的水体进行过滤,同时滚筒滤网17转动使得滚筒滤网17一直通过通畅的部分对水体进行过滤,防止滚筒滤网17堵塞造成水体过多地处于滚筒滤网17内部,进而防止水体溢出,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龙骨支架12转动带动固定环18转动,固定环18转动带动齿环二19转动,齿环二19转动带动齿轮二20转动,齿轮二20转动带动连接杆21转动,连接杆21转动带动筒刷22转动,筒刷22转动对转动中的滚筒滤网17进行清扫,防止垃圾及藻类依附在滚筒滤网17表面,从而防止滚筒滤网17被垃圾及藻类堵塞,提高过滤效果,过滤出的垃圾和藻类从龙骨支架12右端排出,通过排污口与排污板26排出过滤箱14内部,同时过滤后的水体流到龙骨支架12外部,通过龙骨支架12底部开设的落水槽16流到空心滤板5表面,水体流过空心滤板5时通过空心滤板5内部的活性炭6对水体中小型颗粒杂质进行吸附,使得水体净化效果更佳,净化后的水体从空心滤板5底部流入流水通道2内部,通过流水通道2一端的出水口25排出,使得受污染的小微水体经进水口24进入该装置过滤净化,过滤净化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25再次排入小微水体内部,从而实现对小微水体循环净化的效果。
[0035]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