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21:1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器在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有水平形态和直立形态两种充电方式。由于无线充电器水平形态放置后,电子设备也是水平放置,视觉角度差,需要起身向下看,才能读取电子设备的信息;同时水平形态要求桌面空间较大,桌面空间拥挤则容易因外力轻微地触碰作用而发生移动、错位,导致充电效率低甚至无法继续充电的情况发生。而直立形态的无线充电器由于收纳性能差,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
3.现有的无线充电器,都只能用于水平形态或直立形态两者之一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虽然,现有市场上又推出了一种既可水平形态又可直立形态的无线充电器,方便了用户使用,但无线充电器的使用角度还是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更多视觉角度和使用场景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通过支撑件和转轴相对于底座同步旋转,从而实现供电部既可收容于收纳槽,又可相对底座旋转,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角度对电子设备充电的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设有开口朝上的收纳槽;供电部,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所述供电部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旋转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旋转组件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支撑件,连接所述供电部和所述转轴,其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转轴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嵌槽,所述凸出部嵌入所述嵌槽中,以使所述供电部和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底座同步旋转。
6.进一步,所述供电部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80度,所述供电部可无极调节旋转角度。
7.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阻尼件和压板,所述压板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阻尼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共同压合所述阻尼件,所述转轴与所述阻尼件之间具有阻尼力,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阻尼件之间也具有阻尼力,以使所述转轴在旋停后定位在该旋转角度。
8.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阻尼件,所述转轴的中间设有所述凸出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阻尼件中;所述压板对应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具有配合空间,所述配合空间用于收容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轴配合的部分。
9.进一步,所述上盖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转轴或所述支撑件,从而限制所述供电部的最大旋转角度。
10.进一步,所述供电部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第一面以及背对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供
电部的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配合固定。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杆比所述第二杆长,所述第一杆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第二面连接的位置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面中心的位置。
12.进一步,还包括电线,所述底座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侧盖,所述侧盖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支撑件具有贯穿连通所述供电部的过线通道,所述电线的一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进入所述底座内后,伸入所述过线通道与所述供电部电性连接,以对所述供电部供电。
13.进一步,所述收纳槽朝向所述下盖的壁面设有第一线槽,所述压板朝向所述下盖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电线经过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所述穿线孔处对应所述电线设有固线件,以固定整理所述电线在所述底座内的走线。
14.进一步,所述供电部包括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为凹陷的圆,所述输出部的直径为21mm,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输出部贴合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以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
15.进一步,所述收纳槽内壁对应所述支撑件设有缺口,以使所述支撑件可在所述缺口中旋转。
16.进一步,所述收纳槽内壁对应所述供电部设有卡部,所述供电部对应所述收纳槽内壁设有扣部,当所述供电部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卡部与所述扣部卡扣配合,以避免所述供电部向上翘起的趋势。
17.进一步,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嵌槽的开口干涉配合,所述固定件用于加固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嵌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转轴两者中的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嵌槽,通过所述凸出部嵌入所述嵌槽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转轴固定配合,同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供电部,因此所述供电部和所述转轴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同步旋转,从而使所述供电部既可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又可满足用户在不同角度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所述转轴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美观性,同时通过所述支撑件将所述供电部与所述转轴联动,使所述供电部具有更多使用角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供电部水平形态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22.图4是图1右视方向的剖视图;
23.图5是图1仰视方向的剖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供电部直立形态的立体图;
25.图7是图6右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100作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100的立体图和立体分解图,所述无线充电器100包括底座1、供电部2、旋转组件3和支撑件4。所述底座1包括上盖12、下盖13以及连接所述上盖12和所述下盖13的侧盖14,所述上盖12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形状与所述供电部2的形状相匹配。图1中所述供电部2为水平状态时,所述供电部2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所述供电部2内设有线圈模组(未图示)和电路板(未图示),所述供电部2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参考图4和图5,所述旋转组件3收容于所述底座1内,所述支撑件4连接所述供电部2和所述旋转组件3。
28.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转轴31、阻尼件32和压板33,所述旋转组件3均收容于所述底座1内,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器100的美观性。所述阻尼件32为筒状,所述转轴31穿过所述阻尼件32。所述上盖12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21,所述压板33形成有第二固定部331,所述第一固定部1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31共同压合所述阻尼件32。具体地,包括两个所述阻尼件32,所述转轴3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阻尼件32中,所述上盖12对应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121,所述压板33对应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331。结合图4、图6和图7所述转轴31与所述阻尼件32之间具有阻尼力,所述第一固定部1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31与所述阻尼件32之间也具有阻尼力,以使所述转轴31在旋停后定位住。通过调节所述压板33和所述上盖12之间的松紧度,来调整所述阻尼件32的阻尼力,从而调整平衡所述转轴31的旋转的顺畅度和旋转停止后的稳定度。
29.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部2,所述支撑件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轴3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331之间具有配合空间332,所述配合空间332用于收容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转轴31配合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1设有凸出部311,所述支撑件4设有嵌槽41,所述凸出部311嵌入所述嵌槽41中,以使所述支撑件4和所述转轴31之间固定。所述凸出部311与所述嵌槽41的开口干涉配合,为了加固所述凸出部311和所述嵌槽41,还可以设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穿过所述支撑件4和所述凸出部311上的通孔(未标示)将所述凸出部311固定至所述支撑件4上,以确保所述转轴31与所述支撑件4之间稳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撑件4设有凸出部311,所述转轴31设有嵌槽41。
30.而为了保证所述转轴31与所述支撑件4之间的稳定配合,所述转轴31对应所述支撑件4还设有加强部312,当所述转轴31的凸出部311与所述支撑件4的嵌槽41配合时,所述加强部位312抵接所述支撑件4,以提高所述转轴31的强度。
31.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供电部2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第一面21以及背对所述第一面21的第二面22,所述支撑件4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杆42和第二杆43,所述第一杆42和所述第二杆43呈l型,所述第一杆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部2的所述第二面22,所述第一杆42比所述第二杆43长,所述第一杆42与所述供电部2的所述第二面22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面22中心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杆42可以更稳定地支撑连接所述供电部2,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杆42与所述供电部2连接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
32.所述第二杆43的一端与所述转轴31配合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槽41直接由所述第二杆43的端部凹设形成,因此所述凸出部311可以直接嵌入所述嵌槽41。当然,所述嵌槽41也可以是由贯穿所述第二杆43的孔形成,所述转抽穿过所述嵌槽41后,所述转轴31
的两端再穿设所述阻尼件32。
33.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杆42固定连接所述供电部2,所述第二杆4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1,因此所述支撑件4使所述供电部2与所述转轴31之间联动,所述供电部2和所述转轴31相对于所述底座1同步旋转,所述供电部2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80度,所述供电部2可在旋转的角度范围内无极调节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上盖12的下侧设有限位部122,所述限位部122抵接所述转轴31,从而限制所述供电部2的最大旋转角度,使所述供电部2的最大旋转角度为80度,当然,使最大旋转角度为80度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制。
34.应当理解,将所述供电部2的最大旋转角度设定为80度,可以使用户在使用时有更好的视觉感受,并且可以使所述电子设备侧边的按键与所述上盖11之间具有间隔,从而在充电过程中仍不影响正常使用。当然,所述供电部2的最大旋转角度并不因此而限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最大旋转角度设定为0-80度中的任意数值。
35.并且由于所述阻尼件32的设置,使所述转轴31在旋停后定位住,即所述转轴31在旋停后定位在该旋转角度,则使所述供电部2同步旋停后定位在该旋转角度,使所述供电部2具有更多使用角度,从而满足用户对在不同角度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所述收纳槽11内壁朝向对应所述支撑件4设有缺口112,以使所述支撑件4可在所述缺口112中旋转。所述收纳槽11的上边缘处还设有让位部113,所述让位部113便于用户将手伸入所述收纳槽11中,以将所述供电部2抬起旋转。
36.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应当理解,由于所述阻尼件32的阻尼力,所述供电部2向下旋转至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时,可能会略微上翘。因此所述收纳槽11内壁对应所述供电部2设有卡部114,所述供电部2对应所述收纳槽11内壁设有扣部23,当所述供电部2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时,所述卡部114与所述扣部23卡扣配合,以避免所述供电部2向上翘起的趋势,从而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37.所述供电部2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手表等支持无线充电方式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供电部2包括输出部24,所述输出部24为凹陷的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24的直径为21mm,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输出部24贴合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以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当所述电子设备为其他移动终端设备时,所述输出部24的尺寸可以对应调整。
38.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器100还包括电线5连接所述供电部2和外部电源。所述侧盖14上设有穿线孔141,所述支撑件4具有贯穿连通所述供电部2的过线通道44,所述电线5的一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线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141进入所述底座1内,并伸入所述过线通道44与所述供电部2电性连接,以对所述供电部2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线通道44设置在所述第一杆42上,且所述过线通道44与所述嵌槽41之间隔开,使所述电线5不会被所述凸出部311摩擦损坏。当然,所述过线通道44与所述嵌槽41也可以不隔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线通道44自所述第一杆42与所述供电部2连接处延伸至所述第一杆42与所述第二杆43连接的端部,则所述电线5始终不会显露于所述缺口112,使产品更加安全美观。
39.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11朝向所述下盖13的壁面设有第一线槽111,所述压板33朝向所述下盖13设有第二线槽333,所述电线5经过所述第一线槽111
和所述第二线槽333,并且所述穿线孔141处对应所述电线5设有固线件142,以固定整理所述电线5在所述底座1内的走线,提高安全性能。
40.通过在所述侧盖14上设置所述穿线孔141,并在所述收纳槽11朝下的壁面设置第一线槽111,所述压板33朝下设有第二线槽333,不仅可以整理收纳所述电线5在所述底座1内的走线,并且当所述供电部2在向上旋转过程中,所述电线5在所述底座1内留有余量,避免发生所述供电部2拉扯所述电线5的情况,从而确保所述电线5的使用更加安全耐用,同时确保所述供电部2能稳定输出。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线孔141设置在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侧,是为了减少所述电线5对所述供电部2旋转的阻碍,同时,当所述电子设备置于所述供电部2上充电时,所述电线5也不会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遮挡阻碍,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42.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