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滤袋及其在线再生方法与流程

2022-11-28 10:44: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包括依次叠设在一起的进水层、过渡层和出水层,所述进水层为熔喷层,所述过渡层为粗旦纤维针刺毡、水刺毡或针刺水刺复合毡,所述出水层为ptfe微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克重为300-1000g/m2;其中,熔喷层的克重为50-200g/m2,过渡层的克重为250-80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层的纤维细度0.5-5μm,所述过渡层的纤维纤度为3.8dtex;所述熔喷层的孔径为10-20μm,所述过渡层的孔径为30-100μm,所述ptfe微孔膜的孔径为0.1-5μm,平均孔径为2μm,厚度为2-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层的材质为聚酯或聚丙烯,所述过渡层的材质为涤纶、聚苯硫醚、聚苯砜亚砜、芳纶、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芳砜纶、亚克力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的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为两端贯通式结构,所述滤袋由袋身和连接于袋身两端的袋头构成,所述袋头内设置有弹性胀圈,所述袋身和袋头均由所述过滤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进水层、出水层分别位于滤袋的内、外侧;所述弹性胀圈的形状、大小与过滤装置的孔板相匹配。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滤袋的在线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过渡层基材的克重高低选择针刺工艺、水刺工艺或针刺水刺复合工艺,结合熔喷技术、热压覆膜技术制成过滤材料;利用过滤材料制成两袋头及一袋身,然后将三部分缝制成两端贯通式滤袋;将若干个制备的滤袋安装于过滤装置的箱体中,各滤袋的上、下两袋头分别安装于箱体的上、下孔板上,以保持滤袋袋身处于垂直状态;滤袋的上端开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滤袋外侧部连通,以使污水经滤袋的上端开口流入滤袋中,通过污水自身动力进行自驱式过滤,净水从滤袋侧部透出,经出水口排出;通过设于滤袋内的刮泥装置进行周期性的上下往复运动,周期性刮除滤袋内侧进水层上的泥饼,实现滤袋的实时过滤和在线再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滤袋的在线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具体制造方法为:先选取粗旦纤维针刺毡、水刺毡或针刺水刺复合毡中的一种,进行定型、烧毛、一次热压光,作为过渡层;然后将过渡层牵引在滚筒上,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在旋转离心模头喷丝孔挤出聚合物熔体,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滚筒上的过渡层的一面上,形成熔喷层,而后进行二次热压光;最后将ptfe微孔膜与过渡层的另一面进行热压覆膜处理,形成出水层与过渡层之间的紧密细腻结合,从而制成过滤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滤袋的在线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烧毛所用天燃气压力控制在0.1-0.5mpa,天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为1:1;热压光中热压辊的温度为60-200℃。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滤袋的在线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装置主要由电机、转轴机构、多个螺旋钢圈、多条拉绳以及多个定滑轮组成;所述转轴机构由水平设置于箱体内滤袋上侧的转轴及其两端的轴承座组成,所述轴承座安装于箱体上,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每个滤袋中设置一个螺旋钢圈,螺旋钢圈的大小与滤袋内侧相适应;过滤装置中安装的滤袋为双数个,每两个滤袋为一组,一组配设三条拉绳和一个定滑轮,所述定滑轮
设置于一组中两个螺旋钢圈下侧,一条拉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个螺旋钢圈下端,另两条拉绳分别连接两个螺旋钢圈上端并反方向缠绕于转轴的线槽中,从而在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时,收卷其中一条拉绳并向上提升相应的螺旋钢圈,该螺旋钢圈经定滑轮上的拉绳牵引另一个螺旋钢圈向下运动,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式刮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用过滤材料、滤袋及其在线再生方法,过滤材料包括进水层、过渡层和出水层,进水层为熔喷层,过渡层为粗旦纤维针刺毡、水刺毡或针刺水刺复合毡,出水层为PTFE微孔膜。滤袋为两端贯通式结构,由袋身和连接于其两端的袋头构成,袋头内设有弹性胀圈,袋身和袋头均由过滤材料制成。滤袋的在线再生方法,包括:制造过滤材料;利用过滤材料制成滤袋;将制备的滤袋安装于过滤装置的箱体中;滤袋的上端开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滤袋外侧部连通;滤袋内的刮泥装置周期性的上下往复运动,刮除滤袋内侧进水层上的泥饼,实现滤袋的实时过滤和在线再生。该过滤材料及滤袋固液分离效果好,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龙 王巍 刘龙敏 余伟河 张鸿翔 洪晓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源创新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