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7:41: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水泵水封系统供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水利泵站工作过程中,水泵机组常常需要配置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对水泵供给必要用水,通常采用水封系统作为供水系统对水泵进行供水。
3.水封系统是为使水泵的轴封部位保持密封的供水系统,为降低水封系统中的水对水泵轴封处使用寿命的影响,水封系统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目前,通常采用装有清水的高位水池对水封系统进行供水,水封系统的排水直接排放到集水井中。
4.由于水封系统的排水中仅携带少量泥沙及尘土杂质,使水封系统的排水直接排放到集水井中易于造成清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水封系统的排水不易造成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回收箱、回收水箱、加压泵和自动滤水器,所述回收箱埋设在地面内,且顶部位于地面上,所述回收水箱、所述加压泵、所述自动滤水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回收箱内部,所述回收水箱的顶端穿设在所述回收箱的顶端上,所述回收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回收水箱的底端通过所述加压泵与所述自动滤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自动滤水器的出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穿设在所述回收箱的顶端,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回收水箱的一端与水封系统连通,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自动滤水器的一端与水封系统连通,所述回收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初步过滤。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封系统的排水通过进水管排入到回收水箱内,水封系统的排水经过滤组件进行初步过滤,然后水封系统的排水流动到回收水箱的底部,加压泵将回收水箱内水封系统的排水加压抽取到自动滤水器处,自动滤水器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二次过滤,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恢复成清水状态,从而通过回收再利用系统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对清水资源的浪费。
8.同时由于水封系统排水的水压小,使回收水箱位于地面下,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易于排入到回收水箱内;对于设立在缺乏清水资源的偏远地区的水利泵站,通过回收再利用系统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回收、过滤、再利用,在降低清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水封系统采用水泵供给水对轴封处造成的损耗。
9.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和截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流板首尾连接,且沿远离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方向排布,若干个所述导流板均自上而
下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靠近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回收水箱连接,所述截流板设置在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一侧,所述导流板上的所述截流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截流板沿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排布,所述导流板倾斜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与若干个所述截流板均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封系统的排水经进水管流入到回收水箱内,从靠近回收水箱顶部的导流板起,水封系统的排水在若干个导流板上逐个进行流动,水封系统的排水从一个导流板底部的导流孔流入到下一个导流板的顶部,截流板对导流板上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截流,当水封系统排水的水面高于截流板的顶端时,水封系统的排水漫过截流板流动到下一个截流板处,水封系统的排水在流过截流板的过程中自身内部的杂质进行沉降,从而通过若干个截流板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多次截流以及使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多次沉降,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在流动过程中完成初步过滤。
11.可选的,所述截流板远离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顶端朝着靠近所述截流板的方向延伸,且延伸处与所述截流板的顶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引流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板之间也留有间距。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封系统排水的液面高于截流板的顶端时,水封系统的排水流入到引流板与截流板之间,引流板使水封系统的排水流动到截流板的底端处,且使水封系统的排水从截流板的底端流动到下一个截流板处,延长了水封系统排水的流动距离,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更加易于在流动过程中进行沉降杂质。
13.可选的,所述导流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位于所述导流板顶端的所述齿轮与所述导流板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导流板底端的所述齿轮与所述导流板转动连接,同一所述导流板上的两个所述齿轮通过带传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齿轮啮合,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转动设置在一个所述导流板上,另一侧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导流板上,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导流板的连接处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靠近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所述导流板的顶端与所述回收水箱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齿轮的轴线同轴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靠近回收水箱顶部的导流板,导流板通过带传动驱动自身底端的齿轮转动,靠近回收水箱顶部的导流板底端的齿轮驱动下一个导流板顶端的齿轮转动,导流板顶端的齿轮带动导流板转动,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若干个导流板能够跟随靠近回收水箱顶部的导流板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若干个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便于进行调整,导流板的倾斜角度越小,截流板对水封系统的排水的过滤性能越好,从而使得截流板与水封系统排水的截流能力便于进行调控,从而能够根据水封系统排水的清澈程度调整导流板、截流板对水封系统排水初步过滤的速度,从而易于减少清澈度高的水封系统排水的初步过滤时间。
15.可选的,靠近所述回收水箱顶部的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回收水箱的顶端也转动连接有所述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上共同套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穿设在所述回收水箱上,且与所述回收水箱滑动连接,位于所述回收水箱顶端的所述同步带轮上固定设置有手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手柄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
驱动另一个与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带轮转动,与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带轮带动导流板转动,使得靠近回收水箱顶部的导流板易于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若干个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便于进行调整。
17.可选的,所述同步带的一侧抵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回收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内侧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回收水箱滑动连接,所述夹紧板上螺纹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螺杆驱动夹紧板移动,直到夹紧板与同步带紧密抵接,通过夹紧板对同步带的夹紧使得导向板在调整倾斜角度后易于维持稳定状态。
19.可选的,所述夹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同步带上的轮齿相适配,相邻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同步带上相邻轮齿的距离相等。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同步带上的轮齿卡接在夹紧板的卡槽内,通过同步带的轮齿与卡槽的卡接,使得夹紧板对同步带的夹紧更加可靠。
21.可选的,所述回收箱的顶端上开设有第一检修口,所述第一检修口处铰接有第一检修门,所述回收箱靠近所述第一检修口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爬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检修口以及第一爬梯,使得维修人员便于进入到回收箱内,从而便于维修人员对回收箱内的自动滤水器、加压泵以及回收水箱的外部进行检修。
23.可选的,所述回收箱的顶端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固定设置有换气风扇。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风孔以及换气风扇,使得回收箱内的空气易于处于清新状态,从而易于保证进入回收箱内的维修人员的安全。
25.可选的,所述回收水箱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二检修口处铰接有第二检修门,所述回收水箱靠近所述第二检修口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爬梯,所述回收水箱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固定穿设在所述回收水箱的顶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收箱水箱内部需要进行维修时,潜水泵将回收水箱内水封系统的排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回收水箱,然后维修人员通过第二检修口、第二爬梯进入回收水箱内部,从而使得维修人员易于对回收水箱的内部进行维修。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位于地面下的回收箱水箱、加压泵以及自动滤水器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了清水资源的浪费;2.通过设置导流板、截流板,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易于在流动过程中进行沉降过滤;3.通过在导流板的两端设置齿轮以及两个齿轮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使得若干个导流板的倾斜角度易于同步调整,进而使得导流板、截流板对水封系统排水的沉降过滤能力易于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说明回收箱内部的剖面视图;
图3是旨在说明回收水箱内部的剖面视图;图4是旨在说明调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旨在说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回收箱;11、第一检修口;2、回收水箱;21、进水管;22、呼吸管;23、第二检修口;3、过滤组件;31、导流板;311、导流孔;312、护板;32、截流板;33、引流板;4、调控组件;41、调控部;411、齿轮;412、连接环;42、驱动部;421、同步带轮;422、同步带;423、手柄;43、固定部;431、固定板;432、夹紧板;4321、卡槽;433、螺杆;5、加压泵;6、自动滤水器;61、出水管;62、排污管;7、检修组件;71、第一检修部;711、第一检修门;712、第一爬梯;713、通风孔;714、换气风扇;715、感应照明灯;72、第二检修部;721、第二检修门;722、第二爬梯;723、潜水泵;724、排水管;8、电气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回收箱1、回收水箱2、加压泵5和自动滤水器6,回收水箱2、加压泵5、自动滤水器6均固定设置在回收箱1内,回收水箱2通过加压泵5与自动滤水器6连通。
32.使用时,将水封系统的排水排入到回收水箱2内,加压泵5将回收水箱2内水封系统的排水加压抽取到自动滤水器6内,自动滤水器6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过滤,使水封系统的排水恢复成清水状态,然后将水封系统的排水再利用供应到水封系统,从而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能够回收再利用,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不易造成浪费。
33.参照图1,回收箱1呈矩形箱状,且竖直设置,回收箱1埋设在地面下,且顶部位于地面上。
34.回收水箱2呈矩形箱状,且竖直设置,回收水箱2位于回收箱1长度方向的一端,且顶端穿设在回收箱1的顶端上。回收水箱2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21和呼吸管22,进水管21、呼吸管22均呈圆形,且均位于回收水箱2顶面长度方向的一端。
35.参照图3和图4,回收水箱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3和调控组件4,过滤组件3包括导流板31和截流板32,导流板31呈矩形板状,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导流板31首尾相连,且沿竖直方向排布,相邻两个导流板31的连接处均为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
36.若干个导流板31均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导流板31的倾斜方向相反,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沿远离进水管21的方向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倾斜设置,且顶端位于进水管21的下方,若干个导流板31的倾斜角度相同。
37.导流板3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护板312,护板312呈矩形板状,且均位于导流板31靠近回收水箱2顶部的一侧,护板312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板3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宽度方向与导流板31垂直设置。
38.截流板32固定设置在导流板31靠近回收水箱2顶部的一侧,导流板31上的截流板3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截流板32沿导流板31的长度方向排布,截流板32呈矩形板状,且长度方向与导流板31的宽度方向相同,截流板32的宽度方向垂直导流板31,且长度方向的两
端分别与导流板31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护板312固定连接,截流板32的宽度小于护板312的宽度。
39.参照图3和图5,截流板32远离回收水箱2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引流板33,引流板33呈矩形板状,且与截流板32平行设置,引流板33与截流板32之间留有间距,引流板33的顶端朝着靠近截流板32的方向延伸,且延伸处与截流板32之间留有间距,引流板33的底端与导流板31之间留有间距,引流板33的长度方向与截流板32的长度方向相同,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导流板31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护板312固定连接。
40.参照图5,导流板3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311,若干个导流孔311沿导流板31的宽度方向排布,且均位于最靠近导流板31底端的截流板32的上方,导流孔311呈圆形,且贯穿导流板31的厚度。
41.使用时,将水封系统的排水排入到进水管21内,水封系统的排水从进水管21流动到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上,水封系统的排水沿导流板31的倾斜方向在若干个导流板31上逐个流过,直到水封系统的排水流动到回收水箱2的底部,在相邻两个导流板31之间,水封系统的排水从位于上方的导流板31的导流孔311流动到位于下方的导流板31上,导流板31上若干个截流板32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截流,使水封系统的排水在截流板32处进行沉降,当水封系统排水的液面高于截流板32的顶端时,在引流板33的作用下,水封系统的排水漫过截流板32,从引流板33处流动到下一个截流板32处,从而通过截流板32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易于在流入到回收水箱2底部的过程中进行逐步沉降,从而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初步过滤。
42.参照图3和图4,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的顶端与回收水箱2转动连接,调控组件4包括调控部41、驱动部42和固定部43,调控部41包括齿轮411和连接环412,齿轮41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齿轮411分别位于若干个导流板31长度方向一侧的两端,位于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与导流板31固定连接,位于导流板31底端的齿轮411与导流板31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导流板31连接处的两个齿轮411啮合。
43.参照图4,同一个导流板31上的两个齿轮411通过带传动连接,位于最上方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的轴线与导流板31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
44.连接环412设置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相邻两个导流板31的连接处,连接环412呈矩形环状,且截面呈圆形,连接环412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板31的长度方向相同,连接环412长度方向的一侧转动设置在一个导流板31的底端,且同轴转动穿设在导流板31底端的齿轮411上,连接环412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转动设置在另一个导流板31的顶端,且同轴转动穿设在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上。
45.参照图4和图6,驱动部42包括同步带轮421和同步带422,同步带轮42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同步带轮421与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同步带轮421位于回收水箱2外部的顶端,且位于与齿轮411同轴设置的同步带轮421的正上方,位于回收水箱2外部顶端的同步带轮421与回收水箱2转动连接。
46.同步带422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421上,同步带422穿设在回收水箱2的顶端,且与回收水箱2滑动连接。位于回收水箱2外部顶端的同步带轮421上固定设置有手柄423。
47.参照图6,固定部43位于回收水箱2外部的顶端,固定部43包括固定板431、夹紧板432和螺杆433,固定板431呈矩形板状,且位于同步带422的一侧,固定板431与回收水箱2固
定连接,且竖直设置,固定板431与同步带422抵接。
48.夹紧板432位于同步带422内侧,且竖直设置,夹紧板432与回收水箱2滑动连接,且与固定板431正对设置。夹紧板432靠近固定板43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卡槽4321,卡槽4321与同步带422的轮齿相适配,相邻两个卡槽4321之间的距离与同步带422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距离相等。
49.固定板431、夹紧板432的宽度均大于同步带422的宽度,夹紧板432的边缘处螺纹穿设有螺杆433,螺杆433与夹紧板432垂直设置,螺杆433靠近固定板431的一端与固定板431转动连接。
50.使用时,通过手柄423转动同步带轮421,同步带轮421通过同步带422驱动另一个同步带轮421转动,同步带轮421带动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及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转动,齿轮411通过带传动驱动导流板31底端的齿轮411转动,导流板31底端的齿轮411驱动下一个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转动,下一个导流板31顶端的齿轮411通过带传动驱动自身底端的齿轮411转动,从而使若干个导流板31进行同步转动,使得导流板31的倾斜角度便于调整,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在导流板31、截流板32上过滤的性能易于进行调整;当导流板31的倾斜角度调整完成后,转动螺杆433,使夹紧板432与同步带422紧密抵接,且使同步带422的轮齿卡接在夹紧板432的卡槽4321内,从而通过夹紧板432与固定板431使同步带422处于难以转动的状态。
51.参照图2,加压泵5位于回收箱1的中部,加压泵5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回收水箱2的底部连通,加压泵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自动滤水器6的进口连通,自动滤水器6位于加压泵5远离回收水箱2的一侧,加压泵5、自动滤水器6均位于回收箱1长度方向的一侧。
52.自动滤水器6的出口连通有出水管61,且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62,出水管61、排污管62均竖直设置,且均穿设在回收箱1的顶端,出水管61、排污管62均与回收箱1固定连接。
53.使用时,加压泵5将回收水箱2内经过初步过滤的水封系统的排水加压抽取到自动滤水器6内,自动滤水器6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二次过滤,且使水封系统的排水恢复到清水状态,然后水封系统的排水从出水管61回流到水封系统,从而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经过回收、过滤能够进行再利用,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不易造成浪费。
54.参照图2和图3,回收箱1上设置有检修组件7,检修组件7包括第一检修部71和第二检修部72,第一检修部71包括第一检修门711和第一爬梯712,回收箱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检修口11,第一检修口11位于回收箱1远离回收水箱2的一端,第一检修口11呈矩形,且贯穿回收箱1的壁厚,第一检修门711与第一检修口11相适配,第一检修门711盖设在第一检修口11处,且与回收箱1铰接。
55.参照图2,第一爬梯712位于回收箱1内部,且固定设置在回收箱1远离回收水箱2一侧的侧壁上,第一爬梯712位于第一检修口11的下方,且竖直设置。
56.回收箱1的顶端开设有圆形的通风孔713,通风孔713贯穿回收箱1的壁厚,且位于第一检修口11靠近回收水箱2的一侧。通风孔713处设置有换气风扇714,换气风扇714与回收箱1固定连接。回收箱1内部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感应照明灯715,感应照明灯715位于通风孔713远离回收水箱2的一侧。
57.使用时,当需要对回收箱1内进行检修时,打开第一检修门711,维修人员从第一检修口11处借助第一爬梯712进入回收箱1内,打开换气风扇714,感应照明灯715自动打开,从
而便于维修人员对回收箱1内进行检修。
58.参照图2和图3,第二检修部72包括第二检修门721、第二爬梯722和潜水泵723,潜水泵723位于回收水箱2内部的底端,且与回收水箱2固定连接,潜水泵723位于回收水箱2靠近加压泵5的一侧。潜水泵723的出口连通有排水管724,排水管724竖直设置,且穿设在回收水箱2的顶端,排水管724与回收水箱2固定连接。
59.回收水箱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检修口23,第二检修口23呈矩形,且位于回收水箱2靠近加压泵5的一侧,第二检修口23贯穿回收水箱2的壁厚,第二检修门721与第二检修口23相适配,第二检修门721盖设在第二检修口23处,且与回收水箱2铰接。
60.第二爬梯722位于回收水箱2的内部,且固定设置在回收水箱2靠近加压泵5一侧的侧壁上,第二爬梯722位于第二检修口23的下方,且竖直设置。
61.回收箱1内固定设置有电气控制屏8,电气控制屏8位于回收箱1远离加压泵5的一侧,电气控制屏8与加压泵5、自动滤水器6、换气风扇714、感应照明灯715、潜水泵723均电连接。
62.使用时,当需要对回收水箱2内进行检修时,启动潜水泵723,潜水泵723将回收水箱2内的水封系统的排水抽出,然后打开第二检修门721,维修人员从第二检修口23借助第二爬梯722进入回收水箱2内,从而便于对回收水箱2内进行检修。
6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泵水封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水封系统的排水排入到进水管21内,水封系统的排水从进水管21流入到导流板31上,且从导流板31的导流孔311流入到下一个导流板31上,直到水封系统的排水流入到回收水箱2的底部,截流板32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截流,使水封系统的排水在流动过程中进行沉降过滤。
64.加压泵5将回收水箱2内水封系统的排水加压抽取到自动滤水器6内,自动滤水器6对水封系统的排水进行二次过滤,使水封系统的排水恢复到清水状态,水封系统的排水从出水管61回流到水封系统,从而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易于进行回收再利用,使得水封系统的排水不易造成浪费。
65.当需要调控导流板31的倾斜角度时,通过手柄423转动同步带轮421,同步带轮421通过同步带422及另一个同步带轮421使位于最上方的导流板31转动,然后通过导流板31两端的齿轮411及齿轮411之间的带传动,使其余若干个导流板31同步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导流板31、截流板32对水封系统的排水的沉降过滤性能便于调控。
6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